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賭局:網紅零食的線下戰爭

2021-01-08 虎嗅APP



2015年9月,三隻松鼠又拿到了一輪3個億的融資。但在接受新浪的記者採訪時,創始人章燎原卻說:今天再讓我在天貓做出一個三隻松鼠,肯定沒有機會了。


2012年,在安徽詹氏食品做了10年營銷總監和總經理的章燎原選擇出來創業,拿到IDG資本的150萬美元融資創立了三隻松鼠。也是在這一年,原本良莠不齊的淘寶商城決定更名天貓,開始正式引進大牌和培育自己的「淘品牌」。


6月,三隻松鼠在天貓上開店賣堅果,在2012年的雙十一,創下了當時天貓食品行業單店日銷售額的記錄——766萬元,拿下了零食特產類銷售的第一名。隨後直到2019年雙十一,三隻松鼠都始終保持了全網零食行業銷售第一的位置。


在零食、網購的兩大風口,和持續融資的推動之下,三隻松鼠在2016年首次盈利:2.6億。但在3年後的2019年,三隻松鼠的年營收從44億突飛猛進增長到102億,年利潤卻原地踏步:2.4億。


從無名小卒,到年入百億的第一零食電商,卻增收不增利。三隻松鼠究竟發生了什麼?


生於風口


電視上循環播放的旺旺大禮包廣告、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可比克薯片,是不少90後的童年記憶。2010年之前,休閒零食行業以商超貨架為主要渠道,市面上的產品主要為糖果、巧克力等甜食產品和薯片、膨化食品等風味休閒食品。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當時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都是商超渠道的霸主,既包括樂事、億滋國際、上好佳等外國企業,也包括娃哈哈、洽洽等逐漸崛起的國內民企。其中,旺旺憑藉仙貝、雪餅、旺仔小饅頭幾大單品成為當時國內米果、膨化食品行業的龍頭。


在巨頭環伺的局面下,新的行業機會在悄然誕生。


一方面,隨著電商和物流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成熟,新的渠道給零食行業帶來了新的空間。2010年,曾經以線下為主要銷售渠道的百草味關停所有線下店鋪,全面轉型線上。2012年,三隻松鼠成立,在天貓上賣堅果。


另一方面,國內休閒食品行業也在經歷著迅速的增長,年產值由2004年的500億元左右,增長至2014年的接近40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0%



其中,堅果本身具有美味營養、果殼堅硬不易損壞、保質期相對較長的特點,加上這個品類在當時還沒有強勢品牌,競爭形勢比膨化食品、瓜子等好得多。此外,堅果無需冷鏈運輸,比起生鮮、肉禽,運輸半徑更大、配送成本更低,非常適合電商銷售。


簡單說,三隻松鼠起步就站在了網購、零食的兩大風口上,而且選擇了最適合做電商、做新品牌的堅果品種。


九死一生


在一個10億消費者的超級市場,一個市場空白往往會引發極為激烈的競爭。盯上零食、電商市場的商家數之不盡。



在眾多競爭者的包圍下,三隻松鼠打出了一套獨特的「組合拳」:


(1)先IP、後產品。不想做動漫的電商不是好松鼠,三隻松鼠採用IP化、人格化的品牌戰略,設計了「松鼠小酷」、「松鼠小賤」、「松鼠小美」三個動漫角色。創始團隊也幾乎都有自己以「鼠」打頭的外號,例如公司行政總經理叫「鼠政委」,章燎源則自稱「松鼠老爹」,客服也被要求以「小松鼠」自稱,三隻松鼠打包堅果的箱子叫「鼠小箱」,公司自稱「松鼠家」。


鼠小賤、鼠小酷、鼠小美甚至還有官方動畫故事,作品題材居然包括小米和蘋果、暴走漫畫、十萬個冷笑話、德瑪西亞、甄嬛傳、琅琊榜等熱點內容。這一系列的操作塑造了極高的品牌辨識度。


(2)只搬運、不生產。三隻松鼠自己並不生產零食,在研產銷上只負責研發和銷售,生產完全委託代加工。三隻松鼠將自己定位成產業鏈平臺的搭建者,致力於整合優質上遊供應商,通過密切對接供銷計劃提高生產周轉效率。這種「貼牌」生產的模式讓三隻松鼠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迅速擴張。



(3)只線上、不線下。三隻松鼠創立之初,正值國內平臺類電商爆發、網購興起之際,於是章燎原將目標集中在線上。三隻松鼠起步於線上、發家于堅果,通過網際網路直接與消費者相連接,充分滿足了消費者對堅果的需求,利用網際網路電商紅利將堅果打造成了「爆款」。


當時像三隻松鼠這樣的淘品牌還有很多。例如化妝品類的御泥坊、阿芙精油、膜法世家,服裝品類的茵曼、韓都衣舍、裂帛等,也包括休閒食品類的三隻松鼠、百草味,甚至還有電商代運營的麗人麗妝、壹網壹創等等


作為阿里系轉向B2C的關鍵一步,阿里向第一代純線上品牌進行了流量定向輸血,孵化出一批年銷售規模過億的品牌。藉助流量紅利下的低獲客成本,加上阿里的扶持,很多淘品牌風光一時,紛紛登上雙十一榜單。


但是好景不長。2012年天貓雙十一銷售額突破191億,嗅到線上商機的傳統品牌開始紛紛入駐天貓。傳統品牌的大舉進攻分走了原本定向給淘品牌的流量。2013年,淘品牌佔據了天貓雙十一服裝榜單前五位的四個席位。2016年,服裝前五名中僅剩韓都衣舍一家淘品牌。



也是在這個傳統品牌反攻、淘品牌跌落神壇的背景下,章燎原才會說,今天再讓我在天貓做出一個三隻松鼠,肯定沒有機會了。三隻松鼠能活下來、進一步做大,還是因為賽道選得好——


(1)零食的生命周期比服裝長。休閒食品產品的消費人群主要是23-28歲的年輕人,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休閒零食單一品類粘性低,導致休閒食品產品生命周期較短,一般為兩年。但行業內也不乏產品生命周期長、規模較大的子品類,如堅果、瓜子、烘焙、滷製品等。


相比之下,淘品牌密集的服裝行業,尤其是快時尚類的,極短的生命周期使得存貨一過季就火速貶值,就對銷售運營、產品管線、品牌形象都是全方面的考驗,一旦出錯,存貨積壓,就是大崩盤。市值最大的時尚服裝品牌是ZARA,核心競爭力就是靠「抄」走出一條相對穩健的產品迭代之路。


(2)堅果的競爭格局比化妝品好。堅果、肉脯、果乾,沒有海外大牌的壓制。化妝品要面臨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等等的大牌。


獨闢蹊徑、選對賽道的三隻松鼠經歷了爆發式增長。成立初期營業收入呈現幾何倍數增長,2016年之前公司銷售收入每年至少翻一倍。但從去年開始,公司發展遇到瓶頸,淨利潤出現回落,從2018年的3.04億元下降到2019年的2.39億元。


是什麼困擾了三隻松鼠的淨利潤增長呢?


線下戰爭


2018年以來,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淡出,線上獲客成本上升,疊加各大網際網路平臺提升服務費,各大線上品牌都面臨衝擊。


三隻松鼠也沒有倖免於難。2019年平臺服務及推廣費達6.6億,比2018年的3.9億增長了69%。此外,三隻松鼠的物流費用改善空間也較大。2019年倉儲、運輸費用合計達7.97億,比18年增長了65%。多重因素疊加,三隻松鼠的銷售費用不斷升高,影響了利潤的增長。


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三隻松鼠開始投入巨大精力和資金轉戰線下。2016年,三隻松鼠在蕪湖開設首家線下店,但只是概念性的體驗店。2018年起,開始真正開門店:重用戶體驗的直營店「松鼠投食店」,和重銷售的加盟店「松鼠聯盟小店」。2018年三隻松鼠擁有線下直營店「松鼠投食店」53家,2019年直營店突破100家,加盟店突破200家,計劃3-5年開出1000家,線下收入佔比提升至40%以上。



線下顯然是更大的市場。即使電商兇猛,時至今日,中國90%的零食還是在線下賣出的。但網紅品牌開線下店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網紅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沒有經銷商、沒有門店,所以賣得便宜。現在跑去線下開店,相當於把縮減的環節、節省的成本重新加回來,不犧牲毛利很難做到和線上同價;自營終端門店更是重資產、費力且分散,人力和租金成本劇烈抬升;即使是看似最便捷的直接進駐大型連鎖超市,又相當於跟娃哈哈、百事等商超霸主開戰。


因此,三隻松鼠大部分的投食店還是主要分布於二三線城市核心商圈以及大學城附近,租金相對廉價,目標群體線下購買轉化率高,但消費能力不高,決定了客單價較低。2019年上半年,直營投食店日均客流量1200人,客單價80元左右。


與此同時,在建立門店後,三隻松鼠也開始賣更多的品類。2019年,三隻松鼠堅果品類營收為54.43億元,而烘焙類營收超16億元,肉食品超12億元,果乾類超8億元,非堅果類的產品貢獻了總營收的約46.5%。



賣貨邊際成本為0的線下渠道,也在毛利率上彰顯出了一定的優勢。由於線上比價更充分,利潤率一直上不去,比如2016-18年三隻松鼠的線上毛利率從30.1%降到了27.5%,但線下毛利率卻從32.2%微增至33%,始終高於線上。


必由之路


三隻松鼠增收不增利的高速擴張之路,隱藏著食品行業的逆襲秘密。


(1)不要去行業大佬的地盤


中國的人口分布決定了,二三四線以下城市才是食品行業的利潤重頭,能夠觸達到廣袤消費者的渠道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食品行業的銷售渠道大致有三種:線上、自有門店和商超貨架。三隻松鼠起步時,已有康師傅、娃哈哈、百事等巨頭霸佔了商超貨架。倘若三隻松鼠選擇從商超貨架進入休閒食品領域,與行業大佬有了渠道衝突,引得它們利用現成渠道花點小錢搞零食,那三隻松鼠很可能活不過第一集。


(2)不能只做單品,否則容易被大佬反殺


做堅果的不止三隻松鼠一家企業,例如2015年三隻松鼠的堅果品類營收超過20億元,但當時線下堅果巨頭洽洽營收超過30億。銷售渠道是大眾消費品的核心競爭力,若三隻松鼠不能實現快速品類擴張,很可能被虎視眈眈的渠道大佬迅速反殺。


以飲料行業為例,一家企業做大了果汁,卻未必能很快做出瓶裝水;相反,若農夫山泉這樣的渠道大佬看中了果汁這塊市場,便可以憑藉4280名經銷商覆蓋的全國237萬個以上的終端零售網點,輕鬆切走蛋糕,每一款果汁都是輕鬆行業前三。


(3)跨越區域,走向全國


廣州酒家始建於1935年,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但公司月餅、利口福90%的收入在廣東,公司始終做不大。相反,雙匯的火腿腸、三全的餃子和湯圓,把產能、渠道拓展到了全國,在經歷了三四年增收不增利的階段之後,做成了行業龍頭。



三隻松鼠目前也處於這個階段,重建門店渠道和生產體系,打造唯一一家實現全國化、全品類、全渠道的休閒零食綜合平臺。




相關焦點

  • 三隻松鼠案例分析二:網紅零食的發展之路
    創業第一年,大額的首輪融資,優秀的銷售額表現,三隻松鼠藉助網際網路紅利,成功扛起了發展的大旗。挑戰下的新建設起步年的優越表現,幫助剛成立的三隻松鼠在網際網路休閒食品零售行業站穩了腳跟,2013年1月,三隻松鼠的月銷售額突破2200萬,又一次位列全網食品銷售第一名。
  • 網紅零食三隻松鼠賣100竟然只賺2塊?恐將被套現56億
    上市一周年,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但對於三隻松鼠而言,可能只希望這一天來得越晚越好。可惜,時間它並不會給任何人面子。 7月12日,正是網紅零食品牌三隻松鼠上市一周年的日子。
  • 三隻松鼠的"長紅"打法
    從線上賽道入局,進場即領跑的零食界明星三隻松鼠,始終在這場盛宴中閃耀著傳奇光芒。從零起步到突破百億規模用時7年,其創造出中國休閒食品行業中成長最快的松鼠速度。自2012年初戰告捷至今,連續9年霸居"雙11"排行榜休閒零食(堅果類)榜首,其不斷刷新著銷量攀升的松鼠記錄。
  • 三隻「松鼠」的「長紅」打法
    從線上賽道入局,進場即領跑的零食界明星三隻松鼠,始終在這場盛宴中閃耀著傳奇光芒。從零起步到突破百億規模用時7年,其創造出中國休閒食品行業中成長最快的松鼠速度。自2012年初戰告捷至今,連續9年霸居「雙11」排行榜休閒零食(堅果類)榜首,其不斷刷新著銷量攀升的松鼠記錄。2020年的「雙11」對於有著「國民零食第一股」之稱的三隻松鼠而言,意義非凡。
  • 三隻松鼠失寵
    作者 |宋瑜編輯 |劉肖迎狂奔的三隻松鼠,還是跑不動了。生於電商,以「網紅」姿態出道,短短幾年,三隻松鼠便成為行業龍頭。不過,在褪去「網紅」的外衣之後,三隻松鼠裸露出來的,並不是一身「肌肉」。每年的「雙11」,都是「休閒零食三巨頭」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剛過去的「雙11」,2月份登陸A股、成為「雲敲鐘第一股」的良品鋪子,全渠道銷售額為6.59億元;6月份被百事公司收購的百草味,全網銷售額為5.6億元。意外的是,三隻松鼠並未公布具體數據,只表示拿下了多個渠道休閒食品類目的第一。
  • 三隻松鼠前三季度利潤下滑10%,被指線下門店基本都在虧損!
    銀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0年單三季度三隻松鼠營收下降10.16%,主要是因為疫情對國內經濟和生活影響的弱化,消費重歸線下,而三隻松鼠主要依賴線上渠道,線上營收下降影響整體收入表現。  「近兩年,隨著線上平臺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平臺流量進一步分散,多流量入口導致主流電商渠道的流量下滑,線上銷售增速放緩,上半年,直播電商、社交電商迎來爆發性的發展,這對休閒零食電商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此,三隻松鼠調整策略,希望藉助數位技術為手段,有的放矢整合流量平臺。」銀河證券稱。
  • 網際網路零食第一品牌,盈利艱難、市值腰斬,三隻松鼠還有未來嗎?
    成立於2012年的三隻松鼠,隨著國內零食消費的崛起而一路「野蠻生長」。8年間,三隻松鼠的規模從0億擴張到百億,並順利登頂「網際網路零食第一品牌」。然而,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三隻松鼠卻如病了一般,不僅盈利情況一直沒有改善,股價也開始縮水,業界對三隻松鼠的追捧也開始變為懷疑。
  • 網紅堅果股IPO在即 雪球助力三隻松鼠打新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雪球最新資訊 > 正文 網紅堅果股IPO在即 雪球助力三隻松鼠打新
  • 線上線下皆「兩難」 告別高增長的三隻松鼠將何去何從?
    相對於線下起家後擴展線上渠道的良品鋪子不同,三隻松鼠的收入大部分來自線上,主要依賴京東和天貓兩個平臺,因此,第三方電商平臺不僅是三隻松鼠銷售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讓其高度依賴——據三隻松鼠2020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通過第三方電商平臺實現的營業收入高達44.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84.54%。  因此,受制於京東和天貓的三隻松鼠不得不向電商渠道支付大筆服務費。
  • 三隻松鼠深度解析:乘風起勢的網際網路零食第一品牌
    沃隆引熱每日堅果後,傳統堅果品牌和許多網紅零食品牌都加入了這個市場,包括洽洽、百草味、來伊份、良品鋪子等。全渠道下沃隆仍然佔據著行業龍頭,而三隻松鼠把握著線上銷量冠軍的位子。三隻松鼠在堅果炒貨類的線上銷售中佔有優勢,是第二名百草味的兩倍以上。
  • 三隻松鼠:「一地雞毛」的線下店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三隻松鼠在九大線上渠道保持著第一。但無論數據有多好看,線上平臺的高服務費、低利潤、增收不增利才是三隻松鼠的現實。更糟糕的是,它有關線下的策略似乎並不奏效。01線下店,難掙錢「線下直營店基本都是虧損的」 ,一位三隻松鼠內部員工向快消君透露。
  • 三隻松鼠線下店:助力年輕人創業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黃群從2016年落地首個直營店,到2018年開放首個聯盟小店,休閒零食一哥三隻松鼠以聯盟生態為創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自成一格的線下成長之路。起步時間不長,經營者普遍年輕,各大品牌商尋求渠道均衡化布局的當下,質量和速度同等重要,三隻松鼠準備好了嗎?模式跑通是第一步2016年,三隻松鼠首家直營店在總部所在地蕪湖開業,三隻松鼠創始人、CEO章燎原放出豪言,「在全國大大小小的三四線城市集中商圈開500家投食店」。四年過去,距離當初的目標尚有不小差距。
  • 三隻松鼠「病」了?曾經年收百億的零食巨頭,一夜回到解放前
    產品來自於代工貼牌,銷售來自於電商,物流來自於菜鳥等,自己更像是一個廣告商,等到網紅周期一過,三隻松鼠的又將何去何從?依靠第三方流量的三隻松鼠,到頭來也不過是「打工人」。而反觀起於線下的洽洽,採取的是自己種植、自建工廠加工和組裝,自主選品一條龍,這就意味著洽洽自己能實現嚴格的品控。
  • 三隻松鼠等品牌再發「致癌風波」 網紅食品為何頻亮安全紅燈?
    原標題:品牌薯片檢出可能致癌物  網紅食品為何頻亮安全「紅燈」?  來源:南方日報  10月29日,一份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引發網友熱議,原因是報告顯示包括三隻松鼠、鹽津鋪子、董小姐等品牌的薯片被檢出丙烯醯胺含量較高,超過2000微克/千克。
  • 三隻松鼠憑什麼被吃貨捧上市?
    2012年6月19日,三隻松鼠登上天貓商城,僅用了六十餘天,三隻松鼠在天貓商城日銷售就達到1000單,約10萬元,衝上天貓堅果類目銷售第一名。七年之後,線上電商平臺,各堅果品牌早已百花齊放。但正是從那時候開始,三隻松鼠憑藉小小的堅果,攻佔了無數「吃貨」的胃,也漸漸帶動了整個堅果消費市場的歡騰。如今,三隻松鼠不僅是堅果屆的老大,更開始了向全品類零食的布局。
  • 六看三隻松鼠:「國民零食第一股」的成長性分析
    全品類策略讓三隻松鼠迅速成長為百億規模的零食巨頭,但同時也加大了管理費用和成本,進而影響到利潤率。為此,公司開始實行「瘦身計劃」,砍掉一些非重點SKU,從全品類回到「堅果果乾+精選零食」這一主心骨業務。據三隻松鼠透露,公司今年年底將會砍掉300個SKU,但同時也會相應增加新的SKU。
  • 三隻松鼠:數位化重塑零食「生意經」
    產品好評率、合作夥伴質量指數、產品分裝質量指數、物流配送質量指數、客戶差評解決率……站在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的中央品控雲平臺前,8塊巨大的屏幕上實時數字在不斷滾動,數以億計的零食產品信息流在這裡匯總、分析。後臺的工作人員和處理系統可以根據線上傳回來的實時結果,形成可執行的指令分發到對應的供應商、物流商以及分裝車間等各個環節,最終及時解決消費者的訴求。
  • 三隻松鼠和美女網紅在北京開了3家小店,重新定義新零售能上市?
    很早就有這樣的想法,給網紅賦能,加碼線下新零售之前朋友開店的時候,就一直和他說想讓他招個漂亮的小姐姐,然後培養成小紅人(好像這樣的人還蠻多的)這不,三隻松鼠做了,但第一炮的效果還沒出現,也許和我想的還不太一樣。
  • 三隻松鼠 四面楚歌
    國內熱播劇集《歡樂頌》《小別離》《微微一笑很傾城》等,韓劇《太陽的後裔》等,三隻松鼠在試圖把自己塑造成年輕人離不開手的零食。中國最紅的青少年偶像團體TFBOYS也為其代言,「三小隻」的形象正好契合「三隻松鼠」的形象。在北京三隻松鼠唯一的一家門店中,各種新品類還未在店內全部展示,但已經有消費者直言「覆蓋了我能想像的所有零食種類」。
  • 網際網路零食:舌尖上的戰爭
    「雙十一」的競爭是過去數年網際網路零食品牌大戰的縮影,這場戰爭的參戰者是以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零食」企業,它醞釀於中國零食消費者的年輕化趨勢之中,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滲透下迅速發酵,隨著幾大電商平臺的崛起而快速擴大。今年「雙十一」的戰況是一個轉折信號,硝煙雖未散去,競爭格局卻已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