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秉有九種德行的長乘之神

2021-01-08 星語愛讀書

窗外零下二十度的天氣,行走在天地之間,耳朵被凍得生痛,額頭上仿佛放上了冰塊一樣,那種徹骨的寒冷。

陽臺上窗戶的玻璃上結滿了冰,厚厚的一層,用自己的寒冷擋住了大地的冰冷。

太陽早已升起,但幾乎感覺不到它的溫暖,白晃晃的,依然是寒冷的感覺。

不想出門。那麼煮茶讀書吧。

翻開《山海經》,接著昨天的進展繼續讀。

又西三百七十裡,曰樂遊之山。桃水出焉,西流出於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hua魚,其狀如蛇而四足,是食魚。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遊樂山在崑崙山西邊三百七裡的地方。這個山名很有意思,樂遊山。是喜歡去遊玩的山呢,還是遊玩的時候感覺很開心的山?其實都一樣,單單是讀樂遊山這三個字,就仿佛給人一種心情愉悅的感覺。

樂遊山具體在哪裡,它上面都有些什麼呢?

樂遊山在今天的青海省境內,桃水從樂遊山中發源,向西流入稷澤。稷澤,是上古時期的一處水的名字,在今天的葉爾羌河西北,英吉沙漠東南。那裡現在己經沒有水了,已經乾涸成了沙漠了。

樂遊山上有很多白玉,可以打磨成各種精美飾品的那種白玉。

稷澤水中還有一種長有四條腿,身體像蛇一樣的魚,它主要以吃水裡的小魚為生。

西水行四百裡,曰流沙,二百裡至於蠃母之山,神長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狀如人而犳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無水。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從樂遊山向西走四百裡的水路,就到了一片沙漠地區,在沙漠裡行走兩百裡,穿過茫茫的沙漠,就到了蠃母山,有個叫長乘的天神掌管著這裡。這長乘神很有徳行,他的身上具備著天的九種德行。

什麼是九種德行呢?對於九種德行,古人說法不一。

《逸周書·文政》中說:「九行:一仁,二行,三讓,四信,五固,六治,七義,八意,九勇。」 就是仁愛、施捨、謙讓、誠實、堅定、安穩、合宜、智慧、勇敢。

晉·王嘉《拾遺記·軒轅黃帝》說:「九行者,孝、慈、文、信、言、忠、恭、勇、義。」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是一種為人處世之道。長乘神的身上具備這九種德行,是很讓人敬佩的。

那這位天神他長什麼樣呢?是不是很威武的樣子?書上說這位天神長著人的相貌,從圖片上看,他高大威武,面相慈善,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他還長著一條尾巴,長長的捲起在身後,那尾巴的樣子好像是犳的尾巴一樣。

書上說蠃母山上也有很多玉,山下還有很多青石,但是沒有水。

經考古研究,蠃母山可能在今天的新疆且末附近。

好啦,今天的《山海經》就讀到這裡。明天我們讀玉山,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相關焦點

  • 龍生九子,鳳凰也育有九雛,除了朱雀青鸞,到底是哪九種神鳥?
    龍生九子,鳳凰也育有九雛,除了朱雀青鸞,到底是哪九種神鳥?歷史上有著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而那些上古神話更是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和遐想,比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等。我們都聽說過「龍生九子,子子不同」,但是你可曾知道同樣作為神話圖騰中的仙物的鳳凰也生育九雛鳥呢?
  • 從《山海經》中的山神形象與祭祀文化,看《山海經》的杜撰性
    讀《山海經》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奇形怪狀的動物很多,每個山上都有山神,二每個山系講完後,必講到祭祀山神的方法。看來,山神很厲害,祭祀很重要。山神的作用應是統管山上的動物,而《山海經》中諸山上不乏奇異怪誕的動物,這些動物還不乏神奇的能力。出則大旱,大水,大疫等諸災害,也有出則帶來大豐收的。
  • 《山海經》中最恐怖的兇獸,一個是禍國妖妃,一個是厄運之神
    《山海經》中最恐怖的兇獸,一個是禍國妖妃,一個是厄運之神說起山海經,我們一定都不陌生了吧,山海經中記載最多的就是那些奇珍異獸了吧,雖然說山海經在上古時候寫出來的,而且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了,但是我國的很多學者都在研究山海經的內容,因為山海經的原文十分的生澀難懂
  • 二郎神的第三隻眼是天眼?陰陽眼能看見汙穢之物,山海經早有記載
    也有人相信宗教的說法,認為楊戩的第三隻眼處於靈臺方寸之地,由此變化而來。不論何種說法,都承認了二郎神的第三隻眼有神之又神的能力。首先是辨別千變萬化,識破詭計。現在人所以為的天眼與佔卜之術有關,還有中西合璧的星座佔卜也會提到天眼的概念,也常被人用來調侃算命之人。這與起初由天神的第三隻眼,而引申出的天眼的意義完全不同。再往前追根溯源,我們還會在《山海經》中找到與第三隻眼的相關記載,據傳陰陽眼便出自於此。
  • 《山海經》中南方三大山系描述的山神都是什麼形態?
    《山海經·南山經》:「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山海經·南山經》:「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裡。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
  • 山海經之白澤傳說
    白澤,是我國古代神話中妖族的領袖,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榮耀和數百萬的妖族軍隊,而山海經之白澤傳說就是一款以妖族為背景的大型仙俠冒險手遊,遊戲中有著由妖族領先的妖,魔,神,人四大種族,每個種族之間都會爆發殘酷的戰爭,我們的主人公,就是誕生於這樣的亂世,但是亂世出英雄,在這個世界中,利用自己的能力,努力的成為一個頂級的存在。
  • 山海經六大山神:或人身而羊角,或獸身而人面,是你想不到的奇特
    獸身人面神,《山海經》記載: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於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裡。其神狀皆人面獸身。由此可見,這個獸面人身的神仙掌管從鹿蹄之山到玄扈之山一共九座山,是這些山的山神。長著人的臉,豹子的身體,確實怪嚇人的,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神仙都是慈眉善目的,沒有這麼粗獷的,山海經裡面的神仙也確實千奇百怪,讓我們大開眼界!驕蟲,《山海經》中記載: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shi)蟲,實惟蜂蜜之廬,其祠之,用一雄雞,禳而勿殺。由此可見,驕蟲長相和人差不多,不同的是長了兩個腦袋,它是螫蟲的首領,也是一切蜂類動物最親近的母體,是它們的歸宿之主。
  • 《山海經》中的神怪形象都有什麼特色呢?
    《山海經》中的「變形復生」大體上是指某些神怪因為外界的原因改變了原來的形態,但它們並沒有因此而死去,生命對於這類神怪而言只是換了一個軀殼,而靈魂和精神永存。《山海經》中變形復生的神怪按照變形復生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在與自然的較量中變形復生的神怪,以女娃為代表。《山海經北山經》云:「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緣、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該。
  • 《山海經》中的諸山神是外星阿凡達?
    文中防風氏的一節骨骼就能裝一整車,可見其模樣之怪異,也恰恰與《山海經》中所載山神的奇形怪狀一致。而大禹召集諸山神議事,又說明什麼呢?首先,說明了山神並非就是平常的奇禽怪獸,它應當具有智慧,能行使某些職能,這才被當時的王——大禹召來議事。更確切地說,諸山神就相當於地方諸侯,要替王管理地方事務的。
  • 《山海經》:神話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之美及對後世的意義
    《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有我們熟悉的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還有許多關於女性的神話故事,如女媧補天、黃帝女魃、嫦娥奔月、武羅等。《山海經》為什麼寫這麼多女性形象呢?這恰恰說明女性在上古之時,對人類影響已經很明顯,因為女性有孕育之意象,神話中,當然也排除不了這種影響。
  • 上古時期96個龍形神獸,人面龍身,《山海經》中的神秘山神
    魚壞龍之傳自一言——龍跳龍門。雲在一山之口,歲有數日之牖中期,於是段之魚但能逾天門,則為神龍,自此達。早在春秋戰國,夫龍之說已十分普,《山海經》則載近百有餘龍族神獸,或龍神。南山乙龍神循南線一路遊,南山經之首中,謂招搖山,自招搖山至箕尾數十山,擊二千九百五十裡。此十神皆鳥身龍首之獸,代天理山嶽、瀆。
  • 《山海經》中記載了5位上古人首蛇身的神,你知道哪一個?
    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 ,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
  • 傳說中鳳育九雛,鳳凰生下九種神禽異鳥,其中一種被羿射殺!
    在《大戴禮記》中更是記載著,「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鳳凰乃是天下所有羽類的頭,地位十分崇高!很多學者認為鳳凰和龍一樣是當時信仰鳥類圖騰的部落人創造出來的,其原型是雞、鳥、鷹、孔雀,但這種觀點其實很多人都不認同。
  • 《山海經》:「娥皇女英共侍一夫」和悽美的湘妃竹?荒唐!
    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大家好,歡迎收看《山海經》系列第20期。顛覆上古神話的夜述封神又厚顏無恥地來了!01湘妃竹相傳堯想找一個優秀的人來繼承天下共主,堯見舜德才兼備,為人正直,恪守孝道,深得人心,所以有心傳位給舜。為了更深刻地了解舜的德行,於是堯把娥皇女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來考驗舜的德行和品質。
  • 古中國《山海經》中的剛之山神魃,傳到日本後成為了日照神!
    日本妖怪記載中的魃其實就是日照神,又名「旱母」。傳說它生活在險峻的深山中,人臉獸身。儘管獨手獨腳,卻行走如風。據記載此妖怪一出,就會持續乾旱,滴雨不下,引發旱災。據說如果能夠捉住它,然後將其扔進渾濁的水中,它就會窒息而死。
  • 《山海經》上古神獸之饕餮,四大兇獸之一,有何玄機!
    第二饕餮是一種吃人的惡獸這條記載正是學術界饕餮紋名字的來源但是這裡有兩個疑點一、按年代來說這個記載算是後人對前人行為的解釋了我們到現在也沒有找到與之佐證的文物或其他記載所以這裡面有多少的主觀臆斷可信度又有多少?
  • 深度解析山海經最萌的神獸,想帶回家當寵物養
    提起神獸,我們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勇猛或者猙獰的形象,但是山海經裡有一隻神獸,長相十分可愛,和我們平時認知裡的神獸形象大相逕庭。這隻神獸就是帝江,據說和電影裡的胡巴一樣萌。帝江是我們熟知的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山海經》中是這樣記載它的:「又西三百五十裡日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
  • 山海經裡面的神獸是真的嗎?山海經異獸圖以及實力排名
    山海經異獸圖以及實力排名山海經異獸排名排名如下:九尾狐《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史書中記載,九尾狐成就了「大禹」與「塗山氏」的佳緣,成為了中國古書中出現的最早的「婚姻中介」,傳說中人吃了她的肉,可以不逢妖邪之氣,抗拒蠱毒。
  • 為什麼《山海經》中很多人面鳥身?其實大有來頭
    而現代學者考據認為,《山海經》成書年代,距離司馬遷不過幾十年——即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認定:司馬遷和《山海經》最後一批編輯者,所處於的時代具備趨同性。而近代學者魯迅則認為《山海經》是楚國巫師編撰的鬼神之書。總之,古往今來,都有人將《山海經》視為一部奇書。如果從神話史觀角度來看待《山海經》,則會得出一個新穎的結論:那就是《山海經》反映了古代先民的理想和追求。
  • 任劍濤 | 古今之變與公私德行的現代理解
    似乎在他作為論述中國公私德行問題的西方理論背景上,古今之變不是一個所論問題的前提條件,而僅僅是一個虛化的背景而已。這正好印證了陳來教授的相關論述確實有一種靜態解與局部解的特點。從傳統與現代關聯的角度看問題,應當是陳來教授論評公德私德問題預設的解釋框架。這一解釋框架,與設定古今之變為前提的解釋框架差異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