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系列報導(一)
諸暨楓橋:社會治理「金名片」綻放平安新光華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寫進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56載歷久彌新,「楓橋經驗」與時俱進,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驚人的創造力。「由楓橋一處的『盆景』綻放為遍布全國的『風景』,作為楓橋公安人,我倍感壓力。」浙江省諸暨市公安局楓橋派出所第19任所長楊葉峰說。不過,讓楊葉峰心安的是,身邊那些和他一樣踐行「楓橋經驗」的身影,讓這個基層社會治理「老字號」在新時代彰顯出強大的實踐力量和時代價值。
多元共建——吵不起來的架
初見老楊,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一身整潔的西裝,一副金邊方框眼鏡,兩道長壽眉似乎訴說著他豐富的人生。
老楊名叫楊光照,今年69歲,退休前在楓橋派出所當了24年民警。「有困難找老楊」,是當地群眾的一句口頭禪。
2008年初,楓橋派出所為他量身打造了「老楊調解工作室」,專門從事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2010年,退休後的老楊被楓橋派出所返聘,工作室升級為以專業調解人員為主、社區民警參與、特邀調解員輔助的「老楊調解中心」。
走進「老楊調解中心」,100多本日記記錄著老楊30多年來的1萬多個調解故事。
「成立9年來,『老楊調解中心』累計受理各類糾紛近2000起,群眾滿意率100%!」談起老楊,楊葉峰滿是自豪。
以「老楊調解中心」為主,楓橋派出所聯合楓橋鎮綜治中心,通過警務站調解室,發起成立村企調解會,全面發動志願者參與,建立起「專業調解攻克疑難問題、聯合調解化解矛盾糾紛、駐村指導預防矛盾隱患」的三級社會矛盾預防化解機制,形成了多元共建的新局面。
進入新時代,以公安機關為主導、多元化化解矛盾糾紛的格局在楓橋、諸暨、紹興逐步形成。據統計,目前,諸暨市公安機關已發動1200餘個社會組織參與化解矛盾糾紛,平均每3戶家庭就有2名社會組織成員。2017年至今,在公安機關指導下,諸暨市社會組織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近1.7萬件,調解成功率達95%。
平安共建——叫不出聲的狗
「葛大姐,在家嗎?」「在呢、在呢,裡邊請、裡邊請!」
走進葛大姐家,門口的狗高興地衝著王玉春直搖尾巴。
軍轉幹部王玉春是楓橋派出所社區民警,「不笑不說話」是他入戶走訪的獨門秘籍。
「最近村裡有沒有什麼治安問題?」「有沒有接到電信網絡詐騙電話?」「村裡有沒有陌生人出入?」……
在葛大姐家的電視柜上,記者看到了幾份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資料。
「這是前兩天玉春送來的。」葛大姐笑著說,「為了大家的安全,他幾乎天天來,就差住在我們村裡了,我家的狗看到他都不叫喚了。」
入夜,楓橋鎮安靜下來。位于楓橋鎮孝義路的「紅楓義警工作站」裡卻熱鬧不已。
「咱們兵分兩路,到鎮裡的主要路口去巡邏一遍。」「紅楓義警」協會負責人陳榮周正在為大家分配任務,「剩下的人把今天進村入戶了解到的流動人口核查信息反饋給民警。」
從2017年3月「紅楓志願者協會」建立到當年7月「紅楓義警」正式成立,陳榮周是親歷者、組織者。
「我和義警的關係是朋友、夥伴式的,人民群眾是維護社會治安的強大力量。」社區民警、「紅楓義警」黨支部書記趙信說。
有黨建引領、有章程宗旨、有派出所指導工作,「紅楓志願者協會」讓119名「紅楓義警」找到了「娘家」。
「他們不要一分錢報酬,卻逐漸把志願活動升華成為責任,投身於治安巡邏、矛盾化解、社區矯正等警務志願活動中。」趙信說。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走在楓橋安靜的石板路上,陳榮周對記者說,「我們要把『崇法尚義、積安向善』的楓橋基因印刻在骨子裡。」
最多跑一次——從不缺位的服務
楓源村,位于楓橋鎮西南部,「楓橋經驗」發源地之一,是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示範村。
「馬上辦,讓百姓更省時;網上辦,讓百姓更省心;就近辦,讓百姓更省力;一次辦,讓百姓更省勁。」走進楓源村為民服務中心,牆壁上的標語格外醒目。
標語旁邊有一臺越警管家自助服務機,群眾可以辦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網安管理等方面的業務。
「這是一臺集查詢、辦理、列印等功能於一體的公安事項自助辦理機。」社區民警孫法均介紹,「群眾只要在移動終端機上動動手指、刷個臉,就可以辦理居民戶口簿補領、臨時身份證明開具、交通違法查詢處理等業務。」
如今,在楓橋派出所鎮南警務室的24小時警務自動服務區,群眾只要帶齊材料,隨時可以辦理車輛違法行為處理、身份證自助辦理、港澳通行證籤注等業務。
據楊葉峰介紹,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帶動下,楓橋派出所服務窗口與鎮行政服務中心實行合署辦公,128項公安業務可在服務窗口一次辦理。此外,他們還在29個村級服務中心設立公安代辦點,由社區民警提供5大類58項警務的預約、代辦、上門等服務,切實做到一網辦、就地辦、馬上辦、一次辦。
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
如今,從管理走向治理、從管理邁向服務的公安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釋放公安「放管服」改革紅利,讓服務不缺位、工作主動靠前的生動實踐在楓橋開花結果。
「我們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踐行『楓橋經驗』,不忘初心、永在前列,真正實現社會治理精細化、精準化、精確化,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添磚加瓦。」浙江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王雙全表示。(中國警察網記者 王傳宗 溫 凱 陳曉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