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外來物種入侵年損1200億 八哥成「帶羽毛的子彈」

2021-01-08 人民網

  最近,德國為大閘蟹頭疼不已,大閘蟹入侵當地生態圈,毀壞漁網,傷害魚類,破壞堤壩,損失被曝高達8000萬歐元。無獨有偶,8月底,北京懷柔水庫等飲用水源保護地周邊,成片出現有「植物殺手」之稱的三裂葉豚草。豚草是我國首批公布的16種危害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該草的花粉可引起人體過敏,導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熱症」,對農作物危害也極大。

  許多國家都在遭受外來物種入侵之苦,抵禦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我國每年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人民幣,治理投入難以估算。

  新聞背景

  外來入侵物種半數為引進所致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生物物種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的過程。能夠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往往具有先天的競爭優勢,可以在爭奪養料、陽光、空間、水和食物中戰勝當地物種。外來入侵物種佔據優勢後,就會絞殺當地物種,對當地物種種類、種群結構、食物鏈結構、生物多樣性等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破壞生態。

  按照傳入的方式,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可分為有意引種和無意引種兩類。據報導,目前我國已有的120多個外來入侵物種中,約有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成災的。

  在防範外來物種入侵方面,我國一些地方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如湖南省於2011年10月施行了我國首部外來物種管理法規——《湖南省外來物種管理條例》。但是在國家層面,至今仍沒有一部統一的法律對這一問題進行規範,更沒有建立外來物種引進的風險評估機制、綜合治理機制及跟蹤監測機制,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立法工作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

  引進物種缺乏風險評估機制

  防治外來物種的入侵,首先應建立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預防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可以將外來物種入侵的災難最大限度地扼殺在萌芽中。我國環保法雖然涉及到了環境生物保護,但並未明確提出外來物種入侵及其防治的問題。農業法雖然規定:「從境外引進生物物種資源應當依法進行登記或者審批,並採取相應安全控制措施。」但時至今日,卻沒有建立相應的外來物種檔案分類管理制度及定期調查的跟蹤監測制度。

  我國抵禦外來物種入侵可以援引的法條散見於一些單行法規、條例、細則等,其中主要依據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作為規範。該法主要針對的是引進過程中可能攜帶的危險性生物,但對所要引進的物種本身的生態安全性並沒有明確的管理、檢測辦法,不足以應對所有入境的外來物種及其可能造成的生態危害。而且,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已知的危險外來物種上,缺乏生態影響評價機制、生態風險評估機制等預防手段,不利於對具有潛在危險的外來物種的防範。

  相比之下,僅僅針對雜草的引進,澳大利亞政府就建立了一套雜草風險評價系統。1997年《國家雜草策略》規定了外來雜草管理的3個目標,並明確了政府、社區、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各自的義務、責任,最終提出相應的行動策略;同時,通過問題和評分標準的制定,對有意引進的外來植物進行風險評價。

  各國用法律保護生物安全

  外來入侵物種是沒有國界的,它們的成災機理或成災過程有著自身的內在規律,因此對國外的先進經驗,我們應該大膽地學習借鑑。紐西蘭是世界上第一個制定專門的生物安全法律的國家,旨在防止外來物種的無意引入以及它們在國內的傳播,或對已經入境的侵襲性物種進行有效管理。對於已經在紐西蘭生長的侵襲性物種,《生物安全法》提議清除該物種或者通過在地區和國家兩級實施管理戰略來對該物種進行持續管理。紐西蘭政府在2003年8月正式發布了《生物安全戰略》,該戰略建成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生物安全體系。

  為了防治海洋有害物種的入侵,澳大利亞檢疫與檢驗局在1991年發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強制執行的有關壓艙水的規範性文件——《壓艙水指南》,要求所有進入澳大利亞水域的船隻必須服從強制的壓艙水管理。

  在美國的生物入侵立法體系中,《13112號總統行政命令》和《國家入侵物種法案》構成了美國生物入侵立法體系的骨幹框架。《13112號總統行政命令》最大成就是成立了聯邦層次的中心協調機構——國家入侵物種委員會,它要求所有聯邦部門採取積極而協調一致的行動防止外來有害生物的侵入、定居和擴散,並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對已成災的外來物種進行控制,最大限度地減輕它的危害,在人力物力允許的範圍內著手對受損生態系統進行恢復。

  其實早在2004年,我國就形成並通過了《中國外來生物入侵預防與管理的國家發展策略行動框架報告》,確定未來10年的總體目標:「建立和完善國家外來入侵物種的資料庫信息共享技術平臺,構建主要外來入侵物種的預防預警技術與快速反應體系,構建定量風險評估的技術與方法,建立野外監測技術方法與系統,發展持續治理的技術與方法,使主要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與蔓延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我國已成立以農業部為主,環保、林業等多個部門參與的全國外來生物防治協作組,設置了外來物種管理辦公室。據媒體報導,外來物種管理辦法正在制定過程中,預計年內出臺;此外,農業部還將公布國家重點管理的外來入侵物種的名錄。

  在外來物種引進之後,根據科研的進展及風險因素的變化,定期對外來物種的使用情況、種群特性進行嚴格的跟蹤評價,掌握其生存發展動態。如果外來物種被事實證明為有害生物或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逐漸轉化為有害生物,及時發現它的危害並且預警,然後採取措施,是控制其危害最實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相關連結

  歐洲八哥在美國成「帶羽毛的子彈」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外來物種入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早在1890年,一位歐洲人將100隻歐洲八哥帶入美國,結果引發了美國有文獻記載以來最大生物入侵案。曾經一架波音737被一群100來只的八哥擊中後不得不緊急降落。這些被稱為「帶羽毛的子彈」的八哥給美國每年帶來的損失多達8億美元。

  類似的教訓是20世紀60—80年代,我國為保護灘涂引進大米草。大米草瘋狂擴散,破壞了近海生態環境,誘發赤潮,致使大片紅樹林消亡。福壽螺引入我國臺灣、廣東後,由於銷路不暢被棄養倒入溝塘,釀成難以收拾的螺災,威脅農作物的生長。

  延伸閱讀

  能否建立外來物種入侵責任追究制度

  在我國已有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大約有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成災的。違法引進外來物種而造成損害的引進者、使用者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甚至刑事責任。而水產養殖、園藝等從業人員在有意引進外來物種時,對引進方可以收取一定的保證金,以分擔此物種大面積入侵的風險。對於無意引進的,在無法追究到個人責任的時候,可以根據相關情況追究特定群體所有行為人的集體責任。

  此外,我國防治和抵禦外來物種入侵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對外來物種入侵方面的基本知識的普及教育和宣傳力度還不夠,應開展公共意識宣傳教育活動,讓公眾充分認識、了解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性。(石景山區法院 董妍)

相關焦點

  • 660多種物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生物入侵知多少?我國每年因入侵物種損失1200億
    然而,我國對於生物入侵的現狀並不完全了解,相關控制方法也並不健全。我們熟悉的福壽螺、小龍蝦等生物,都曾因生物入侵帶來威脅。  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對各種環境有較強的忍耐力、繁殖能力和傳播能力,能迅速產生大量後代。它們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傳播,建立優良種群,從而擠壓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這就可能給本地生態系統平衡帶來巨大衝擊。  什麼是生物入侵,它有哪些危害?是怎樣形成的?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中國成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國家之一
    據農業部的最新統計,近年來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正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傳入頻率加快、蔓延範圍擴大、發生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等不良趨勢。中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外來入侵物種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數據顯示中國95%以上的入侵物種由人為引入或帶入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萬方浩指出,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是自然入侵,即入侵物種隨著氣候變化,跟著風、水流、動物遷徙等侵入;二是人為活動,如貿易、旅遊等出入境活動帶入。
  • 警惕惡性外來物種入侵
    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籤。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國家環保部2008年發布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多達400多種,其中58.8%的物種入侵時間在1950年後。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世界10個臭名昭著的外來入侵物種
    葛根是第一個被編進外來物種史冊的植物,也是入侵物種之一。  葛根於1876年首次在美國的費城百年博覽會上出現,當時專家把它吹捧為一種耐寒、快速增長的地被植物,可幫助抑制水土流失。但之後因為它生長太迅速,長得遍地都是,從而獲得一個新的綽號:通吃南部的藤蔓。如今,葛根遍布美國各州,甚至蔓延到新澤西州北部。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外來物種引全民皆兵反擊入侵 食人魚淘寶價每條僅15元
    調查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已發現外來入侵物種488種,其中50餘種位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外來物種,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治理投入難以估算。構築牢固的防控體系,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被認為是目前治理生物入侵的重要方向;同時,立法並建立長效預警機制,從源頭上抵禦危險生物入侵,更是迫在眉睫。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福壽螺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食用螺引入中國,因其適應性強,繁殖迅速,成為危害巨大的外來入侵物種。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兩到三年就有一個新物種入侵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兩到三年就有一個新物種入侵  Connor Feng • 2020-08-04 14:29:52 來源:前瞻網 E2444G0
  • 八哥美國泛濫成災,每年造成50億損失,「罪魁禍首」是莎士比亞?
    ,外來的生物也很容易對澳洲的生態造成影響。這個入侵美國的入侵物種就是八哥,這是一種通體純黑色的鳥類,能夠模仿人類的聲音,它在我國華南以及西南一帶廣泛分布,一般出現在平原地區的村落,園田和山林邊緣地區,在歐洲也有這種鳥類的分布,這就是為什麼罪魁禍首是莎士比亞的原因了,因為八哥會說話的特點,莎士比亞的小說裡也經常出現這種鳥,而有一位莎士比亞的崇拜者希望美國人民也能見識這種鳥,沒想到好心辦壞事,引起了一場物種入侵的禍事。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但因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今後我國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外來物種入侵形勢。  外來物種「入侵」全國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最近在陝西、廣西、浙江等多地採訪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我國業已成為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年損失約600億[圖]
    胡隱昌:  如果講以前2002年早期食人鯧事件之前,我們國家對外來物種入侵管理方面,基本上也是新的課題,再早期的話,沒有外來物種入侵,或者這種研究、說法,主要引種跟利用。但是在觀賞魚方面,有了2002年食人鯧事件以後,才把外來物種入侵這些事情,國家才開始重視外來物種入侵問題。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要警惕這些生物!
    原標題: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生態環境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中國生態環境部2日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生態環境部近期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外來物種入侵自然保護區,怎麼辦?
    1.外來物種入侵現狀不容樂觀  為了查明外來物種對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入侵現狀,早在2006年,原國家環保總局就啟動了針對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外來入侵物種的專項調查,從北到南選擇遼寧、山東、雲南等12個省(區、市)共27個典型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