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智能可穿戴設備與平臺結合,「嘎趣看看」發力智能居家養老市場

2021-01-09 OFweek維科網

提起可穿戴設備,腦海中自然想到谷歌眼鏡、Apple Watch、小米手環、兒童手錶……三星、蘋果、華為、小米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不約而同的參與到可穿戴設備市場中。的確,新興科技更新迭代,智能可穿戴設備通過軟體支持、數據交互以及雲端交互等現代科技手段給人們的社會工作與生活帶來便捷,在年輕人的心中留下時尚潮流的象徵。

社會需求決定市場走向。在中國,截至2016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3億,佔總人口的16.7%;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5億,佔總人口的10.8%。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約佔屆時亞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比現在美、英、德三個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

通過智能信息化手段滲透到老年人生活空間中,幫助建立老人、家屬、養老機構間的溝通聯繫,協助老年人解決生活及突發意外等情況。近幾年裡,老年人智能穿戴設備逐漸被接受與認可,潛在的巨大藍海市場不斷被挖掘。近日,獵雲網就接觸到一家智能家居養老平臺——嘎趣看看。

嘎趣看看用平臺連接三款智能硬體(嘎趣智能腕錶、嘎趣智能雲探頭、嘎趣智能睡眠監測帶),實現對老年人的各項信息數據進行採集和傳輸。家屬埠通過嘎趣看看APP,能夠對老年人信息數據的實時查看,及時提醒,及時救助;老年人也可利用硬體的感應元件向兒女及平臺發送救助信息,需求信息;同時平臺可向老年人及兒女實現平臺推送,提醒,協助監護的功能。

嘎趣智能腕錶通過腕帶的感應元件對老年人進行實時健康數據監測(心率、血壓、步數)、採集、傳輸、預警、提示、定位、呼救等。嘎趣智能雲探頭可安裝在老年人生活場所的室內外,360度旋轉、上下90度翻轉,可夜視,同時支持語音對講通話功能。嘎趣智能睡眠監測帶安放在老年人床墊上,用於檢測睡眠質量情況,各項身體信息,預防老年猝死等急性狀況。

嘎趣看看創始人兼CEO張斌表示,啟動嘎趣看看項目源於母親的一次丟失,此後他對智能穿戴設備做了大量調研。就目前老年人的智能穿戴市場而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性能差別不大,主要差距還是在後續的平臺跟蹤服務上。

為此,嘎趣看看將主要發力點落在平臺的打造上。APP端+SAAS系統協同,連接溝通起從平臺客服到老年人到家屬的交互型閉環系統。對比市面上單個產品的效果,打造家居生態圈有利於將關懷滲透到老年人的生活細節中,從而也改變兒女的養老習慣。比如隨時打開APP視頻即可遠程監測老年人狀況;實時定位追蹤;語音互動問候;時候提醒;關鍵時刻及時救助……張斌強調,項目重點關注對二代及三代用戶的培養以及用戶與平臺之間的粘性。

就APP前端而言,嘎趣看看注重社交平臺的建設。家庭圈的打造、興趣部落、生活百科普及、健康大講堂,加強平臺與用戶之間的粘性。


相關焦點

  • 阿瑪尼(EA)發力智能穿戴領域 智能複合腕錶京東首發
    ,正式進軍可穿戴領域。11月11日開始,以兼具時尚和智能備受關注的腕錶新品——阿瑪尼(Emporio Armani) Renato系列在京東開啟預約,預約用戶可參與抽獎贏免單/50元E卡/不鏽鋼名片夾/優惠券。據悉,該系列新品將於11月24日在京東正式開售,定價2540元至4090元不等。
  • 為什麼說寵物智能定位項圈激活了智能穿戴市場?
    隨著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寵物熱的興起,人們對寵物健康的意識不斷提高,並且在物聯網的推動下,低功耗傳輸技術NB-IoT結合GPS定位、傳感器、雲計算等打開了寵物智能穿戴市場。我們可以從政府層面和個體消費者層面,來分析寵物智能定位項圈是如何賦能寵物穿戴市場:對於政府來說,通過給城市寵物犬佩戴智能寵物定位項圈結合寵物管理平臺/APP,關聯寵物主及城市寵物管理相關部門,不僅能夠政府實現戶主信息、寵物信息、年檢登記、責任追溯等數據管理
  • 智能坐墊Darma創始人:為什麼要做「不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健康設備是時下科技界最火熱的話題之一,不過同樣開發健康類硬體新加坡團隊Darma卻反其道而行之,主攻一款「不可穿戴」設備——智能坐墊。此前光纖傳感器的大多數應用集中於建築、交通、運輸等垂直行業,而胡峻浩希望將其應用於消費市場。胡峻浩希望將其應用於消費市場。於是他找來自己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校友、軟體工程師宋磊以及擅長硬體開發的符捷,組成了核心團隊。在觀察了市面上的可穿戴設備後,胡峻浩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 穿戴設備中的「戰狼」, 這款男人味十足的智能手錶,喜歡嗎
    智能穿戴設備正悄無聲息地走入我們的生活中,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智能手錶作為智能穿戴設備中重要的一員,近幾年來,由於其方便實用、受到越來越多的用戶喜歡,市場上也出現了琳琅滿目的類似產品。作為智能手錶,除了內置智能模塊,大部分產品在外觀上有著傳統手錶的造型。
  • 當運動手環們接連「香消玉殞」,智能可穿戴+教育能否有所表現?
    但是到了今天,智能可穿戴的虛火正在降溫。Apple Watch 銷量不達預期,Misfit、Pebble先後被收購,一批以運動為賣點的穿戴類創業公司更是屍橫遍野。大量案例證明,運動+可穿戴設備並不是曾經人們想像的巨大市場,甚至可能只是一個「偽需求」。但是,可穿戴設備也並非一無是處。
  • 無痛檢測血糖,可穿戴設備向醫療縱深領域邁進
    近兩年,可穿戴設備風口漸起,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開始從最開始的智能手環、智能手錶系列向醫療健康領域滲透,可穿戴醫療成為了可穿戴設備發展的又一大關鍵方向。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生命科學機構Verily宣布,將正式終止歷時四年的淚液血糖監測「智能隱形眼鏡」項目。
  • 守護佳智能床墊:失能/半失能老人護理的福音
    無論是選擇居家養老還是在養老院養老,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護過程都是較為棘手的問題。要隨叫隨到,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關注、提高防範意識避免意外發生,要及時發現並清理排洩物避免褥瘡等各類情況的發生,還要照護老年人的尊嚴。如此種種問題,無論是對護理者,還是老人本身都是沉重的負擔。中國老年人的照護現狀真的無法改變嗎?並不是。
  • 可穿戴設備2015年將會朝著這10個方向發展
    去年可穿戴設備的競爭重點在於手腕,暗示智能手錶製造商將迎來最殘酷的競爭,許多公司都爭相佔領用戶的手臂主權。三星推出了三款勢能手錶,華碩、LG和摩託羅拉都推出了Android Wear;甚至連蘋果都加入了這場比賽。Neptune 推出Pine、三星推出了Gear S、will.i.am也推出了它自己的智能手錶PULS。然而不幸的是,智能手錶製造商今年會陷入僵局。
  • 從谷歌到蘋果:可穿戴設備的長尾效應在哪裡?
    許多科技廠商相信可穿戴設備將推動消費電子行業產生更多的創新,同時意味著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於是紛紛布局包括智能眼鏡、手環、鞋在內的各種可穿戴設備,市場一度蜂擁。然而,可穿戴設備作為新產品,並沒有讓電子發燒友們持續「發燒」:價格高、功能少、操作不方便、樣式不夠酷……大眾的態度始終不冷不熱。看來,在可穿戴設備爆發前,無論是開發、設計還是市場推廣,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 百度雲智能手環方案開源:讓智能手環像MP3一樣流行
    百度認為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處於mp3參考坐標的2001-2002年,即將迎來快速增長,從少數人的潮流玩意兒成為處處可見的產品。而百度開源智能手環方案推出後,有廠商算了一筆帳,基本上低至8美元(約合49元人民幣)左右就能開發出一個智能手環。殺手級應用。價格足夠低的手環讓消費者都有能力負擔,但如果用戶僅僅把它當成一款新奇玩具買回來玩幾天就扔在一邊的話,那智能手環仍然是失敗的,它要像MP3一樣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這就需要一款甚至多款殺手級應用。
  • 2019年智能貓眼行業十大品牌排名
    智能貓眼經過最近兩年的穩步發展,市場逐漸成熟。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一些網際網路行業巨頭的加入重新顛覆了整個智能貓眼市場,經過新一輪的洗牌後還有哪些品牌得以倖存?下面讓我們一起盤點2019年智能貓眼行業的十大品牌。
  • 一加健康現身應用商店,不慎曝光智能穿戴產品,再次向OPPO「學習」
    而近日,一款名叫「Oneplus Health」的應用出現在谷歌應用商店似乎證實了以上的說法。該應用披露了一加智能手環的設計、功能以及錶盤等信息。 除了智能手環,一加健康在功能介紹時也稱可以連接智能手錶設備,所以這個應用也是為一加將推出的一加手錶做準備。而在這個應用中,也提取出了25個錶盤樣式,同樣十分稀少。
  • 全民健康熱潮背後,華為發布了一款「手腳並用」的智能手環
    或許你很少去健身房,但腕上的智能手環、手錶總會提醒你不要久坐,或者時不時和朋友來一場跑步比賽,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風潮下,華為近幾年的產品也更加擴展。11 月 23 日,華為「預見,改變」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不但分享了關於 HUAWEI WATCH GT、華為手環 B5 等產品在運動與健康方面的嘗試,還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智能可穿戴新品華為手環 3e,從這些不同產品上,華為展示了關於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更多可能。
  • Fineck智能頸環體驗:可跟蹤身體狀態
    智能手環早已經在市場上屢見不鮮,而這時候,Fineck 則以智能頸環的產品形態殺入市場,讓人耳目一新。Fineck 有多款智能頸環產品,由索瓦科技出品。再來看看 APP 的軟體設計。這款軟體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頸椎及身體狀態,APP 應用程式顯示所有跟蹤收集的信息數據,包括走步數、頸動量、低頭時間等。
  • 從一款升級版「輪椅」出發,「蜂鳥」想要挖掘千億級養老設備的市場
    與老齡化同時到來的,是市場對「銀髮經濟」的關注。在36氪最近接觸到的「蜂鳥」創始人李宇傑看來,養老產業是個萬億級市場,這其中的老年人看護也有數千億元的規模。雖然目前還主要以人力為主,但通過智能設備來替代或者部分替代人力,讓老年生活更便利、更有尊嚴,也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 No more woof:動物也用可穿戴設備
    眾籌平臺Indiegogo上有一款專門給動物設計的可穿戴設備No more woof。動物可以通過該設備的揚聲器開口「說話」,把心中所想用人類語言表達出來。  據該項目在Indiegogo上的官方介紹,Nomore woof是全球首款可以把動物的思想轉化成人類的語言說出來的智能設備。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93期:中國智能家居專利榜:小米憑什麼...
    、鹿客等多家智能家居品牌的小米居然只No.2!方案提出,積極開發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開展應用試點示範,按照適老化要求推動智能終端持續優化升級。
  • 華米科技 2019 年度新品發布會,智能穿戴設備未來將再跨一大步
    8月27日華米科技2019年度新品發布會如期召開,作為國內知名的智能穿戴設備廠商,華米科技的發布會自然備受矚目,在本次發布會上,華米科技所帶來的 Amazfit 智能運動手錶 3 、Amazfit 智能運動手錶 3 精英版、Amazfit GTS 、Amazfit X 等多款可穿戴設備
  • 亞馬遜、谷歌入場,NMPA審批創紀錄,可穿戴持續大熱
    半年14起投資,健康可穿戴設備重回快車道》)。時隔一年,2020年的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又有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巨頭紛紛入場,亞馬遜和谷歌殊途同歸越來越多的跨界巨頭入場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是今年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徵。其中,亞馬遜的入場是這一領域最大的事件之一。2020年8月27日,亞馬遜發布了名為「Halo」的智能手環。
  • 可穿戴設備控制腦電波?改變情緒不如監測情緒靠譜
    那些玄妙的說辭和關乎先進技術的字眼使產品從表面上看十分誘人,但實際上改變情緒的技術出現在可穿戴設備中並非首次。2016年,同樣是在NeoRhythm中,美國可穿戴設備創業團隊ELF emmit發布了一款含有電磁線圈的頭帶,宣稱可以利用脈衝頻率的改變讓人們的情緒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