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系基因組測序完成

2021-01-08 科學網

 

中外研究人員7月31日在英國著名學術雜誌《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網絡版上說,他們已完成對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系的基因組測序。

 

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系對生物製藥意義重大。全球藥物蛋白每年的市場銷售額約為990億美元,其中至少70%的藥物蛋白來源於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系。

 

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與美國GT生命科學公司的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說,他們採用新一代測序技術對中國倉鼠卵巢K1細胞系進行測序、組裝,共預測了2.4萬多個基因,並對預測的基因進行了功能注釋。

 

該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徐訊在華大基因研究院發布的新聞公報中說,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系基因組測序的完成將有助於從基因水平進一步了解其細胞的功能,從而促進對該細胞系的優化應用,降低生產成本。

 

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王俊認為,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系基因組測序的完成為今後系統且高效地研究更多細胞系提供了基礎,這是將基因組學應用於生物醫藥生產的重要一步。(來源:新華社)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系簡史
    生物製藥離不開細胞表達系統,而最常用的細胞系則是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inese hamsters Ovary,CHO細胞)表達系統,這一細胞系又是如何從中國倉鼠中分離建立並應用於生物製藥的呢?   了解這一細胞系的歷史,對細胞學界、生物製藥業有很大啟示。
  • 日本完成一種毒蛇全基因組測序
    原標題:日本完成一種毒蛇全基因組測序 新華社東京7月29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原矛頭蝮是日本一種有名的毒蛇。日本研究人員近日對這種毒蛇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並表示相關研究將有助抗蛇毒血清的研發。 日本東北大學?九州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研究人員聯合完成了這項研究。
  • 我國在牧草領域完成第一個基因組測序
    1月9日,記者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張新全教授團隊已完成了鴨茅全基因組測序工作,這是我國在牧草領域完成的第一個基因組測序,將為選育出更多優質、高產、適應性強的牧草提供有力保障。 陽光燦爛、雨水充足的夏季是不少植物「瘋長」的季節,但對於鴨茅卻格外難熬。
  • Science:非洲爪蟾(Xenopus tropicalis)基因組測序完成
    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4月30日報告說,他們成功完成對一種非洲青蛙的基因組測序,這項成果有助於理解一些人類基因的基本功能。非洲爪蟾的基因組有約17億個鹼基對,包含2萬至2.1萬個基因,其中約1700個基因與人類相應的基因非常相似,而這些基因與癌症、哮喘、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有關。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成果有助於理解一些人類基因的基本功能,從而更好地將其應用在人類健康領域。此外,它還可以幫助科學家找到兩棲動物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消亡的原因。
  • 利用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首次繪製食蟹猴卵巢單細胞衰老圖譜
    該研究利用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首次繪製了食蟹猴卵巢的單細胞衰老圖譜,同時利用人類卵巢細胞研究體系,發現增齡伴隨的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是靈長類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徵之一。 卵巢結構複雜,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其中包含處於多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泡,還有其它為卵泡發育提供必要營養和支撐的多種細胞類型。。
  • NAT COMMUN:中華獼猴桃基因組測序完成
    10月18日,中華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紅陽」的基因組測序研究文章在國際權威雜誌《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該項研究對廣泛栽培的中華獼猴桃品種「紅陽」的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獼猴桃進化過程中3次基因組倍增歷史事件,揭示獼猴桃富含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花青素等營養成分的基因組學機制,為獼猴桃品質改良和遺傳育種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華獼猴桃基因組計劃由獼猴桃基因組國際合作組織(International Kiwifruit Genome Consortium, IKGC)歷時3年完成。
  • 2000:中國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分配任務
    其中,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價值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遠遠超過前兩項。    何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它的核心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這裡蘊藏著生命的根本奧秘。科學家一旦研究清楚了所有基因的鹼基對分布詳情,就等於找到了揭開人類生老病死秘密的鑰匙。掌握人類基因的有效應用技術,將會使人們渴望延年益壽,徵服疑難病症的夢想成為現實。
  • 我國第一個牧草基因組測序由我校完成!
    經過不懈努力,日前他們完成了鴨茅全基因組測序工作。這是我國首次在牧草領域完成的第一個基因組測序,將為選育出更多優質、高產、適應性強的牧草提供有力保障。整整花了3年時間,團隊試圖利用二代測序的方法構建基因組序列,結果卻大失所望。 由於牧草基因組大、重複序列及雜合度都較高,這增加了基因組序列構建的難度,且我國尚未有牧草基因組的相關報導,無成功經驗可借鑑。
  • 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300萬降至500美元
    而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不斷進步,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300萬美元降至500美元,在有生之年,我們或許可以一窺自己生命最本質的秘密。但是,隨著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全基因組測序的成本在十年內一降再降,今年年內將低至500美元。未來,選擇做一次全基因組測序或許像買一件衣服一樣自然,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二十年前,人類的全基因組測序困難重重。2001年首個人類基因組草圖繪製完成,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6個國家超過3000名科學家共同參與,耗時13年,耗費資金超過30億美元。
  • 英國完成「10萬人基因組計劃」精準醫療加速發展
    完成大規模數據採集,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是容易完成的。但獲得數據後,這個項目的意義才剛剛開始,如何讓更多團隊參與分析和應用開發,如何讓這些數據的價值最大化,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美國科學家於1985年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1990年正式啟動,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都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貝瑞基因:用「基因測序」服務健康中國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張敏舒婭疆全基因組測序被稱作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將這一產業列為發展重點並加緊推進。深耕該領域多年的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頗為感慨:「目前國際專家有個共識,中國在基因測序領域的發展令人矚目。我覺得,真正的巨變是近五年、六年發生的。比如說我們在出生缺陷領域展示的技術、網絡和臨床數據,一些臨床專家的實踐共識,都已經超過美國的平均水平。」
  • 首屆中國昆蟲基因組學及國際「5000種昆蟲基因組」計劃
    隨著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生命科學的「組學時代」已經來臨。全基因組測序、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以及功能基因組學等平臺技術的建立也將使古老的昆蟲學研究綻放新彩。目前,已有30 餘種昆蟲物種的全基因組序列被解譯,大量昆蟲物種的轉錄組數據被陸續釋放。
  • 基因測序產業:被低估的生化巨人
    近年來,基因檢測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美股受到的認可度很高,特別是龍頭Illumina,在截至今年3月的過去一年羅素3000成份股漲幅榜排第三名,其基因測序技術更是名列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之首。在國內,基因測序也早已出現,中國1999年參與人類基因組測序項目,並培育出華大基因這種全球知名的基因測序公司。
  • 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基因組測序完成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廣東華南新藥創製中心、深圳華大基因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華南理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對兩種獼猴屬動物食蟹猴和中國恆河猴的基因組測序工作
  • 人類基因組計劃:解讀基因的奧秘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韓國基因測序公司Macrogen近日合作發表研究,完成了目前最連續的韓國人基因圖譜繪製。Jeong-Sun Seo教授的團隊綜合運用PacBio單分子測序技術、Bionano單分子光學圖譜等方法,填補了大量傳統測序中存在的基因序列缺口,成功繪製迄今最連續的人類基因組圖譜。
  • 美策劃大規模人類癌症基因測序 規模將比人類基因組計劃大100倍
    這一科學工程測序工作規模預計比人類基因組計劃大100倍。但是,有關項目經費籌措問題目前尚在商討中。   根據目前的項目建議書,人類癌症基因工程計劃為期9年,預計耗資13.5億美元,將對1.25萬份癌症腫瘤樣本進行基因測序,涉及50種類型癌症,其中每種類型約有250份腫瘤樣本。
  • 實驗室常用15種小鼠品系基因組測序項目完成
    10月15日研究人員宣布,對15種生物實驗室常用小鼠品系的基因組測序計劃完成,發現了大約八百三十萬個單核苷酸多肽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研究結果目前已經免費向讀者開放,成為研究環境因素引發疾病的機制的寶貴資源。
  • 針對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尋找與常見疾病有關的罕見遺傳變異的...
    針對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尋找與常見疾病有關的罕見遺傳變異的檢驗方法 其他參與成員研究員周胡峰、博士後Sheila Gaynor,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劉耀午,美國德州大學休斯敦健康科學中心助理教授陳漢,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助理教授Ryan Sun,也參與了該論文的部分工作,還有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NHLBI))的精準化醫學研究計劃(Trans-Omics
  • 全基因組測序揭示 馴養金魚表型遺傳基礎
    日本大阪大學的崑哲夫等研究人員通過對異源四倍體金魚基因組轉座因子的分析發現,自金魚和鯉魚祖先全基因組重複事件發生以來,金魚的兩個亞基因組發生了不對稱進化。研究人員對27種馴養和野生金魚進行全基因組測序,鑑定出6000多萬種基因變異,並建立了主要金魚品種的種群遺傳結構。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品系特異性變異分析,揭示了與背鰭丟失、長尾巴、伸縮眼、白化病和心形尾巴等幾種表型相關的基因位點。
  • 大科學計劃概述:人類基因組計劃
    1998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與能源部提出新的五年計劃(1998-2003),人類DNA測序是其重中之重,旨在2003年底前完成整個人類基因組的測序,其間,將在2001年底前產生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工作草圖。 1999年7月,在中國科學家的積極申請之下,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人類基因組中心在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註冊成功,負責測定全部序列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