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綠茵場都變成軍訓場後,中國足球的希望只能寄予四眼狗麼
足球是中國人的愛也是痛。我們擁有世界最多的球迷和最多的廣告贊助,本次俄羅斯世界盃除了我們的國家隊沒去,該去的都去了。十萬觀戰大軍連同十萬隻小龍蝦一同開進了俄羅斯,所有比賽場地都充斥著中國元素和中國面孔。儘管我們的球隊不見蹤影,但巨大的廣告看板上還是打上了「中國第一」的字幕。這是一家有錢的中國公司推出的廣告,它只是要讓全世界都看到公司的形象,並非指中國足球「第一」。無論怎樣,大家都在極力為國爭光。更有趣的是在聯合國安理會拍「世界盃全家福」時,中國官員手裡竟然舉起的是一個桌球拍,意思是告訴世人我們也有狠角色。這一造型即被網友稱之為「霸氣」!
然而瞬間的振奮並不能抹去中國球迷心中長久的遺憾,為此有人忿忿不平,憑什麼一支排名73位的球隊要拿到世界前六的薪水?也有人把矛頭對準中國足協,認為這種官僚機制害了中國足球,但這種邏輯並不能解釋中國桌球的輝煌。國人始終疑惑,像烏拉圭這種只有300萬人口的國家竟然也能打造出一支世界勁旅,而顯得我們這些大國民實在有些沒有面子。
似乎一切從表面上還無法得出結論,如果我僅說足球在國內實際上是被禁止的一項運動,恐怕所有的人都會罵我是「白痴」。直接可以反駁的證據是現在學校裡的足球場已經成了標配,哪像前些年孩子們只能在打穀場擺幾塊磚頭玩足球。然而,這也正是我提出質疑的地方,我們的孩子尚能在街頭野地踢球的時候,雖然學校裡大多還沒有足球場,但那時的國家隊正處於亞洲的頂峰。再看南美洲的情形,那裡的球星幾乎都從荒野中成長起來,而我們十三億多人有幾個是在真正踢球?
學校的綠茵場長滿了從國外進口的草,只是早已不再用來踢足球;國家隊的足球訓練場站滿了從外國請來的教練,只是找不到給力的球員。這可能才是問題的關鍵。
儘管學校裡的綠茵場很少用來踢足球,但它還是不可或缺,沒有足球場的學校似乎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甚至可能導致家長們不願把子女送進那麼寒酸的地方。一切都旨在一個「面子」。當然,校園裡的球場還承載著一個莊嚴肅的任務,那就是用做每年的軍訓場。而軍訓是無論如何都要進行的,這關係著小孩子能否學會絕對地服從。
學生的一切必須服從於考試分數,做一名乖乖生則是取得好成績的必要條件。至於足球,還是讓它見鬼去吧!
事實上,國家沒有任何一條法規禁止孩子們踢足球,反而是提倡學生要德、智、體全面發展,誰說我們禁止孩子踢球?
同樣也是事實上,你很難再找到好的足球苗子;因為十三億人並非足球運動員的選材基數,真正可選的範圍僅僅局限在國家花大錢送到國外去培訓的那幾個人中。如果烏拉圭可以從一萬人裡挑出十一人來,那中國足球隊最多只能在幾百人中挑選。這是我們的現狀。
從課堂看去,一排排乖乖生整整齊齊坐著,他們伸長脖子使勁扯起嗓子脹紅了臉在背誦,樣子很像早晨學打鳴的小公雞,而學生鼻梁上架著的眼鏡讓他們看起來活像「四眼狗」。學生背誦的內容大概有《弟子規》、還有一切需要背誦的課文。
在一次由家長參與的聽課活動中,我看到孩子們背誦《弟子規》時賣力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有的家長已被感動的流下了眼淚。我的鼻子也有些發酸,倒不是因為激動,而是不由地產生了一種憐憫,看這些孩子整天都在背誦,歷史幾千年積攢下來文明成果都要讓他們記住,他們那還有玩耍的時間,更別說踢足球了。
野外可以踢球的地方早已蓋滿了大樓,而學校裡的球場都在軍訓,體育課差不多也就是「一二一」正步走、或乾脆給學生發個籃球亂槍一陣子。
當所有孩子都在拼命掙取分數時,當綠茵場都變成軍訓場後,中國足球的希望就只能寄予在我們的小「四眼狗」身上了。
等他們再長大一點,或許不必拖著一身贅肉真正拼搏在足球場上,他們可以到電競專業繼續深造,憑著中國人聰明的大腦和靈巧的手指,只需操縱鍵盤就可以在廣闊的遊戲天地裡贏得「世界盃」。
如果我們註定從現實中得不到,那就轉戰到虛擬世界吧!畢竟在遊戲中贏了也是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