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為什麼可以再生?—新聞—科學網

2021-01-12 科學網

 

動物的再生能力一直是一個令人著迷且非常複雜的生物學過程。許多動物的再生能力特別是高等動物受到極大地限制。

然而,有趣的是,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動物依然保留強大的再生能力,例如某些脊椎動物,比如斑馬魚、蠑螈、壁虎等,可以治癒創傷、再生丟失的器官或者附肢(心臟、尾巴、晶狀體)。某些無脊椎動物,比如渦蟲,甚至擁有更強的再生能力,可以從少量組織和細胞再生整個生命體,因此被廣泛用於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研究。

另一類無脊椎動物,比如蚯蚓,不僅是土壤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而且具備比渦蟲更為複雜的表型結構,其中樞神經系統大腦初步具備記憶雛形,更重要的是,它擁有極強的前/後部體節再生能力。達爾文在《腐殖土的形成和蚯蚓的作用》一書中寫到:「我們很難找到其他的生靈像它們一樣,雖看似卑微,卻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然而到目前為止,蚯蚓再生的分子細胞學機制還不是很清楚。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東東課題組利用長讀段PacBio平臺+Hi-C輔助組裝等策略測序並拼裝了準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安德愛勝蚓基因組(Scaffold N50≈111Mb),並通過不同再生時期bulk轉錄組和單細胞轉錄組整合揭示蚯蚓再生的分子細胞學機制。

研究發現,蚯蚓基因組中重複序列LINE2轉座元件可能在蚯蚓再生中扮演重要調控角色,例如LINE2元件顯著高比例地插入到蚯蚓早期再生相關的差異基因locus;同時某些差異表達的LINE2元件(位於蛋白編碼基因側翼5Kb區域)和它們的鄰近基因擁有極為相似的表達模式。在高度再生物種,比如渦蟲的再生過程中,EGR1是一個核心調控者,而在本研究中,他們發現EGR1不僅在蚯蚓再生過程中發生差異高表達,而且其側翼的LINE2元件也發生顯著差異表達上調,因此,他們推測這些顯著差異表達的LINE2元件可能通過調控鄰近基因的表達來參與蚯蚓再生過程。

另一方面,他們在蚯蚓基因組中發現大量基因複製事件,例如大量潛在擴張的基因家族,這些擴張的基因家族主要富集在發育生物學通路,而發育和再生在某些通路可能往往是共通的。進一步,該團隊發現某些顯著擴張的基因家族,例如EGFR,可能通過增加其拷貝數劑量效應來調控蚯蚓再生過程(註:12個EGFR家族成員的8個成員在蚯蚓再生早期發生顯著差異表達)。

在轉錄激活水平,他們發現一些應激早期基因在蚯蚓和渦蟲早期再生中共同激活,暗示蚯蚓和渦蟲在早期再生應激反應中可能具有共享的作用機制,進一步發現4個與早期再生顯著相關的共表達網絡模塊和系列hub轉錄調控因子,富集分析顯示它們可能參與再生早期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同時,蚯蚓再生早期的單細胞轉錄組解析暗示蚯蚓再生早期72h後損傷癒合部位細胞的高比例組分是幹細胞,暗示多能幹細胞在蚯蚓再生早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該團隊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蚯蚓再生的候選分子細胞學機制,提出蚯蚓能夠作為研究再生生物學或者再生醫學的一個新的模型。

該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454-8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蚯蚓怎麼分能活?有頭無尾,無頭無尾,無頭有尾,哪段還能再生?
    這種蚯蚓的再生能力確實能滿足切幾段還能再生這種條件的,但卻也不是可以切無數段,也需要有一定的條件!  保留頭部,身體一部分無頭無尾,身體其中一段無頭有尾,身體尾部一般切法就是三種,其他再切也不過是這個模式,這三種情況的再生中,各位可以先打個腹稿,看看哪種成活率最高,哪種成活率最低,種花家猜各位可能會搞錯!
  • 蚯蚓為什麼會有再生能力?科學家發現超強基因,人類能利用上它嗎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探索「再生能力」的機制,想要了解這種機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當然,地球上並非只有蚯蚓這一種生物具有「再生能力」,除了蚯蚓以外,還有壁虎、蠑螈等生物也有這種技能。所以,想要了解「再生能力」的機制是如何形成的,或許就需要研究這些生物的身體結構。擁有「再生能力」的蚯蚓,體內有什麼不同?
  • 蚯蚓產卵後會死嗎?為什麼?
    我們常見的動物都是有性生殖的動物,而有性生殖又可以分為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種方式。雖然蚯蚓同時擁有雌雄的生殖器官,但是它無法獨立的完成繁殖,這是因為蚯蚓的卵、精細胞不是同時成熟的,而且同一條蚯蚓的雌雄生殖器官相隔較遠,雄性的生殖器官位於蚯蚓的10、11、18(生殖孔)節上,而雌性的生殖器官則位於第12、13節上。因此,它們必須要與其他的同類交換精卵細胞才能完成繁殖。
  • 為什麼蚯蚓切兩半還能活?終於有人搞清楚了
    蚯蚓不僅是土壤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也以擁有極強的前後部體節再生能力著稱。但蚯蚓為何擁有再生的本領一直是個謎。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一項成果,揭示了蚯蚓再生的分子細胞學機制。動物的再生能力,一直是個令人著迷且非常複雜的生物學過程。
  • 一條蚯蚓被切成兩段就能變成兩條蚯蚓?你可能被童話騙了
    在一些段子裡可以看到關於蚯蚓的故事,一隻蚯蚓覺得無聊,便把自己切成了兩段,每一段都長成了一隻蚯蚓,然後一起去打羽毛球。還有蚯蚓把自己切成了四段,湊在了一起打麻將。更有蚯蚓要把自己切出一個足球隊。這樣的故事是根據蚯蚓有再生能力編造出來的。
  • 人類為什麼不能像壁虎那樣,可以「斷肢再生」
    這是為什麼?蠑螈的再生原理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另一方面來理解。人為何不能像壁虎或蠑螈那樣,在斷了手腳或尾巴後能很快就長出手腳或尾巴來?如果蠑螈一條腿被砍斷了,在24小時內,它的腿斷面上就會生長出一層幹細胞。
  • 蚯蚓對土壤質量的影響:這些「地龍」是穩定碳的功臣
    這個特徵使蚯蚓在被大量引入農業的同時,也被掛上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的罪名。然而各項研究表明,蚯蚓不僅不是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還能在土壤裡儲存碳等有機物質。美國普渡大學與史密森學會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所成立的研究小組表明,北美森林裡的蚯蚓可以分解落葉和草根中的碳並將其儲存在土壤裡。
  • 被砍成兩段的蚯蚓見面,是父慈子孝還是兄友弟恭?
    在無脊椎動物中,環節動物普遍具有快速再生完整體節的強大再生能力。蚯蚓作為環節動物門的典型代表,其再生能力一直備受關注。研究發現,對於再生能力較強的蚯蚓,如果被攔腰斬斷,無論是切斷頭部還是尾部,都可以再生。一些王者級別的選手,甚至可以在頭尾均被切斷的條件下再生,但多數蚯蚓只有保有頭部的一段可以再生。
  • 蚯蚓給我的啟發
    鄞州區宋詔橋小學401班 孫已諾 小記者證號:1524033 指導老師:朱立飛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踏青,看到一位農民伯伯正在翻土,一鐵鍬下去,我看到一條蚯蚓被從身子中間分成了兩半
  • 動物鳴叫源自黑暗—新聞—科學網
    Wiens和合作者想知道:為什麼動物從一開始就會發聲?一種假設是這種能力起源於夜行動物。因為,在看不見的時候,聲音比顏色或其他視覺提示更有效。 Wiens等建立了一個包含近1800種脊椎動物物種的進化樹,並在上面繪製了它們是在白天還是夜晚活動,以及它們是否發聲的信息。 「我們統計了不同動物聲音交流演化之間的相關性,以及它們在白天還是晚上更活躍。
  • 蚯蚓究竟斷成幾節才會死?如果斷成兩節,就會變成兩隻蚯蚓嗎
    蚯蚓堪稱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蹟,除非經過碾壓或者缺水而死,否則他們總是會有再生的功能,即使被切斷,他們依然還可以正常的活下去,都說打不死的小強,估計要改成斷不死的蚯蚓了。然而驚奇的還在後面,即使蚯蚓被切成很多段,它依然可以復活,根據科學實驗表明,不同位置的切斷蚯蚓,蚯蚓的再生能力、存活率以及成活時間都會不同,蚯蚓的再生能力是從身體前往身體後逐漸減弱的,還有一個因素也影響著它們的再生能力,那就是被斷開之後的長度。
  • 海龜愛吃臭塑料—新聞—科學網
    這種『嗅覺陷阱』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海龜時常吞食塑料或被塑料纏住。」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Joseph Pfaller說。 海洋中的塑料會出現生物附著,即微生物、藻類、植物及動物在塑料的溼表面積累。長久以來,人們認為海龜在視覺上會錯把塑料當成獵物,例如水母。但Pfaller及其同事意識到,塑料對海龜產生吸引力的感覺機制實際上可能鮮為人知。
  • 魚為什麼愛吃蚯蚓?
    蚯蚓是一種常年生活在地下,只有在暴雨中才冒著生命危險跑到地面上的生物,是人類釣魚常用的一種誘餌。一個住在水裡,另一個住在地上。魚和蚯蚓生活環境不一樣,似乎沒什麼關係,那麼,魚真的喜歡蚯蚓嗎?為什麼?蚯蚓和魚墜入愛河只是個意外嗎?
  • 最強再生能力!渦蟲切成279段,不僅肢體再生,還記憶共享
    導讀:蚯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生活在土壤中,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一種小動物。因此蚯蚓也被我們打上了很多標籤:益蟲、魚餌、能再生等等。其中最神奇莫過於蚯蚓的再生能力了,大部分蚯蚓能分成好幾段而不死。不過,這種再生能力其實也有不同,具體的話可以細分為三種:第一種,不發生分裂的細胞再生。即某些特定的器官組織受損後,這種原本不發生分裂的細胞會重新開始分裂,進而修復那些受損的器官組織。上面提到的火蠑螈在心臟受損後就是利用到這種修複方式。
  • 人體,本來擁有「斷指再生」的能力?
    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都知道蚯蚓被段成兩截以後並不會死去,而是變成兩條新的蚯蚓,再鑽進土壤裡躲避外界的傷害。蚯蚓的這種能力其實和再生能力有非常大的關係。 再生能力在自然界其實是隨處可見的,除了蚯蚓具備再生能力,還有渦蟲、蠑螈、壁虎等等,它們都能通過再生能力重塑自己斷掉的身體部位。
  • 羨慕蚯蚓一分為二的特技?我渦蟲可以一分為二百七十九!
    有一個段子,說一條無聊的蚯蚓想踢足球,於是把自己切成了22段,結果住進了醫院。我們知道,即使是再生能力很強的蚯蚓,也架不住把自己切成「肉餡」。而且蚯蚓的切段再生有很多限制。多數蚯蚓禁不起「掐頭去尾」的切法,而且,所有的蚯蚓都只能橫切,如果把它們縱向剖開,那就沒法存活了。不過,自然界中有這麼一類動物卻真的可以「一分為多」,把自己切出兩個「足球隊」來都不在話下,關鍵是每一段還都能存活!
  • 鱗翅目昆蟲通過嗅覺與被子植物協同進化—新聞—科學網
    這一研究加深了人們對昆蟲與植物協同進化的認識,以這類關鍵的嗅覺受體為靶標可以發展環境友好的害蟲行為調控綠色防控技術。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 鱗翅目昆蟲包括蛾子和蝴蝶兩大類,是地球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生物類群之一。絕大多數鱗翅目昆蟲的幼蟲會危害各類農作物,而成蟲多取食花蜜來補充營養。
  • 羨慕蚯蚓一分為二的特技?我渦蟲可以一分為二百七十九
    我們知道,即使是再生能力很強的蚯蚓,也架不住把自己切成「肉餡」。而且蚯蚓的切段再生有很多限制。比如,儘管把赤子愛勝蚓(Eisenia Fetida)切成兩段可以「分身」,但如果其中一段特別短,那麼短的那一段很可能無法存活。
  • 蚯蚓切成3段,那麼等這3段蚯蚓都長大之後,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蚯蚓本來就是一種出現機率非常高的動物,一般都是出現在潮溼的土壤中,他們所排出來的也就是肥料,在雨天的時候才會偶爾的爬出地面,然後就會選擇盡情的嬉戲,也有一些人很想要知道,如果一條蚯蚓已經斷成三段到底會發生什麼呢,他們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 為什麼要用蚯蚓來釣魚? 魚真的愛吃蚯蚓嗎?
    為什麼要用蚯蚓來釣魚? 魚真的愛吃蚯蚓嗎?時間:2016-07-21 12:15   來源:搜狗問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要用蚯蚓來釣魚? 魚真的愛吃蚯蚓嗎? 我們平時用來釣魚的蚯蚓,並不活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