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雜魚種類變多 將探索規模養殖 「河小鮮」遊上武漢市民餐桌

2020-11-25 荊楚網

近日,漢陽郭茨口附近菜市場市民正選購小雜魚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進入秋冬季,愛吃魚蝦的市民會發現,隨著淡水魚大量捕撈入市,過去在鄉間才能吃到的「小魚小蝦」,開始更多地出現在農貿市場裡,受到市民熱捧。

水產專家介紹,隨著湖北省的水產養殖環境越來越生態化,河塘中的野生小雜魚的種類和數量都變得更多。武漢市也將加快這類「土著經濟魚類」的規模化養殖,讓更多「河小鮮」進入尋常百姓家。

塘間小雜魚種類變多

昨天一早,記者在漢陽王家灣附近的農貿市場發現,這裡正在售賣的小雜魚雖然量不多,但種類卻比以前豐富了不少。其中,小黃骨25元一公斤,小花斑、小刁子、小鯽魚、小麻頭均價30元一公斤,小河蝦50元到60元一公斤,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購買。

「這些小雜魚都是從黃陂河口、姚集等地收購來的,都是當地河湖裡撈來的,積攢兩三天還不足百來斤,價格不算高。」攤主王師傅說,這樣的「生態土著河鮮」出水以後生命期很短,必須馬上賣出:「出攤一小時不到就賣得差不多了,想吃的還要趕早。」

隨後,記者又來到白沙洲大道旁的農貿市場,也發現了各類小雜魚。正在賣魚的董師傅說,現在這類「河小鮮」有小花斑、小黃骨、小刁子、小鯽魚、小麻頭等多個品種,再加上小米蝦,成為秋冬季市民餐桌上下酒的美味。

把小魚和小蝦各買了一斤的陳爹爹說,以前只能在酒樓餐廳裡才能吃到小雜魚,平時很難買到。現在不僅種類變多了,也成了菜市場裡的搶手貨。

武漢將規模養殖河小鮮

秋冬季裡的「河小鮮」從何而來?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專家分析,這種魚多為武漢地區野生,但由於長江流域十年禁捕,這些魚主要來自野塘野河。

水產批發商高先生也告訴記者,相對於養殖淡水魚,自然生長的「河小鮮」在市場上始終供小於求,平時都是直接供給酒店,只有在秋冬季集中出水增加上市量之後,菜市場的商販才能夠買到。

不過,專家介紹,這類「河小鮮」的天然適應性強,自然繁殖率很高,抗病性強,一年可生產兩到三季,產量較高,技術含量較低,一般養殖戶都可以養殖。「這類魚蝦個頭小巧,但刺軟、肉質細膩、味道不失鮮美,一旦進行規模養殖,將成為本地水產業的又一大特色。」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水產科技推廣中心專家坦言,一直以來,為保證市場需求,水產養殖戶多半以養殖「四大家魚」為主,力推名特優魚養殖,像這種本土小雜魚很少有人去嘗試養殖。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場需求量加大,水產品加工技術逐步成熟,武漢正著手探索本土魚的繁殖和規模養殖,以彌補市場空白。

從明天開始到11月27日,在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就將舉辦全市水產健康養殖知識更新培訓班,內容涉及蝦蟹養殖、長江土著經濟魚類研發與推廣、設施漁業發展等。

「河小鮮的人工培育養殖技術應該很快能夠試養成功。」專家認為,武漢市民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吃到既便宜又鮮美的武漢本土「河小鮮」。

相關焦點

  • 武漢加快「土著魚類」規模養殖,「河小鮮」將遊進尋常市民餐桌
    水產專家介紹,隨著湖北省的水產養殖環境越來越生態化,河塘中的野生小雜魚的種類和數量都變得更多。武漢市也將加快這類「土著經濟魚類」的規模化養殖,讓更多「河小鮮」進入尋常百姓家。塘間小雜魚種類變多今天一早,記者在漢陽王家灣附近的農貿市場發現,這裡正在售賣的小雜魚雖然量不多,但種類卻比以前豐富了不少。其中,小黃骨12.5元一斤,小花班、小刁子、小鯽魚、小麻頭均價15元一斤,小河蝦25元到30一斤,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購買。
  • 武漢加快「土著魚類」規模養殖 「河小鮮」將遊進尋常市民餐桌
    水產專家介紹,隨著湖北省的水產養殖環境越來越生態化,河塘中的野生小雜魚的種類和數量都變得更多。武漢市也將加快這類「土著經濟魚類」的規模化養殖,讓更多「河小鮮」進入尋常百姓家。隨後,記者又來到白沙洲大道旁的農貿市場,也發現了各類小雜魚。正在賣魚的董師傅說,現在這類「河小鮮」有小花班、小黃骨、小刁子、小鯽魚、小麻頭等多個品種,再加上小米蝦,成為秋冬季市民餐桌上下酒的美味。在這裡把小魚和小蝦各買了一斤的陳爹爹說,以前只能在酒樓餐廳裡才能吃到小雜魚,平時很難買到。現在不僅種類變多了,也成了菜市場裡的搶手貨。
  • 更多鮮活魚將「遊」上你家的餐桌,武漢水產品運輸車輛可免費充氧
    昨日,記者從武漢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為提高水產品進社區鮮活率,該市將推動水產品按品類分類運輸,保障帶有氧氣罐、充氧氣袋的活魚運輸車輛投入使用。經協調,武鋼氣瓶公司將免費為水產品保供企業提供充氧服務,更多鮮活魚將「遊」上市民餐桌。
  • 禁捕「江鮮」 「河鮮」!生態魚「遊」上市民餐桌
    隨著最嚴禁漁令的實施,「江鮮」 「河鮮」不再有,如何豐富百姓餐桌上的水產品?如何確保水產品更安全?今天(11月19日),「2020中國水產前沿展」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各種水產養殖的「黑科技」扎堆亮相。
  • 北方石斑魚遊上市民餐桌 營養價值堪比海參
    北方石斑魚遊上市民餐桌 營養價值堪比海參2012-08-24 14: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財經日報        瀏覽量: 1757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要說起水產品中的「高檔品」,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有一個高價值定位,那就是「北方吃海參,南方吃石斑魚」。
  • 武漢人吃的基圍蝦其實是淡水養殖
    原標題:武漢人吃的基圍蝦其實是淡水養殖   曾經,武漢人宴席上要以有沒有基圍蝦來衡量宴席是否高檔,吃自助餐也是第一時間拿上一盤基圍蝦才覺得夠本。
  • 武漢人吃的基圍蝦其實是淡水養殖 售價不高還極有可能就是武漢產
    武漢人吃的基圍蝦其實是淡水養殖 售價不高還極有可能就是武漢產2020-11-18 16: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武漢晚報        瀏覽量: 3513 次 我要評論
  • 探訪青島最大規模海洋牧場 「南魚北養」豐富市民休漁期餐桌
    進入伏季休漁期已經20多天,市場上的海鮮以冰凍和養殖為主。 21日,記者探訪島城最大規模海洋牧場了解到,歷經10年建設,這裡可年收穫各類海珍品3000餘噸,通過「南魚北養」豐富市民餐桌。「南魚北養」豐富市民餐桌  作為島城最大規模的海洋牧場,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在穩定本地海產品養殖品種規模基礎上,重點圍繞大黃魚、花鱸、加吉魚等市場認可度高的南方養殖品種,南北接力養殖,打造青島市深海養殖體系,拓寬消費市場,將南方優質魚引進北方市場,壯大深水網箱養殖規模,豐富本市水產品供應。
  • 南美白對蝦實現長沙本地淡水養殖 「跳」上市民餐桌
    成功實現本地淡水養殖 中間環節少,價格又親民南美白對蝦「跳」上長沙市民餐桌基地剛捕捉上來的本地南美白對蝦,晶瑩剔透,煞是誘人。「叮鈴」一聲,手機信息響,42500元實時到了楊光炫帳上。 據了解,國內對蝦養殖長期依賴於國外親蝦育苗,而美國親蝦佔據全球七成以上市場,以鹹水蝦苗為主。所以,在內陸地區養殖對蝦首先要過好淡化關。
  • 青島連續5年放流烏賊魚苗 資源恢復遊上餐桌
    金烏賊個體生長很快,放流後的金烏賊苗半年內體重可達半斤,放流後第二年即能「遊」回市民餐桌。    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金烏賊為本地自然品種,極易適應島城海域環境。金烏賊是世界烏賊科中重要的經濟種類之一,年產量在世界烏賊科種類中居第2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國北方海域中經濟價值最大的烏賊,曾與大黃魚、小黃魚、帶魚一道並稱為我國傳統四大漁業之一,是重要的捕撈對象。
  • 路邊小雜魚,比大魚貴3倍,6種200多斤,想不到10分鐘就賣空
    下午還有魚市,有好多的鮮魚……」寒冬季節,小編來到農村走親戚,在路邊看到了久違的露天魚市,特別有趣,也來看熱鬧。這裡交通方便,位於通揚河旁邊的一條幹道邊。通揚運河,貫通江蘇揚州、泰州、南通三市,有2000多年歷史。這裡地處江蘇裡下河地區,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該地區位於江蘇省中部,西起裏運河,東至串場河,北自蘇北灌溉總渠,南抵老通揚運河,總面積13510餘平方公裡。
  • 澳大利亞國寶魚6月可上福州市民餐桌
    原標題:澳大利亞國寶魚6月可上市民餐桌福州新聞網(微博)4月20日訊(福州晚報(微博)記者 管澍 通訊員 遊小艇)昨日,記者從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澳洲龍紋斑養殖項目進展順利,今年6月份市民就可以品嘗到本土養殖的澳洲龍紋斑。
  • 武漢漁業養殖「工廠化」 循環水養魚成本高
    那麼,面對水資源不足、養魚二次汙染這些難題,武漢水產養殖業新的出路在哪?有幸的是,近日,由武漢農業集團投資500萬元建設的「武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通過驗收。這意味著,武漢漁業養殖進入「工廠化」時代,並將掀起新一輪的養魚革命。那麼,什麼是「循環水養殖」,這種模式下,一條條魚兒是怎樣長大的,口感如何,價格貴不貴呢?為此,記者作了一番實地探訪。
  • 半島記者探訪青島海蜇養殖:人工費用高 利潤空間變小?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歷經3個多月的伏季休漁,8月20日12時,青島迎來「小開海」,一大波海鮮將陸續捕撈上市。在青島市民的餐桌上,海蜇是一道常見的開胃涼菜,但除了涼拌,海蜇似乎就沒有其他用途了。「海蜇主要作為水產食品被吃掉了,圍繞海蜇形成的產業鏈涉及育苗、增殖放流、養殖、捕撈、加工等。」
  • 小鮑魚2元出頭,今年秋冬餐桌上的小海鮮安排起來
    業內人士介紹,今年9月開始,國內各地陸續開海捕撈,養殖類家常小海鮮上市量大增。隨著起水量越來越多,海鮮市場競爭也在加劇。同時,近年來國內餐飲消費市場的紅火也讓養殖類小海鮮出產量不斷增加,帶來了當下越來越親民的價格。一隻小鮑魚2元出頭近日,家住漢口古田二路的朱女士致電記者稱,她在家附近的超市裡買魚時發現,在售的不少小海鮮特別便宜。
  • 美味北方石斑魚將遊上餐桌 高檔飯店百元1斤
    黃魚,學名大瀧六線魚,是青島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有「北方石斑」的美譽。昨天,從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傳出喜訊,由副所長、高級工程師郭文主持完成的「大瀧六線魚苗種大規模人工繁育技術」項目獲2012年度山東省科技發明二等獎。據了解,大瀧六線魚一直靠野生捕撈售賣,隨著人工繁育技術的成熟,能讓老百姓更多地品嘗美味,而且有助於修復海洋生態資源。  以往只要能嘗到大瀧六線魚,那不用問,魚苗保準都是野生的。因為這種稀缺海鮮的人工繁育技術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難題。
  • 本地新鮮對蝦"跳"上長沙人餐桌 南美白對蝦成功實現本地養殖
    本地新鮮對蝦「跳」上長沙人餐桌 南美白對蝦成功實現本地養殖 會逐步推廣規模化養殖 記者 李成輝 攝 多年探索之後,南美白對蝦養殖取得關鍵進展,長沙率先在全省開展的「水稻+」南美白對蝦試驗大獲成功。記者日前獲悉,長沙縣近200畝南美白對蝦稻田養殖模式喜獲豐收,預計產量達6萬斤左右,將於9月15日起集中上市,新鮮對蝦將爬上長沙人的餐桌。
  • 數位化養殖的真相揭曉 AI小鮮豬了解一下?
    近日,很多光臨京東七鮮超市大族廣場店的消費者會發現,山黑豬品牌精氣神的冷藏櫃檯貼上了「AI鮮肉鋪」的標識。AI和豬肉有啥關係?人工智慧還能養豬?AI豬肉的肉質有何不同?駐足的消費者心中不禁充滿了疑問。
  • 是怎麼被送上餐桌的?
    是怎麼被送上餐桌的?一、野味指的什麼?野味指獵取得來的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植物,非人工飼養。野味不一定是野生動物,它可以是野生蔬菜;也不一定是國家保護動物。二、哪些動物屬於野味?1.蝙蝠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2.果子狸學名花面狸。是靈貓科、花面狸屬食肉動物。
  • 兩百塊一斤 今年廣東順德人工養殖的三黎魚將上市十萬斤
    在陳森全的養殖場,記者有幸品嘗了清蒸三黎魚,為了發揮三黎魚的「極鮮」,清蒸時甚至連蔥絲薑片都不放,僅僅點上幾許陳皮,在三黎魚蒸熟後抹上一層油鹽水吊味。記者品嘗發現三黎魚雖然多刺,但「肉細嫩,脂肪厚」,鮮甜之餘的嫩滑口感甚至讓你感覺品嘗到了極品豆腐。  記者了解到,已有順德廚師向高難度挑戰,將多刺多骨的三黎做成「新派順德魚生」,食客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