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控制的機械手臂可輔助癱瘓病人自己進食

2021-01-08 搜狐網
52歲的Jan Scheuermann正在用機械手臂自己進食,13年前她被診斷患有退化性大腦功能紊亂疾病

研究人員在她的大腦內置入兩個電極,從而能夠比其他系統更精準地控制機械手臂

電極與機械手臂之間通過能夠翻譯腦信號的電腦相連接

可以通過軟體對機械手臂的每一根手指進行控制,這樣患者能夠自我進食,朝任何一個方向移動或者書寫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位13年前被診斷患有退化性大腦功能紊亂疾病及頸部以下癱瘓的女性在醫生的幫助下能夠自己進食,這是因為醫生在她的腦部置入了兩根能夠控制新型的機械手臂的電極,從而達到了這一目的。

  該技術稱之為腦機接口(BCI),就目前來年,它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那位女士表示,「這讓我重新享受到了駕馭生活的樂趣。」

  專家稱該技術在通過大腦直接控制假肢技術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該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安德魯-施瓦茨(Andrew Schwartz)博士表示,「對於那些不能移動自己手臂的病人而言,該技術在實現更多功能與獨立性方面實現了巨大的飛躍。該技術通過翻譯腦部電信號從而指導機械手臂工作,它具有巨大的待挖掘潛能。」

  他還表示,該研究已經向人們展示了重塑人體機能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那些參與者告訴研究人員稱,BCI技術讓他們重新看到了未來。

  其他的一些系統已經實現了讓癱瘓病人僅依靠想就能進行利用假肢進行打字或書寫。此外,瑞典的研究人員先前曾將電極置入盲人的視網膜從而使他們能夠再次進行閱讀。

  BCI技術目前發展得非常迅速,科學家們預計該技術最終可用於治療神經損傷以及喚醒一些病人已麻痺的肌肉。

  同時,科學家還表示,類似的一些技術可以與機械外肢搭配,從而讓截癱者重新行走。(尚力)

相關焦點

  • 浙大「黑科技」讓七旬高位癱瘓患者用意念喝飲料
    「握住,很棒,向自己的嘴巴移動,再往回一些,好差不多,停!」隨著張先生吸溜一口可樂,病房裡響起了一片掌聲。張先生今年72歲,兩年前因為車禍造成第四頸髓層面損傷,四肢完全癱瘓。經過系統訓練,現在他不僅可以握手,還能拿飲料、吃油條、玩麻將,只不過這些動作不是用他自己的手來做的,而是他用「意念」控制外部機械臂及機械手來完成。
  • 四肢癱瘓患者用「大腦意念」操控機械臂
    不僅如此,在最近的演示中,他們使四肢癱瘓的殘疾人能夠用自己的「大腦意念」同時控制兩支機械臂,拿起餐刀、餐叉切下一塊蛋糕,然後把蛋糕送到自己的口中。經醫學鑑定,這是 C6 脊髓損傷,不同程度的脊髓損傷會影響人的手、手臂和腿的運動,嚴重點也會影響腸、膀胱和其他器官功能,其中 C1 至 T1 均可導致不同程度的四肢癱瘓,對於克米勒維斯基來說,C6 脊髓損傷讓他從肩膀以下癱瘓,肩膀和手腕僅剩一點微弱功能,此後 30 多年生活難以自理。大約兩年前,克米勒維斯基接受了霍普金斯大學團隊的邀請,參與到一項實驗。
  • 大腦植入電極,高位截癱病人用意念喝水
    智東西1月16日消息,今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發文稱,我國首次實現了高位截癱病人通過「腦機接口技術」控制機械臂,完成進食、飲水和握手等上肢運動。這標誌著我國腦機接口技術在臨床轉化應用研究中已躋身國際前列。
  • 豐田開發行走機器人 輔助癱瘓病人重新站起來
    視頻:豐田開發輔助行走機器人系統 讓癱瘓病人重新站起來,時長約47秒騰訊數碼訊(米可)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豐田最近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可穿戴機器人,旨在幫助癱瘓病人重新站立起來行走。這種機器人下肢名叫Welwalk WW-1000系統,是一個具有電動機械框架的模擬機器腿。
  • 效仿鋼鐵俠 豐田推機械「腿」助癱瘓病人行走
    原標題:效仿鋼鐵俠 豐田推機械「腿」助癱瘓病人行走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2日報導,豐田汽車公司將推出帶有電動機械框架的模擬機器腿Welwalk WW-1000,它能夠幫助中風癱瘓的老年人恢復行走,有望今年年底向公眾發布。
  • 行動不便老人和癱瘓病人的福音 腦波控制外骨骼系統
    據外媒報導日本機器人專家三井(Yoshiyuki Sankai)開發的腦波控制外骨骼已經成功地在多名患者身上起到輔助作用。同時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傑克遜維爾的布魯克斯電子治療中心也成為美國第一個使用日本開發的獨特康復技術的中心——混合輔助外骨骼(HAL)。
  • 科幻已經成為現實,機械外骨骼讓癱瘓患者再次行走
    在這裡,來自大腦的電信號(外骨骼裝置中為運動信號)會被電腦轉換成運動指令,接收到指令後,外骨骼裝置就能穩定住患者的軀體,並根據信號來讓機械肢體前進或者後退。從患者大腦發出信號,到控制外骨骼運動,整個過程大約只需要 300 毫秒就能完成。通過意念控制機械設備來讓癱瘓患者完成動作,這不是腦機接口唯一的目標。
  • 用意念行走 電子科大研發的機器人讓癱瘓女警「站起來了」
    在未來,癱瘓患者或許能夠跟正常人一樣擁有活動能力,這並不是幻想。日前,央視原創大型科技挑戰節目《機智過人》播出,一位癱瘓了12年的綿陽女警黃曼,就通過意念控制,藉助外骨骼機器人圓了12年的「站立之夢」。
  • 這種外骨骼可幫助中風患者恢復,即使上半身癱瘓仍能自己拿水喝
    當中風患者從上身癱瘓中恢復時,治療師經常引導他們的手臂進行動作,幫助他們的神經系統重新學習這些動作。不過,這項任務可能要求很高,而如今這個名為Harmony SHR的機器人外骨骼系統,正是為了幫助中風患者而誕生。
  • 張江研發全球領先外骨骼機器人 癱瘓病人可籍此走路
    原標題: 張江研發全球領先外骨骼機器人 癱瘓病人可籍此重新走路近視眼戴上眼鏡,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看書;那麼能不能讓無法行走的癱瘓人士,戴上像鋼鐵俠一樣的機器外殼,就像正常人一樣邁步行走呢?目前,張江已經研發出了全球領先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下半身癱瘓的患者可以通過和這個機器人合二為一,實現坐、站、走樓梯等基本功能。目前,這款可穿戴機器人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今天(3月17日),全球領先的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研發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正式發布。它誕生於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一家本土公司,這也是世界首款帶有觸覺的機器人。
  • 意念控制與永生:未來的外星人也許就是人類自己
    意念控制和現代人類該系列的第一部分,「我們將如何用我們的頭腦控制一切」,以腦機接口的故事作為開頭,而擁有SpaceX和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已經開了一家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據悉,該公司致力於創造一種被他們稱為「神經花邊(neural lace)」的東西,或者是一種具有商業應用的腦機界面。
  • 智能治癒癱瘓 不僅僅是站立行走
    綜合治癒癱瘓的整個歷程,智能相對論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腦機互動,意識表達,也就是讓失去說話能力的癱瘓人士比如漸凍症患者,能夠實現用「意念」打字,操作方法主要是通過在大腦中植入電極也就是讓癱瘓人士能夠通過自己的意念來操控外接設備,比如機械臂等。這兩個階段的成功都歸功於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腦機接口技術,人們可以先解碼大腦信號,然後通過計算機樞紐,讓大腦和外部設備相連,從而實現意識的表達以及意識操控機械。我們在已逝世的偉大科學家霍金所使用的機械設備中也能了解一二。
  • 大腦植入電極 美國猴子意念遙控日本機器人
    而如果「艾多亞」能讓機器人的膝關節運動與它自己的腿部運動相一致,那麼它就可以獲得獎賞。「意念」控制3分鐘試驗開始後,「艾多亞」一邊行走,一邊好奇地盯著大屏幕上的那個機器人,來自猴子大腦的記錄表明,「艾多亞」每次邁步和機器人每次邁步,它的神經元都在活動,它大腦中的一些神經元在控制它自己的腿,而一些神經元則在控制機器人的腿。
  • 意念遙控蟑螂形S行走
    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試驗用人大腦意念遙控活體蟑螂。這隻蟑螂在人腦的指揮下,竟然完成了S形軌跡和Z形軌跡等任務。  看過電影《阿凡達》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影片中這樣一個橋段: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癱瘓的前海軍戰士傑克.薩利躺在密封艙中,通過頭上戴?的複雜設備,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阿凡達。利用「意念」操控物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 如何在家中護理癱瘓的病人
    有些病人能在家養病治療和康復,何必去醫院,花著醫療費還遭著罪呢?下面看看有沒有幫到你防止褥瘡很重要。褥瘡的發生與營養和長期不運動局部受壓有關。最好買一個氣墊床,能緩解病人和家屬的壓力。勤翻身和營養要跟上,關心自己的家人,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愛,病人也回恢復得快。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傷導致的肢體癱瘓和無意識,病情穩定後及早的康復很有必要,它能讓病人最大程度上恢復身體的功能。
  • 吉爾吉斯斯坦國立醫院首次研發仿生義肢,可由大腦意念操控
    近日,位於吉爾吉斯斯坦首都的國立醫院整形修復外科醫生圖克舍夫(Sultan Tukeshov)在Facebook上宣布,他們已首次研製出可由大腦控制的仿生義肢。在其發布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名天生沒右手的男子,其安裝了該醫院研發的仿生義肢,並在用「意念」控制的情況下,順利的完成了緊握拳頭、握住膠水樽、與他人握手等多種動作。
  • 豐田開發新型機器人腿支架 幫助癱瘓病人再次走路
    【網易智能訊 4月13日消息】豐田公司正在引進一種新型的機器人腿支架,名為「Welwalk-WW-1000」,這種支架可以幫助患有局部癱瘓,半條腿無法行走的病人再次走路。機器人支架套在病人癱瘓的腿上, 膝關節處有一個很大的電機組件,它能給病人提供足夠的支撐,讓病人能在逐漸恢復自己的行走能力。
  • 四肢癱瘓者用意念吃蛋糕
    他們將腦機接口技術應用在一位四肢癱瘓的人身上,讓他能夠用自己的「大腦意念」同時控制兩支機械臂,拿起餐刀、餐叉切下一塊蛋糕,然後把蛋糕送到自己的口中。什麼是腦機接口?所謂腦機接口,就是在大腦和假肢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一條直接傳輸大腦指令的通道,實現在脊髓及運動神經通路損壞但大腦皮層功能尚健全的情況下,腦部的信號也能通過計算機解讀,直接控制外部設備。
  • 人類意念操控大白鼠!浙大腦機接口技術登上央視
    這一整個指揮鏈條通暢無誤,「小飛俠」就能按照黃麗鵬的「意念」來行動了。利用這隻大白鼠開展科學實驗,已經由浙大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  這支挑戰團隊的帶隊老師、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許科帝副教授告訴記者,在本次挑戰中,計算機能識別出黃麗鵬腦內想像「動左手」和「動右手」時的腦電波信號、眨眼睛時產生的肌肉運動信號,分別對應指揮大白鼠左轉、右轉和前進。
  • 川大學生創業團隊驚豔美國西雅圖 通過「意念」控制「玩具」 治療...
    其原理是:頭箍通過與多動症患兒的大腦皮層接觸,可發出電磁波和接受反饋電磁波,利用深度學習識別出三種腦電波——α波、β波、θ波並通過專注度公式計算出佩戴者此時的專注度數值。「智能小車身配有感應晶片、傳輸藍牙、紅外避障設備和聲控系統等裝置,可以用藍牙接收頭箍上的腦機接口傳來的專注度數值信號,並通過程序設定,如果遊戲時兒童的專注度越高,『小車佩奇』行駛的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