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搞書法藝術,不僅要掌握基礎筆畫,還要正確把握字體的間架結構。筆畫寫得好,不見得就能把整個字體寫好。有些字體,我們的敗筆就在於沒有把握好偏旁與部首的書寫規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字體間架結構。有些字,其印刷體和書寫體在間架結構上是有一定差別的,主體部分與陪體部分的比例大小,所處位置,都有約定俗成的法則。書寫體往往注重的是筆畫與結構的默契配合。下面,我們就以口字旁的這些字為例。下面夢筆生輝簡單給大家介紹它們的寫法。
第一、口字在整個字體當中不能喧賓奪主
在口字旁的字體當中,尤其是其他與之搭配的偏旁字體筆畫多於口字時,要把口字相對寫小一些,而且,不能喧賓奪主。比如下圖的「呼、哈、呢、吮」字。在書寫這一類結構的字體時,要注意誰是主、誰是賓。正確認識這些合成字體裡面,主體是哪一個部分,陪體是哪一部分,下筆之前要弄懂弄通。毫無疑問,「呼」字,主體就是「乎」,陪體就是「口」,其他三個字也一樣。
第二、口字在整個字體中處於什麼位置
今天我們講的是簡單的口字旁合成字體,而且口字旁都是在左邊。那麼,書寫的時候,口字應該在字體的大概哪個位置呢?有些初學者或不注意臨帖的書法愛好者,往往把口字寫在主體部分的左中部位,如下圖紅線標識的字體。而實際上,口字要寫在主體的左上方位置,見下圖黑線標識的字體。
第三、口字要與主體部分呈依偎姿勢
有些初學者,在書寫此類字體中,把口字與主體隔得太遠,間隙很大,看起來框架鬆散。所以,整個字體顯得不緊湊,沒有內緊外松的勁健美。上面列舉的這幾個字都是形意字,就是形容某個動作,口字,就如同一個人的嘴巴張開。所以,這張嘴巴不能安到腰部,而是要放置在頸部才合適。因而,口字要緊依著主體的左上方。具體書寫模式,詳見下面的視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以上簡單列舉的硬筆書法書寫模式,希望能給您學習書法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