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書法及藝術書法,都帶有一定文字抄錄意義,是否影響藝術性?

2020-12-05 文藏書畫

雖然由於中國書法的特性,被分為實用書法和藝用書法,然而無論實用書法和藝用書法都存在在文字抄錄意義上的實用性,是否會妨礙它們的藝術性?了解中國書法的人可能不會存在懷疑,恰恰相反,正是這種實用性的文字抄錄造就了它們的藝術性。這絕不僅僅是因為今人在欣賞這些作品時,完全可以忽略它們原先的文字抄錄性,而更重要的是,作為書法的文字抄錄本來就極富可欣賞性。

虎斤簋銘文

如果僅僅是作為表義性文字符號的抄錄,只要字跡清晰可以辨認就足夠了,但古代書法家從來就沒有滿足於此:在實用書法階段,從書丹到刻鍥、翻鑄,一件書法作品的完成需要經過好幾道工序,每道工序中都包含著先民們對筆畫形態、字形結構的修飾與加工,都有一番整飭以求美觀的功夫;而那些社會下層的抄書匠抄錄出來的文字雖然個個清晰,但在那個時代卻並不能被視為可作楷模的書法。

北宋徐鉉校許慎《說文解字》 汲古閣藏

在藝用書法階段,無論是士族文化形態還是平民文化形態,也不是任何一件清晰工整的文字抄錄都可以被視為書法—書法家們在抄錄文字時,是將文字的筆畫形態、字形結構與自然萬象聯繫在一起思考的,是將文字抄錄與自己的神採氣質風度聯繫在一起表現的,是將文字書寫與自己的學問氣節人品聯繫在一起發揮的。

北宋徐鉉校許慎《說文解字》 汲古閣藏

中國人強調「字如其人」,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說教,從現代流行的身體理論看,人的精神狀況、性情修養與肢體動作是互為表裡、相生相成的,文字抄錄作為肢體動作習慣,其本身就是書寫者的精神狀態、性情修養的直接表現。在那個時代裡,書法作為「精英文化」的藝術形態,始終與當時的處於社會上層的文化精英聯繫在一起,是「書法如文化精英其人」。

北宋徐鉉校許慎《說文解字》 汲古閣藏

這就是說,書法不論是文字抄錄性的,還是刻意創作的,它們都是「人格」的表現,都是中國人心靈的直接印證而不是機械製作。而那些本來並不屬於書法範疇的實用書寫文字,之所以能夠轉化為書法,也正是由於它們具備了作為後世書法家們心靈印證的「潛質」。

何紹基行書四條屏

其次,實用書法和藝用書法並不因其在人格修養、人格表現方面的政治、倫理意義上的實用性,而損害它們的藝術性。事實上,將其審美理想建立在政治、倫理觀念的基礎上,乃是藝術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在西方藝術學中也同樣存在著「藝術風格即是人格」的觀點;以往書法無論是基於入世的態度或出世的態度在政治、倫理意義上的要求,同樣也是其他藝術門類所倡導的藝術的社會功能。

古代中國,藝術的審美性與其政治性、倫理性從來就是一體化的。從人類社會與藝術的關係來看,我認為,藝術的生成、發展歷史,乃是人類從「自然人格」到「必然人格」再到「自由人格」的歷史發展過程的折射—「人格」是歷史性的,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也是歷史性的。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中國文字造型本身就是書法!
    語言符號的能指是語音,所指是概念(意義),用哪個聲音來代表哪個概念,這是任意的。所謂任意的,也就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例如,漢語裡用「馬」這個聲音來代表馬,英語裡卻用horse,不管是「馬」還是「horse」,它們的聲音都不會和它們所指的東西有任何相像之處。相反,玫瑰花,烏雲和大雁,它們之所以能有所表徵,卻是有一定道理可講的(儘管這道理並不是對所有的文化都有效)。
  • 書法風格是書法藝術成熟的標誌,你的書法做到這一點了嗎?
    個體風格是群體風格的基礎,任何個體風格都或多或少地帶有群體風格的烙印;群體風格是由不同的、許許多多的個體風格組成的,它是由個體風格表現出來的,但它絕不是個體風格的簡單相加。思想、藝術傾向和創作風格相近或者相似的書法家們,又會形成一定的流派。書法風格促進和推動了一定書法流派的形成,書法流派又反過來擴大和發展了這種書法風格的影響。二者互相促進共同推動了書法藝術創作的繁榮發展。
  • 書法中的標準草書是什麼?它有什麼實用意義?
    鑑於歷代草書形體各異,難以辨識,為方便應用,于右任提出了「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草書原則,在吸收傳統草書的基礎上,不拘泥於舊的模式,運用博採、約取、廣汲的方法,依據草書點畫結構及造型規律,將形體多變的草字定型歸類,整理出具有代表意義的草書符號,舉例注釋。在他倡辦的標準草書社的同事支持下,於1936年6月在上海編訂出版了《標準草書·千字文》。
  • 要學好書法,先釐清概念!寫字與書法並非一回事
    從詞性上看,寫字與書法顯然不同。在現代漢語中,書法是名詞,寫字是動詞。廣義上寫字是描述一個書寫的動作。不僅中國,全世界都需要寫字;不僅漢字,全世界的不同文字也都可以用書寫的方式呈現。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寫字是將文字內容用書寫的方式通過紙張或其它介質呈現出來,其目的是為傳播信息、交流思想。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事物能夠把藝術性和實用性這兩者真正統一起來。漢字書法,可以說是這極少數中的佼佼者。據統計,人類現存的文字超過2500種,在漫長的人類文明中,不復存在的文字浩如煙海。漢字,已經5000多歲,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它保持如此頑強的生命力,不僅每天肩負著14億人的信息記錄和傳遞,而世界的藝術舞臺又能有著獨特的光芒?1.
  • 計算機藝術字體是否是「作品」?保護什麼?
    筆者認為,計算機字體著作權案件的爭議一般焦點集中在著作權基本問題上:即字體是否為著作權保護的客體,字體是否具有獨創性和審美意義以及計算機字體如何適用著作權保護。上述基本問題中,又涉及獨創性的判斷要素及分析方法,單字與字庫、字庫軟體的關係,藝術性與實用性的關係等問題。
  • 書法愛好者的福音:《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第三部即將面世
    吳巍先生將大字典第三部書稿交給編輯部主任張佔奎(左二)、策劃編輯周莉樺和設計師陳國熙手中張社長說: 「《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充分體現了漢字字形的文化信息、書法藝術的嬗變脈絡、以及漢字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填補了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空白,可以說是一部集藝術性、實用性、傳承性為一體的鴻篇巨著,在書法研究與書法著作出版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 修表工苦練書法寫出0.8毫米字體,專家卻稱:沒有意義,不算書法
    引言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周邊國家所特有的一種文字的特殊表達形式,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陸放翁在《醉後題所作草書卷後》所寫的:「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描寫的就是書法創作的情形。
  • 當帝王愛上書法,意義何其大!
    在中國書法史上,帝王書法是個特殊的群體,其特殊就在於其身份及地位,他們熱愛書法並研究書法,有幾位帝王他們的藝術造詣頗高,不僅充滿陽剛之氣,還有正大氣象,並留下了傳世之作,在中國書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 《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小眾讀物」,然「可傳之於千秋」
    吳巍先生(左)向中國文字博物館贈送他的著作《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正因為《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審美價值、實用價值、歷史價值、收藏價值,近日,該大字典已分別被北京圖書館、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文字博物館、深圳大學、深圳圖書館等院校圖書館所收藏。
  • 智慧筆大語文:硬筆書法,你真的懂了它的內容和價值嗎?
    硬筆書法是中國書法的一種新的傳承,不僅擁有藝術價值,而且在當代社會還有獨特的價值。那麼今天六稜格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硬筆書法的內容和價值吧!隨著時代的發展,硬筆書法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盛行起來,不同於毛筆書法,它主要是以墨水或者粉狀物為載體,顯示漢字的書寫技巧。
  • 李燕:「小眾讀物」《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可傳之於千秋」
    吳巍先生所編著的《中國簡帛書法大字典》,定位於簡帛書法工具書,在編排思想上力求實用通俗、簡單扼要,並按大眾所熟悉的《新華字典》裡的文字順序進行編排,同時也囊括了《新華字典》內的8200個實用單字(《新華字典》收編單字11000餘字,剔除一字多音,後期所造化學名稱用字及部分生僻字等)。查找單字分別以拼音索引和筆劃檢字兩種形式。
  • 我們不是書法,只是實用書寫,你跟著練就對了!
    很多人都感覺讓孩子去學書法,練好書法之後,字就寫得非常漂亮!殊不知,書法是追求藝術,而書寫是一個應用的範疇!你需要什麼就去追求什麼,書法和應用是不能畫等號的!書法裡面會有很多的繁體字,還有很多字都是以前的寫法!
  • 硬筆書法|學生實用硬筆書法常用偏旁部首書寫結構方法分析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學生實用硬筆書法練習並不是要求學生一頭扎進藝術書法的練習。藝術書法練習追求個性化或者精巧,這對於考試答題書寫都沒有任何太大價值的作用。計算機閱卷程度提高,這就要求學生書寫要夠規範,否則計算機不能識別你的手跡,答好的試卷也許都可能讓機器認為是錯誤的答案。在這種變化面前,學生把字寫得規模已成為好成績的書寫首要要求。
  • ...奇偉冠古今 ——徐三庚書法篆刻成就及其對上虞文化的意義
    綜上所述,徐三庚的書法是以《天發神讖碑》為核心的秦漢篆隸經典的高度融合,是其天賦、情性、學養創造性地融入古代傳統書法元素,從而生長出獨具個性魅力的藝術語言,其篆、隸、楷、行在這一書法語言的統攝下,精神氣韻一以貫之。由此,以《天發神讖碑》為「宗師」的書法造型因為徐三庚的成就而發展成為一種具有流派意義的藝術風格,豐富了中國書法史的風格多樣性。
  • 秦漢篆隸之變: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的區別及其歷史價值
    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最為明顯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的筆畫粗細不同,雖然都是同樣寫漢字的藝術形式,也同樣是進行漢字的技巧性,藝術性的書寫,但是由於他們的筆畫粗細不同,就導致了他們兩者根本上的差異。由於它們的粗細不同,所以他們就展現出不一樣的筆畫形態來。
  • 僅僅再現古人書法作品的形狀,在任何時代都沒有意義
    我們應當明確的是,時代性並不等於時風,僅僅再現古人書法作品的形狀,在任何時代都沒有意義。而藝術作品的時代性,也不應該是我們規避的對象,時風才是。元 趙孟《杭州福神觀記》 局部書法的時代特徵,即因為社會發展、審美意識、時代風氣等整體制約下產生的較為統一藝術風格。元代之前的書家個體藝術特徵都較為明顯,但元代之後的書家的創造力就遠遠不如之前的人了。
  • 書協大師辦狂草書法展,被批亂寫一通,網友:不是狂草,是狂寫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人的書法有沒有藝術性、寫的字有沒有價值,評判的話語權,都把控在一些書法大師和專家手上。有些民間書法者總是吐槽,現在的書法標準都是他們說了算,他說你寫的字有藝術性那就是書法,他說你的字沒藝術性你寫再好也是廢紙,到最後,書法圈的人都搞不清楚了:到底要寫出什麼樣的字才算是有藝術性的書法。
  • 杜武明的豪邁之情與細膩情懷,造就了書法的藝術氣象
    對於技法來說,他們覺得這是一般意義上的技術活動,因此古人就把當時的書法列入到"六藝"之中,實際上是技術之一,現在叫做技能。但是,對於精神層面來說,其內涵是極其龐大的,包括書法中的人文、學識、修養、情感等各個關於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東西。這就說明了書法從這種意義上來講,通過寫字最終還是反映人的情操和德行。
  • 讀讀形容書法的成語,對練習書法有啟迪
    書法藝術和成語屬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人類文明進步史上的一筆寶貴財富,中國書法藝術是國粹,成語也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書法和成語兩者完善的結果,就是一幅最完美的藝術品。成語極大地豐富了文字和文學的內涵,更是豐富和促進了書法藝術上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