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聽說「菜茶」時,以為是聽說來的那種「菜茶」,也被稱為是男丁茶,它不屬於茶飲,是一種小吃。一般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十到二十這個期間,是廣東汕尾地區傳統節日「男丁節」,相傳是這個地區的人只要是添了男丁的,在來年的這個期間就會將茶葉跟各種食物進行混合,製成菜茶宴請親朋好友,用來表示慶賀。簡單的來說,此菜茶是節日食品,非今日所說的「菜茶」。
今天所說的菜茶,是福建一帶使用小菜茶茶葉品種做成的「菜茶」,又被叫做福建菜茶或者是武夷菜茶,關於這一茶名的由來起源,現在是沒有辦法去溯源了,大概的說法要麼是說在食用的層面上有菜茶的名稱,要麼就是說菜茶品類繁多,生命力也強,就像菜一樣房前屋後到處可見,所以叫菜茶。
菜茶有什麼特點嗎?有的。菜茶以小葉種為主,分類也比較多,比如我們常見的瓜子葉,或者是小長葉,小圓葉,它的產區中的「武夷」不僅僅是武夷山市,指的是武夷山脈。一般是在清明節之後進行採制,很少會有早於清明節前的。其實說,這也不是說單一的一種茶樹,是說的群體,也就是說是很多茶樹的統稱。
菜茶品類多,形狀也不一,所以不管是香氣,還是滋味或者是湯感,都會有差別。我們知道的菜茶製成的小白茶便是在採摘的時候很少會進行單獨區分,都是進行混合採摘,所以菜茶製成的白茶,香氣的類型也比其他的更為豐富。根據經驗所得,菜茶製成的小白茶容易出現花香,黃葉的氣韻也要比其他的更明顯,別有一番滋味。
說起白茶,有人也會問,菜茶製成的小白茶可以不可以長期存放,轉化成「七年寶」?其實白茶的工藝精髓本身就為後續的轉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和轉化的機制,只要是存放之地幹度可以達標,那麼存儲與轉化自然都不在話下。所以你了解了菜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