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知多少?我國每年因入侵物種損失1200億

2021-01-09 中國網

圖片由上至下分別為入侵的巴西龜、福壽螺、小龍蝦

  日前,環保部發布「環保部『十二五』規劃」,其間稱,我國已經成為遭到生物入侵嚴重的國家,有些地區生態系統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然而,我國對於生物入侵的現狀並不完全了解,相關控制方法也並不健全。我們熟悉的福壽螺、小龍蝦等生物,都曾因生物入侵帶來威脅。

  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對各種環境有較強的忍耐力、繁殖能力和傳播能力,能迅速產生大量後代。它們利用多種方式進行傳播,建立優良種群,從而擠壓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這就可能給本地生態系統平衡帶來巨大衝擊。

  什麼是生物入侵,它有哪些危害?是怎樣形成的?我國的生物入侵現狀如何?曾經造成了哪些危害?防止、治理生物入侵有哪些新方法?

  概念解讀

  什麼是物種入侵?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張鳳桐介紹,外來生物入侵主要是指外來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種對農林牧漁業的生產、自然環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嚴格來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有一個非常準確的定義,外來物種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態系統和生境中建立的種群,改變和危害了本地生物多樣性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外來入侵種,它造成的危害就是外來生物入侵。

  從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危害來說,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造成農林產品、產值和品質的下降,增加了成本。第二,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影響,特別是侵佔了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造成本地物種死亡和瀕危。第三,對人畜健康和貿易造成影響。

  以江蘇南京遭受加拿大的「一枝黃花」入侵為例。上世紀,「一枝黃花」作為觀賞性植物由北美引入,2000年後開始爆發式蔓延,且通過根系分泌毒素,導致周圍其他植物死亡。南京有關部門曾專門發文並組織力量清剿「一枝黃花」,但至今也沒能將其徹底剿滅。近十幾年來,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數量增加,擴散蔓延的頻率加快、範圍擴大,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嚴重。

  我們熟知的物種入侵的例子還有水葫蘆。它看起來只是一束普通的紫色鮮花,但近幾年這種浮生植物已經泛濫成災,被稱為「綠色汙染元兇」。在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的一些地區,這種植物堵塞河道,阻斷交通,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陽光不足死亡雖然這種植物對汙染水體有一定的降解淨化作用,但其過快的繁殖速度還是使其成為最具侵略性和危害性的植物之一。再比如我們為了固河灘,引進了一些大米草,但是它現在瘋長,導致灘涂生態失衡、航道淤塞、海洋生物窒息致死,因而被稱為「害人草」。現在我們要種海防林和紅樹林,種不上去,因為大量的草長在那兒,把草割掉,但它很快又長起來了。

  一般來說,入侵性強的物種都具有一些相應的特徵,例如:繁殖能力強,植物能產生大量的種子,動物則產卵量大或產仔量大,這樣不僅提高其後代存活的絕對數量,也提高了其傳播的機率,在入侵的第一個階段就佔有了優勢。

  此外,在外來生物入侵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現象,那就是「時滯」。就是指入侵性外來生物從開始在新的環境裡定居到種群開始快速增長和迅速擴大「佔領區」之間的時間延遲期(潛伏期)。就是入侵者在最初的時間不會大量繁殖、擴展領域,它們安安靜靜地在新到達的地方生長。外來生物入侵過程中的時間延滯,或有或無,或短或長,從短短的幾年到幾十年或上百年,更有甚者可以持續幾個世紀。這樣就使得外來生物入侵更加難以琢磨,說不定在我們周圍默默無聞存在了很長時間的某種什麼外來生物會突然爆發性生長,給人類帶來許多麻煩。

  現狀堪憂

  我國目前有40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據報導,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巡視員王衍亮曾表示,我國是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稱,最近一次調查統計外來入侵物種有488種,其中植物265種,動物171種,菌類微生物26種。因為沒有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面積外來物種調查,只有大部分地區的調查。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相關焦點

  • 中國因外來物種入侵年損1200億 八哥成「帶羽毛的子彈」
    豚草是我國首批公布的16種危害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該草的花粉可引起人體過敏,導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熱症」,對農作物危害也極大。   許多國家都在遭受外來物種入侵之苦,抵禦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我國每年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人民幣,治理投入難以估算。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數次表示「靠吃解決不了物種入侵問題」,但不知道被懟了多少次了,很多人堅信中國吃貨可以消滅入侵物種。果然,段子流傳一百遍,部分人就把它當成了真理。
  • 中國遭受的生物入侵,觸目驚心!
    一旦有外來物種遷入,這種遷入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勢必會對原來的生態系統造成重大的影響。這種遷入,通俗地說,就是生物入侵,它會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農林牧漁業生產以及人類健康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往大處來說或許會造成生態災難。近期天津海關查獲的豚草種子混進燕麥種子裡欲矇混過關就是例子,這屬於人為傳入。
  • 珠江水葫蘆成災 外來物種入侵致年損失千億(圖)
    這再度敲響了外來物種入侵的警鐘。水葫蘆是在100多年作為觀賞植物引進的「生物移民」,憑藉它超強的繁殖能力,在國內很多水域都可見其子孫,是外來入侵生物的代表,屢屢釀成環境事件。  事實上,在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像水葫蘆這樣的外來入侵物種釀成的環境事件層出不窮,幾乎隨處可見它們製造的「麻煩」,如廣東的福壽螺、西雙版納的飛機草、新疆博斯騰湖的河鱸、東北的三裂葉豚草……據學界的保守估計,光清理水葫蘆每年就得耗資億元。外來生物每年給中國帶來的損失,更是數以千億計。
  • 控制外來物種入侵要從源頭抓起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外來的能在移居地的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的物種,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它們會明顯影響當地生態環境,損害當地生物多樣性。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適應了本地環境並大量繁衍,將對生態平衡帶來嚴重影響,並可能導致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 美國又遭物種入侵,每年造成8億美元損失,只因100年前這個善舉
    好心也會辦壞事,有些事情,雖然人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結果卻十分糟糕,在物種入侵事件中,就時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隨著現代交通的便利,很多物種入侵跟著人類的腳步,來到不同的國家,從而導致物種入侵事件的發展,而有些物種,則是由人類有意引進,沒想到最終卻導致了物種入侵事件,給當地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不僅破壞環境,還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件物種入侵事件。
  • 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 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生物達到544種,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餘種。我國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 超過660種生物入侵我國,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力度將加大
    超過660種生物入侵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是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100種全球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近年來,隨著國際商貿往來的日益頻繁,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的風險加大,同時我國生態系統和氣候類型多樣,外來入侵物種容易定植和擴散蔓延。
  • 我國確認544種外來入侵生物(熱點解讀)
    我國防範外來生物入侵的形勢嚴峻。  在正在召開的第二屆國際生物入侵大會上,科技部「973計劃」生物入侵項目首席科學家萬方浩對記者表示,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生物種類很多,已經確認的有544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我國是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超半數最具威脅物種入侵我國—新聞—科學網
    我國成為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文並圖/記者李大林 通訊員粵國檢 外來生物入侵令我國年損失超兩千億 外來物種入侵這個詞聽上去較為陌生,其實經常就發生在老百姓身邊。 2006年,椰心葉甲入侵海南,擴散至全省18個縣市,染蟲植物多達320萬株。
  • 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
    由於入侵生物的生命力和適應性強,繁殖功能發達,有些還能分泌毒素和有害物質。迅速搶佔生態位,使本地物種失去生存空間,嚴重地破壞了被入侵地區的生態系統,使生物多樣性減少或使被入侵地區的不少物種消失,同時對農業、林業、養殖業等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生物入侵每年給世界各國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為4000億美元。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
    作者:於文軒(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 警惕惡性外來物種入侵
    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籤。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國家環保部2008年發布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多達400多種,其中58.8%的物種入侵時間在1950年後。
  • 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入侵 我國佔一半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我國就有50餘種。新入侵我國的外來入侵生物達20餘種以上,平均每年遞增1~2種。我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外來入侵物種正對農業、畜牧業、林業、水產業、園藝業及其他相關產業產生著深遠的負面影響。在國際上,防止生物入侵的貿易限制條款正被一些國家用作國際貿易的技術壁壘。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原產於南美洲,20世紀初作為一種觀賞植物引入我國,後作為豬飼料推廣種植,因其大量繁殖,常常布滿整個江河湖面,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陽光不足而死亡,破壞水中生態平衡。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福壽螺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食用螺引入中國,因其適應性強,繁殖迅速,成為危害巨大的外來入侵物種。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我國首批入侵物種,入侵我國多年,如今已遍布各省卻沒有天敵制約
    物種入侵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它指的是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以前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一般都是依靠自然媒介,但現在隨著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這些外來物種逐漸跟隨著人類的腳步入侵別的地區。
  • 防範生物入侵亟需制定專門法律法規
    入侵危害巨大外來物種入侵是全球性的生態問題,數據顯示,我國95%以上的入侵物種由人為引入或帶入。外來入侵物種遍布中國,涉及幾乎所有生態系統。廣州海關動植檢專家廖輝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疫病或有害生物一旦傳入並在我國境內定殖、擴散,將給生態、農業等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原標題: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我國確認外來入侵生物超500種 外來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地區,並在當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態環境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擴散,最終破壞該地區生態平衡,引發生態災難的現象。據統計,目前我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生物超過500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生態平衡已受威脅,這些危機鮮有人知
    在這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中,發現有71種外來入侵物種對自然生態環境已造成或存在潛在威脅,已經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而從我國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調查中,存在215種外來入侵物種,也就是說,這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經進入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其中有41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