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區打造「九大載體」 服務產業遍地開花

2020-12-01 水母網

    近年來,芝罘區政府圍繞金融、旅遊、文化創意、樓宇經濟、專業市場及特色街區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專項規劃和發展意見,加大載體建設培育和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形成和鞏固了商貿服務、金融服務、房地產及建築、都市工業、電子商務、人力資源、健康服務、物流產業、文化創意九大產業發展優勢,服務產業遍地開花。僅 2013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70%以上,成為推動轄區經濟的「九大載體」。

    依託中心城區資源聚集優勢,鞏固發展傳統優勢產業

    在壯大發展商貿服務業上,芝罘區精心打造了省級重點服務業園區——海港路中心商貿區,聚集了各類商貿企業及商戶1萬多家,年銷售收入超過380億元。隨著萬達城市廣場、中糧大悅城的建成運營,將與振華、百盛、銀座等商貿綜合體有效銜接,形成新的中央商業圈,商貿設施面積達到270萬平方米,是海港路中心商貿區的1.5倍。同時,以專業市場和特色街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商貿流通模式,目前已經形成8大類54個專業市場,年交易額達到430億元;組建旅遊休閒產業發展協會和餐飲業協會,打造了煙臺丹桂小吃城、城市休閒文化節等新亮點,新增廣仁路開埠文化旅遊區等3個國家3A級景區,2013年接待遊客1425.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96.9億元。在城區南部,建成紅星美凱龍全球家具生活廣場、建材廣場和嘉禾樂天家居等重大項目,形成了總營業面積45萬平方米全市規模最大的高檔家居建材產業聚集地,目前已經匯集800多個國內外頂尖建材家居品牌。2013年以來,芝罘區以煙臺科技園「退二進三」改造為試點,開展了大膽探索,在反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借鑑上海等城市的先進做法,承接和整合因舊城改造而搬遷的三站菸酒糖茶市場等資源,引入區婚姻登記處,打造了全市首個婚慶文化產業園。目前,園區2棟2.3萬平方米的樓宇已完成改造任務,1棟1.2萬平方米的樓宇正在加快內部改造裝修。現已入駐企業48家,完成招商儲備300多家,主要包含婚紗攝影、主題酒店、糖果酒水、床上用品、鮮花禮儀、婚慶策劃等多種業態。在優化提升金融服務業上,堅持抓載體、抓創新、抓服務,全力推動金融業蓬勃發展,區域內現有各類金融機構347家,其中市級以上金融機構79家,2013年金融業實現稅收14.5億元。規劃打造了2平方公裡的濱海廣場金融商務區,被評為「省級重點服務業園區」,現有金融商務樓宇15幢,入駐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106家。年內,恆豐銀行數據後援處理中心將完成4萬平方米主體施工,同時加快推進佔地15萬平方米的金融中心A、B區項目,並進一步挖潛15幢閒置樓宇資源,拓展金融發展空間、豐富金融業態。按照「政府引導、銀企參與、共贏發展」的原則,啟動了煙臺金融服務中心建設。中心包含金融超市、民間借貸登記服務區、金融論壇、金融機構「孵化」區、金融服務管理區等五大功能板塊,其中金融超市主要為轄區中小企業提供政策諮詢、資產評估、融資擔保等「一站式、多層次、專業化」的金融服務。目前,中心內部裝修工程已完工,現已有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國泰君安證券等40多家金融服務機構確定入駐。此外,正在探討與水母網等媒體合作,開通網上虛擬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服務的金融對接模式。配合市金融辦舉辦了5期、近200家企業參加的「芝罘金融論壇」,明年將再組織各類金融培訓30場以上。創新銀企合作方式,推行「助保貸」、「過橋還貸」等金融業務,先後舉辦了8次銀企洽談活動,為中小企業爭取300多億元信貸額度支持。設立了1億元信貸風險周轉專項資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出臺了《鼓勵和扶持企業上市等直接融資的獎勵辦法》,鼓勵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全區上市、掛牌企業達到10家,爭取年內三重技術、齊暢工貿、只楚化學等3家企業實現新三板掛牌。規範金融秩序,協調處置了10餘起非法集資案件。

    房地產業多元化發展,高新技術穩步提升

    在推進房地產及建築業方面,芝罘區房地產業發展主要從2003年土地招拍掛制度推行以來迅猛發展起來,目前全區67個舊居中已有房產企業介入實施的達到60個,早先實施的項目中已有新世界花園、山水龍城等一批規範化特色小區基本建成,官莊、朱家、沙埠等在建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近三年來,全區舊居改造項目開工面積總量約560萬平米,每年的開工面積均在180萬平米以上,保持較高發展水平。總體上看,除紅星美凱龍、毅德商貿物流等一些代表性的產業地產項目外,芝罘區舊居改造仍以住宅地產為主。 2011年新條例頒布實施後,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補償職能下放區級,芝罘區舊城改造工作隨即步入發展快車道。幾年來,先後啟動了勝利區片、北馬路區片、慎禮區片、白石區片等十餘個房屋徵收項目,累計徵收房屋面積超百萬平方米,舊城改造開復工面積近500萬平方米,遠超「十一五」同期水平。萬達城市廣場、中糧大悅城、三站市場新區等高端城市綜合體項目先後開工建設,產業規模與檔次進一步提升。近年來,芝罘區舊城改造完成了由「住宅地產」開發向「產業地產」開發的轉變。舊城改造項目中,商業、辦公佔比不斷提高,以萬達城市廣場、中糧大悅城等項目為例,目前商業、辦公等部分在項目開發佔比中均佔到了一半以上,這些商業地產項目的建成與投入使用,進一步加速了轄區舊城改造「產業開發」進程。目前,在芝罘區實施的舊城改造項目中,既有政府主導投資實施的白石區片改造等項目、也有外資參與開發的中糧大悅城等項目,既有本地開發商參與的振華國際等項目、也有國內一線房企參與的萬達城市廣場等項目,項目投資渠道趨於多元化、國際化。精心發展都市工業。今年2月,芝罘區利用航天513所閒置資產啟動了節能環保孵化園建設。目前園區入駐企業達到20家,擁有自主專利技術40項,從業人員150多人,預計2014年底入駐企業達到30家,從業人員超過300人。芝罘區協助園區在山東省民政廳註冊了山東魯蒙低碳技術研究院,組建了由國家863專家組成員等17名節能、環保專家組成的團隊,提高了園區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水平。目前,園區已開始對只楚園14家高耗能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推動園區企業及相關產品開展節能環保改造,同時計劃將節能環保改造推廣到全市各工業園區。依託只楚園、臥龍園兩個工業園區,芝罘區都市工業朝著高新技術產業方向發展,部分企業在產業行業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其中,煙臺宏遠氧業公司就是這樣一家海軍司令部航海保證部認可的軍品加壓艙為主的生產企業,產品位於國內同行業首位,已取得各類專利17項,每年完成新產品開發和研究課題10多項,目前正在探索研發隧道艙和深海觀光遊艇項目。煙臺冰科集團有限公司是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專門從事醫療設備生產安裝的專業化公司,產品在省內的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達50%以上,公司開發的新產品已有10項獲國家專利,其中BZY分子篩制高純氧裝置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高新技術產品,被山東省列為「火炬計劃和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2013年,公司完成與永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權併購,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山東天澤軟控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系統集成設計,公司擁有的汽車柔性製造裝備、機器視覺系統等核心技術均為自行研製開發,打破了高端技術的國外壟斷,在該技術領域處於國內龍頭地位,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發揮各類園區聚集效應,培育壯大現代服務產業

    提升發展現代物流產業。近年來,芝罘區物流業總體規模持續擴大,城市物流功能明顯增強,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十一五」期間,全區物流業實現增加值43億元,年均增長15.3%,2011年、2012年總計實現增加值24.3億元,2013年物流業增加值達18億元,繳稅3.9億元,物流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逐步增長,2013年已達7.7%。2013年底,全區物流企業840家,國家3A級(含)以上物流企業達13家,其中重點物流企業394家,以安德物流、益商物流為代表的綜合性物流企業242家,以安民物流、八達物流為代表的交通運輸類物流企業82家,以麥德龍倉儲、東西倉儲為代表的倉儲類物流企業有21家,配送類物流企業9家,裝卸類物流企業36家,貨代類物流企業4家。煙臺安德水產有限公司擁有山東省唯一一家肉類和魚類監管雙料公用保稅庫。目前,正在建設佔地面積813畝的國際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其中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綜合辦公樓、交易展示中心和10萬噸冷庫等工程的一期項目正在快速推進,預計2015年投入運營。項目建成後將致力於打造中國遠洋漁業的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服務中心和全球冷凍食品採購交易會展中心。強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近年來,芝罘區累計投入1.5億元,扶持廣告創意、動漫、服務外包等高端服務業發展,整合煙臺動漫基地、1861廣告創意產業基地、服務外包基地、創意作品展示及交易中心、創意產業人才培訓中心等載體資源,規劃打造總面積60萬平方米的煙臺1861廣告創意產業園。目前,園區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載體面積達到9.7萬平方米,在建載體(東和科技園)面積19.4萬平方米,其中15.7萬平方米已封頂,載體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提升園區的企業孵化、產業培育、生活配套服務等功能。目前,入園企業達到300多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註冊資本4.5億元,業態涵蓋廣告設計策劃、數字影視製作、動漫、網路遊戲、出版印刷、新媒體應用等多個領域。2012年,園區被國家工商總局和財政部認定為「中央財政支持廣告業發展試點園區」,並獲得8000萬元扶持資金。今年8月份,園區被省委宣傳部認定為「省級文化創意產業''金種子''試點孵化器」,並獲專項扶持資金。今年2月份,煙臺市廣告協會成功落戶園區。煙臺工業設計院與山東工藝美院計劃在園區合作設置工業設計實體機構,已於今年8月籤訂框架協議。在今年國家工商總局專家組對中央財政支持廣告業發展試點園區考核評估中,煙臺1861廣告創意產業園位居全國20個國家級園區前列。

    做實做細電子商務產業。市政府在2013年8月23日召開的第22次常務會議上批准在芝罘區創建煙臺市市級電子商務產業園。園區定位於打造集政策扶持與產業引領、聚集發展與輻射帶動、創業孵化與人才培訓、宣傳推廣與交流合作、保姆式服務與數據性支撐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電商服務平臺。計劃投資5.2億元,規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創新港、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和電商配套服務區三個組成部分。其中,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已引入淘寶大學、阿里學院等6家國內知名電商培訓機構。淘寶大學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核心教育培訓部門,在山東境內僅設立煙臺和濰坊兩個校區,目前已開設電商創業、精英培訓、職業經理人培訓等7個班次,培訓學員750多人。電商配套服務區包含線下產品體驗館、網商展示區、跨境試點區、人才公寓和餐飲服務區等。人才公寓是利用1200平方米的原糧校學生公寓改造而成,可為300多名園區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目前入住率達到70%。同時,計劃利用南堯工業園3.6萬平方米的「退二進三」閒置工業廠房,打造產品體驗館、網商展示區、跨境試點區和餐飲服務區,目前正在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創新港是園區的核心組成部分,2013年區政府採用樓宇代管模式,與轄區企業合作,利用新建成的5.4萬平方米商務樓宇,規劃打造了電子商務創新港。園區已於7月份正式開園,現已引入淘寶網特色中國煙臺館、三蒂計算機(3D列印)技術有限公司、鼎豐化肥電子交易市場、融易在線、陽光喬等37家優質電商企業,其中,三蒂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3D印表機在列印精度與速度方面均居行業前列;鼎豐化肥電子交易市場是國內唯一的專業化肥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融易在線是煙臺本土首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理財借貸服務的P2P網際網路平臺;陽光喬規模農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採用O2O交易模式的農產品交易平臺企業,隨著土地流轉規模化發展的加快,預計2015年末企業業務基本覆蓋全國全部縣(市、區),並實現50%以上的市場份額。

    準確把握國家各項新政策,突破發展新興潛力產業

    突破提升人力資源產業。2012年,國務院在《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將人力資源服務業列入服務業發展重點。2013年,在全市抓產業促發展大會上,市政府將人力資源服務產業作為今後推進的26個重點產業之一。藉助這一機遇,芝罘區積極借鑑上海等地先進經驗,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和多年積累的人力資源服務優勢,規劃打造了總投資1.5億元、規劃面積2.4萬平方米的煙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目前,已有中智集團、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等22家國內外知名培訓機構已確定入駐,其中引入世界500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2家、國內100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4家,知名人力資源企業的入駐填補了煙臺高端人力資源市場的空白。

    此外,正與人力資源服務領域世界排名第一的萬寶盛華、第二的任仕達以及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進行對接洽談。同時,篩選了一批社會口碑好、發展前景好的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駐園區,通過相互交流合作,實現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提升發展。今年7月份園區被省人社廳評為全省首批「省級青年創業示範園」,且在全省綜合評比中排名第一;煙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被省人社廳、財政廳聯合評為「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整合推進健康服務產業。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部署,制定《加快發展養老產業意見》,依託芝罘區優良的生態環境、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主體多樣化、服務特色化養老服務綜合體,實現與各產業融合發展,創樹養老產業品牌,把芝罘區建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養老服務業典範區。

    截止目前,全區共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機構27處,全區養老床位達到3500多張,在全市率先實現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0張的「十二五」目標。加快推進總投資30億元,規劃總佔地面積850畝的樂康金嶽健康產業園項目,園區主要包括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和移動醫院、養生養老基地、康復醫院和康樂中心、護理學校、老年大學及旅遊文化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等六大板塊,建成後將成為煙臺規模最大、檔次最高、配套設施最全、服務質量最好的健康養老中心,可為5000名老年人提供養老及相關配套服務。

    同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業領域,提高養老的產業化水平,力爭到2020年,建立完善覆蓋全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服務老年人3萬戶以上,建成居家養老互助點200 個,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全面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

相關焦點

  • 廣東惠州烏龜產業遍地開花 龜產業協會正式成立
    廣東惠州烏龜產業遍地開花 龜產業協會正式成立2015-10-10 19: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龜友網        瀏覽量: 6600 次 我要評論   新協會:惠州市龜產業協會正式成立  10月10日,十全十美,在這個「惠民之州,名龜之州」的惠州,迎來了惠州市龜產業協會揭牌儀式。
  • 煙臺市芝罘區發力「三重」建設,演繹美麗蝶變!
    2">克服困難,靠上服務疫情給復工復產帶來了嚴峻挑戰,督考員們聯合屬地街道幫助陽光壹佰二期項目方接送農民工、協調原材料,在3月16日率先開復工,時至今日,該項目S3、S4號樓已完成地上6層施工,累計完成主體施工約5.5萬㎡。
  • 西安航空基地以航空產業發展為引領:打造國家級航空先進位造業產業...
    「十三五」期間,西安航空基地始終堅持以航空產業發展為引領,緊盯建設「中國航空城」總體目標,搶抓歷史發展機遇,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推進航空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全力打造國家級航空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一個特色鮮明、配套齊全、宜居宜業的現代航空新城初具規模。
  • 平陽這個鎮力爭三年創成寵物用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記者從水頭鎮獲悉,2019年溫州市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創建名單近日出爐,我縣寵物用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功入選。該鎮將通過推進九大體系建設,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打造全鏈條式的創新服務。   水頭鎮將以統籌規劃協同發展、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功能齊全突出創新為主要原則,建設寵物用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實現產業規模實力明顯增強、創新實力明顯增強,聚集一批優質企業、引培一批研發機構、匯聚一批創客團隊。   打造全鏈條式創新服務
  • 重慶渝北聚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兩條腿」走路,聚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持續增強渝北綜合實力和支撐服務能力,努力成為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的重要支柱。作為全市對外開放的門戶和兩江新區開發建設的主戰場,渝北抓住用好戰略機遇,主動把自身發展置於全市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進,打好四張「優勢牌」,堅持「兩條腿」走路,加快構建具有特色、體現優勢、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為此,此次會議作出打造智能終端、軟體和信息服務、兩江國際商務中心、現代消費走廊和航空物流園五大新「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決定。
  • 打造「3+7」千億園區 支撐「2+1」產業集群
    當前,惠州正構建「2+1」現代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兩大產業集群,培育生命健康產業。惠州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打造「3+7」工業園區,成為招商引資的主要載體、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在千億園區加持之下,高質量發展動能不斷積蓄。
  • 煙臺芝罘區最實用火鍋指南
    菜品推薦:涮毛肚、蝦滑、手切牛羊肉等▼地址:芝罘區北馬路汽車站萬方商務大廈一樓西側(北馬路汽車站斜對面)電話:0535-6273788- 蜀大俠火鍋 -打造巴蜀江湖文化火鍋專注於傳統火鍋的研發, 蜀大俠一直以優質食材,打造舌尖上的麟肝鳳髓,店內簡約古樸的中式裝修風格,精緻的菜品,豪爽熱情的服務已成為川渝地區業界一顆耀眼明星
  • 上海靜安區與臨港共同打造靜安新業坊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在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過程中,靜安區將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的縱深發展,發揮文化知識創新、智力創造的作用,推動文化與金融、科技、貿易等跨界融合,進一步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臨港新業坊是臨港集團落實科創中心意見,推動科技創新、城市更新「兩新戰略」的重要載體,是集團走進市中心打造的一張重要名片。
  • 彭陽縣培育經營載體,創新治理機制 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
    近年來,彭陽縣堅持「為農、務農、姓農」的改革方向,強化基層社建設和創新聯合社治理機制為重點,探索建立「223」工作模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現代、開放、市場、數字、活力「五個供銷」新形象。
  • 深圳城市規劃失控留後遺症:高爾夫球場遍地開花
    「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城市規劃「失控」留下的歷史欠帳,深圳高爾夫球場遍地開花,成為深圳城市發展難以繞過的坎。   高爾夫球場佔據城市中心黃金地段   連日來,位於深圳市中心的高爾夫俱樂部未來將何去何從,成為當地群眾關注的焦點。
  • 揭秘:成立兩年多的金豐公社憑啥遍地開花?
    金豐公社能夠在兩年多的時間內發展迅猛,遍地開花,取得了超預期的階段性進展,就是藉助了這個」牛鼻子「。  「金豐公社+基層組織+小農戶」生產託管模式,借力基層組織優勢,通過購買服務或與村集體分紅等方式,農民、村集體和企業擰成了一股繩,既降低了企業組織閒散農戶生產的經營成本,又讓農民放了心,增了收;同時村集體通過組織小農戶,發展了農業生產服務業,增加了收入,大大激活了村兩委、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造血」功能,發揮了村集體「統」的作用,提升了基層的組織力和凝聚力,鞏固和完善了農村統分結合的雙層基本經營制度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推進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青島在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凝神聚力,不斷湧現新的突破。揚優勢、補短板,隨著2021年的到來,青島重新揚帆起航,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
  • 以非遺剪紙為載體,尋求適合高職學生的文化傳承和服務創新之路
    在無錫,有這樣一所高職院校,多年來始終堅持以非遺剪紙為載體,通過大師引領、課程教學、社會服務等各種途徑,尋求適合高職院校學子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一、 一項手藝帶活一門課    學校以「厚植文化底蘊、精湛一技之長、鍛造工匠精神」,培養「心中有愛、眼中有人、肚中有貨、手中有藝」的時代新人為辦學方向,在文科類專業中開設了《地方非遺傳承與創新實踐》特色專業選修課程,採取特邀無錫市級非遺剪紙傳承人馮鑽蓀老師來校指導實踐和校內專業教師文化講解和創新研發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出一門深受學生喜愛的特色課程。
  • 打造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訪崑山市委書記
    《兩岸關係》雜誌2013年第7期刊登了《打造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訪中共崑山市委書記管愛國》一文,全文如下 :  江蘇省崑山市是臺商投資大陸最密集、最有成效的地區之一。6月中旬,由江蘇省臺辦組織的江蘇打造對臺交流交往「四個新高地」專題採訪團來到崑山,中共崑山市委書記管愛國就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等問題接受了兩岸新聞媒體記者的採訪。
  • 2020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產業分布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類型豐富,依據園區物業載體的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利舊型」和「新建型」兩大類,其中「利舊型」基於其內部產業組成不同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辦公主導型、藝術集聚型、商業體驗型和院校聯合型四種。2012年底全國園區總量達到1,457個;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政策出臺,指出到2020年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並大力支持文化產業載體—文創園區的發展。從空間分布來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空間集聚特徵明顯。
  • 白河林業局打造冰雪產業 讓「冷」資源「熱」起來
    隨著長白山高鐵高速時代的到來,白河林業局深入貫徹「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具有良好旅遊產業體系的基礎上,又緊盯冬季旅遊市場,深挖冰雪資源價值,努力謀新篇、上項目、補短板,積極向冰雪產業進軍,打造森林旅遊發展新格局。
  • 星鑽科技:SICP在印度遍地開花 掀起共享拍賣「星」熱潮
    原標題:星鑽科技:SICP在印度遍地開花掀起共享拍賣「星」熱潮星鑽科技有限公司(Sacotech)作為全球領先的鑽石拍賣服務商,整合全球鑽石賣家,賣家及投資者網絡,致力於向大眾傳遞獨特的創新拍賣投資理念,目前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為快速的鑽石商務網站之一。
  • 國字號雙創基地激活一池春水 引領二環南路科技創新產業帶
    這種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提升傳統產業,甚至改造傳統產業的故事,每天都在濟南國際創新設計產業園發生。「本地製造企業在工業設計方面需求很大,不僅輕工業需要設計服務,重工業、軟體、電子信息等行業也需要設計服務。」正如濟南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所說,培育工業設計產業,既是振興本地產業經濟的必由之路,也是激活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的應有之義。
  • A.I.創新產業園賦能傳統產業,打造區域創新示範區
    A.I.創新產業園作為中大國際創新谷鷺江啟動區首個開放園區,背靠高校院所資源、優勢IAB企業,以運用AI技術支撐,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發展目標,以整合各方優質資源,構建創新升級產業鏈為主線,通過外部升級,內部賦能,為傳統產業賦予新的活力,加快促進產業轉型,培育一批重點企業,成為帶動區域產業更新的樣板園區。
  • 四川新聞丨蒼溪:打造沿江產業帶 融入新發展格局
    地處長江支流嘉陵江流域的廣元蒼溪,利用沿江自然資源稟賦,集中連片打造三條特色產業融合示範帶,助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這也是當地根據產業發展規律,進行重新布局打造的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如今,蒼溪正在環嘉陵江的8個鄉鎮、沿岸100個村,以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帶、農產品加工示範帶、生態康養旅遊帶三條產業融合示範帶,沿江推進,組團布局,實現產業布局由「長藤結瓜」向「連片集聚」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