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在敲擊樹木時,發出的力氣那麼大,為何它不會腦震蕩?

2020-11-17 冷眼談知識

前言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賦予不同的生物不同的本領。蜜蜂可以通過靈巧的小嘴來吸食蜂蜜,蝙蝠通過特殊的定位系統來使自己在黑夜中暢通無阻,蛇類通過對熱量的敏感度來判斷獵物的位置。

這些生物的特殊本領,是天生俱來的,通過生物這些特殊的本領,我們也可以感知大自然的奇妙。

啄木鳥的介紹

在介紹啄木鳥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啄木鳥的三個常識性的特徵:1、森林益鳥2、鋒利的嘴巴是其戰無不勝的原因3、不同種類啄木鳥相差體型較大。

1、森林益鳥

作為一種著名的森林益鳥,啄木鳥不僅是森林防衛的好幫手,同時也是也能夠使森林中,深藏在樹木底下的蟲子毫無藏身之處。

在我國,啄木鳥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森林中,有綠啄木鳥和斑啄木鳥兩類,這兩種類型的啄木鳥在我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

當然,啄木鳥不僅僅分布在我國,其實在在北美洲等地,都有分布。可以說,啄木鳥的種類分布還是較為廣泛的。

而且據科學研究表明,啄木鳥每天能夠吃掉1500條左右的蟲子,科學家還說,在一個13.3公頃的森林中如果。在一個有13.3公頃的森林中,如果有一對啄木鳥在這片森林守候,那麼這片森林應該可以說是安然無恙地可以免受蟲子的侵襲。

2、鋒利的嘴巴是其戰無不勝的原因

啄木鳥鋒利的嘴巴,不管蟲子藏在樹樹底下多深的地方,啄木鳥都可以通過它鋒利的堅硬的嘴巴。把蟲子給捉出來,從而能夠很好地幫助幫助樹木除蟲。

3、不同種類啄木鳥相差體型較大

許多人因為啄木鳥的體型是一樣大的,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在前面介紹過的北美洲的絨啄木鳥,它僅僅只能夠生長達到15釐米,這算是一個正常鳥類的體型,因為許多的鳥類體型一般也就是十幾釐米左右。

而有一些啄木鳥卻能夠長到高達47釐米的身體,比如北美的黑啄木鳥。這兩類啄木鳥的體型足足相差了30釐米多,這是一個巨大的懸殊,當然,體型越大的啄木鳥嘴巴的撞擊力也比較強,所以黑啄木鳥會比絨啄木鳥能夠啄更厚的數目。

綜合來看,就從啄木鳥這三個特徵來看,啄木鳥確實和很多其他鳥類不一樣,因為一般鳥類尋找食物蟲子的方式都比較簡單,並不像啄木鳥那樣需要把厚厚的樹木給啄爛,才能把蟲子取出來,這樣顯得很費力,當然,這種上天賦予啄木鳥的本事,也是啄木鳥獨有的,所以它是一種很奇特的鳥類。

啄木鳥在敲擊樹木時,發出的力氣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啄木鳥在啄食的過程中,它的頭需要不斷地向下不停的啄,這樣也會受到樹木給予啄木鳥的反作用力

曾經有科學家曾經測試過,當啄木鳥茁啄食樹木時,它的頭部的最大速度達到了七米每秒,而且隨著啄木鳥的頭部往下啄,特別是減速的時候,啄木鳥所要承受加速度達到了1500克。

從樹木開始往下啄,到加速達到1500克,只有短短的0.5毫秒,這極其短暫的時間變化,啄木鳥在這短短0.5秒內承受了1500倍的重力加速度,這樣的承受能力恐怕我們人類也望塵莫及,因為這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由於時間非常短暫,帶來的緩衝也非常快,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時間,但是啄木鳥能夠做到自己毫髮無傷,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為何它不會發生腦震蕩?

很多學物理學的人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某一個人敲打另外一個人,他也會受到另外一個人不同程度的反作用力。

但是,我們知道,當啄木鳥用它堅硬的嘴巴啄食腐爛壞掉的樹木時,許多的樹木還是如此的堅硬,啄木鳥不停的啄,像是一個孜孜不倦的老人在專心地做著一件事,樹木發出咚咚的響聲,然後樹皮被一點點地撕開,樹木也暴露出手上的表皮,蟲子深藏在受傷的樹裡,啄木鳥就這樣一刻也不停的啄下去,很快它便把所有的害蟲都一一消滅掉。

其實,讓很多人非常費解的就是,為什麼啄木鳥用自己的腦袋和嘴巴撞擊樹木而不會得腦震蕩呢?

其實呀,要探究啄木鳥不會得腦震蕩的原因,不外乎有最為重要的兩個原因:

1、啄木鳥的頭骨十分堅固。在受到樹木方作用力的時候,啄木鳥的腦袋也必須要承受這一部分力,但是,因為啄木鳥的頭骨非常的堅硬,來自樹木的反作業力在它的面前也只不過是小菜一碟,啄木鳥憑藉著自身頭骨的奇特構造,很好的抵消掉一部分力。

2、啄木鳥小小的大腦上,周圍有一層綿狀骨骼,這骨骼裡面內含液體,液體可以在啄木鳥啄食樹木時起到緩衝和減震的作用,可以說這些液體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啄木鳥減少撞擊所產生的衝擊力。

3、當啄木鳥工作時候,總是讓人感覺一絲不苟地認真,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啄木鳥的喙尖和頭部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這就是啄木鳥啄食樹木時候的技巧,若是啄木鳥採用的是歪歪斜斜的撞擊方式,那樣會使啄木鳥所受到的撞擊力更大。

從上面的三個原因可以看出,啄木鳥之所以不會感受到劇烈的腦震蕩,這本身就是和它的身體構造密切相關。

當然,這裡面還會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發揮著作用,幫助啄木鳥更好的消滅害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在啄木鳥的身上運用了「魔法」般的能力幫助它更好的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結語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從一隻小小的啄木鳥身上窺見了大自然神奇的魔法,也窺見了大自然的相生相剋的法則。

這是一隻神奇的小鳥,願它一隻守護著這一片片廣袤的森林。

相關焦點

  • 啄木鳥以蟲子為食,每天要敲擊樹木500多次,難道頭不會痛嗎?
    在一些種有大樹的地方,人們時常能聽到樹上傳來「咚咚咚」的聲音,頻率宛如衝擊鑽一般,這股聲音的來源就是啄木鳥,啄木鳥以蟲子為食,它們平均每天要敲擊樹木500多次,每次啄擊都會用很大的力氣,以至於把樹皮啄爛,把樹幹都啄出大洞
  • 啄木鳥的頭部每秒承受20次衝擊,卻不會腦震蕩,背後機理讓人稱奇
    我們常常把啄木鳥看作是樹木的醫生,它們經常在樹幹中尋找隱藏的蟲子,把蟲子都捉乾淨,樹木就不會生病。當它們工作的時候,會用硬邦邦的喙猛烈敲擊樹幹,敲擊頻率高達每秒20次,在我們看來啄木鳥這麼做肯定會導致頭痛和嚴重的頸部或腦部損傷吧,然而事實上啄木鳥根本不會受到半點傷害。
  • 啄木鳥把房子啄了10個洞,為什麼不怕得腦震蕩?
    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大斑啄木鳥之所以選擇樓體保溫層,可能是保溫層平整比較好鑿,敲擊的聲音與敲擊樹幹也很像,讓啄木鳥覺得適合儲糧。 「啄木鳥長期在牆體上鑿洞存糧,一些種子在牆壁裡發芽,可能會造成牆體鬆動。對此社區及物業應重視起來,及時做好圍欄、警戒線等預防措施,防止高空墜物發生危險。」
  • 啄木鳥每一次啄木迅速且有力,它們為什麼不會腦震蕩?
    人們喜歡根據動物的外形特徵、動作特點或生活習性為其取一個形象的名字,例如啄木鳥被譽為「森林衛士」。之所以這麼稱呼啄木鳥,是因為啄木鳥一生中的覓食活動都在樹木中尋找害蟲,這樣的行為既能夠滿足自己的食物要求,又能夠幫助樹木免遭害蟲之苦,可謂是一舉兩得。
  • 啄木鳥吃什麼食物?
    ,約有221種,分布範圍極為廣泛,有極為高超的捕蟲本領,由於其為保護樹木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人們稱為「森林衛士」或「樹木醫生」,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讚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啄木鳥吃什麼食物吧!啄木鳥用嘴敲擊樹幹,如果發現樹幹的某處有蟲,就緊緊地攀在樹上,頭和嘴與樹幹幾乎垂直,先將樹皮啄破,將害蟲用舌頭一一鉤出來吃掉,將蟲卵也用粘液粘出。遇到蟲子躲藏在樹幹深部的通道中時還會巧施「擊鼓驅蟲」的妙計,用嘴在通道處敲擊,發出特異的、使害蟲產生恐懼的擊鼓聲,使害蟲在聲波的刺激下,昏頭轉向,四處竄動,往往企圖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這裡的啄木鳥擒而食之。
  • 啄木鳥啄一次樹的速度是音速的1.4倍,為何不得「腦震蕩」?
    啄木鳥最早對啄木鳥進行系統性研究的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的精神病學家菲利普·梅,上世紀70年代,菲利普·梅驚奇的發現,啄木鳥在啄樹時它每啄一次的速度能達到每秒500多米,換算過來就相當於空氣中音速的1.4倍了,那麼如此之快的速度為什麼啄木鳥的腦部卻沒有受到損傷,患上我們所說的「腦震蕩」呢?
  • 啄木鳥把樹木搞得千瘡百孔,到底是好鳥還是壞鳥?它們可不簡單
    ,關於這種啄木鳥人們對它褒貶不一。 所以,看待啄木鳥的問題時,不能光看一棵樹,從大的方面來講,啄木鳥對整片樹林或者是森林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 啄木鳥鳥設崩塌了?來西瓜視頻,一起分析啄木鳥是不是好鳥
    從小到大,我們的意識裡一直覺得啄木鳥是一隻好鳥,甚至給了它「森林衛士」的稱號,我還把它寫進了小作文裡稱讚它,不過我卻從西瓜視頻創作人「這知識好冷」的視頻裡看到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啄木鳥打著給大樹治病的幌子,其實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在北美,就有一棵大樹被當地的啄木鳥給啄的開膛破肚了。這啄木鳥到底是治病捉蟲子還是要樹命呢?
  • 啄木鳥啄木頭那麼用力,它的腦子為啥沒震壞?
    就像我們今天的主角啄木鳥一樣。我們都知道啄木鳥最重要的功能是用嘴去啄木頭表面,但它不是一種簡單的用嘴去啄木頭表面木,而是在於採集食物。它的用嘴去啄木頭表面木的目的是捕捉樹木中的蠕蟲。不僅如此,啄木鳥在追求時也啄木頭。據說啄木鳥木材的頻率非常高,每秒可以達到十五次。一天可能需要超過10,000次。
  • 把樹木啄得千瘡百孔卻不捉蟲,啄木鳥是「庸醫」還是「流氓」?
    在人們的心中,啄木鳥一直是那種比較偏向異性的鳥類,它們常年在大樹的綠蔭下生活,為保護樹木便以抓捕害蟲為生。靠著這麼多鋪墊成分,大家總會成為啄木鳥是好的飛行動物,那麼真的是如此嗎?從這些可以見得,橡樹啄木鳥的嘴部是最具有力量的地方,不過很多人不能理解,一天下來可能要啄上12000次的啄木鳥為何不會出現腦震蕩呢
  • 森林醫生啄木鳥,到底是神醫還是庸醫,一文了解真實的啄木鳥生活
    啄木鳥到底是破壞樹木還是名副其實的森林醫生?啄木鳥為何要在樹上打洞,僅僅是為了捉蟲嗎?啄木鳥瘋狂啄樹,為什麼不會腦震蕩呢?我們對啄木鳥還有哪些誤解?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啄木鳥最真實的一面。啄木鳥可以通過敲擊樹木分辨聲音,來判斷蟲子的位置。除了昆蟲,種子類堅果類也是啄木鳥的主要食物來源,啄木鳥啄樹洞,一方面是捕食昆蟲,其實更大的意義是為了儲存堅果,例如橡果、松子等。
  • 那些驚奇又有趣的動物:森林醫生啄木鳥!
    春天到來的時候,雄詠木鳥會發出響亮的叫聲,那是它們在擴張自己的地盤,警告其他鳥不得侵犯。這些叫聲往往因為樹洞的共鳴而特別響亮,其他季節啄木鳥顯得特別安靜。詠木鳥不像別的鳥兒是□啄木鳥站立在樹枝上的,它是攀緣在直立的樹幹上的。
  • 啄木鳥整天高頻率的啄木,它的腦袋受得了嗎?
    按照這個理論,如果換成人的話,早已經撞暈或者得腦震蕩了。那麼,為什麼小小的啄木鳥反而沒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按照啄木鳥的體型,我們姑且算啄木鳥一次啄木頭需要運動5公分左右,那麼,啄米鳥的頭就需要承受約三十四萬個重力加速度的力,而需要驅動如此大的加速度至少需要20噸以上的力來推動。按照這個理論來算,啄木鳥前後擺頭的力如果高達20多噸的話,不用說把樹啄一個洞,僅需要一下甚至能把樹鑿穿,還用得了一直啄木了?
  • 森林醫生——啄木鳥
    啄木鳥是樹棲的攀禽,它們體型偏小,有著尖銳的嘴和對趾型的腳,舌頭很長並且伸縮自如,上面有著似膠的液體和短鉤,尾巴呈楔形,這可以在它們啄樹木時起到支撐的作用,在我國分布較廣是綠啄木鳥和斑啄木鳥,主要集中在南北各地。
  • 啄木鳥天天啄樹,為什麼不得腦震蕩?
    啄木鳥的頭是直線運動(最大速率6~7.5 m/s),並在碰到木頭後0.5~1.0 ms內停止。也就是說,加速度達到600~1500 g。啄木鳥可10-20次連啄,每個來回用時50ms。啄木鳥平均每天啄木次數可達12000次,卻不會導致腦震蕩。
  • 啄木鳥為何能像開掛一樣進行高強度鑿樹?主要靠這些手段自我保護
    很多80後和90後的朋友小時候都在動畫片中、童話書上和兒童畫冊裡見過啄木鳥,在鄉村和山間有過生活經驗的小夥伴也有可能親眼見過啄木鳥。我還記得小時候有個動畫片叫做《啄木鳥伍迪》,裡面的主角就是一隻啄木鳥,許多小孩子看完了都會經常模仿它非常魔性洗腦的叫聲,嘚嘚瑟瑟的特別欠揍。
  • 顛覆認知:啄木鳥根本就不是「好鳥」,這麼多年我們都被騙了?
    這個醫生就是啄木鳥。」也就是說,自打記事起,啄木鳥是樹木的醫生,是一種有益於森林的益鳥,就已經種植在了腦海中。但最近有人說,啄木鳥其實並不是什麼好鳥?這到底是起於何因?難道這麼多年我們都被騙了?接下來一起來一探究竟。之所以會說啄木鳥不是什麼好鳥,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有一種啄木鳥叫橡樹啄木鳥。
  • 啄木鳥不會得腦震蕩嗎?美科學家:或有腦損傷
    啄木鳥為了捕食或求偶,一生中數千次用喙部撞擊樹幹。換成人類這麼啄木,估計早就撞傻了,而啄木鳥竟然在地球上生存了約2500萬年。不過,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啄木或許真的對啄木鳥大腦造成了一定損傷。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在啄木鳥大腦中發現tau蛋白堆積,這常見於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或頭部創傷的人類大腦。研究人員分別分析了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哈佛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北美絨啄木鳥和美洲紅翼鶇的腦組織,結果只在啄木鳥大腦內發現tau蛋白堆積,沒有啄木習慣的紅翼鶇大腦內則沒有。
  • 啄木鳥真的是森林衛士嗎?吃害蟲的同時,幼鳥大腦也是它的食物
    啄木鳥是真正的技藝大師,兢兢業業,每天敲擊樹木的次數可達500-600次,而且由於特殊的身體比例,它啄木頭的力量可達地球引力的1000倍。相比之下,20世紀50年代人類飛行中最大生存者經受的力量,只有重力的46倍。如此高頻的撞擊行為,為什麼啄木鳥不會得腦震蕩呢?
  • 把健康大樹開膛破肚,森林醫生啄木鳥「人設」崩塌
    反之,由於當地可使用的巢穴較少,那麼其他不會啄木築巢的鳥類數量將會減少。據研究發現,大斑啄木鳥對天牛、柳癭蟲、黃刺蛾等害蟲而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再者,雖然有些啄木鳥會將樹幹作為儲量倉,但它們一般選擇的都是已經枯死的樹木,原因很簡單,因為枯死的樹木沒有樹葉,不會擋住光照,而光照時間越長,越能夠幫助將它們的食物晾乾,有助於長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