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逍遙」的臺灣烏龍
小懂看完只能覺得它可能是臺灣烏龍茶,因為畢竟沒有見過,不敢妄議。為此,小懂請教了臺灣一級茶葉品評師卓靜芬老師,老師看完後說:「突然看到臺灣藍鵲這名字,有點熟悉的感覺。但這個問題我也不敢大意,經過茶改場的查證解釋才知道,這茶是北部坪林文山包種茶,是根據自然生態農法栽種的。因為臺灣北部寸土寸金,所以茶區範圍小且量又少,用臺灣特有的藍鵲命名,真的很有話題。」
「自然農法和我們的有機生態茶大致一樣。不過在臺北每次都會檢查農殘,不一定百分百通過,所以用自然農法來加以規範,有機農業要無殘留才可有CAS那個卷標貼紙,若是被稽查結果發現農殘,就會取消資格。 臺灣藍鵲茶是由幾位小農經營,質量比較不穩定,海拔高度300~500m左右,包種茶以春茶最優,不過真的很稀有!」
▲臺灣有機農產品標識
卓靜芬老師所說的自然農法,是起源於日本的一種耕作方式,主要特點是:擇荒地、自留種、不施肥、不灑藥、地連作。我國臺灣地區採用這種不施肥不打藥的方式種植出來的茶葉,是不會檢測出農殘的。
那我國除了臺灣地區,平時我們在大陸接觸最多的茶葉,它們在生產安全上有何標準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和有機茶,那它們之間的標準和聯繫又是什麼呢?
無公害茶,是指達到國家規定茶葉衛生標準要求的茶葉。也就是說這種符合衛生標準要求的茶葉不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傷害,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是飲用安全的茶葉。
▲無公害農產品標誌,但現在茶葉包裝一般不用此標
目前我國茶葉的國家衛生標準規定,必須檢測茶葉中重金屬銅和鉛的含量和農藥六六六、滴滴涕的殘留量。規定茶葉中鉛的含量要求小於等於2mg/kg(緊壓茶為≤3 mg/kg);銅的含量要求小於等於60 mg/kg;農藥六六六和滴滴涕殘留量要求小於等於0.2 mg/kg。
▲我國茶葉衛生標準理化指標
目前國家管理部門正在著手實施茶葉的無公害化生產,通過培訓、技術推廣、監督檢查等一系列措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完全實現茶葉的無公害化。
綠色食品茶,是無公害茶中的一個較高層次,是指基本沒有汙染的安全可靠的茶葉,這種茶葉是經申報,獲得國家綠色食品管理機構批准認可,允許使用我國「綠色食品標誌」的產品。
▲綠色食品標誌
綠色食品茶是實行比國家茶葉衛生標準更嚴格要求的茶葉產品。綠色食品茶又分A級和AA級兩類。A級綠色食品茶的衛生標準規定,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不得高於0.05 mg/kg,鉛的含量不得高於1 mg/kg,銅的含量不得高於15 mg/kg。AA級綠色食品茶要求不得檢出農藥,因此比A級要求高得多,它實際上已達到了有機茶的衛生要求,也就是說AA級綠色食品茶就是天然有機茶了。
天然有機食品是無公害食品中的最高層次。它是按照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在生產全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食品添加劑、防腐劑等化學合成物質,不受重金屬汙染的食品。
有機茶是有機食品的一種,所謂有機茶是在無任何汙染的茶葉產地,按有機農業生產體系和方法生產出鮮葉原料,在加工、包裝、貯運過程中不受任何化學物品汙染,並經有機茶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
▲有機茶園
也就是說,有機茶的產地要求生態條件優越,遠離工業生產企業,土壤、大氣、水源等都沒有受到化學合成物的汙染;在茶樹栽培過程中不使用化肥、化學農藥、生長調節劑;在制茶過程中沒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汙染,不使用食品添加劑與防腐劑,包裝材料不含有害物質,貯運過程中也不受任何化學品汙染。
有機茶產品的衛生標準十分嚴格,要求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殺蟎醇、氰戊菊酯、甲胺磷等化學農藥不得檢出。銅含量不得高於30 mg/kg,鉛的含量不得高於1.0 mg/kg,砷的含量不得高於0.2 mg/kg。
▲有機茶標誌
有機茶產品通過有關機構認證頒證後,允許在其產品包裝上使用「有機茶標誌」,以便經銷者、消費者識別。
綜上可知,無公害茶是一種起碼的要求,綠色食品茶是無公害茶中的一個較高層次,而有機茶的要求又高於一般的綠色食品茶,是無公害茶中的最高層次,是真正意義上的無公害無汙染的天然產品,是真正的放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