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周年,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但對於三隻松鼠而言,可能只希望這一天來得越晚越好。可惜,時間它並不會給任何人面子。
7月12日,正是網紅零食品牌三隻松鼠上市一周年的日子。這也就意味著,從7月13日開始,三隻松鼠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等待了一年的股東們,可以依據意願進行減持操作了。
據悉,截至7月13日,三隻松鼠的股價從最開始的14.68元增長至79.77元,漲幅近443%。然而不幸的是,其中持股5%以上的三大股東將大幅減持,預計聯手套現超過56億元。該消息一經披露,三隻松鼠股價應聲下跌,截至7月24日,已降至65.85元/股。
原始股東股份逐漸解禁後,減持其實是很正常的操作,畢竟投資總要有回報。但是結合三隻松鼠公開的財報來看,此事就耐人尋味了。
深度爆料
賣100隻賺2塊?一小袋零食或者堅果,動不動就賣到29.9元、39.9元,打開後其實能有成人手掌兩大捧那麼多就不錯了。從三隻松鼠產品的「價」和「量」上來看,這完全就是一家賺吃貨錢賺大發的公司,但是沒想到的是,他賣100塊的零食,淨利潤才2塊錢,農夫山泉礦泉水賺的都比他多。
據數據顯示,2019年,三隻松鼠全年收入101.73億元,同比增長45.3%,賣的確實不錯。但是淨利潤僅為2.39億元,還同比下降了21.4%,可以說是完全處於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之中,這也難怪股東們紛紛要減持了。
渠道之殤?2012年,這個以三隻可愛小松鼠形象出道的安徽蕪湖品牌,就這麼撞入了網際網路。並在短短三年內,就完成了年營收20億的壯舉,創造了堅果領域的歷史。
據悉,2016年-2018年期間,三隻松鼠在幾大電商平臺的營收佔總收入的85%以上,天貓佔比最高。不愧是名副其實的網際網路零食品牌。但是,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終究是馬雲、劉強東這些大佬的地盤,話語權完全在他們手中。銷售推廣費用說漲就漲,沒得商量。這也就導致三隻松鼠的盈利水平一直受限,費用不斷攀升。
痛定思痛,為了擺脫對線上渠道的過度依賴,三隻松鼠開始嘗試開設線下門店。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開設了108家直營店,278家聯盟小店,擴張速度還是非常之快的。但是砸錢開店並沒有帶來什麼收益,反觀2019年,電商平臺實現的營收為98.69億元,佔總營收比重高達97%。至少從目前來看,三隻松鼠的線下門店尚不成功,反而折進去了更多成本。
「投訴之王」?網絡投訴平臺黑貓投訴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7月20日,三隻松鼠共有574件投訴,是同類品牌中數量最多的。而被投訴的原因中,有很多是因為食品不合格,比如發黴、有異物等。
有業內專業人士向衛士藍高端獵頭透露,食品安全質量把控歷來是三隻松鼠的短板,這與其沒有自營工廠,採取代加工模式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代加工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三隻松鼠的創新能力,跟風增加新品可不是什麼長久之計。如果三隻松鼠繼續漠視食品安全問題,則很可能成為同行中的「投訴之王」,對品牌形象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成王敗寇,三隻松鼠將是哪一個?
無論從春節還是各大情人節,都可以在各大電商平臺看出,零食這一領域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無論是正在轉型的傳統品牌洽洽、老街口,還是百草味、良品鋪子等網紅品牌,都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來搶奪消費者。
尤其是良品鋪子推出高端零食概念之後,仍與三隻松鼠保持同一售價水平,簡直是讓本就淨利大損,經營現金流淨額變成負數的三隻松鼠無路可走。倘若三隻松鼠不能拿出相應的對策,或者在線下取得良好的效果,恐怕就會是成王敗寇中敗的那一個。要知道,2019年良品鋪子淨利潤3.4億元,同比上漲42.68%。
發展戰略決定了企業未來的打法。衛士藍高端獵頭總經理高光宇認為,三隻松鼠是成也網際網路敗也網際網路。當網際網路紅利消退時,有根基的企業站的才更穩,而三隻松鼠無論是代工模式,還是缺乏線下渠道,都處於一種「無根」的狀態,這是其發展戰略所決定的。而要改變這一狀況,變革是難免的,但歷來熟悉線上打法的三隻松鼠內部,未必有真正懂實業的高端管理人才,否則奇招制勝也不是沒有可能。
你購買過三隻松鼠的零食嗎?你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