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秀麗的蘭嶼(一)

2021-01-16 中國臺灣網

風光秀麗的蘭嶼(一)

時間:2001-04-10 09:39   來源:

  蘭嶼是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島上風景優美,椰風蕉雨,一派熱帶風光,有世外桃源之稱。島上住有2000多名雅美族山胞,仍然保留著傳統和原始的生活習性。他們性格溫和,忠厚純良,能歌善舞。  
  蘭嶼地處太平洋中,西北距臺東市49海裡,北距綠島45海裡,西南距鵝鑾鼻41海裡。蘭嶼鄉由蘭嶼島與小蘭嶼組成,其中,蘭嶼島面積為45平方公裡,是臺灣本島最大的屬島,小蘭嶼面積為1.5平方公裡,無人居住。蘭嶼鄉下轄四個自然村,行政中心位於紅頭村。全鄉人口約2500人,是全縣人口最少的鄉鎮之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53人,是全縣也是全省人口密度最低的鄉鎮之一。居民以高山族中的雅美人最多,佔90%以上,另有少數漢族人口。  
  蘭嶼原名「紅頭嶼」,據清朝後繼善著的《恆春縣誌》上說:紅頭嶼上「多雜樹,蔚然深季,浮疏日出,無樹不紅,此其名之所由也。」又有一種說法,說是由於島上的紅山巖中含有大量硫化鐵,呈赤紅色,遠望時一片殷紅,好像一顆紅色人頭,因而取名紅頭嶼,後來又因島上盛產馳名世界的名貴花卉-蝴蝶蘭,因而改稱蘭嶼。
  雅美人是臺灣高山族中惟一居住在離島上的族群。中日甲午戰爭後,蘭嶼隨同臺灣島被迫割讓給日本。1897年3月,日本人組織的「紅頭嶼調查隊」,在經過5天勘探後,認為蘭嶼島無開發價值,而將此島列為人類學原始民族研究地區,禁止外人移入,使其與外界隔絕。至臺灣光復時,雅美人基本上仍然保持著原始的生活方式。  
  蘭嶼是海底火山噴發隆起而形成的火山島,大部分為山地,僅海岸附近有較緩和的平地。島中央的紅頭峰海拔548米;北部有海拔438米的青蛇山,海拔494米的殺蛇山;東南部有海拔480米的大森山。全島周長38公裡,海岸線十分曲折,多被隆起的珊瑚礁所環繞。  
  蘭嶼島地處熱帶,年平均氣溫為22攝氏度,全年月平均在20攝氏度以上的時間長達9個月,全年多雨,年降水量高達3055毫米,降水季節分布比較平均,沒有明顯的雨季、旱季之分。夏季和秋季多颱風,冬季東北季風強勁。  
  蘭嶼在近50年有很大變化。首先是對外交通,現在位於該島西北部沿海的開元港,有新蘭嶼輪行駛蘭嶼-綠島-臺東港之間,每天一個航次,航程約4-5小時。位於該島西南部有一小型機場,闢有至臺北、高雄、臺東的航線,其中蘭嶼-臺北每天一班次,至高雄有不定期航班。至臺東市有9個航班,飛行時間約25分鐘。島上建有環島公路,總長52公裡,早晨、中午和下午各有一班公共汽車環島行駛。  
  由蘭嶼機場沿著公路向東走,先到紅頭村,只見沙灘上排列著一艘艘新月形畫著五彩花紋的雅美獨木舟,色彩鮮豔美麗,與藍色的天、湛藍的海,構成一幅美好的圖畫。  
  繼續沿著公路繞行,經過中興、復興農莊。這是一片種著各種農作物的農場,有些果樹結實纍纍,鮮豔欲滴。不遠處有一個形狀似龍頭的龍頭巖,與海中的小蘭嶼島遙遙相對。附近又有一顆極像北京猿人的巖石,底下是一片平坦的草原,成群的牛悠閒地嬉戲其間,大有蒙古地方的風光。
  過東清村,情人洞豁然出現在眼前。圓洞內冬暖夏涼,洞中有一個小水池。在情人洞聽澎湃的海濤,眺望無垠的海洋,別有一番風趣。  
  東清村與朗島村是雅美族山胞較密集的部落,都是一戶有三房,主房穴居於地下,較為寬大,工作房與路面平,另在路基上搭蓋涼臺,房前的竹竿晾曬魚乾,地上堆積著成捆的菸葉。山胞不分男女老幼,抽香菸,嚼檳榔,有的躺在涼亭的木板上呼呼大睡。  
  島上的人以地瓜、水芋及魚乾為主食。每至收穫季節,整個部落的人幾乎全部出動採收水芋,帶回村落存放一大堆,家家戶戶拿著容器排隊等候分配,高高興興地帶回家食用。  
  在蘭嶼,魚是雅美人獲得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他們把捕來的魚按顏色分為老人魚、男人魚和女人魚三種。最差的黑色魚給老人吃,灰綠色的魚給男人吃,紅黑花紋或白色的魚、也是最好的魚給女人吃。這是因為在雅美人社會中,女人要下田,要養育兒女,工作最繁重,應該吃最好的魚。而老人因年老體衰,不能從事生產,故只能吃最差的魚。他們認為這樣依能力而分配所得,是非常公平的。但飛魚則不分男女老幼,皆可食用。  
  每年4-6月是蘭嶼盛產飛魚的旺季,也是雅美人最忙碌的時候,他們有一種集體出海捕魚的傳統習俗儀式,每年一度,叫做「飛魚祭」。飛魚祭是雅美人最莊嚴隆重的祭祀,都是在黎明時舉行。舉行之日,一清早,一艘艘繪有五彩圖案的木船停放在海灘上,參加慶典的人圍攏在四周,由一長者主祭,以雞、豬為祭品供奉海神,祈求神的護佑和飛魚豐收。祭祀完畢,男的赤身,著丁字褲,劃獨木舟出海捕魚。捕捉飛魚經常是在晚上進行,他們在漁船中點著火把,將掛網放入海中,飛魚看到亮光就會自海面飛起,相繼躍入網中。兩個人劃的小獨木舟,一個晚上可捕到三五十條飛魚。整個飛魚季節,全島可捕獲百萬斤之多。漁船歸來後,岸上的壯丁蜂擁著幫忙把獨木舟推上海灘。婦女、小孩兒忙著剖魚、去鱗、曬魚乾,把這些飛魚曬成幹,可供一年食用。  
  山胞在新居落成或新船試航大典時,個個銀盔盛裝,聚集在主人房前,朗歌誦詞,宰殺豬羊,宴請親友。大船試航,體格粗壯的男人,合力舉船往空中拋,然後做法驅邪。婦女們則頭戴尖頂寬邊笠帽,身穿顏色鮮豔直條紋的衣裙,胸前掛滿長短不一的珍珠、瑪瑙等飾物,在海邊跳罕見的划船舞和頭髮舞。  
  在蘭嶼,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男子在脖頸上帶著一串珠扣式的裝飾品,這是男子求偶的標誌。島上男多女少,女子的社會地位很高,享有絕對的配偶選擇權。雅美人採取一夫一妻制,每年在飛魚季節前後,各村未婚的青年男女,每晚都聚集在海灘上,徹夜歌舞,如雙方情投意合,表示願結為終身伴侶,則男子可住進女子家裡一個月,由女方家長考察其行為、品行、能力等情況,覺得滿意,方可結婚。  
  到過蘭嶼島的人都會覺得島上居民無憂無慮,悠然自得,這裡民風淳樸,與世無爭。四周儘是碧波白浪,蕉雨椰風,景色自然秀麗,沒有一絲人工雕琢的痕跡,住在島上,猶如身處世外桃源。
  蘭嶼的雅美人因氣候關係及傳統的影響,過去男子僅在下身系一丁字帶,女子在胸前及腰間圍一方巾,曾被人稱為「裸人島」。在現代文明的影響下,除老年人外,年輕人著裝已與臺灣本島一樣。島上居民的住房大都建在2米深的洞穴中,四周用石頭堆砌,房頂與地面齊平,上鋪石板,向海的一面留有出入口,颳風下雨時用一塊門板將洞口遮住,這種住房不僅能防颱風,而且可避高溫。現在蘭嶼已建起許多現代的水泥結構住宅,但除少數青年人居住外,大部分人仍喜歡住在洞穴中。
  蘭嶼島耕地不多,居民不習慣種水稻,而多種甘薯、芋頭,以此為主食,其他還有藤豆、瓜類、生薑、柑橘、菠蘿、龍眼、芒果、椰子。檳榔等,多為島上以大陸籍老兵為主的農場所經營,而雅美人仍以捕魚為主,捕撈魚類,多為自己食用。   

編輯:system

相關焦點

  • 蘭嶼海洋風光旖旎
    遊人浮潛欣賞蘭嶼動人的海下風光  在臺灣諸多離島中,蘭嶼一直給人偏遠印象,也為蘭嶼島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蘭嶼是古老的火山島,島上奇巖怪石色澤多半灰黑,與傳統聚落常見的黑色屋頂相互輝映,島上植被倒是全年翠綠,使蘭嶼島呈現低調的綠與黑。或許正因為島嶼色調不豐,格外能彰顯蘭嶼拼板舟色彩的繽紛。  島嶼不大,蘭嶼生態卻是極其豐富,島上植被豐富而特殊,春天有原生蝴蝶蘭和臺灣百合綻放,海下有美麗的珊瑚和熱帶魚,蘭嶼很早就是釣魚人垂釣的天堂,更吸引潛水人一探龍宮奧秘。
  • 蘭嶼|天邊風光都不及你在我眼中
    蘭嶼是臺灣的第二大離島,因盛產蝴蝶蘭而得名,位在臺灣本島東南方的外海上。未過度開發而保留著濃厚原住民特色與諸多原始海岸風光的小島。造型獨特的拼板舟、冬暖夏涼的地下屋、獨特的飛魚祭活動沿襲至今。到達【蘭嶼】的方式有2種,飛機/坐船。可以從臺東富岡碼頭或墾丁後壁湖搭船前往,航行約3小時。綠島也有船班次前往蘭嶼,航行也是3小時。
  • 風情臺灣:蘭嶼,風情與驚險之地,越驚心越動魄
    蘭嶼,是風情之地,優雅迷人,動人心魄;蘭嶼,是驚現之地,又愛又怕,又怕又愛。三毛曾經翻譯過一本書,名為《蘭嶼之歌》,講述一個美國傳教士來到蘭嶼,和當地人生活寫下的蘭嶼生活點滴,所以那島的名字,也能被世人牢牢記住。
  • 行走臺灣:蘭嶼 邂逅最後的淨土
    蘭嶼龍頭巖一景。本報記者 孫立極攝從臺東搭小飛機向東南約飛25分鐘,即到臺灣第二大離島——蘭嶼。蘭嶼面積不大,約46平方公裡。騎摩託車,只要個把小時便可環島一圈。「雙獅巖」,如雙獅對臥;「龍頭巖」,似龍嘯長天;「小蘭嶼」和「軍艦巖」是蘭嶼的外礁島,遠遠望去,仿似海外仙山。環島公路一側是驚濤拍岸,海天一色湛藍,襯得浪花潔白似雪;一側時而是綠草如茵的農場,時而是大片芒花,在陽光下泛著金光。蘭嶼主要居民是達悟人。捕魚是達悟男子必備之技。赤裸上身、僅穿丁字褲的男子,駕著新月形的獨木舟,在太平洋上追捕飛魚,是蘭嶼最有代表性的畫面。
  • 安徽黃山:不只是風光秀麗,它的象徵意義,非同凡響
    300多年前,明朝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遊歷全國的名山大川之後,再次來到徽州的黃山,看到黃山秀麗的自然風光後,由衷地發出了上述的感嘆。這一段感嘆,在後來,逐漸被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享譽世界。時至今日,許多來黃山旅遊的遊客,登臨黃山的時候,時不時,還會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出與徐霞客同樣的感慨。
  • 臺灣綠島,蘭嶼度假,驚現青青草原!
    臺灣寶島富饒美麗,風景秀麗的海岸線有著眾多的小島嶼,如澎湖灣列島,綠島,蘭嶼等,其中綠島和蘭嶼是遊客熱愛的休閒旅遊勝地。 綠島寧靜的小傍晚 綠島小電驢漫遊 蘭嶼(Lanyu,或OrchidIsland),舊稱紅頭嶼,是臺灣東部的一個小島
  • 蘭嶼 叫人上癮的「丁字褲」小島
    臺灣除了臺灣本島外,還有蘭嶼、綠島、小琉球等一些附屬島嶼,又稱「離島」。她們好似散落在臺灣海峽的珠玉,以其明媚燦爛、風格迥異的離島風光吸引著遊客,讓人們在這裡暫時忘卻生活的壓力,享受海洋的氣息,用陽光、沙灘、大海來洗滌身心的疲憊。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容易被人忽略的風景,「丁字褲」小島——蘭嶼。在臺灣諸多離島中,蘭嶼一直給人偏遠印象,也為蘭嶼島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 風光秀麗鼎湖山,一家登山樂融融
    風光秀麗鼎湖山,一家登山樂融融我家就在鼎湖山不遠的地方,我爸十年前就在這裡買了房子,讓我們一家人可以在這裡安居樂業。多虧了有這麼多大樹,鼎湖山的空氣才能這麼清新,吸一口都讓人心曠神怡。鼎湖山有一個植物培養基地,一般人是不能進入的,不過我爸是搞農業的,他說他進去看過,裡面很多外面看不到的植物,價值不菲。可惜他的官職不夠大,不然就可以帶我們幾個進去開開眼界。
  • 「陽光富翁」巴貝多:加勒比海島嶼國家,風光秀麗的熱帶旅遊島
    上一期的「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地中海心臟」馬爾他:風景秀麗的地中海島國,為兵家必爭之地。今天我們把目光從亞非歐三大洲之間地中海中部的馬爾他,向西經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並橫穿大西洋來到北美洲西側的加勒比海地區,來到東加勒比海的小安的列斯群島,來介紹第40個國家,「陽光富翁」巴貝多:加勒比海島嶼國家,風光秀麗的熱帶旅遊島。
  • 蘭嶼讓我大開眼界
    蘭嶼多為礁巖,冷泉地下為白沙,溫度在19℃左右。作為珍貴的冷泉資源,野銀冷泉景色十分迷人,如果來蘭嶼錯過這個體驗那可是著實可惜了。蘭嶼的秀麗風光地下屋是達悟人特有的民宿,讓我們這些來自島外的遊客是大開眼界,但我個人最想看的還是蘭嶼特有的丁字褲。來蘭嶼之前就知道丁字褲是島民的傳統服裝,只是特別納悶難道島民在很久以前就像今天一樣如此開放嗎?
  • 蘭嶼
    蘭嶼古名紅頭嶼,後因盛產蘭花而更名,至於島上的雅美族(達悟)人,則稱呼這裡為"人之島"。   蘭嶼的主要村莊沿海而築,並有長達37公裡的環島公路相連;騎機車環島,是最便捷的方式,由機場出發往北走,一路以饅頭巖為標誌,來到蘭嶼的行政中樞--椰油,村北的開元港,是蘭嶼交通、貨物的進出港,日落景觀尤其迷人。
  • 蘭嶼,宛如是一個從未被打擾過的絕美聖地
    孤懸在臺灣東南外海,蘭嶼和小蘭嶼相依為伴,黑潮護持著它獨特的身世,也帶來飛魚和熱帶的種籽;大樹覆蓋在火山熔巖上,為惡崢崢的地貌描上翠綠,木舟聚集的灣澳邊,雅美人在這裡生生不息。蘭嶼為一座火山島,位在臺灣島東南外海40餘海裡處,面積約45平方公裡,次於臺灣、澎湖本島,為臺灣第三大島。蘭嶼 是臺灣原住民的一支達悟人世居之地,方圓45平方公裡的小島滿目蔥蘢,島上丘陵起伏,海濱怪石林立,形狀各異。蘭嶼是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全島地勢起伏,密布著熱帶雨林,最高峰紅頭山海拔552公尺。
  • 看海鷗的絕佳地點,就在風光秀麗的滇池
    這個地方風景非常秀麗,空氣也非常好,由於氣候的原因,每年都會吸引一大批海鷗來這裡過冬。現在這個時候的季節正好是滇池最熱鬧的時候,也是遊客最多的時候。大多數遊客都是奔著海鷗來的。因為大家都知道滇池就是海鷗的天堂,冬天來這裡必定能看見海鷗,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冬天的滇池才最受歡迎。你們知道滇池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傳說是說這裡的湖水是倒流的,所以稱作為滇池。
  • 臺灣自由行,來海洋風情的蘭嶼旅行吧
    一到蘭嶼,你會感受到太陽的濃烈愛意,那份炙熱讓你隨時都想來一杯,不管是冷飲還是冰都好,一天都會讓我來上兩三杯才行,畢竟這裡陽光太熱情,不隨時來上一杯補充一下水分,真的會曬成人幹!再來介紹大家環島時必去的景點氣象觀測站,在這裡你可以把蘭嶼盡收眼裡,白天晚上夕陽各有不同風景,我們愛這裡愛到來了三趟吧!
  • 大陸人看臺灣:美麗寂靜的蘭嶼,開始愛你們了
    文章摘編如下:  我的手機鎖屏壁紙是一隻羊,一隻站在蘭嶼的石礁上獨自眺望大海的山羊。我沒來得及去阿里山、日月潭,但在遠離臺灣本島的蘭嶼,待了好幾天。  想去蘭嶼,是因為臺灣朋友告訴我,那兒居住著達悟人,他們長期過著遠離現代社會的生活,島上保留著較為原始的風光,運氣好的話,還能接觸到住在地下屋,穿丁字褲的少數民族。聽起來很酷,要不一起去看看?幾個朋友一拍即合,坐上了前往蘭嶼的客船。
  • 海上明珠——蘭嶼
    蘭嶼位於臺灣東部,約45平方公裡,是由海底火山噴發隆起而形成的島嶼,島上因盛產蝴蝶蘭而聞名,所以稱之為「蘭嶼」。島上丘陵起伏,海岸曲折,怪石林立,滿目蔥蘢。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是距離臺灣臺東縣陸地90公裡太平洋海域上一座面積約46平方公裡的小島。島上生活的達悟人是臺灣唯一居住在離島的海洋少數民族,保留著很多古老神秘的習俗。
  • 臺灣的小希臘蘭嶼,臺灣海水清晰度最高的潛水聖地
    個人看法是蘭嶼應該比綠島美,當然了,完全是我的肆意胡想,沒有任何論據可以支撐這個論點。從墾丁到蘭嶼需要航行兩個半小時,一二百人的輪渡擠得滿滿的,想找一個多餘的座位好像都沒有。這兩個半小時正好可以補充睡眠,在搖搖晃晃的輪渡裡一會兒上下眼皮就開始打架,沒兩分鐘就失去了知覺一巔一巔地進入了夢想,迷迷糊糊還沒睡夠呢,蘭嶼到了。
  • 臺灣的小希臘蘭嶼,臺灣海水清晰度最高的潛水勝地
    個人看法是蘭嶼應該比綠島美,當然了,完全是我的肆意胡想,沒有任何論據可以支撐這個論點。從墾丁到蘭嶼需要航行兩個半小時,一二百人的輪渡擠得滿滿的,想找一個多餘的座位好像都沒有。這兩個半小時正好可以補充睡眠,在搖搖晃晃的輪渡裡一會兒上下眼皮就開始打架,沒兩分鐘就失去了知覺一巔一巔地進入了夢想,迷迷糊糊還沒睡夠呢,蘭嶼到了。
  • 臺灣遊記(三)蘭嶼
    在去臺灣前,我們就在糾結要不要去蘭嶼,最後我和莎哥還是決定要去,必須去。我知道蘭嶼是因為有種鳥叫「蘭嶼角鴞」,而蘭嶼作為一個海島,本身就有足夠的理由吸引我。且說我們前一天在墾丁潛完水,對海洋的熱愛又深了一層,甚至有考潛水證的衝動。       中午一點的船票,在熾熱的太陽下,我們上了船。
  • 泉州永春魁星巖,閩南最負盛名的文星祭祀之地,風光秀麗人文薈萃
    泉州永春縣郊的石鼓鎮外,圭峰山青蔥秀麗,聞名遐邇的魁星巖就掩映在山麓的幽深叢林之中。魁星是神話傳說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魁星巖取「文曲華世」、「光昌文運」之意而名,像一塊玉璽鑲嵌於縣城西南面的奎峰山麓,內涵豐厚,風光秀麗,景色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