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六大山神:或人身而羊角,或獸身而人面,是你想不到的奇特

2021-01-09 通曉天下事

獸身人面神,《山海經》記載: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於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裡。其神狀皆人面獸身。由此可見,這個獸面人身的神仙掌管從鹿蹄之山到玄扈之山一共九座山,是這些山的山神。長著人的臉,豹子的身體,確實怪嚇人的,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神仙都是慈眉善目的,沒有這麼粗獷的,山海經裡面的神仙也確實千奇百怪,讓我們大開眼界!

驕蟲,《山海經》中記載: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shi)蟲,實惟蜂蜜之廬,其祠之,用一雄雞,禳而勿殺。由此可見,驕蟲長相和人差不多,不同的是長了兩個腦袋,它是螫蟲的首領,也是一切蜂類動物最親近的母體,是它們的歸宿之主。祭祀這個神仙的時候需要用雄雞,才能許願成真。

計蒙,《山海經》中記載:又東百三十裡,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計蒙出之,其狀人身而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去必有飄風暴雨。由此可見,計蒙長得倒是有點像《西遊記》中的龍王了,你看他的特徵,人身而龍首,並且喜歡雲遊四方,而且出去的時候必然有雨環繞在身邊,這不就是龍王本人麼?

馬身龍首神,《山海經》中記載:自女兒山至賈超山共十六座山,方圓三千五百裡。其山神都是馬身龍首神。又名中山神。 這個神仙算是山神裡面比較厲害的,別的山神的勢力範圍是九座山,但是他能管理十六座山,可見本事不小。傳說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燭陰,閉眼就天黑,睜眼就天亮,厲害無比。

人身羊角神,《山海經》中記載:凡東次三經之首,自屍胡之山至於無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裡。其神狀皆人身而羊角。這個神仙能保佑屍胡之山到無皋之山這九座山風調雨順,當為山神,每次祭祀他都需要用一頭羊,他的長相也是人身羊角,可能是從羊進化而來的。

人身龍首神,《山海經》記載:凡東山經之首,自(zhu)之山以至於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裡。其神狀皆人身龍首。注意了,雖然計蒙長相和人身龍首神很像,但絕不是一種神,也毫無任何關聯,人身龍首神的能力要比計蒙小很多,他只能掌管十二山,並且身上沒有環繞風雨之類的東西,可見計蒙比較厲害。

相關焦點

  • 上古時期96個龍形神獸,人面龍身,《山海經》中的神秘山神
    早在春秋戰國,夫龍之說已十分普,《山海經》則載近百有餘龍族神獸,或龍神。南山乙龍神循南線一路遊,南山經之首中,謂招搖山,自招搖山至箕尾數十山,擊二千九百五十裡。此十神皆鳥身龍首之獸,代天理山嶽、瀆。此神以同一方,業亦盡同,則其狀亦如一,皆是長著鳥身,龍之首。若祭此十位,則得以殊之祭與儀。
  • 從《山海經》中的山神形象與祭祀文化,看《山海經》的杜撰性
    讀《山海經》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奇形怪狀的動物很多,每個山上都有山神,二每個山系講完後,必講到祭祀山神的方法。看來,山神很厲害,祭祀很重要。山神的作用應是統管山上的動物,而《山海經》中諸山上不乏奇異怪誕的動物,這些動物還不乏神奇的能力。出則大旱,大水,大疫等諸災害,也有出則帶來大豐收的。
  • 《山海經》怪獸形象研究:燭陰人面蛇身 何羅魚「一首十身」
    古人將動物分為鳥、獸、鱗、介四類,《山海經》裡的怪獸既有同類生物之組合,又有跨類別的組合。比如《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鯥,「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肋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這是一種集「鳥、獸、魚、蛇」於一體的怪獸,乍看難以辨識。它們身體器官的銜接之處,已被繪像者極力續接,欲將各部分之間的差異消弭於無形,然而每每徒勞無功。
  • 傳說中各種長著人面的異獸
    《西次三經》:「槐江之山……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山臊:山臊是傳說中西方深山中的似人怪獸,因鳴聲似「山臊」而得名。高僅一尺餘,赤身裸體,性不畏人。常捕蝦蟹往人燃的篝火旁炙烤,並偷食鹽以佐食。人如遇逢,患寒熱病。兇此,用竹燃篝火,山臊畏爆響聲便不敢來。
  • 古神不是只有伏羲女媧,這幾個古神你未必知道!
    文/曉夢閣主(女岐)中華文化始於神話,中國有許多神仙,最早的一批人們稱之為古神,比較典型的,也是人們所熟知的比如,人皇伏羲、神農、女媧、共工等,那今天閣主給大家介紹的古神你們未必知道,權當補充知識。(姑獲鳥)女岐女岐,古女神,又稱九子母。在《楚辭·天問》裡記錄:女岐,神女,無夫而生九子。
  • 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它們都是什麼樣的?山海經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支怪古籍之一,在那麼多的內容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書中對於各種各樣的精怪的記載,在下面所羅列的上古十大精怪中,你都認識哪些呢?雨師妾多名怪古代中國神話中的國名。
  • 四方臉的岐山山神,娃娃臉的句芒,這組山海界的神仙萌出新高度
    涉 ,乃是是岐山的山神,有三隻腳,人的身體,四方臉。這個樣子看起來簡直萌呆了,肯定不是古人的畫風。記載於《山海經·中次八經》:又東又東北百五十裡,曰岐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林多樗。神涉處之,其狀人身而方面三足。
  • 《山海經》中南方三大山系描述的山神都是什麼形態?
    《山海經·南山經》:「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山海經·南山經》:「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裡。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
  • 《山海經》中的諸山神是外星阿凡達?
    客人又問,你所說的神是掌管什麼的啊?孔子說,掌管山川的精靈,能為地方百姓建立社會秩序與規範的,它就是神。掌管社稷的(精靈),能為天下建立規範的,那就是公侯。神和公侯都屬於王管轄。這裡的群神指什麼?從孔子的描述來看,很大可能就是諸山神,這與《太平廣記》裡記載「大禹囚禁商章氏、兜廬氏等山神」的故事正好一致。
  • 青丘九尾狐,灌灌人面魚,《山海經》山經,青丘山之旅
    昨天取消了基山行程,歇了一天,隊員們滿血復活。今日凌晨即走起,一路向東,直奔青丘山。行約300裡時,遠遠地已能看到基山之巔。我們不由得想起眼睛長在脊背上的「羊」,還有三顆腦袋的「雞」,胳膊上瞬間生出一層雞皮疙瘩,同時又感覺那基山充滿了神秘氣息。繼續一直往東,又行大約300裡,便是青丘山。青丘山鬱鬱蔥蔥,正如它的名字。
  • 人面赤身?《山海經》中的神話生物竟然是真的?
    但是其實不盡然,世界這麼大,山海經所描述的生物並非完全沒有原型。我們先來看看《山海經》中的一段描述「某水出焉,其中多龍魚,其狀如魚而人手人面,白文六角,佩之不迷。」乘黃 shèng huán: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這些異獸的描述要麼是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外形,要麼就是擁有各種奇異的能力。著實讓人無法相信在現實中也會有原型。
  •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
    當然,《山海經》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裡面記載的諸如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等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以及各種奇珍異獸了,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其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更是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蠱雕——據《山海經南山經》記載:「又東五百裡,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是食人」。
  • 山海經中的十大人面獸!有的吞噬火焰,有的還能抵擋雷劫!
    《山海經》中記載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奇禽怪獸,它就像是一個令人拍案驚奇的動物博物館。 而其中有一些很有特點,比如人面馬身的英招,人面鳥身的畢方,人面豺身的化蛇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 人面鳥身的九大上古神祇,玄冥、九鳳鳥上榜,最厲害的聞所未聞!
    上期,小編盤點了人首蛇身的七大上古神祇,好多人可能會產生錯覺了,上古大神什麼時候都變成蛇的形象了?如女媧、伏羲、共工、燭九陰、后土等等,都是人首蛇身。其實不然。古籍記載的諸多大神確實多是動物的形象,並不都是人首蛇身,比如,還有——人面鳥身!
  • 山海經|不同的山神,古人用不同的儀式祭祀
    《山海經》讀到今天,西次二經就讀完了。西次二經中共記錄了十七座山的山形,它們的地貌以及這些山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生活在山上的動物和植物,還有那豐富的礦產資源。今天讀西次二經中的最後一篇文章,祭祀山神的儀式。凡西次二經之首,自鈐山至於萊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裡。
  • 為什麼《山海經》中很多人面鳥身?其實大有來頭
    而現代學者考據認為,《山海經》成書年代,距離司馬遷不過幾十年——即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認定:司馬遷和《山海經》最後一批編輯者,所處於的時代具備趨同性。而近代學者魯迅則認為《山海經》是楚國巫師編撰的鬼神之書。總之,古往今來,都有人將《山海經》視為一部奇書。如果從神話史觀角度來看待《山海經》,則會得出一個新穎的結論:那就是《山海經》反映了古代先民的理想和追求。
  • 《山海經》中十個神秘山神,長著龍頭鳥身子,龍族的混血兒?
    大叔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遠古時代的山神。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一)很多小寶貝對於山神的認識,應該還停留在《西遊記》中的土地神,小說中的神仙譜還算比較規範,不管是山坡還是陸地或者沙漠等各種地形,統轄他們的神仙一律都叫「土地神」。比如盤絲嶺的山神叫土地;五莊觀的神仙也是土地。還有火焰山的、通天河的統統都由土地管理。
  • 崑崙山三位山神 陸吾 開明獸 人面虎身神
    這位天神有著老虎的身子和九條尾巴,一副人的面孔,還長著老虎的爪子。他還兼管天上九域之部界,以及天帝苑囿之時節,因此又稱天地之神。《海經》中,崑崙山共有三位山神,分別是《西次三經》中的陸吾,《海內西經》中的開明獸和《大荒西經》中的人面虎身神。這三位山神雖名不同,實則同他們神職相同,都是崑崙山神;且他們的形象都為人面虎。這三位英名顯赫的山神,其形象大量出現在後世的器具上或畫像中。
  • 山海經:南方祝融人面獸身,到底是什麼獸?為何楚帛書中是猿猴?
    》中提到了南方之神祝融為「人面獸身」,但卻沒有說明他到底是採用了什麼獸的身體,巧的是在《楚帛書》中祝融卻看起來像是一隻猿猴,這是什麼原因?其中蓐收和句芒,明確說明是「鳥」身人面,但祝融採用的具體是什麼「獸」身?在此卻並未言明。  《海外南經》:「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 《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敦煌壁畫中人面獸身的九頭開明獸
    《山海經海內西經》說巨大的崑崙山有九道門,守門的就是開明獸,身體象大老虎,有九個頭並且長著人臉,表情肅穆,始終瞪大眼睛環視崑崙下界,不讓任何異物進入神聖區域,保護崑崙的和平安寧。在崑崙之上還有個叫陸吾的天神,見《山海經西次三經》:「西南四百裡曰崑崙之丘,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陸吾和開明獸相貌接近,職務是為天帝管理園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