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給孩子講英文繪本,已經是非常流行的事情。英文繪本的獲得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所以,孩子讀英文繪本,再尋常不過了。
我家大寶那時候,要想得到英文繪本是很有難度的,當時是好幾個朋友一起辦了一張借書卡,一次借50本,一次借1個月。現在英文繪本鋪天蓋地的到處都是,網上有免費的電子書,實體店、網上書店的資源也非常豐富。
那麼,問題來了,講原版繪本到底應該怎麼講呢?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呢?
按照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成功經驗看,給孩子講英文繪本,不需要翻譯成中文。如果翻譯,就失去了看英文繪本的意義。

[燈泡]看英文繪本的目的
之所以給孩子看英文繪本,就是想讓孩子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藉助繪本,提高英語水平。所以,我們要給孩子講的重點是上面的英文,而不是翻譯成中文的故事情節。這個一定要搞清楚,不要本末倒置了。
在我們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孩子自己會把聲音和圖形結合到一起,自然就明白了這個圖形用英文是如何表達的。
如果翻譯成中文,孩子還要進行一步轉換,讓中文和英文對應上,然後再去對應圖形。有心的孩子會把這三者結合到一起,而習慣中文思維的孩子有可能只把中文和英文結合,而忽略了圖形。這種方式就回到了傳統教學的模式,這繪本也就白讀了。
我們小的時候學英語,就是英漢對照,造成的結果是:見到一個事物,先想到中文,再用中文翻譯成英文。思維會慢半拍,表達起來就非常生硬,中式英語就這麼一步步形成了。大多數人都學成了啞巴英語,只會考試,不會應用。比如我,學了30幾年英語,現在一樣聽不懂、說不出。

[燈泡]看英文繪本的方法
英文繪本內容非常豐富,如果只是讀上面的文字,就非常可惜了,還可以挖掘出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如果我們覺得發音不夠好,可以藉助點讀筆或者外國人讀的繪本音頻,讓孩子接觸到純正的英文發音,有利於聽力和口語能力的提高。
看繪本時,可以和孩子找書中的小機關,比如小毛人這本書中,有一隻小螞蟻是貫穿整本書的。雖然它不是主角,但是,每一頁上都有它,形態、動作都不一樣,和劇情發展是配套的。這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環節,能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一本繪本講完了,可以試著讓孩子去講一講,自己想到什麼講什麼,哪怕用中文講都是有很大收穫的。孩子的眼睛和我們看到的有很多不同之處,要善於利用這一點,挖掘孩子編故事的能力。

可以進行場景化立體學習,把繪本、動畫片、玩具結合到一起。
我家喜歡託馬斯,看了很多關於託馬斯的英文繪本,又看了很多託馬斯的動畫片,還玩了許多託馬斯的玩具,這樣三者相結合,學不好英語都難。記得大寶總喜歡一邊搭隧道一邊唱託馬斯的配套歌曲,同時用英文編故事,回憶動畫片、繪本中的場景,玩得津津有味。
繪本的色彩搭配、人物設計、關係處理,都是值得我們推敲的,所以善於發現英文繪本的價值吧。不僅能幫你把孩子的英語水平提上去,其他的諸如思維能力、審美能力都是可以提高的。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曾經的職場達人。養育孩子十多年,大寶已培養起專注的興趣愛好,成功地給大寶進行英語啟蒙,其英語水平堪比國外同齡孩子。現在養育二寶,搖身變為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凝媽悟語)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