前言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賦予不同的生物不同的本領。蜜蜂可以通過靈巧的小嘴來吸食蜂蜜,蝙蝠通過特殊的定位系統來使自己在黑夜中暢通無阻,蛇類通過對熱量的敏感度來判斷獵物的位置。
這些生物的特殊本領,是天生俱來的,通過生物這些特殊的本領,我們也可以感知大自然的奇妙。
在介紹啄木鳥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啄木鳥的三個常識性的特徵:1、森林益鳥2、鋒利的嘴巴是其戰無不勝的原因3、不同種類啄木鳥相差體型較大。
1、森林益鳥
作為一種著名的森林益鳥,啄木鳥不僅是森林防衛的好幫手,同時也是也能夠使森林中,深藏在樹木底下的蟲子毫無藏身之處。
在我國,啄木鳥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森林中,有綠啄木鳥和斑啄木鳥兩類,這兩種類型的啄木鳥在我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
當然,啄木鳥不僅僅分布在我國,其實在在北美洲等地,都有分布。可以說,啄木鳥的種類分布還是較為廣泛的。
而且據科學研究表明,啄木鳥每天能夠吃掉1500條左右的蟲子,科學家還說,在一個13.3公頃的森林中如果。在一個有13.3公頃的森林中,如果有一對啄木鳥在這片森林守候,那麼這片森林應該可以說是安然無恙地可以免受蟲子的侵襲。
2、鋒利的嘴巴是其戰無不勝的原因
啄木鳥鋒利的嘴巴,不管蟲子藏在樹樹底下多深的地方,啄木鳥都可以通過它鋒利的堅硬的嘴巴。把蟲子給捉出來,從而能夠很好地幫助幫助樹木除蟲。
3、不同種類啄木鳥相差體型較大
許多人因為啄木鳥的體型是一樣大的,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在前面介紹過的北美洲的絨啄木鳥,它僅僅只能夠生長達到15釐米,這算是一個正常鳥類的體型,因為許多的鳥類體型一般也就是十幾釐米左右。
而有一些啄木鳥卻能夠長到高達47釐米的身體,比如北美的黑啄木鳥。這兩類啄木鳥的體型足足相差了30釐米多,這是一個巨大的懸殊,當然,體型越大的啄木鳥嘴巴的撞擊力也比較強,所以黑啄木鳥會比絨啄木鳥能夠啄更厚的數目。
綜合來看,就從啄木鳥這三個特徵來看,啄木鳥確實和很多其他鳥類不一樣,因為一般鳥類尋找食物蟲子的方式都比較簡單,並不像啄木鳥那樣需要把厚厚的樹木給啄爛,才能把蟲子取出來,這樣顯得很費力,當然,這種上天賦予啄木鳥的本事,也是啄木鳥獨有的,所以它是一種很奇特的鳥類。
大家都知道,啄木鳥在啄食的過程中,它的頭需要不斷地向下不停的啄,這樣也會受到樹木給予啄木鳥的反作用力。
曾經有科學家曾經測試過,當啄木鳥茁啄食樹木時,它的頭部的最大速度達到了七米每秒,而且隨著啄木鳥的頭部往下啄,特別是減速的時候,啄木鳥所要承受加速度達到了1500克。
從樹木開始往下啄,到加速達到1500克,只有短短的0.5毫秒,這極其短暫的時間變化,啄木鳥在這短短0.5秒內承受了1500倍的重力加速度,這樣的承受能力恐怕我們人類也望塵莫及,因為這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由於時間非常短暫,帶來的緩衝也非常快,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時間,但是啄木鳥能夠做到自己毫髮無傷,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很多學物理學的人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某一個人敲打另外一個人,他也會受到另外一個人不同程度的反作用力。
但是,我們知道,當啄木鳥用它堅硬的嘴巴啄食腐爛壞掉的樹木時,許多的樹木還是如此的堅硬,啄木鳥不停的啄,像是一個孜孜不倦的老人在專心地做著一件事,樹木發出咚咚的響聲,然後樹皮被一點點地撕開,樹木也暴露出手上的表皮,蟲子深藏在受傷的樹裡,啄木鳥就這樣一刻也不停的啄下去,很快它便把所有的害蟲都一一消滅掉。
其實,讓很多人非常費解的就是,為什麼啄木鳥用自己的腦袋和嘴巴撞擊樹木而不會得腦震蕩呢?
其實呀,要探究啄木鳥不會得腦震蕩的原因,不外乎有最為重要的兩個原因:
1、啄木鳥的頭骨十分堅固。在受到樹木方作用力的時候,啄木鳥的腦袋也必須要承受這一部分力,但是,因為啄木鳥的頭骨非常的堅硬,來自樹木的反作業力在它的面前也只不過是小菜一碟,啄木鳥憑藉著自身頭骨的奇特構造,很好的抵消掉一部分力。
2、啄木鳥小小的大腦上,周圍有一層綿狀骨骼,這骨骼裡面內含液體,液體可以在啄木鳥啄食樹木時起到緩衝和減震的作用,可以說這些液體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啄木鳥減少撞擊所產生的衝擊力。
3、當啄木鳥工作時候,總是讓人感覺一絲不苟地認真,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啄木鳥的喙尖和頭部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這就是啄木鳥啄食樹木時候的技巧,若是啄木鳥採用的是歪歪斜斜的撞擊方式,那樣會使啄木鳥所受到的撞擊力更大。
從上面的三個原因可以看出,啄木鳥之所以不會感受到劇烈的腦震蕩,這本身就是和它的身體構造密切相關。
當然,這裡面還會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發揮著作用,幫助啄木鳥更好的消滅害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在啄木鳥的身上運用了「魔法」般的能力幫助它更好的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從一隻小小的啄木鳥身上窺見了大自然神奇的魔法,也窺見了大自然的相生相剋的法則。
這是一隻神奇的小鳥,願它一隻守護著這一片片廣袤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