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的女鬼和女狐狸精,為什麼她們都喜歡窮書生呢?

2021-01-08 二蛋小秦愛影視

蒲松齡編著《聊齋志異》時已經三十多歲了。作為一個破落書香門第出生的英俊才子,蒲松齡在十九歲時連續考了縣、府、道三個第一,名噪一時,但此後卻裹足不前,屢試不第。三十一歲時以後迫於家貧,返回故鄉設帳教學開始了教書育人的生涯,並且邊教書邊應試終究最終還是個窮秀才。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凝結了作者一生心血,也代表了作者創作的最高水平。這部書中的內容有部分是作者親身見聞,但絕大部分則是記述當時民間和下層文士中間的故事傳說。

《聊齋志異》大部分描寫的男女愛情的故事,作者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這其中的如《嬰寧》、《蓮香》、《香玉》,還有《鴉頭》、《細侯〉、《連城》和《宦娘》等等。作者所描寫的這些藝術形象在男女被絕對禁止社交的封建社會中,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

聊齋中的故事也是社會中一些問題的寫照,如果說女妖精喜歡窮書生是有可能的,因為在封建社會遍地都是文盲,讀書人是難得的,在那個時候能夠斷文識字就高人一等,如果再能考取秀才、舉人那就更了不起了,即使是在當時社會的實際生活中,也會有許多女性喜歡讀書人。

這種情況與現代的女性拜金主義並沒有區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因為那時的窮書生有考取功名的可能,所以才會有女狐妖去迷戀他,而現在窮小子想考個好大學比登天還難,那個美女還會喜歡他?

狐女為什麼不去愛富人?之所以女鬼、女狐愛上窮書生,是因為窮書生缺錢,可以用錢誘惑,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富人不缺錢,不缺美色,又對狐鬼之類心存忌憚,所以狐女想要得手就沒那麼容易了。

就算得了手,富人很容易請法師來降妖捉鬼,而愛上窮書生,就沒有這份危險了。另外,窮書生住處荒僻,少有人問津,而富人前呼後擁,高朋滿座,狐仙不易接近,應該也是個原因。當然,蒲松齡這樣寫,也是滿足人們的美好的幻想,給窮人一個美好的希望,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和興趣,這恐怕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聊齋志異》中的女鬼和狐狸精都不嫌貧愛富、不渴求比較富足的物質生活嗎?

當然不是的!不論是女鬼,還是女狐狸精,它們雖屬異類,而不論體貌舉止都是按照正常的人類來表現的,也就是說這些神魔鬼怪被作者蒲松齡賦予了人的特性,自然也存在與人一樣的心理。

人生在世誰不想吃穿不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逍遙快活;而實際情況是有的人生活優渥,有的人窮困潦倒。在《聊齋志異》中的那些鬼怪像人一樣需要吃喝拉撒,肯定也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一些,不然為何一些狐狸家族向世人顯現的時候總是排場十足呢,而不是顯示出寒酸的模樣?因為它們也知道哪種生活更好,更吸引人。

那為什麼書中的女鬼和狐狸精們表現得好像都對財物不屑一顧呢?這與它們的本領有關。它們本是異物,多有些旁門左道,比如幻化之術,明明在墳地裡,在別人看來卻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裡;比如隔空取物,身處某處,而在眨眼之間將千裡之外的錢財拿到手。因為有這些本領,人世間追求的俗物於它們來說不值一提,也就不以為意了。

古代書生有些出自寒門,為了博取功名利祿,前半生都奔赴在趕考的途中,落第—再讀—再考,在及第之前的苦讀是極為寂寞和痛苦的,然而這是他們跳出寒門的唯一路徑,只好咬牙堅持。

他們多麼盼望有美女紅袖添香、陪伴他們度過深夜寂寥的共讀時光。然而,由於社會的制度使然,未過門的良家婦女半夜三更是不可能陪伴他們的,這時女鬼女狐狸就應運而生了,不僅能紅袖添香、溫言細語,還法術高強,能解決窮困書生經濟上的窘迫。古時的鬼怪神話故事,無非是寄託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好的願望,缺什麼就得到什麼。

窮書生早早嘗盡生活的艱辛,更上進,更富同情心,更願意幫助弱女子(女鬼和狐狸精們都不是扮柔弱博可憐來勾引書生們嗎),更懂珍惜,一旦天降美女,他們會認為是天賜良緣,這份知遇之恩必當湧泉相報。女鬼和狐狸精們更好地體會到愛情的甜蜜。

還有就是窮書生更容易激活她們的憐憫心,想要幫助他們、照顧他們。當然,富家公子也有重情重義的,但畢竟身邊美女如雲,選擇太多,難保不妻妾成群,面對女鬼們的媚惑會更多一些警惕小心。作者也是想通過作品告訴人們,愛情是美好的,只需要心心相映,物慾只是浮雲。

總之,《聊齋志異》中的女鬼或女狐狸精之所以會愛上窮書生,只不過是各取所需,容易實現優勢互補罷了,並不是因為她們有多麼高尚和善良。這就像我們生活中的愛情,你看中了我的美色,我看中了你的錢財。

相關焦點

  • 十三年前熱播的聊齋志異6系列,當時看著實嚇人,主演都大紅大紫
    說起中國的志怪小說,應該首推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所以,聊齋系列電視劇集一經播出,便受到廣泛好評。劇中不乏像李立群、嶽耀利這樣的老戲骨,相信看過那些年頭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對他們很熟悉吧,嶽耀利也是小編最喜歡的老戲骨。
  • 《聊齋志異》:女鬼壓床,老翁臨危不亂,下意識的動作救了自己
    《聊齋志異》:女鬼壓床,老翁臨危不亂,下意識的動作救了自己前言:俗話說,人老鬼陪伴,就是說,人年紀大了之後,陽氣衰弱,很容易招致一些邪祟鬼怪。但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日行好事,那邪祟鬼怪自然也無可奈何。
  • 毛主席點評聊齋志異 因一則故事稱讚蒲松齡有生產鬥爭知識
    《聊齋志異》中的《小謝》,寫倜儻正直的書生陶某,身處鬼魁惑人的宅第,不受女鬼小謝、秋容的誘惑,並教她們讀書寫字,通事明理,從而使這兩個女鬼由敬慕而愛戀上陶生。後來陶生因事入獄,小謝、秋容奔走相救;秋容被城隍祠堂黑判搶去,也得陶生搭救。
  • 《聊齋志異》中的「夜半女子」為何都是美人?
    這種「狂顧」的失態表現,源自美的吸引力   聊齋世界,除了借寫林氏、呂無病、喬女等為數不多的醜女以表達「心之所好,原不在妍媸」哲理之外,蒲松齡筆下的女性大多美豔絕倫。讀者喜歡閱讀《聊齋志異》,不少是為了滿足愛美之心; 有的觀眾樂於觀看《聊齋志異》改編的影視劇,也有奔著養眼的美女演員而去的。
  • 狐女有情有義:《聊齋志異》藏著什麼秘密?
    以《聊齋志異》為標誌,它整個顛覆了古代小說的狐狸精傳統,不僅承襲了狐能未卜先知的神性,還把狐精狡猾的生物特性升華為聰慧、機智等人性素質,成功創造了一大批更加飽滿、豐富和成熟的狐形象,而這一成功是繼承前代,又超越前代的結果。《聊齋志異》中狐形象集前代作品之大成,不僅在數量上蔚為壯觀,而且狐形象的創作成就也達到了最高峰。
  • 《聊齋志異》裡就有男狐狸精了,但《赤狐書生》的故事不太一樣
    狐仙崇拜在清代愈加盛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將狐仙的文學審美上升到登峰造極的境地。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與袁枚的《子不語》也緊隨其後,共同構建起一個蔚為壯觀的狐鬼世界。
  • 《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遇見「神仙顯靈」的現象,如今卻也很常見
    可像這樣類似的事情還比比皆是,下面小編再跟大家分享一件《聊齋志異》裡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據說,當年蒲松齡除了聽故事和寫故事之外,偶爾也會和朋友外出遊山玩水。有一次,蒲松齡和朋友去到一個名叫「奐山」的地方遊玩,正當大家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時,突然發生了一件神仙顯靈的神奇事情。
  •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異史》,因為書中很多篇幅描寫了書生與鬼和狐狸精的故事而得名。《聊齋志異》因為傳世版本太多,篇幅多少不一,一般認為是491篇到496篇左右(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在《聊齋志異》中自稱異史氏。
  • 色鬼通常指男人,其實《聊齋志異》裡也有女色鬼
    印象中男人才會被稱為色鬼,今天讀了一下《聊齋志異》,留意到書中也寫了一些女色鬼的故事。《咬鬼》裡講道,某翁正懶洋洋午睡,朦朧間一個白布裹首,縗服麻裙的喪裝女子揭簾進來,先去內飾看了看,出來後走來走去一會,男主人公細端詳女子三十有餘,但面部顏色黃腫,眉目蹙蹙然,神情可畏。
  • 海上志怪|《聊齋志異》裡的軟飯硬吃
    至於志怪作品中的吃軟飯,更是所在皆有,人鬼、人神、人妖、人仙之戀(男方均為人類),其實核心就是吃軟飯。而其中寫得出神入化的,恐怕要算《聊齋志異》了。章培恆、駱玉明主編的《中國文學史》這麼評價聊齋一書:《聊齋志異》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許許多多狐鬼與人戀愛的美麗故事。
  • 電影《赤狐書生》聊齋志異古裝奇幻片 還原科舉人生百態寓意深刻
    李現的古靈精怪,陳立農的呆萌可愛,哈尼克孜的美,都在這部奇幻大片的視聽語言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以往狐妖和書生的故事版本,多描寫愛情,「聊齋」中的故事大多如此,《赤狐書生》卻為觀眾奉獻了一段男狐妖與書生的友情冒險,兩個在各自世界不被認可的人,互相抱團取暖,找到了彼此的價值。李現飾演的狐妖不魅不豔,更接地氣,陳立農第一次演戲,那種憨憨呆呆的形象與書生氣質很像。
  • 聊齋志異|書生貪財屈從一狐仙,享了一年福,賠上兩根腳趾頭
    但都不是能輕易得到的,只有通過自己努力,歷經艱苦奮鬥之後,達成的目標才是穩固可靠的。在清代著名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記錄了不少見利忘義的例子,這一類人,通常都沒什麼好下場。如《宮夢弼》中柳和的老丈人,如《姊妹易嫁》中的姐姐,都是如此。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守承諾甚至恩將仇報,最終受到報應,也怨不得誰。聊齋另一名篇《醜狐》,將一個貪財書生刻畫的淋漓盡致。
  • 品聊齋二咬鬼:"鬼壓床"可以咬鬼嗎?原來女鬼是臭的!
    今天繼續講聊齋,《品聊齋》第二期:咬鬼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鬼壓床」吧,那種感覺真不好受,胸悶,想睜開眼睛睜不開,想動又動不了,人處於半睡半醒間。這種「鬼壓床」的現象在科學上的解釋是:一種睡眠障礙症——睡眠癱瘓症,還真別說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咬鬼」這一卷裡的情況,倒是很符合「鬼壓床」現象,蒲松齡說這鬼是被咬跑的,現實生活遇到「鬼壓床」其實大口呼吸就好,試著手先動或者腳先動,這樣很快就會醒來。
  • 中國三大「鬼書」,《聊齋志異》排第一,紀曉嵐也寫過一本!
    有了這麼大的市場,所以不管是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有很多創作者,在孜孜不倦地寫著鬼怪妖狐之間的故事。要說鬼怪小說的巔峰作品,很多人會冒出「聊齋」二字,這一點毋庸置疑。《聊齋志異》對國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它始終是國人心中的第一「鬼書」。不過,除了聊齋,中國還有其他的「鬼書」,同樣很精彩。接下來筆者簡單介紹兩本。
  • 聊齋志異|清朝一男子新婚之夜,被假新娘騙走,入墳墓住了半年
    聊齋志異|清朝一男子新婚之夜,被假新娘騙走,入墳墓住了半年(靜月山人說聊齋|第1期)「色令智昏」說的是某些人一見美色,腦子就不靈光,智力明顯下降,以至於去幹愚蠢之事,有時會造成嚴重後果。這樣的人,現實中並不少。又有俗語「飲酒誤事」,若是一個本就容易「色令智昏」的人,再喝了個八九分酒意,就更容易幹蠢事了。
  • 聊齋志異:鬼怪、動物和人的互動,反映的卻是真實的人間萬象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中國古典文學精品,魯迅先生稱之為 「用傳奇法,而以志怪」。魯迅所說的 「傳奇法」,是指作品借幽冥鬼怪狐妖之說諷喻世情,名為寫冥界事和人,實則筆筆寫現實中習見者,此之為 「影射」。在《聊齋志異》描寫人狐婚戀的故事中,狐女多被作者賦予了世間佳麗的美好品質,她們多以自薦枕席的方式與男子結合。
  • 《聊齋志異》草稿本今安在
    1984年7月,師陀出版了散文集《上海三札》(寧夏人民出版社),收錄了《雜談〈聊齋志異〉》一文,並做了較大的改動,首先把題目更改為《蒲松齡〈聊齋志異〉草稿的下落》,又增補了發表稿被刪節的部分。他在本書的《跋》中寫道:「《蒲松齡〈聊齋志異〉草稿的下落》原題為《雜談〈聊齋志異〉》,為著使有關領導注意查找這部草稿,我改成現在這樣的了。
  • 書生深陷鬼宅,反而開導女鬼脫苦海
    上篇文章咱講了《子不語》中《李通判》的故事,不知道大家還有印象沒(連結:起死回生還是借屍還魂,世上真有如此好事嗎?),這次我們要講的是 《子不語》中另一篇故事——《蔡書生》。購鬼宅話說之前在杭州北關城門外,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宅子。雖然這宅子不錯,但卻沒人住。為什麼呢?因為他鬧鬼,每次晚上有人經過這總會聽到嗚嗚的哭聲,甚至還有人看到隱隱若現的紅光。
  •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為何要寫鬼怪故事,想表達什麼
    大家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歡迎各位網友在評論區吐槽評論,小編等你喲導語:清代文學家蒲松齡代表作《聊齋志異》,為什麼要寫鬼怪故事,目的想表達什麼?在中國古代湧現出許許多多的優秀人物,文學家,歷史家,軍事家,政治家,各家有自己的專門思想和成就,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這些成就中我們就來細說關於文學小說方面的。
  • 《聊齋志異》黑獸和鴝鵒
    孫某,瀋陽人,一次和朋友相約爬山,在山頂聚會。站在山頂往下眺望,發現一隻老虎嘴裡銜著東西走來,到了一棵樹下,用爪子在地上挖個坑,將嘴裡銜著的東西放進去埋好,而後離開。孫某派僕人過去查看埋的什麼東西?結果,僕人挖出來一隻死鹿,於是把鹿抬走,把坑重新填土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