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狐狸肉變狗肉事件暴露監管漏洞(圖)

2020-12-05 水母網

王某僱傭的工人在加工「假狗肉」 記者高倩攝

 

狐狸肉變「狗肉」 暴露監管漏洞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楊靜 楊焱彬)每到年末家人團聚時,也是餐館生意最火爆的時候。如何保障民眾舌尖上的安全,防止未經過檢驗檢疫的食品、沒有安全保障的食品流向百姓餐桌,依然值得深思。[濰坊:非法收購狐狸屍體運往臨沂 記者直擊加工過程]

據媒體報導,近日,三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山東省臨沂市費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嫌犯為一己私利,低價收購未經檢疫的狐狸肉、老鼠肉,將其加工為「狗肉」「羊肉」「牛肉」,並大量銷往浙江、河南等地,涉案價值超過600萬元。

記者在梳理案情時發現,這並非山東省首次出現狐狸肉「變身」事件。此前,山東各地公安機關已經查處了多起類似案件,並依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罰。

每到冬季,市場對狗肉、羊肉的需求量增加,因成本問題,不法商家便想到用狐狸肉冒充「狗肉」,以期非法獲得高額利潤。由於非法食品加工廠,常常需要使用工業添加劑,在加工時會產生特殊氣味或汙染物。因此,這些加工廠往往會選址在僻靜的地方,這就加大了執法部門監察的難度。用未經過檢驗檢疫的狐狸肉加工成「狗肉」,並進行大量外銷;購買方罔顧法律,違規採購、出售。該案也暴露出灰色利益鏈條下,食品安全生產監管環節出現漏洞,食品採購環節缺乏監督。

修訂後的食品安全法已於今年10月起正式實施,該法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安全標準、生產經營、檢驗、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有了明確規定。面對「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為何依然有人頂風作案,可見相關的處罰措施並未對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

出臺法律法規只是治理食品安全問題的第一步,法規之下需要執法部門採取更加有效的執法方式,加強對管轄區尤其是基層食品安全的監管。要想讓百姓食之安心,食之有味就必須從食品安全源頭抓起,不放鬆對食品採購、銷售環節的監管。

 

 

臨沂黑作坊低價收購狐狸肉充狗肉 加入「透骨香」提味

 山東臨沂市河東區的王某為了賺大錢,夥同家人開設了家庭黑作坊。低價購進未經檢疫的狐狸肉、貉子肉,非法加入「狗肉透骨香」等化學添加劑,使狐狸肉、貉子肉「變身」狗肉、羊肉、牛肉,並大量外銷。

  

黑作坊收購來的狐狸肉、貉子肉等堆放在地上

  低價收購狐狸肉充狗肉

  53歲的王某是臨沂市河東區的一名農民,因為家鄉的狗肉出名,銷路很好,王某便打起了狗肉加工的主意。

  由於生狗的價格很高,王某就想以次充好,弄點價格便宜的狐狸肉、貉子肉來賣。王某發現費縣某村靠近蒙臺公路,交通方便而且有處閒置的院落,周圍沒有住宅,加工狐狸肉等物品,如果有腥臊味,也不會被發現。

  於是,王某和兒子王某某、妻子周某一起開起了家庭黑作坊,招徠了幾名工人。他低價從外地收購了狐狸、貉子等動物的肉後,經過簡單處理,剁掉腳爪,之後添加上工業明膠、工業鹽、工業亞硝酸鈉等物質。

  熬成肉湯冷凍後,放進劣質盆內,冒充為狗肉、羊肉、牛肉,銷往山西省、浙江省、河南省等地。看到利潤豐厚,王某就開始瘋狂地造假,通過保溫車運入原料,運出成品。

  非法加入「透骨香」提味

  今年年初,費縣公安局食藥環偵大隊民警在工作中發現,費縣某村一閒置院內來了一夥不明身份的人。他們平時緊閉大門,只有夜間有大型的保溫車出入,形跡十分可疑。

  民警在走訪時發現,院子內有大量汙水流出,汙水腥、騷味重,而院外卻不時飄出異常芳香的肉味,這一反常現象讓食藥環偵大隊的民警覺得這個院子一定隱藏著秘密。

  1月26日晚上,食藥環偵大隊民警對小院突擊檢查。檢查時,民警看到院子廠房裡堆放著大量的肉凍,院子裡血水直流,院子的東南角上堆放著大量剁下來的毛爪。經過進一步檢查,民警發現廠房裡存放著大量的工業明膠、工業鹽、工業亞硝酸鈉等添加劑,同時民警還發現了「狗肉透骨香」等添加劑。

  黑作坊產出600萬元假食品

  經過現場檢查,民警確定這些來歷不明的肉類都是狐狸肉、貉子肉。剁下來的毛爪是因為狐狸、貉子的毛爪與狗爪相比大出許多,為了防止被消費者發現故意剁掉的。而夜間出入的保溫車,就是運輸這些狐狸肉、貉子肉的。

  3名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調查,黑作坊生產銷售的假冒偽劣肉製品涉案價值600餘萬元。食藥環偵大隊順藤摸瓜,遠赴江蘇、陝西等地抓獲9名涉案犯罪嫌疑人。

  12月21日,王某、王某某、周某等三名犯罪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費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相關焦點

  • 狐狸肉貉子肉冒充狗肉 山東臨沂一黑心作坊被端掉
    臨沂市河東區的王某,為了賺易錢,發大財,夥同兒子王某某、妻子周某低價購來未經檢疫的狐狸肉、貉子肉,非法添加化學添加劑,使狐狸肉、貉子肉「變身」狗肉、羊肉、牛肉,大量外銷。費縣公安局食藥環偵大隊經過縝密偵查,打掉了這一個生產、銷售偽劣食品犯罪團夥。
  • 「大頭娃娃」事件,暴露「消」字號護膚品生產與監管漏洞
    「大頭娃娃」事件,暴露「消」字號護膚品生產與監管漏洞圖片來源於新聞日前,一位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大頭娃娃」的事件,引發網友熱議。為了不使用激素藥品,不少新手爸媽喜歡購買號稱無激素的護膚「神藥」。
  • 狐狸剁掉爪子充狗肉遠銷浙晉 臨沂端掉一黑作坊
    大眾網臨沂12月21日訊(記者 鄧夢嬌 通訊員 袁堂娟 宋延亮)臨沂市河東區的王某,為了賺易錢,發大財,夥同兒子王某某、妻子周某低價購來未經檢疫的狐狸肉、貉子肉,非法添加化學添加劑,使狐狸肉、貉子肉「變身」狗肉、羊肉、牛肉,大量外銷。
  • 「五香驢肉」潛規則:以狐狸肉冒充驢肉是常態
    據該公司網站介紹,「大量出售貉子肉、白條(扒皮去內臟)、混肉(肋排和胸脯肉腿肉的混肉)、全腿肉,跟狗肉一樣全瘦肉,是豬牛羊肉、狗肉的最佳的替代品,可做肉鬆、肉丸子、香腸、醃製品等等。」  位於山東省的臨沂信通特種肉加工廠在其公司網站「貉子肉產品詳情」中也介紹,主營產品有狐狸肉、貉子肉、水貂肉,產品可做香腸、肉乾、肉串、罐頭、熟食等。
  • 山東省食藥監局就「狐狸肉」事件行政約談沃爾瑪高層
    本報2013年12月19日獨家曝光並連續報導了沃爾瑪銷售的"五香驢肉"涉嫌摻假後,引起市民及媒體的廣泛關注,沃爾瑪也深陷進"狐狸肉"漩渦。6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濟南市工商局就沃爾瑪超市出售假冒五香驢肉事件,行政約談沃爾瑪中國公司。
  • 紅星銳評丨寵物狗乘公車「兜風」暴露監管漏洞
    ▲公務用車上探出一隻寵物狗 圖據網絡公車私用行為一般都比較隱蔽,不易被發現,老百姓對此也深惡痛絕。一隻寵物狗竟然乘坐公車招搖過市「兜風」,更是刺激了公眾的神經,傷了廣大百姓的心。筆者認為,寵物狗乘公車「兜風」難脫私用嫌疑,不僅反映出公車私用亂象,也暴露出當地在公車監管方面存在較大漏洞。
  • 醬狗肉好便宜原是狐狸和貉子肉(圖)
    香噴噴的醬狗肉其實就是狐狸和貉子肉,而且賣得很火。  「新鮮的狗肉便宜了,每斤6.7元,多買還能再便宜。」一進大廳,記者看到,七八個上狗肉的業戶圍著一婦女的攤床前挑選。舉報人張先生告訴記者,她家賣的狗肉是狐狸肉和貉子肉。  記者與婦女進行交談:「有狗脖肉嗎?我想來幾個。」「小弟你的運氣真好。」說著她從攤床底下用鉤子鉤了個狗脖出來。  記者發現這個狗脖子比普通的狗脖子粗了許多。
  • 濟南「狐狸肉事件」續:持問題驢肉可退貨 賠償50元
    狐狸肉冒充驢肉 如何退?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1月2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導,最近,「狐狸肉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記者採訪了解到,德州福聚德生產的五香驢肉被檢測出含有狐狸肉的成分。
  • 掛狗頭賣狐狸肉(圖)
    狗財貓膩  「香噴噴的醬狗肉其實就是狐狸肉和貉子肉!」日前,一位姓張的男子給記者打來電話,說皇姑區明廉熟食批發市場內,有的「狗財」有貓膩。  昨早5點,記者來到被舉報的攤位前,「新鮮的狗肉便宜了,每斤6塊7!」相對別人的9元價位,這家便宜得離譜,但賣得最火。  順人摸店  貨主早早收攤,記者一路隨行,在蘇家屯區新開道路邊的一片平房裡,作坊隱藏在一處掛有「天天新鮮現殺狗肉」的飯店內。
  • 狐狸雖臭皮毛金貴 一隻藍狐能賺400元左右
    養殖戶養殖狐狸,當然是賣狐狸皮了,「狐狸皮價錢要看狐狸大小,還要看狐狸的品種,毛髮純度、毛絨長度、密度等。」目前就馮桂強養的兩種狐狸而言,雪狐的狐狸皮價格顯然要更高一些。馮桂強說,一隻藍狐的皮的價格是600多塊錢,還算可以,好的公狐狸能賣到1000多塊錢。
  • 一圖看懂玉林狗肉節的狗肉從哪來?支持還是取締?
    相關新聞:  玉林狗肉節評論:討論狗肉節不能只是人道與民俗的互掐  2016年玉林狗肉節現場圖片:一商販遮擋狗字(圖)  6.21玉林狗肉節的民間戰爭:食客與愛狗者都在退讓低價狗肉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鄭智珊提出,在討論
  • 市場監管在線(31):守底線保安全,臨沂突擊檢查醫療器械
    追蹤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等監管熱點,服務企業和消費者,利用時下流行的新媒體技術,帶領網友「身臨其境」,共同參與突擊檢查、執法檢查全過程。請大家關注欄目,關注市場監管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營造公正公平營商環境,打造有品質的生活。
  • 揭秘:狐貉充狗肉,做好了比狗肉還香
    狗肉也山寨 狐、貉來冒充肉販稱「做好了比狗肉還香」 這位每年倒賣狐、貉肉達百八十噸的肉販還稱,他手上約有一半的狐、貉肉賣給了火腿廠」秦先生說,他的狐、貉肉除了一半賣給食品廠家外,剩下的就賣到個人和飯店手裡了,他說狐狸肉和貉子肉做好了比狗肉都香
  • 德州一男子收到進口罐頭 罐身印有「山東臨沂」字樣
    原標題:德州一男子收到進口罐頭 罐身印有「山東臨沂」字樣 姜先生告訴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每日新聞》的記者說:「朋友送的罐頭,說是出口的,瓶子上都是英文,可不知道為什麼卻看見上面用英文寫的山東臨沂。」 記者看到姜先生手中的「洋罐頭」,在眾多的外語中赫然發現拼音字母,姜先生有點蒙,沒敢打開吃。 「吃了不知道有沒有害處,沒有中文,字母是山東臨沂,具體的是產地還是進口的地也不知道,掃碼沒掃到任何信息。」
  • 臨沂交流團赴臺參加「2013臺灣·山東周」成效顯著
    臨沂交流團赴臺參加「2013臺灣·山東周」成效顯著 2013年11月05日 09: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1月5日臨沂消息 日前
  • 國內面積最大的圖書館在山東臨沂
    臨沂大學圖書館臨沂大學圖書館的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是國內高校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圖書館,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圖書館。臨沂大學圖書館內館藏豐富,品類齊全,古今中外,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圖書館山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抗日革命老區,從古至今一直發揮著樞紐作用。坐落於山東臨沂的臨沂大學從建校起到現在,一直受這些優秀思想的薰陶。根植於紅色沃土沂蒙戰區,在抗日戰爭,山東沂蒙,北戰東北,南下長江。
  • 山東臨沂、日照市普降大暴雨,沂沭河發生洪水
    其中,臨沂平均降水量為145.1毫米、日照平均降水量為140.6毫米。「日照日報」微信公號 圖值得注意的是,山東全省有2個縣(市、區)降水量超過250毫米,9個縣(市、區)降水量超過100毫米,平均降水量前三位的縣(市、區)是:臨沂沂南315.8毫米、臨沂莒南307.2毫米、臨沂蒙陰200.5毫米。
  • 山東臨沂疑現5萬年前象牙化石(圖)
    (照片由劉宗貴提供)  本報濟南12月11日訊(記者 喬顯佳) 臨沂一村民在挖水井時,挖出一塊白色質地表面有齒痕的「怪石」。11日,記者請省博物館專家對其進行鑑定,「怪石」竟是生活在距今大約5萬年前的古菱齒象臼齒化石。
  • 狗肉也山寨 狐、貉來冒充肉販稱「做好了比狗肉還香」(組圖)
    新聞提示  如果告訴你,你吃的香噴噴的狗肉,可能是用來源不明,甚至是用病死、電死扒皮淘汰下來的狐狸肉、貉子肉造假冒充的,你會作何感受?  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本報記者歷時20餘天,根據線索對狐狸肉、貉子肉造假冒充狗肉的現象進行了深入調查,揭開了肉販子倒賣死狐狸、死貉子到扒皮賣肉、製作假狗肉熟食,再到假狗肉熟食混進市場整個產銷鏈條的黑幕。倒賣狐狸肉、貉子肉的肉販子稱,每年經他過手的狐、貉肉至少有百八十噸,有一半賣到了食品廠做腸,有一半直接被買走加工熟食或進入飯店冒充狗肉,最後上了餐桌。
  • 「狐狸肉凍」敲打食品安全警鐘
    工業鹽、狐狸肉,這些詞如果和我們逢年過節食用的肉凍關聯起來,你還敢不敢吃?但就是有些膽大妄為、不顧食品安全的人,把收購來的狐狸胴體和貉子胴體,加入工業鹽和各類添加劑,加工製成肉凍銷售給他人食用。2017年9月12日,山東省莒縣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犯罪嫌疑人尹曉羽、馬蘭俊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