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福庵的變遷(揚州江都浦頭鎮高漢)

2021-01-17 江都史話

在浦頭鎮漢東村(原高漢鄉韓橋村),有一座存世300年,修葺一新的廣福庵。此庵嵌存有一方寬36釐米、長1.08米、厚10釐米的清代石碑,與歲月相伴,記載著一段鄉人捐宅為寺的歷史故事。

宗惟豹,乃韓橋人氏,是江都東鄉宗氏十世孫,出生於康熙十四年(1675)。他自幼聰穎,勤奮好學,年紀輕輕就入清廷最高學府國子監求學。飽學歸來後,受家庭人際與信仰影響,與沙門大權衡禪師相交。宗惟豹廣結善緣,祈願造福鄉裡,因其體弱多病,於康熙四十四年(1705)早逝。在彌留之際,他向自己的兩位夫人交代,願將家中兩排十間祖屋捐贈為寺。兩位夫人遵其遺囑,遂將祖宅改建成寺庵,名曰「廣福庵」,並且以家中田地若干施為齋田,以供飯僧之用,後又將庵中部分房屋立為宗氏家廟。

人們感念宗惟豹及兩位夫人的善舉,對他們捐宅為寺的善行肅然起敬,於雍正六年(1728)特在庵內立石碑一方,上刻《建廣福若蘭小記》銘文:「茲庵乃國學宗惟豹與沙門大權衡禪師交善,於康熙乙酉披緣結茆,延以供奉,迄今已二十餘年……」

到光緒中葉,廣福庵經風雨侵蝕,幾欲倒塌。泰州南山寺第九代方丈法正得知後,為續佛緣,慷慨施善,乃出私金予以大修。

南山寺坐落在泰州城南(現為城中),是一座千年古剎,建於唐乾符三年(876)。其大雄寶殿屋頂為廡殿重簷,與紫禁城太和殿、山東岱廟、武當山金頂一樣,可見其規制之高。法正方丈於鹹豐六年(1856)八月出生於江都,在廣福庵出家,後轉赴南山寺,成為第九代方丈,是一位眾僧擁戴的名僧。他見自己出家的廟庵將要毀於一旦,便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出資將其重修。

此時的廣福庵仍是前後二排,七檁五開間,硬山式建築,供奉著笑佛、韋陀、如來、觀世音等佛像。又從泰州鑄造大鐵鐘一口,移來庵內,鐘上銘文為「光緒三十二年泰州造」。庵前一棵銀杏樹,高達20多米,枝繁葉茂,樹幹粗壯,需三、四人合抱。此庵雖不算大,但陳列緊湊,建築頗具氣派,在江都東鄉一帶甚為有名。其時,邑人王宗炎撰寫了《重修廣福庵碑記》,有「清光緒中葉海陵南山寺僧法正出私金重修廣福庵」之語。

1986年,廣福庵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年代久遠,庵房多有拆毀,僅存前殿與後殿。其屋面塌陷嚴重,部分牆體也出現破損,隨時都有倒塌傾圮的危險。庵內一口鐵鐘尚存,而《建廣福若蘭小記》石碑卻不知去向,唯有門前銀杏樹歷盡滄桑,依然挺立。

1999年冬,當地農民在廣福庵附近打井時,發現了一塊埋在土裡的清代石碑。這時,泰州的文物販子聞訊趕來,意圖將其運走。村民們得到消息後,一擁而上,將這塊石碑奪了回來。他們說:「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再多的錢也不能賣!」這方重見天日的清代石碑,經過漫長歲月的打磨,雖然碑角略有殘缺,但白色花崗巖的碑體仍舊較為完整,上面銘刻的《建廣福若蘭小記》豎行楷書還依稀可辨,鄉民便將之妥為保管。

2012年,世代居住於韓橋村,與廣福庵同生共長的宗、韓兩姓族人(系表親關係)主動向文物部門提出重修廣福庵的要求,並得以實施。如今,一個建築面積為223平方米的廣福庵修繕一新,再現原貌。那塊清代石碑也嵌在庵房的牆壁上,向世人訴說著古庵的變遷史。 朱毓麒 (朱玉其)

相關焦點

  • 浦頭兩集鎮新貌(揚州江都)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清代愛國名臣、浦頭鎮人氏張聯桂。張公著長袍馬褂,手捧書卷,雙目炯炯有神地盯著遠方。前方不遠處就是滾滾長江吧,保僵衛國的張公是否在吟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雕像後身是數幀浮雕,石塔寺、侍衛府、蓮花奄、麻布橋、龍王廟……盡顯白浦遺蹟風光,古意盎然;浦頭張氏,名門望族,奮發精進,名播江淮;長青農化,領航經濟譜寫新篇章。
  • 浦頭的宗族祠堂(揚州江都)
    浦頭地區各姓氏祠堂中,最為宏大的要數高漢莊的常氏宗祠和浦頭的張氏宗祠。常氏宗祠(借用)高漢常氏宗祠坐落在浦頭鎮高漢莊東頭的李家垛,是明朝開國元勳常遇春第十四代裔孫常延令,於清康熙年間花去大批人力、財力,從湖南長沙搬遷過來復建的。
  • 朱重慶與念莪草堂(揚州江都浦頭鎮)
    現今江都在清初範圍內,稱得上是揚州名園的,除了大橋的春江草堂、東原的東原草堂、橋墅的有懷草堂外,還有一座,那就是位於浦頭周莊的念莪草堂。它是當時名士、詩人朱重慶居住在鄉間的「別業」。朱重慶,字抱經,亦字申之,號自天,清康乾時江都人。
  • 運鹽河古今談之水文篇(揚州江都區)
    而在江都,也有這樣一條古運河,它就是漢代開挖的運鹽河。運鹽河,是我國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也是歷史上第一條東西走向的運河。它雖比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晚了307年,但比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開鑿建造的都江堰只晚61年,而比隋煬帝開通的通濟渠要早780多年,更比於1293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要早1400多年。這些,都充分說明,我們揚泰地區的先民們在利用與改造大自然方面的開拓創新意識。
  • 今天,江都竟然比莫斯科還冷!你知道江都史上最冷有多冷嗎?
    有 情 感 有 情 調 有 情 況 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眾平臺 早上小編一出門 冷風拍打在臉上 瞬間被冷到懷疑人生
  • 網紅打卡地江都「黃金大道」今年不見「黃金甲」,原來是因為……
    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管理處有條大道,道路兩旁密密匝匝高大的銀杏樹,枝葉相連,每年秋風起,便催黃了銀杏樹葉,滿樹盡帶「黃金甲」,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故得雅稱:「黃金大道」。
  • 運鹽河古今談之名稱篇(揚州江都區)
    西漢王朝建立後,為了鞏固劉家一統天下,在各地分封了許多同族劉姓為主。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其侄劉濞就被封為吳王,都城設廣陵。 其時,受秦橫徵暴斂及連年戰爭的影響,吳王屬地一片悽涼景象。為了恢復生產,安定百姓,雄心勃勃的劉濞決心利用吳國「東有東海之利,西有山川之勝」的資源優勢和淮南鹽區成熟的煮海技能,實施「煮海水為鹽,開銅山鑄鐵」的決策,尤重招傭煮鹽。
  • 揚州江都鳥友違法「養鸚鵡」被追刑責
    通訊員 江公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朋友圈發張「鸚鵡圖片」招來警察 前不久,江都公安分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獲悉一條線索:有人在朋友圈裡發布飼養鸚鵡的圖片。在很多市民看來,飼養鸚鵡似乎沒什麼值得關注的,但民警卻對這一線索高度重視。
  • 鳥蛇蛙和水生動物 揚州有這麼多「準國保」
    很多市民關心,揚州有記錄的「準國保」有哪些?本報記者為您一一梳理。   揚州的「準國保」主要集中在鳥類、蛇類、蛙類和水生動物   揚州地處平原地區,加上人類活動程度高,野生動物尤其是獸類少。黃鼬、小松鼠、刺蝟、狗獾、豬獾等,是本地常見的哺乳動物,但它們不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
  • 走訪揚州波絲村(圖)
    在揚州東南部大約40公裡的江都鄉下,有這樣一個村莊,叫做「波斯村」,該村不僅擁有便利超市、郵局、銀行,甚至還有「波斯飯店」、「波斯商店」……周圍四裡八村的人家,家裡缺點啥,騎個自行車就直奔「波斯」。  為什麼這裡被叫做「波斯村」?這裡真如傳說所言,生活著很多鼻梁高挺,雙眼深凹的波斯人?這裡,還保留著異域的神秘習俗?
  • 古人夢寐以求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到底是怎樣的人生巔峰
    西漢時期,全國設置13州,揚州正是南方的四州之一,《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淮、海惟揚州」,也就是說淮水和東海之間的土地就算揚州,套用今天的地名,漢時的揚州除了安徽省淮河以南和江蘇省長江以南地區之外,還囊括了今天的上海市以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 揚州高鐵直上北京
    車站辦客動車組列數由調圖前的80列,增加至揚州站82列、揚州東站104列,總數較調圖前增加106列、增長132%;其中始發動車組列車12列(揚州站9列、揚州東站3列),較調圖前增加3列、增長25%。新增列車開行方向包括北京、鄭州等,揚州(揚州東)至上海(上海虹橋)方向的始發列車由原來的6趟增加到7趟。
  • 孩子們手繪百鳥圖長卷 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266種
    眼下,揚州正是春光明媚好風光,也是鳥兒遷徙的高峰。記者昨天了解到,我市今年的愛鳥周宣傳活動21日在江都自在公園舉行,今年愛鳥周主題為「保護鳥類資源 守護綠水青山」。揚州現在鳥類生存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目前揚州「鳥家族」成員已經有266種。
  • 江都「七夕」扎堆結婚領證,現場還有這福利……
    有情感有情調有情況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眾平臺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因為有了「七夕」,這個八月註定美妙。在大廳,揚州心語驛站還貼心設置了婚前指導和性格測試,幫助情侶們進一步深入了解彼此。來源:今日江都作者:江都融媒體中心記者 周圓 實習記者 張倩編輯:阿嬌
  • 江蘇揚州有這四種特色美食,其中一種號稱揚州一絕,一定要嘗一嘗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人傑地靈。揚州被譽為「揚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譽。境內的重大體育賽事有中國揚州鑑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環高郵湖國際自行車賽、橫渡高郵湖遊泳賽、儀徵自行車公開賽。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揚州的特色美食。
  • 江都已有10多人被抓!在市場上千萬不要買賣這些東西!
    為了「豐富」餐桌、或是追逐利益,有些人幹起了非法狩獵的勾當,1月1日上午,江都相關部門接到群眾舉報,真武境內某菜場內,有人公然出售「野味」。執法人員調查後,查實攤主李某累計非法捕捉8隻斑鳩一類的野生動物,最終被處以行政處罰。這起案件,也是江都2020年發生的第一起非法狩獵案。據悉,2019年江都警方累計偵辦非法狩獵案件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十多名,累計200多隻野生動物遭到了殺戮。
  • 揚州中小學開講「法治第一課」
    揚州市司法局長許林燦介紹,揚州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300多處,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形成警示教育、實踐教育、文化傳承教育等多種類、差別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體系。  揚州先後打造一批師生、家長交口稱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
  • 一座漢墓補全一段歷史,江都王的絕地求生:大雲山漢墓的神秘往事
    原來,這兩種膏泥只用於規格特別高的墓葬,一般是皇帝陵寢專屬,至少也要是坐擁一方的諸侯才有權利使用。配合著考古學家,警方順藤摸瓜,終於在大雲山附近發現線索。根據多方考察勘測,大雲山的一處水潭下可能就埋葬著令兩人喪命的秘密。在調查過程中,另外兩名盜墓賊的屍體也被發現,這更使此墓的秘密撲朔迷離。
  • 揚州觀察薦讀|南京兩位「Mall姐」帶來揚州商圈新激蕩;異地辦賽...
    新華日報·揚州觀察(第007期)【要聞】精彩試讀>>>近些年來,隨著五彩世界、吾悅廣場、萬達廣場、華潤萬象匯等相繼開業,揚州商圈的商業綜合體發展呈現「井噴」,在城區東南西北可謂「遍地開花」,不僅沒有「放慢腳步」的意思,反而以「加速度」
  • 全球最大木屑船在揚州成功下水
    今天(3月10日)凌晨,在揚州海事部門精心維護下,全球最大新造木屑船「CX0678」在揚州中船澄西船廠成功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