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桐涇河的清代古橋大安橋由於年代久遠,橋面破損不堪,不但存在安全隱患,也影響城市風貌。為此,蘇州姑蘇區住建委從去年11月開始對其進行加固修繕。昨天,歷經一個多月的施工,修繕一新的大安橋重新開放。
大安橋是彩香一村南區通往桐涇路的唯一通道。自彩香新村建成以來,它為小區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然而,因橋面和四周都是用水泥修築,多年來一直被誤認為是一座現代修建的水泥橋。2018年5月河道清淤,橋石上「鹹豐二年蒲月穀旦」的刻字露出水面,大家才知道這原來是一座清代古橋。
去年,在蘇州市兩會上,市人大代表肖繼好提出了「儘快修復大安橋」的建議。姑蘇區住建委經過專業檢測,發現大安橋存在橋面混凝土鋪裝磨耗、剝落及護欄鋼組件鏽蝕等問題,被列入隱患橋梁,並於去年11月開始對其進行維修、加固。
昨天,大安橋修繕完工,重新開放。記者在現場看到,修繕後的大安橋煥然一新,老橋因加高而採用的磚砌部分已全部拆除,改為用石材砌築;原本的混凝土橋面改用石材鋪設;鋼混欄杆更換成了青磚橋欄;橋頂磚砌的限寬墩也美化為石凳。橋西堍建造了一塊碑誌,上面寫明大安橋的「身世」。現場,彩香村幼兒園的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古橋新貌。姑蘇區金閶街道彩香一村南區社區還成立了「古橋保護志願者隊」,發動居民和志願者一起守護古橋。
除大安橋外,去年,姑蘇區還對5座存在隱患的橋梁進行了維修加固,包括敦化橋、堵帶橋、清瀾橋、相門塘橋和婁門新村橋,目前已全部完工。(蘇報融媒記者朱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