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展館 向善大舞臺(社會治理在身邊)

2020-12-04 人民網

  核心閱讀

  寧夏銀川寶湖社區建設家風家訓館,助力社會治理:展示好家風、鄰裡互助故事,引領居民向上向善、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在此基礎上,成立志願者服務隊、鄰裡互助社,居民發揮各自特長開展志願服務。幹部以身作則,衝在為民服務第一線,在和諧鄰裡關係上發揮帶頭作用。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近日,在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舉辦的一次活動中,由12歲的小志願者王施羽、62歲的鄰裡互助社牽頭人吳平、72歲的寧夏「最美人物」高德惠3人合唱的一曲《寶湖鄰裡之歌》,博得了陣陣掌聲。

  歌曲的作者是寶湖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紅彩,而3名演唱者則分別是寶湖社區的家風家訓館義務講解員、社區志願者和互助社成員。他們之間的緣分,要從這個寧夏首家社區家風家訓館說起。

  弘揚正氣

  講好家風故事

  倡導善事善行

  走進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很難想像,這個僅有140平方米的小展館,自2017年底開館以來,已經接待了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觀者3萬多人次。    

  展館裡,「古人好家風」「名人好家風」「傳承好家風」和「我們身邊的好家風」4個部分以時間為主線,展現出歷史名人的家風故事,還收藏、陳列了社區居民捐贈的自家家規家訓、年代照片、手工藝品、老舊物件。

  「除了展品之外,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發生在居民鄰裡間文明互助、親如一家的故事。」李紅彩介紹,「我們有20名志願講解員,其中一部分是退休老黨員,還有10名小學生,他們不僅僅是志願講解員,也都是真正的社會服務者、志願者,大家把親身經歷和身邊的故事講給別人聽,每一位都『自帶流量』。」

  「父親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他教育子女要『認真做人,踏實做事』,這也是我們的家訓。」在父親的教導下,吳平20歲就當選寧夏三八紅旗手。

  「居民成為志願講解員,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潛移默化中,好人好事越來越多。」李紅彩說。

  前幾年,社區一居民家裡的兒子患病,李紅彩得知情況後,立馬找來「鄰裡一家親互助社」社長吳平商量如何幫扶。沒多久,10多名互助社成員便各自認領任務,輪流為這戶人送來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等。後來,這家人時間和經濟寬裕了一些,便要求加入互助社,表示要回饋社會。

  志願服務

  發揮自身特長

  解決居民難題

  2013年,李紅彩和5名社區工作者通過半年走訪,動員居民發揮自身特長開展志願服務,最終匯聚了1170名志願者。同時整合黨支部工作,印製了「社區服務卡」「鄰裡親情卡」發到每家每戶,提供「菜單式」服務。居民持卡可以按照上面的通訊錄,與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聯繫。

  一張卡片,在鄰裡、社區之間搭起了互助的橋梁,也把志願服務與創新社區治理有機結合。社區有針對性地圍繞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立了「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鄰裡一家親互助社」等隊伍,為居民提供法律諮詢、心理疏導、買菜送藥、代繳水電、看護老人等服務。另一方面,開展「鄰裡幫」「鄰裡學」「鄰裡樂」「鄰裡親」系列活動,形成鄰裡互助互愛、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

  12歲的王施羽自從搬入社區,就成為志願者中的一員。節假日裡,王施羽約上小夥伴,穿上紅馬甲,人手一份《社區文明公約》,遇到遛狗不拴繩、垃圾不分類等行為,便立馬跑到當事人面前,用清脆的聲音說:「叔叔、阿姨,我給您讀一段咱們社區的文明公約……」規勸效果出奇的好。就在去年,王施羽當上義務講解員、參與志願服務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為展館引來了其就讀學校金鳳區回民三小4000餘名師生、家長的集體參觀。

  社區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在居民心中種下了團結友愛的種子,如何使其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就需要搭建起一個展示、引領的平臺,這便是催生家風家訓館建成的原因。

  「寶湖社區居民間的友愛互助是金鳳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個縮影。」金鳳區區委書記李全才介紹,近年來,金鳳區探索智慧型、便利型、服務型、制度型文明實踐工作路徑,打通宣傳、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成立了一批以農村「兩個帶頭人」、社區「安居大媽」等為主體的志願服務隊。截至目前,註冊志願者8.3萬餘人,成立志願服務隊452個,實現了家門口弘揚正能量、零距離服務每一天。

  幹部帶頭

  主動做出表率

  服務社區居民

  寶湖社區成立於2012年,轄區居民1萬多人,很多家庭都是因工作等原因從周邊城市遷來。如何把新社區創建成氛圍融洽的「熟人社區」,李紅彩想到了打造「鄰裡親情」品牌,把和諧鄰裡關係作為突破口。

  72歲的高德惠是寶湖社區的一名老黨員,他雖然年逾古稀,但依然滿懷熱情,不僅參與社區組織的慰問困難居民、幫助菜農銷售滯銷蔬菜等活動,還時常在社區微信群中發表一些原創詩歌、散文,頗受居民歡迎。他也是家風家訓館的首席講解員。高德惠說:「家風家訓館是一個很好的平臺,能深入淺出地讓大家學習知識、了解道理。」

  前段時間,為了防控疫情,李紅彩天天在群裡與網格負責人和志願者帶頭人溝通,安排防疫工作,囑咐居民儘量不要出門。而她自己則穿上防護服,承擔起了給居民訂菜、送菜的任務。每日從清早做統計,到去定點機構取菜,再挨家挨戶送完菜,要整整一上午時間,李紅彩一個人一幹就是半個多月。

  「正是咱們社區幹部這種身先士卒的幹勁兒、捨己為人的服務精神,把大家擰成了一股繩。」高德惠說。

  6月以來,寶湖社區黨委結合各小區黨支部在解決社區治理難點、焦點問題過程中摸索出的好方法、湧現出的好人好事等,鼓勵各黨支部書記以家風家訓館為載體,帶頭講特色黨課,豐富黨員教育內容。

  如今,寶湖社區家風家訓館已成為銀川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家庭、活躍在家庭、見效於家庭的有效載體,成為黨員幹部廉潔修身齊家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社區家庭教育的宣傳主陣地,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基地,民風文化的培育基地。

  「希望我們的家風不僅僅是修身齊家的家風,更是鄰裡間親如一家的家風。」李紅彩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3日 12 版)

(責編:牛鏞)

相關焦點

  • 「小展館+大講堂」,別樣的主題黨日可以這樣鮮活~
    「小展館+大講堂」,別樣的主題黨日可以這樣鮮活~ 2020-12-24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切口」立法解決社會治理「大問題」
    5月15日,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這是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也是我省從「小切口」入手探索社會治理和民生領域立法的一次成功實踐。據介紹,省人大常委會在研究過程中認為,隨地吐痰陋習由來已久,既不衛生也不文明,看似小事,實屬大事。
  • 瀘溪縣武溪鎮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助力文明城區建設
    寬闊整潔的小區街道、整齊劃一的居民樓院,鬱鬱蔥蔥的小區廣場,展現著一個新時代新城鎮新治理格局下的城中花園小區,這裡便是瀘溪縣武溪鎮白沙社區桂花小區。為確保轄區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穩步有序開展,提高轄區網格化服務工作科學管理水平,切實增強轄區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武溪鎮著力規劃白沙社區打造成為以黨建進小區、微改造進小區、網格化管理進小區、物業管理進小區、文明創建進小區的「五進小區」治理模式為重點的基層社會治理示範點。
  • 「小毛驢」亂象治理折射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闖紅燈、逆行、隨意駛入機動車道、搶佔人行道……「小毛驢」亂象頻現,已經給交通秩序帶來了極大風險,給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們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常識匱乏,存在「對方能看見我」和「對方會讓我來」的僥倖心理。另一方面是地方對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管理辦法存在欠缺,執法不嚴,違法成本低,讓騎行者忽視了危險駕駛的嚴重後果。
  • 白沙街發揮網格作用助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白沙街發揮網格作用助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精細化 2021-01-08 2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4月30日,2019世界月季洲際大會「幸福像花兒一樣」漢式集體婚禮在河南南陽月季大觀園如期舉行,30對新人在充滿漢代風情的音樂詩篇中,身著端莊的紅色漢式婚禮服,在月季大舞臺攜手成為伴侶。集體婚禮嚴格遵循史料,再現了迎賓禮、沃盥禮、同牢禮、合巹禮、解纓禮等傳統婚禮流程,儀式感十分厚重,同時又弘揚傳統美德、倡樹文明節儉婚俗,令廣大群眾連連稱讚。
  • 崇德向善 潤物無聲
    近年來,我市始終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建設文化名城、文化強市和「東方品質之城 幸福和諧杭州」的基礎工程,制定出臺《杭州市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等一系列文件,並積極運用媒體、網絡等多個輿論場,藉助平民英雄、美德少年、「我身邊的好人」評選、市民大學堂、道德講堂、發現最美杭州人、學雷鋒為民服務日等活動,發揮民間力量,推動觸及心靈的思想滲透,引領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
  • 西青區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文明城區 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文明城區創建歸根結底是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近年來,西青區聚焦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改造升級全區菜市場、小商場、小超市;按照「一巷一策」的原則,對全區270餘條背街小巷實行綜合治理,打造百花巷、睦鄰巷等一批特色小巷;利用街頭巷尾和小區周邊的「邊角料」,打造「口袋公園」。
  • 樂安縣培養「法律明白人」 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鄒賽紅、鄒麗紅報導:今年以來,樂安縣進一步強化政治站位,明確目標任務,著力推進農村「法律明白人」有序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  為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參與農村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的作用,推進法治鄉村建設,5月中旬,樂安以縣委辦、縣政府辦名義下發了《推進農村「法律明白人」參與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明確了要求,細化了責任,為推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起到綱舉目張作用。
  • 邱澤奇:數字時代,科技向善為什麼更重要?|科技向善大咖說
    【科技向善大咖說·第四期】邱澤奇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長期關注技術變革對社會的影響,圍繞技術與組織、技術與發展、技術與社會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尤其是對過去二十年裡,網際網路給中國社會帶來的變化有著深刻洞察。
  • 專業人士細談心 講理講法解糾紛(社會治理在身邊)
    在基層,一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解決不好,就容易引發糾紛。過去,由於工作人員少、群眾參與度低,矛盾調解有時力度不夠。對此,河口區著力打造三支隊伍:網格常駐黨員,專職調解員、律師、派駐法官等專業力量,社會公益組織人員。
  • 中國婦女報社論: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社會大和諧
    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到今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強調「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作出的戰略性制度安排,為新時代家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升到歷史新高度。全國婦聯在城鄉開展五好家庭評選已經走過了十二屆,成果豐碩、影響深遠。
  • 郴州:宣傳學習道德文化 營造崇德向善社會氛圍
    一個和諧美好的城市,需要道德力量的加持,才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修養。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宣講好人事跡,郴州市踏實做好一系列道德建設工作,傳遞社會正能量。  同時把鄉賢文化建設工作納入各級文明單位創建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考核範圍。  同時,郴州市桂陽縣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爭做好人、表彰好人」活動,廣泛開展「好幹部」「好醫生」「好媳婦」「好居民」「好單位」「好領導」等評選表彰活動,延伸「好人文化」建設工作內涵,不斷凝聚社會正能量。
  • 《科技向善白皮書 2021》發布:線上線下共生共榮
    會上發布了《科技向善白皮書 2021》和《數實共生——未來經濟2021白皮書》兩份白皮書和《變量:2021數字科技前沿應用趨勢》報告。《科技向善白皮書 2021》總結和梳理了過去一年全行業內對科技向善的思考與實踐,精選多領域知名學者,圍繞科技倫理、網際網路行業治理、企業內部科技向善機制建設等主題訪談,以及「可解釋性AI」「AI協助自閉症診斷」「網絡社區氛圍建設」「短視頻流量分發機制」等技術和網際網路案例研究。
  • 寧夏固原小積分凝聚鄉村治理大合力
    寧夏固原小積分凝聚鄉村治理大合力 發布時間:2020-11-19 15:50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申東 「積極參加普法學習一次積2分、參與調解矛盾糾紛一次積
  • 諸暨楓橋:社會治理「金名片」綻放平安新光華
    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系列報導(一)諸暨楓橋:社會治理「金名片」綻放平安新光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寫進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56載歷久彌新,「楓橋經驗」與時俱進,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驚人的創造力。
  • 興化戴窯鎮文明創建什麼顏色?別樣「紅橙藍」告訴你
    「志願紅」傳遞文明範兒勸導違規停車、引導群眾文明出行……戴窯鎮通過志願服務將「虛功實做」,把「軟實力」變成「硬動力」,樹起文明向善的道德「風向標」。鎮機關幹部、各單位部門工作人員按照網格包保要求,每日開展責任區內的督查、巡查工作,對標對表創建工作要求,對亂停亂放及時制止,對白色垃圾、小廣告等及時清理,加強環境衛生精細化精準化治理,夯實了創建根基。
  • 中國社企論壇2019年會倡導商業向善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記者 王祖敏)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以下簡稱社企論壇)2019年會將於10月15日--17日在成都舉行,其主題是「科技賦能、資本助力、商業向善」。
  • 流浪狗治理折射城市文明
    近日,西安龍女士被流浪狗咬傷後身亡事件,再次將「流浪狗治理」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可以說,消除「流浪狗痼疾」考驗著城市管理的水平,同時也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程度。眾所周知,流浪狗會傳播疾病、影響交通安全、擾亂公共秩序。
  • 建好小家為大家,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建好小家為大家,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2021-01-08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