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大連!14個月大男嬰街頭被送寄養家庭後,其母失聯

2021-01-09 西部點評

在街頭完成交接後,育嬰嫂閻女士把 14 個月大的男嬰樂樂(化名)接到了自己家中照顧,寶媽稱當天下午會去閻女士家中送孩子用的東西同時籤合同,但是沒現身。第二天也是稱下午會去,但是閻女士等到晚上也沒等來,而且對方電話關機,微信無人接聽。到了第三天依舊沒有動靜,閻女士坐不住了,因為她手中既沒有合同也沒有委託證明,連孩子的出生證明和保健手冊都沒有,"這麼小的孩子一旦鬧點病,我啥也拿不出,說不清也承擔不起。"閻女士急切的希望寶媽或者孩子的近親屬能夠現身。她表示如果寶媽有困難自己可以幫忙,但是不能是這種失聯狀態。

寶媽在街頭把 14 個月大孩子送給寄養家庭

閻女士是大連某品牌家政公司的門店店長,4 月 11 日,其他門店同行姚店長在工作群裡發布了一條尋找專職育嬰嫂的信息,並且附言"急急急"。閻女士覺得疫情期間自己正好也在家帶孩子,於是自己接下了這個任務。

姚店長是早晨 8 點發的信息,當天 10 點多孩子就出現在了閻女士家裡,為什麼這麼快?閻女士說當時自己與要寄養孩子的媽媽聯繫時,她正好在附近,於是見了個面。"她看上去挺著急,也挺為難的,我也不忍心讓一個 14 個月大的孩子待在大街上。"就這樣在街頭完成交接後,閻女士把孩子先抱回了家。雙方的聊天記錄顯示,寶媽稱當天下午會去閻女士家送孩子用的東西,同時籤合同。

但是等到很晚,寶媽稱"今晚過不去了,明天過去"。

寄養第二天寶媽失聯急壞育嬰嫂

到了 12 日,寶媽發來微信稱"下午過去,上午需要上班"。這天白天,雙方就孩子吃穿用等問題還在微信上交流了不少,寶媽也主動詢問孩子是否聽話,還通過微信視頻看過孩子,但是卻遲遲沒有現身。

一等不來,二等不來,閻女士有點坐不住了,於是給寶媽打電話,結果顯示關機,而發去的信息不再回復,語音通話也不再接聽。

當晚 22 時 28 分,閻女士在微信上留言"要是明天還不出現我就報警了"。

到了 13 日,對方依然關機,微信語音也仍然打不通,寶媽失聯了。

閻女士真急了。她發現自己不但沒有合同,也沒有委託證明,在孩子隨身帶來的物品中,只有幾件小衣服,也沒有出生證明和保健手冊等關鍵材料,當天在街頭交接時總共就十多分鐘,孩子是否有隱疾也沒有談到。"這麼小的孩子,一旦這期間鬧點病,我啥也拿不出來,說不清楚也承擔不起啊!"閻女士說。

寶媽 26 歲自稱已離異 多方尋找暫無果

閻女士開始主動尋找寶媽,她首先聯繫了姚店長,對方告知這個寶媽是通過網上的信息聯繫到的自己。按照寶媽自己的說法,她已離異,因無老人幫照看,又得工作,租住的地方又小,所以需要把孩子送到寄養家庭去照看。採訪中姚店長告訴記者她最初幫找了一個寄養家庭,但是在試用的第一天這個寄養家庭覺得看不了,所以寶媽去把孩子接了出來。事實上按照時間推算,寶媽剛從上個寄養家庭把孩子接出來很快就與閻女士對接上了。從姚店長手中,閻女士獲得一張寶媽的身份證,上面顯示她今年 26 歲,住址在本地。

閻女士告訴記者,寶媽曾說自己在二七廣場附近上班賣水果,還在微信中分享過一個中山區勤儉街的位置給她。所以,13 日閻女士的丈夫按照這個位置去尋找過,但是沒找到人,也沒有打聽到消息。

另外,13 日下午閻女士帶著孩子去報警,希望民警能幫找到寶媽或者孩子的近親屬。然而結果是"孩子爸的電話打不通,孩子的姥姥姥爺已經不在了"。

把孩子寄養的當晚曾發布"好想發一次瘋"的微信

如此一來,閻女士心中更加慌了。

13 日晚,記者通過閻女士的微信向寶媽發起了語音通話,但是始終無人接應,電話也仍然處於關機狀態。

記者看到寶媽的微信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近幾日共發布了兩條信息,最早的一條是 4 月 11 日深夜,也就是把孩子送到閻女士家寄養的第一個晚上,寶媽發的是這樣一句話:累了、疲憊了,有的時候好想發一次瘋,可是現實的生活不允許讓我發瘋,配圖是一張自拍照。第二條是 12 日下午 15 點,內容是"有想吃蘋果的聯繫我",配圖是一箱子蘋果,而從時間節點上推算,在此之前寶媽與閻女士視頻看孩子,剛掛斷就發了賣蘋果的朋友圈。

閻女士說,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她覺得寶媽養育這個孩子的壓力比較大,"如果確實有困難,育嬰費拿不出來,可以直說,我也是當媽的,能幫忙的肯定會幫一把,但是現在她失聯了,我沒憑沒證的心裡沒底!"閻女士說。

閻女士希望,這位寶媽或者孩子的近親屬能夠儘快現身,畢竟這涉及的是一個只有 14 個月大的孩子。

相關焦點

  • 「男嬰被送寄養家庭後其母失聯」後續:男嬰母親現身自述
    4 月 15 日,把孩子交給育嬰嫂後第二天失去音訊的男嬰媽媽來到了寄養家庭。在與記者的對話中其表示突然失去聯繫是因為手機摔碎了。溝通中,孩子媽媽表示在生活上確實存在困難和無助——自己一個人既需要工作掙錢又無人幫照看孩子。
  • 《找人寄養男嬰 送到後就失聯》後續報導:男嬰母親現身 自述失聯...
    4 月 15 日,把孩子交給育嬰嫂後第二天失去音訊的男嬰媽媽來到了寄養家庭。在與記者的對話中,其表示突然失去聯繫是因為手機摔碎了。溝通中,孩子媽媽表示在生活上確實存在困難和無助——自己一個人既需要工作掙錢又無人幫忙照看孩子。
  • 大連上新一批導盲犬寶寶,正在尋找寄養家庭
    最近,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又上新了一批導盲犬寶寶!這些「小萌新們」正在尋找寄養家庭。只小可愛已上線,招募寄養家庭,據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基地正在為14隻2020年9月至11月出生的拉布拉多幼犬尋找寄養家庭。
  • 求寄養!14隻導盲犬幼犬
    最近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又「上新」了一批萌萌噠 導盲犬寶寶這些「小萌新們」正在尋找寄養家庭14隻小可愛已上線招募寄養家庭據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基地正在為14隻2020年9月至11月出生的拉布拉多幼犬尋找寄養家庭「汪~我是9月出生的F寶~」
  • 退役4年導盲犬找到寄養家庭
    退役導盲犬長期未找到寄養家庭    導盲犬「紡雲」「塔章」屬於上海的第一批導盲犬,從2008年開始為視障人士服務,兩隻導盲犬退役後回到了導盲犬訓練基地。    雖然「紡雲」也曾經被愛心家庭領養,但因為一些原因又被送回基地。朱君表示,希望能夠為「紡雲」和「塔章」找到合適的寄養家庭,讓他們能夠幸福地安度「晚年」。
  • 揭秘導盲犬的培訓過程:花費12萬元 耗時14個月
    近日,京華時報記者來到「子龍」的學校——大連導盲犬基地,揭秘導盲犬的培訓過程。①馴導員正在給導盲犬訓練手勢指令。  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成立於2006年5月15日。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批准,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家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能夠在導盲犬的繁育、培訓、應用等多方面提供專業性指導的非營利的導盲犬培訓機構。作為公益機構,基地培訓出的導盲犬全部免費交付視障人士使用。
  • 寄養的孩子被其他家庭當棄嬰收養,單親爸爸把民政部門告上法庭!養...
    一個原本被寄養的嬰兒,卻因為一個謊言而被當作棄嬰「名正言順」地被他人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收養登記後,跟孩子朝夕相處近三年的養父母不服判決,提起上訴。「棄嬰」被領養半年後,生父出現2017年2月,海安市民金建玲向海安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報警稱,她的父母於2016年8月撿到一男嬰。此後,派出所將男嬰交由當地社會福利院代養。當地福利院在報紙上刊登尋找棄嬰生母公告,期滿後無人認領。
  • 揭秘導盲犬培訓:成本12萬耗時14個月 服役10年
    ②在結束了一天的訓練後,馴導員用多種方式鼓勵導盲犬。③馴導員正在訓練導盲犬如何繞開障礙物。④導盲犬到了「放風」時間,馴導員與它們一起玩耍。⑤馴導員訓練導盲犬如何過馬路。導盲犬不僅是視障人士的另一雙眼睛,也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侶。近日,京華時報記者來到「子龍」的學校——大連導盲犬基地,揭秘導盲犬的培訓過程。
  • 15歲智障少女懷孕5個月 DNA鎖定被寄養家庭老漢
    為方便就近讀書,15歲的智障女孩小雲被寄養在「好心」的爺爺袁某家中。令人髮指的是,看似慈祥的六旬老漢袁某,卻心生歹念,多次對小雲實施性侵,致其懷孕。  袁某系株洲人,今年62歲,家中已有孫輩。小雲(化名)15歲,是市兒童福利院撫養的一名智障女孩。
  • 南京2名智障孤兒火災中身亡 事發在寄養家庭中
    在中秋節前一天,9月25日晚上11點左右,蚊香引燃蚊帳,一場火災結束了兩個男孩兒的生命。他們是2名智障兒童。  這2名兒童是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的兩名殘障孤兒。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有關部門獲悉,1年多之前,他們被福利院放到南京市棲霞區靖安鎮一戶家庭中寄養。
  • 貓咪送去寄養後性情大變?寄養「黑洞」趕快了解一下!
    有效地幫助鏟屎官解決了短途外出無法照顧寵物的煩惱不過最近看到一些小夥伴說自家貓咪送去寄養回來後「判若兩貓」有的不怎麼吃貓糧>當然鏟屎官也有時間不協調等問題送到朋友家照顧又未必方便有可能會吵到鄰居之類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將貓留在家裡拜託朋友每天餵糧換貓砂如果真的要送貓咪去寄養的話
  • 中國實施家庭寄養新規 尋找願意寄養的家庭更難
    中國民政部最新修訂的《家庭寄養管理辦法》12月1日起正式實施,取代2003年頒布的「暫行辦法」,旨在為孤兒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提供更多保障。     與「暫行辦法」相比,新辦法提高了家庭寄養標準,將原來每個家庭寄養兒童數量從不超過3人改為不超過2人,且要求該家庭無未滿6周歲的兒童。
  • 導盲犬退役4年未找到寄養家庭引熱議 訓練基地已收到上百電話求領養
    目前照顧「紡雲」和「塔章」的導盲犬訓練基地負責人朱先生表示,寄養難主要是因為兩隻導盲犬年紀已大,領養後不久就可能面臨生離死別使得一些有意領養者難以接受。此外,領養者還需要滿足在上海定居等相關條件。不過,朱先生表示,這次尋找導盲犬領養家庭的消息發布後,很多人打來電話或發來簡訊提出有意領養,目前朱先生等已經選擇了兩個家庭,希望兩隻導盲犬能夠很快擁有理想的歸宿。
  • 大連大胖小兒被棄草叢,身上爬了不少蟲子!孩子爸媽你得多狠心!
    8月9日早5點半,在金石灘金秀園小區南側消防通道口的馬路對面,一名公交車司機上班路過此地,他從遠處看到草叢有東西在動,還以為是小貓或小狗,走近才發現是個剛出生的男嬰。男嬰身上僅裹著一件黑色短袖襯衫,十分簡易,肚皮和雙腿均裸露在外,肚臍上還連著根臍帶。男嬰有生命體徵,於是司機第一時間報警求助。
  • 北京超生家庭女童寄養期滿後回家:淪落街頭乞討
    一個多星期前,3歲的金花結束了在外近三年的寄養,回到了母親的身邊。此前,陪伴彩虹的是6歲的大兒子金蛋和兩個月大的小兒子金橋。   4年前,因為被父親用鐵鏈拴在路邊以防走失,2歲的「鐵鏈娃」金蛋、患病的母親彩虹和開摩的的父親程傳六組成的特殊「家庭」走進了人們的視野。3年前,「鐵鏈娃」的妹妹金花出生,因為無力撫養孩子,程傳六將金花委託給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下稱「兒希會」)寄養。
  • 《家庭寄養辦法》深圳適用率低 流浪兒多回父母身邊
    流浪兒童在救助中心上團體心理輔導課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林園    12月1日起,民政部《家庭寄養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辦法首次將流浪兒童納入家庭寄養範圍。羊城晚報記者從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以下簡稱「救助中心」)了解到,今年深圳收留了370名流浪兒。
  • 《家庭寄養管理辦法》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令第54號《家庭寄養管理辦法》已經2014年9月14日民政部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部 長:李立國2014年9月24日家庭寄養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規範家庭寄養工作,促進寄養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 帶著「小尾巴」出生 9個月男嬰臀部腫瘤大如足球
    孩子的腫瘤急需手術【核心提示】一出生就帶著怪病,9個月大的男嬰臀部長出足球般大的腫瘤。母親在他出生後出走。為了給孩子治病,男嬰的爺爺奶奶已花光所有積蓄。日前,他們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求助,通過多方聯繫,前天,男嬰被送入泉州市兒童醫院進行觀察救治,醫生初步診斷為骶尾部先天性巨大畸胎瘤,目前仍需進行全面檢查後方可做手術。儘管如此,男嬰的醫療費和生活費,依然讓其爺爺奶奶一籌莫展。
  • 四川9個月大男嬰捐肝救人 受捐者父親卻欲送養孩子
    成功接受肝移植手術後,孩子父親面臨40萬元醫療費竟想丟棄孩子  爆料  騰訊微博網友稱,四川9個月大男嬰捐出自己的肝臟移植給另一個9個月的男嬰,「大家都在感嘆正能量和大愛的力量,然而受捐方父親面對高額的後期治療費用,居然打算將親生兒子扔到火車站。」
  • 9個月大嬰兒被噎住,送醫後已無氣息,醫生:你們應該急救一下的
    這個男嬰只有9個月大,事發時在家裡一直哭鬧,負責看護的家長就隨手拿了一塊小餅乾給他吃,沒想到男嬰一口就把餅乾吞下,並卡住了喉嚨,一張小臉很快就憋紅了。家長看到不對勁,就趕緊用手去摳,想把餅乾摳出來,結果當然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