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突破!研究發現蜥蜴尾巴再生「配方」

2020-11-23 驅動之家

科學日報報導,通過研究蜥蜴尾巴再生的秘密,科學家們或可以研發刺激人類四肢再生的新方法。現在一支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學者小組距離揭開這一謎題又近了一步。科學家們發現了蜥蜴尾巴再生的基因「配方」,實質是將基因成分以合適的量進行正確的混合。

一支跨學科科學家小組利用下一代分子和計算機分析工具檢測了蜥蜴尾巴再生時啟動的基因。科學家們研究了綠色變色龍蜥蜴(Anolis carolinensis)再生的尾巴,這隻蜥蜴被捕食者抓住後失去了自己的尾巴然後又重新長出來了。這項研究被發表在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本質上來說,蜥蜴和人類具有相同的基因工具箱,」研究首席作者、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兼文理學院副院長肯理久住(Kenro Kusumi)這樣說道。「蜥蜴是能夠長出整個附肢的與人類最相近的動物。我們發現再生尾巴的特定區域裡有至少326個基因是開啟的,包括那些涉及胚胎發育、對荷爾蒙信號做出回應以及傷口痊癒的基因。」

其它動物,例如蠑螈、蝌蚪阿赫魚類,也能夠再生尾巴,但再生的部分主要在肢體末端。在尾巴再生過程中,它會開啟所謂的Wnt通道裡的全部基因——這個過程在控制很多器官,例如大腦、毛囊和血管裡的幹細胞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蜥蜴有著分布在整個尾巴的獨特組織生長模式。

「再生並非一個即刻的過程,」研究合作作者、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項目研究生伊莉莎白·哈欽斯(Elizabeth Hutchins)這樣說道。「事實上,蜥蜴完全長出一個功能性尾巴需要60多天。蜥蜴會形成一個複雜的再生結構,所有細胞在尾巴多處生長形成組織。」

「我們已經鑑別了對於組織再生非常重要的一種細胞類型,」研究合作作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珍妮·威爾森-羅爾斯(Jeanne Wilson-Rawls)這樣說道。「就像老鼠和人類一樣,蜥蜴也有能夠生長和發育成骨骼肌肉和其他組織的衛星細胞。」

「利用下一代技術對再生過程中所有表達的基因進行測序,我們解開了蜥蜴尾巴再生所需要的基因之謎。」 久住說道。「通過追蹤蜥蜴再生的基因配方,然後操縱人類細胞裡的相同基因,在未來新的軟骨、肌肉甚至脊髓再生都是可能的。」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可以幫助研發治療脊髓損傷、修復先天畸形和治療類似關節炎等疾病的新療法。這項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亞利桑那州生物醫學研究委員會的資金支持。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蜥蜴尾巴再生秘密 截肢有望重生
    【科技訊】11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學者小組發現了蜥蜴尾巴再生的基因「配方」,實質是將基因成分以合適的量進行正確的混合。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可以幫助研發治療脊髓損傷、修復先天畸形和治療類似關節炎等疾病的新療法。
  • 鱷魚尾巴竟然也可以像蜥蜴一樣再生?擁有部分再生能力的能力者!
    美國短尾鱷,擁有部分再生能力的能力者 有研究者就有很多的疑問,他們想要知道(其實不光是研究人員),同屬於爬行動物,但是體型比蜥蜴大幾百倍的鱷魚,能不能和蜥蜴一樣再生斷尾呢?
  • 鱷魚也會「斷尾再生術」|再生|尾巴|研究|短吻鱷|能力|-健康界
    眾所周知,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短吻鱷的身體組織也具有再生能力。鱷魚尾巴也可再生許多小爬行動物,例如壁虎、蜥蜴,都可以做到斷尾再生。那麼,大型動物的身體也可以嗎?研究人員發現,對於年幼的短吻鱷而言,它們可以再生四分之三的尾巴,這個長度大約佔其身長的18%。然而,與壁虎、蜥蜴不同的是,短吻鱷在斷尾之後,傷口會同時出現再生和癒合的跡象。肌肉的再生需要成本如下圖所示,研究團隊將成像技術與解剖學相結合,以檢查這些重新生成的尾巴結構。
  • 科學家發現短吻鱷幼鱷也具備有尾巴再生能力
    據外媒報導,每個人都知道當蜥蜴在捕食者面前失去一條尾巴逃跑後可以又長出一條新的尾巴。實際上,這種生物魔法不僅僅只有蜥蜴有--短吻鱷幼鱷似乎也有能力重新長出失去的部分尾巴。近日,來自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動物和漁業部門(LDWF)的生物學家在野外發現了短吻鱷,它們看起來像是在重新長出失去的尾巴,但細節仍很神秘。本月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回答了一些問題並證實了小短吻鱷具有驚人的再生能力。
  • 研究發現美洲短吻鱷幼鱷有著斷尾重生的能力
    一項新研究顯示,如果美洲短吻鱷幼鱷因捕食者或其他危險而失去了尾巴,它們能夠重新長出尾巴。這一發現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已知一些蜥蜴物種具有再生能力,但美洲鱷並沒有被認為具有這種能力。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條鱷魚的屍體,它的部分尾巴已經再生,這一發現幾乎完全是偶然的。
  • 揭秘壁虎如何做到尾巴斷開後再生
    這是動物給我們上的又一課:壁虎重新長出尾巴時,內中的脊髓也完好地再生。眾所周知,壁虎為逃避捕獵者,在危急中可以將尾巴斷開,而後再生。它們再生尾巴一般只需要短短的30天,比任何其他類型的蜥蜴都快。而我們更關注的是,它們再生出的尾巴是帶脊髓的,功能完整。
  • 像壁虎一樣,短吻鱷幼崽的尾巴也可以重生!一種新的再生能力
    像壁虎和石龍子這樣的小型爬行動物以這種非凡的能力而聞名,它們可以犧牲自己的尾巴,然後迅速地重新長出尾巴。但現在,讓科學家們驚訝的是,體型龐大得多的短吻鱷也能再生,但僅限於在它們年幼的時候。 科學家們發現,美洲短吻鱷(密西西比河短吻鱷)的幼崽可以重新長出其身體長度的18%。這大約是23釐米或9英寸長。
  • 科學家揭秘蝌蚪長尾巴奧秘,人類器官再生有望了
    在這次的文章中,他們提到了最早是由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發現有某些動物會對嚴重的傷害產生不同尋常的反應,而且他還很驚訝的發現,如果是蛇和蜥蜴他們的尾巴被切掉的話,是可以再生長出來的。在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中,他們介紹說,在之前的時候美國的《科學》周刊上面就曾經發表過一篇關於研究小蝌蚪尾巴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向人們介紹了在他們從細胞層次考察蝌蚪的時候,把蝌蚪的尾巴給切掉,通過這項操作,他們研究單細胞的發展,探索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基因得到最新的表達發展。
  • 加勒比發現24種蜥蜴:河岸蜥蜴長藍色尾巴
    加勒比發現24種蜥蜴:河岸蜥蜴長藍色尾巴麥氏南蜥凱科斯海岸蜥蜴凱科斯群島蜥蜴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們一直以來認為加勒比地區僅有6種蜥蜴,但是近期的一項研究推翻了這種看法,這一地區的蜥蜴種類至少有39種之多。
  • 斷尾再生,美洲短吻鱷也可以
    一項研究發現,它們的尾巴可以部分再生,而尾巴在移動過程中很重要。攝影:KEITH LADZINSKI撰文:ANNIE ROTH生物學家Kenro Kusumi從郵箱中取出了一個奇怪的包裹,打開後發現是個泡菜罐,裡面裝著乙醇和一條看似有點變形的短吻鱷尾巴。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實驗室裡,Kusumi的研究內容包括蜥蜴如何再生尾巴。
  • 蜥蜴的尾巴斷了,小夥將斷尾放在蜥蜴面前,鏡頭全部過程!
    蜥蜴的尾巴斷了,小夥將斷尾放在蜥蜴面前,鏡頭全部過程! 而除了變色的特性之外,蜥蜴還都有斷尾再生的能力,在遇到危險時,它們會強行切斷自己的尾巴,然後藉機逃生
  • 斷肢再生是蜥蜴絕技?眾爬寵:我們都會. | 肆養周報
    實際上,世界上有很多動物都有斷肢體重生的本事,其中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爬寵,今天就來看看它們吧~蜥蜴類蜥蜴能斷尾再生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相信就算不是爬友也知道壁虎尾巴會重生的事實。蜥蜴自割後重新長出的尾巴叫做再生尾,它可以基本起到與先前同樣的作用。不過在外表上通常會沒有鱗片花紋,且長度較短。
  • 臺灣研究人員發現動物「再生記憶」可被改寫
    新華社臺北11月28日電(記者查文曄、吳濟海)臺灣研究人員陳振輝及其研究團隊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發現,經由調控特定基因的活性,可以改寫動物的「再生記憶」。該項研究發現,當「再生記憶」受到影響後,斑馬魚再生的新尾鰭可以出現不同的大小和形狀。
  • 鱷魚居然也能重生尾巴!這一新發現,或將有助於人類再生療法
    根據期刊《科學報告》上的一項新研究,研究人員欣喜地發現:幼年的短吻鱷,也有能力像壁虎一樣讓自己的尾巴再生,而它們再生出的尾巴可長達9英寸(約23釐米長),這差不多佔它們身體總長度的18%!這份研究顯示,這個新奇的發現,首先來自亞利桑那大學和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動物與漁業部,科學家們通過先進的醫學技術和接觸的解剖技術,發現鱷魚再生的尾巴中間,有一個中央軟骨骨架,唯一缺陷的事情就是,新生的尾巴並沒有骨頭。同時,也被證實了,這些尾巴還具有再生和傷口修復的能力。
  • 蜥蜴斷尾不止是為了求生,吃掉自己的尾巴,還能達到補鈣的效果
    無論蜥蜴是因為什麼原因,它的斷尾行為都是存在的,而且在它斷尾之後還能再次擁有一條健康無恙的尾巴。雖然我們知道蜥蜴會斷尾,但我們卻不知道它是如何斷尾的,又是如何再生尾巴的。蜥蜴斷尾是怎麼樣的呢?儘管蜥蜴能夠再生出一條全新的尾巴,但是這條再生的尾巴中並沒有分節的尾椎骨,而是只有一根連續的骨稜在其中,蜥蜴再生尾鱗片的排列與構造與其原生的尾巴也是不同的。
  • 短吻鱷也有局部再生能力,且與眾不同,或許可將其用於醫學治療中
    ,就是蜥蜴,它雖然沒有修復骨骼的能力,但也是可以進行肌肉修復的,蜥蜴的再生機制是以確保整體生長速度為前提,所以兩者還是有所不同的。而短吻鱷在幼年時期是擁有局部再生能力的,它斷掉的尾巴也是可以重新生長的,並且重新生長的尾巴能長到自身長度的18%左右,大約是23釐米。生物學家通過對再生後的尾巴進行成像和解剖發現,這種再生機制有別於以上類別,是一種生物學上從未發現過的。
  • 蜥蜴斷尾求生?其實存活機率下降30%
    其中,蜥蜴類「斷尾求生」的能力被很多人所熟知。不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斷尾同樣對蜥蜴存在生命威脅。臺灣師範大學林思民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蜥蜴斷尾後的存活機率會下降30%,它們的生命會在新的尾巴長出來之前一直遭受威脅。研究團隊發現,斷尾的蜥蜴,它們下個月的存活率會比尾巴完整的個體低了一大截。
  • 農村一種小動物,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尾巴斷了「再生」
    四腳蛇四腳蛇的學名是「狗婆蛇」,雖然它稱為蛇但其實它不是蛇,而是一種蜥蜴,它多出現在南方的夏季時期,它的樣子並不像其它蜥蜴那麼可怕,反而覺得有點可愛,全身肉嘟嘟的。這種四腳蛇無毒,農村的小朋友喜歡抓它來當寵物養,很多小朋友的童年都是玩四腳蛇度過的,當然筆者我也不例外,小時候經常邀小夥伴們去山上逮來玩,可以說它也是我們那年代的第一個「寵物」。
  • 給機器人裝上尾巴會發生什麼事?如果是蜥蜴的尾巴呢?
    [導讀]研究人員考慮給機器人提供像蜥蜴一樣的尾巴來幫助機器人自己的雙足運動。
  • 學學它們如何再生:渦蟲可全身再生(圖)
    渦蟲被切割成7塊後又各自再生模式動物 可再生的器官或組織渦蟲 全身再生水螅 全身再生斑馬魚 魚鰭、心臟、視網膜、脊髓非洲爪蟾 蝌蚪尾、蝌蚪體肢、視網膜蠑螈 尾巴、體肢、脊髓小鼠 血液、骨骼肌、肝臟、胰腺、外周神經、皮膚、腸道上皮、生殖細胞果蠅 生殖細胞再生,一直以來吸引著無數生物學家、生物醫學工程師以及臨床醫生,還有幾乎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