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天門鄉長豐風雨橋
紅網新化站11月1日訊(分站特約記者 邱向明 分站記者 黎明明 伍薈雙)近日,新化縣政府梅山文化研究會(辦公室)負責人,向媒體透露,在該縣天門鄉發現3座清代風雨橋,其中長豐風雨橋橋上題寫的「皇帝萬歲」文物,保存完好,為了湘中地區不可多得的文物。
「皇帝萬歲」是當地匠人對龍牌的變動
新化縣政府剛剛組建的新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會(辦公室),就著力於本縣梅山遺存的挖掘整理搜集工作。
婁底梅山文化研究會會長李新吾對記者說:「『皇帝萬歲』」是當地匠人對龍牌(萬歲牌)的變通,字寫在梁上,證明皇帝的地位至高無上,萬人矚目,表示虔誠。這樣的題字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才能保存下來。」
魚鴨戲水,一派古色古香景象
10月20日上午,在天門鄉黨委書記鄢洛陽的帶領下,記者來到距新化縣城約60公裡的長豐村。在青山綠水中,看到位於天門鄉長豐管區的長豐風雨橋,重簷覆蓋烏黑的魚鱗瓦,通體木質榫卯構造,兩邊有樓牌。
橋,橫跨在寬闊的河面上,橋西建起木板屋,橋東為高大的古樹,橋廊上設有長條坐凳,中設關帝閣,關帝面朝水的上遊。巨大的橫梁為原木鋪開,石墩為流線型設計。從遠處看,長豐風雨橋像一條巨龍趴在河面上,威武莊嚴。
而橋下綠水譁譁,魚鴨戲水,和兩岸古屋、梯田成了一派古色古香景象。
為新化和安化、漵浦村民提供方便
在當地,長豐亦稱長峰。記者看到:據橋頭的3塊保存
完好的石碑記載:該橋建於清鹹豐八年(1858年),距今已有155年歷史,橋長約60米。
該橋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和2005年均有修葺,是為天門鄉保存比較完好的三座古風雨橋之一,為新化天門、奉家鎮等地和安化、漵浦等地村民出入提供了方便。
房梁上,用毛筆書寫了「皇帝萬歲」
記者注意到:在橋西頭的房梁上,用毛筆書寫了「皇帝萬歲」,在橋東頭的房梁上,寫了「帝道遐昌、皇圖鞏固」。
「帝道遐昌」就是帝王之路,久盛不衰的意思。
「皇圖鞏固」就是統治者的希望政權永久牢固的意思。
在橋上的房梁上。記者還看到:匠人的名字和修建的時間,這就有「表明匠人對此橋的施工責任心和為自己的作品署名」的意思。
會長李新吾告訴記者:在過去,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在關帝面前必須設一塊萬歲牌,而新化當地的匠人(設計者),「比較隨意,但又虔誠,就在房梁上寫上「皇帝萬歲」的字了。」
李會長說,一般像在天門一樣比較偏僻的地方才能保存「皇帝萬歲」等字的文物下來,「辛亥革命後,就要砸龍牌,而長豐風雨橋地處偏僻,民風古樸,經歷了文革時期也沒有毀壞」,不經意之間,「皇帝萬歲」等文字就保存下來了,成為了湘中地區不可多得的文物。
新化縣天門鄉長豐風雨橋梁上「皇帝萬歲」字跡
新化縣天門鄉長豐風雨橋梁上「帝道遐昌」、「皇圖鞏固」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