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最近夏天到來的腳步開始加快,天氣明顯出現了高溫的現象,很多人已經無法忍受室外火熱的高溫,開始出現在家裡開著空調「夏眠」的現象。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人們不喜歡夏天這個季節。
不過最近同事苗苗發現,隨著氣溫的上升,兒子頻繁開始出現不喜歡穿鞋子的情況,甚至有時候連薄襪子都不喜歡穿了。
家裡人都認為寶寶的這種習慣不好,於是他的爺爺奶奶便經常會拿著鞋襪追著寶寶跑,有時候一整天,都能看到寶寶與他的爺爺奶奶們,在為了鞋子的事情捉迷藏。
然而老人們畢竟是非常疼愛寶寶的,儘管有的時候非常氣憤,但是卻並不捨得因為這件事情打罵寶寶,有時候甚至還會縱容他的這種行為。
很多人都認為寶寶光腳在地上走是不好的行為,除了磕到碰到之外,可能會因為腳直接與地面接觸,而引發一些疾病。
因為在傳統的認知裡,通常會認為寒從腳部入,所以在平時,很多大人都密切關注自己的寶寶是否沒有好好穿鞋襪。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對這個觀點產生懷疑,認為寶寶們自己在地上跑來跑去,難道不會自己感到不舒服嗎?如果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怎麼可能還會繼續光腳玩耍呢?
夏天寶寶光腳走路會「著涼」?
其實寶寶們這些光腳的行為,從科學上來講是有好處的。當然這些也能從寶寶們喜歡光腳玩耍的事情上看出來,畢竟寶寶們的感官是最直接的,如果他們感覺到不舒服,則不會再輕易嘗試。
光腳可以幫助寶寶更容易學會走路寶寶們1歲左右的時候逐漸開始學習走路,如果這時寶寶們一直穿著鞋襪,則不會直接地感受到地板的真實性,即不容易鍛鍊足部腳趾對地板的抓取和附著力。
所以,當寶寶光著腳學習如何走路時,可以通過真實的腳部與地板的接觸感受,來鍛鍊自身的平衡感,進而讓學走路變得更為平穩。
刺激腳部神經的發育,可以增強體質腳部的神經是錯綜複雜的,可以說人體的重要功能的穴位,都能在腳底板上體現出來。
當寶寶們通過腳部與地面接觸時,便可以通過地板給予的一定壓力,來促進他們腳部的神經發育,從而能增強個人的身體體質。
並且腳部神經的發展,也能讓寶寶們更為容易地知道地板的起伏,降低了經常性低頭看路的頻率。
有助於降低一些足部的疾病發生的風險很多成年人會出現腳外翻、扁平足等症狀,這些症狀大部分是因為一些不良的習慣。
寶寶們小的時候光腳走路,由於沒有穿鞋子,腳部自然舒展與地面貼合,能夠鍛鍊雙腳上的肌肉和韌帶。
並在日常的走路和奔跑中,由於足弓的作用緩解蹦、跳、踢等動作引起的震動。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寶寶們光腳走路,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關於寶寶光腳的問題,家長們還有哪些誤解?
針對於寶寶們光腳的問題,其實很多家長依然會存在較大的誤解,畢竟現在寶寶都是家庭的寶貝,熱了冷了都會引起家長的擔心。
錯誤地認為寶寶們光腳便會導致他們受涼其實正常來講,手和腳是距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如果家長僅僅憑藉手部或者腳部的溫度,來判斷寶寶們是否著涼,這種做法是不準確的。
正常的做法是通過寶寶們的頸後,來判斷他們有沒有著涼。
錯誤地認為光腳會導致寶寶們食欲不振其實前文已經提過,足部是有許多錯綜複雜的神經的,如果寶寶們經常光腳走路,會因為足底的外部刺激增進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因為新陳代謝的加快,使得食慾得到增長。
所以家長們不要過分擔心寶寶們因為光腳的問題,導致不喜歡吃食物的情況。當然,家長們也不要掉以輕心,如果寶寶們出現厭食的情況,還是需要儘早去醫院檢查。
當然,光腳走路並不意味著家長們就不管寶寶們的這種行為,如果是在下雨天或者天氣出現降溫的時候,建議家長們還是需要給寶寶們穿上鞋襪的。
因為溫度起伏較大的天氣,容易引發一些流行性感冒,如果對寶寶們的防護不嚴格把控,是很容易使得他們患上這些病症的。
尤其寶寶們的體質非常的嬌弱,在冷空氣下容易受涼,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針對氣溫變化,及時為寶寶們穿上鞋襪。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喜歡光腳嗎?你會強迫他們穿襪子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