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掃地、拖地、擦桌子這些事,需要學習嗎?
最近,杭州市文新小學就組織全校學生認真研究學習怎麼掃地、拖地、擦桌子。同學們還製作了勞動研究小成果《杭州市文新小學校園日常清潔打掃33招》系列小微課,33節小微課33個小妙招,教你怎麼搞定校園日常打掃的方方面面。
這33個小妙招涵蓋了教室打掃、走廊打掃、樓道打掃、戶外打掃四大方面,內容從掃地拖地、對齊課桌椅、擦黑板、清潔桌面、整理衛生櫃、清潔垃圾桶、清潔牆面、擦窗臺等,到清潔飲水區、清潔水果箱、清潔戶外地面、清潔洗手臺等,可謂包羅萬象,實現校園日常打掃全覆蓋。
學校德育處主任陳卓婷老師介紹,老師們在日常檢查中發現,有不少同學掃地和拖地的方式有問題,總也掃不乾淨,這樣的情況引起了老師們的思考:這到底是群體性問題存在,還是個別學生的問題呢?
於是,學校做了一次面向全校六個年級的勞動技能樣本調研。每個年級抽取三個班分別進行掃地、拖地、擦桌子的專項技能調研,以掃地為例,內容包括掃地姿勢、掃地順序、掃乾淨地面垃圾、將垃圾正確掃入簸箕、將簸箕裡的垃圾順利倒入垃圾桶不掉落等等,由班主任擔任評審員,對每一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記錄與統計。
調查結果讓老師們很意外,有22.9%的學生不怎麼會掃地,12.0%的學生清掃地面時不知道順序,10.3%的學生無法將垃圾掃乾淨,更有11.6%的學生不太會將簸箕裡的垃圾完整倒進垃圾桶裡不掉落。
拖地情況更不理想,有18.2%的學生不會正確拿拖把,受力點不對,導致地拖不乾淨;24.6%的學生拖地時沒有順序,一會兒左邊、一會兒右邊,大部分孩子會一邊踩著自己拖過的位置一邊繼續拖;14.4%的學生無法將地面拖乾淨,只知道來回亂拖,卻不知道拖掃聚攏垃圾。
擦桌子同樣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13.9%的學生不會根據清潔需要選擇正確的方法;10.5%的學生擦桌子拿抹布的姿勢不對;16.0%的學生擦桌子是無序的,只關注肉眼可見的髒處,其他地方就「視而不見」了;11.3%的學生擦不乾淨桌面。
針對這樣的調研情況,學校也進行了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大家頭腦風暴後,一致認為,勞動意識與技能的提升,源於勞動思維的形成。因此全校班主任們立刻行動起來,組織同學們,每班選擇一個校園打掃的小問題進行項目化學習的研究,從思維帶動意識,由實踐促進技能的提升。
項目化學習一直是杭州市文新小學的傳統特色,學校早在5年前就已經開始設計各種五育融合、跨學科的項目化學習課程與活動。每個班級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就自己班選擇的這個小問題進行討論、實踐、驗證、反思、調整等等,經歷一個多月的研究實踐,每個班級都形成了研究成果,並將成果拍攝成一個3分鐘以內的勞動小微課。學校將這些小微課收集起來,然後通過校會、勞動教育課等時間,組織全校同學一一觀看學習,班主任再針對班級內發現的問題進行實踐指導。
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實踐活動後,同學們的勞動意識和實踐能力有了普遍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勞動思維得到的更高層次的發展與提升。
傅盈校長介紹,勞動教育一直是學校重點在落實的內容,學校將勞動教育融入學校的課程、學校的文化建設、以及各種活動中,校園裡有很多網紅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比如「蘑菇房」「動物別墅」「食物花園」「香草花園」「生態魚池」等等,都是由班級自行申請認領進行勞動實踐。
「勞動教育需要從孩子的實際需求出發,有時候也許我們成人想想很簡單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卻未必簡單,所以做勞動教育還是需要俯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看問題、思考問題,引導孩子,一步步助力其生長。後期,根據孩子們的實踐研究情況,還會對勞動小微課進行反思與修訂,形成升級版!學校還將對每個學生分年級進行勞動技能考核,以評價檢驗本學期學生的勞動學習實效,考核結果會在學生期末的綜合素質評價單上有所體現。此外,學校還會藉助家委會的力量,梳理小學六年中勞動技能的培養序列,哪些是在校培養,哪些是家庭培養,家校共育,共同促進孩子美好生長!」
通訊員 陳卓婷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