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芝罘區政府圍繞金融、旅遊、文化創意、樓宇經濟、專業市場及特色街區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專項規劃和發展意見,加大載體建設培育和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形成和鞏固了商貿服務、金融服務、房地產及建築、都市工業、電子商務、人力資源、健康服務、物流產業、文化創意九大產業發展優勢,服務產業遍地開花。僅 2013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70%以上,成為推動轄區經濟的「九大載體」。
依託中心城區資源聚集優勢,鞏固發展傳統優勢產業
在壯大發展商貿服務業上,芝罘區精心打造了省級重點服務業園區——海港路中心商貿區,聚集了各類商貿企業及商戶1萬多家,年銷售收入超過380億元。隨著萬達城市廣場、中糧大悅城的建成運營,將與振華、百盛、銀座等商貿綜合體有效銜接,形成新的中央商業圈,商貿設施面積達到270萬平方米,是海港路中心商貿區的1.5倍。同時,以專業市場和特色街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商貿流通模式,目前已經形成8大類54個專業市場,年交易額達到430億元;組建旅遊休閒產業發展協會和餐飲業協會,打造了煙臺丹桂小吃城、城市休閒文化節等新亮點,新增廣仁路開埠文化旅遊區等3個國家3A級景區,2013年接待遊客1425.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96.9億元。在城區南部,建成紅星美凱龍全球家具生活廣場、建材廣場和嘉禾樂天家居等重大項目,形成了總營業面積45萬平方米全市規模最大的高檔家居建材產業聚集地,目前已經匯集800多個國內外頂尖建材家居品牌。2013年以來,芝罘區以煙臺科技園「退二進三」改造為試點,開展了大膽探索,在反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借鑑上海等城市的先進做法,承接和整合因舊城改造而搬遷的三站菸酒糖茶市場等資源,引入區婚姻登記處,打造了全市首個婚慶文化產業園。目前,園區2棟2.3萬平方米的樓宇已完成改造任務,1棟1.2萬平方米的樓宇正在加快內部改造裝修。現已入駐企業48家,完成招商儲備300多家,主要包含婚紗攝影、主題酒店、糖果酒水、床上用品、鮮花禮儀、婚慶策劃等多種業態。在優化提升金融服務業上,堅持抓載體、抓創新、抓服務,全力推動金融業蓬勃發展,區域內現有各類金融機構347家,其中市級以上金融機構79家,2013年金融業實現稅收14.5億元。規劃打造了2平方公裡的濱海廣場金融商務區,被評為「省級重點服務業園區」,現有金融商務樓宇15幢,入駐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106家。年內,恆豐銀行數據後援處理中心將完成4萬平方米主體施工,同時加快推進佔地15萬平方米的金融中心A、B區項目,並進一步挖潛15幢閒置樓宇資源,拓展金融發展空間、豐富金融業態。按照「政府引導、銀企參與、共贏發展」的原則,啟動了煙臺金融服務中心建設。中心包含金融超市、民間借貸登記服務區、金融論壇、金融機構「孵化」區、金融服務管理區等五大功能板塊,其中金融超市主要為轄區中小企業提供政策諮詢、資產評估、融資擔保等「一站式、多層次、專業化」的金融服務。目前,中心內部裝修工程已完工,現已有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國泰君安證券等40多家金融服務機構確定入駐。此外,正在探討與水母網等媒體合作,開通網上虛擬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服務的金融對接模式。配合市金融辦舉辦了5期、近200家企業參加的「芝罘金融論壇」,明年將再組織各類金融培訓30場以上。創新銀企合作方式,推行「助保貸」、「過橋還貸」等金融業務,先後舉辦了8次銀企洽談活動,為中小企業爭取300多億元信貸額度支持。設立了1億元信貸風險周轉專項資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出臺了《鼓勵和扶持企業上市等直接融資的獎勵辦法》,鼓勵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全區上市、掛牌企業達到10家,爭取年內三重技術、齊暢工貿、只楚化學等3家企業實現新三板掛牌。規範金融秩序,協調處置了10餘起非法集資案件。
房地產業多元化發展,高新技術穩步提升
在推進房地產及建築業方面,芝罘區房地產業發展主要從2003年土地招拍掛制度推行以來迅猛發展起來,目前全區67個舊居中已有房產企業介入實施的達到60個,早先實施的項目中已有新世界花園、山水龍城等一批規範化特色小區基本建成,官莊、朱家、沙埠等在建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近三年來,全區舊居改造項目開工面積總量約560萬平米,每年的開工面積均在180萬平米以上,保持較高發展水平。總體上看,除紅星美凱龍、毅德商貿物流等一些代表性的產業地產項目外,芝罘區舊居改造仍以住宅地產為主。 2011年新條例頒布實施後,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補償職能下放區級,芝罘區舊城改造工作隨即步入發展快車道。幾年來,先後啟動了勝利區片、北馬路區片、慎禮區片、白石區片等十餘個房屋徵收項目,累計徵收房屋面積超百萬平方米,舊城改造開復工面積近500萬平方米,遠超「十一五」同期水平。萬達城市廣場、中糧大悅城、三站市場新區等高端城市綜合體項目先後開工建設,產業規模與檔次進一步提升。近年來,芝罘區舊城改造完成了由「住宅地產」開發向「產業地產」開發的轉變。舊城改造項目中,商業、辦公佔比不斷提高,以萬達城市廣場、中糧大悅城等項目為例,目前商業、辦公等部分在項目開發佔比中均佔到了一半以上,這些商業地產項目的建成與投入使用,進一步加速了轄區舊城改造「產業開發」進程。目前,在芝罘區實施的舊城改造項目中,既有政府主導投資實施的白石區片改造等項目、也有外資參與開發的中糧大悅城等項目,既有本地開發商參與的振華國際等項目、也有國內一線房企參與的萬達城市廣場等項目,項目投資渠道趨於多元化、國際化。精心發展都市工業。今年2月,芝罘區利用航天513所閒置資產啟動了節能環保孵化園建設。目前園區入駐企業達到20家,擁有自主專利技術40項,從業人員150多人,預計2014年底入駐企業達到30家,從業人員超過300人。芝罘區協助園區在山東省民政廳註冊了山東魯蒙低碳技術研究院,組建了由國家863專家組成員等17名節能、環保專家組成的團隊,提高了園區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水平。目前,園區已開始對只楚園14家高耗能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推動園區企業及相關產品開展節能環保改造,同時計劃將節能環保改造推廣到全市各工業園區。依託只楚園、臥龍園兩個工業園區,芝罘區都市工業朝著高新技術產業方向發展,部分企業在產業行業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其中,煙臺宏遠氧業公司就是這樣一家海軍司令部航海保證部認可的軍品加壓艙為主的生產企業,產品位於國內同行業首位,已取得各類專利17項,每年完成新產品開發和研究課題10多項,目前正在探索研發隧道艙和深海觀光遊艇項目。煙臺冰科集團有限公司是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專門從事醫療設備生產安裝的專業化公司,產品在省內的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達50%以上,公司開發的新產品已有10項獲國家專利,其中BZY分子篩制高純氧裝置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高新技術產品,被山東省列為「火炬計劃和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2013年,公司完成與永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權併購,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山東天澤軟控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系統集成設計,公司擁有的汽車柔性製造裝備、機器視覺系統等核心技術均為自行研製開發,打破了高端技術的國外壟斷,在該技術領域處於國內龍頭地位,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發揮各類園區聚集效應,培育壯大現代服務產業
提升發展現代物流產業。近年來,芝罘區物流業總體規模持續擴大,城市物流功能明顯增強,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十一五」期間,全區物流業實現增加值43億元,年均增長15.3%,2011年、2012年總計實現增加值24.3億元,2013年物流業增加值達18億元,繳稅3.9億元,物流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逐步增長,2013年已達7.7%。2013年底,全區物流企業840家,國家3A級(含)以上物流企業達13家,其中重點物流企業394家,以安德物流、益商物流為代表的綜合性物流企業242家,以安民物流、八達物流為代表的交通運輸類物流企業82家,以麥德龍倉儲、東西倉儲為代表的倉儲類物流企業有21家,配送類物流企業9家,裝卸類物流企業36家,貨代類物流企業4家。煙臺安德水產有限公司擁有山東省唯一一家肉類和魚類監管雙料公用保稅庫。目前,正在建設佔地面積813畝的國際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其中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綜合辦公樓、交易展示中心和10萬噸冷庫等工程的一期項目正在快速推進,預計2015年投入運營。項目建成後將致力於打造中國遠洋漁業的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服務中心和全球冷凍食品採購交易會展中心。強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近年來,芝罘區累計投入1.5億元,扶持廣告創意、動漫、服務外包等高端服務業發展,整合煙臺動漫基地、1861廣告創意產業基地、服務外包基地、創意作品展示及交易中心、創意產業人才培訓中心等載體資源,規劃打造總面積60萬平方米的煙臺1861廣告創意產業園。目前,園區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載體面積達到9.7萬平方米,在建載體(東和科技園)面積19.4萬平方米,其中15.7萬平方米已封頂,載體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提升園區的企業孵化、產業培育、生活配套服務等功能。目前,入園企業達到300多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註冊資本4.5億元,業態涵蓋廣告設計策劃、數字影視製作、動漫、網路遊戲、出版印刷、新媒體應用等多個領域。2012年,園區被國家工商總局和財政部認定為「中央財政支持廣告業發展試點園區」,並獲得8000萬元扶持資金。今年8月份,園區被省委宣傳部認定為「省級文化創意產業''金種子''試點孵化器」,並獲專項扶持資金。今年2月份,煙臺市廣告協會成功落戶園區。煙臺工業設計院與山東工藝美院計劃在園區合作設置工業設計實體機構,已於今年8月籤訂框架協議。在今年國家工商總局專家組對中央財政支持廣告業發展試點園區考核評估中,煙臺1861廣告創意產業園位居全國20個國家級園區前列。
做實做細電子商務產業。市政府在2013年8月23日召開的第22次常務會議上批准在芝罘區創建煙臺市市級電子商務產業園。園區定位於打造集政策扶持與產業引領、聚集發展與輻射帶動、創業孵化與人才培訓、宣傳推廣與交流合作、保姆式服務與數據性支撐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電商服務平臺。計劃投資5.2億元,規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創新港、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和電商配套服務區三個組成部分。其中,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已引入淘寶大學、阿里學院等6家國內知名電商培訓機構。淘寶大學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核心教育培訓部門,在山東境內僅設立煙臺和濰坊兩個校區,目前已開設電商創業、精英培訓、職業經理人培訓等7個班次,培訓學員750多人。電商配套服務區包含線下產品體驗館、網商展示區、跨境試點區、人才公寓和餐飲服務區等。人才公寓是利用1200平方米的原糧校學生公寓改造而成,可為300多名園區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目前入住率達到70%。同時,計劃利用南堯工業園3.6萬平方米的「退二進三」閒置工業廠房,打造產品體驗館、網商展示區、跨境試點區和餐飲服務區,目前正在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創新港是園區的核心組成部分,2013年區政府採用樓宇代管模式,與轄區企業合作,利用新建成的5.4萬平方米商務樓宇,規劃打造了電子商務創新港。園區已於7月份正式開園,現已引入淘寶網特色中國煙臺館、三蒂計算機(3D列印)技術有限公司、鼎豐化肥電子交易市場、融易在線、陽光喬等37家優質電商企業,其中,三蒂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3D印表機在列印精度與速度方面均居行業前列;鼎豐化肥電子交易市場是國內唯一的專業化肥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融易在線是煙臺本土首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理財借貸服務的P2P網際網路平臺;陽光喬規模農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採用O2O交易模式的農產品交易平臺企業,隨著土地流轉規模化發展的加快,預計2015年末企業業務基本覆蓋全國全部縣(市、區),並實現50%以上的市場份額。
準確把握國家各項新政策,突破發展新興潛力產業
突破提升人力資源產業。2012年,國務院在《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將人力資源服務業列入服務業發展重點。2013年,在全市抓產業促發展大會上,市政府將人力資源服務產業作為今後推進的26個重點產業之一。藉助這一機遇,芝罘區積極借鑑上海等地先進經驗,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和多年積累的人力資源服務優勢,規劃打造了總投資1.5億元、規劃面積2.4萬平方米的煙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目前,已有中智集團、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等22家國內外知名培訓機構已確定入駐,其中引入世界500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2家、國內100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4家,知名人力資源企業的入駐填補了煙臺高端人力資源市場的空白。
此外,正與人力資源服務領域世界排名第一的萬寶盛華、第二的任仕達以及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進行對接洽談。同時,篩選了一批社會口碑好、發展前景好的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駐園區,通過相互交流合作,實現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提升發展。今年7月份園區被省人社廳評為全省首批「省級青年創業示範園」,且在全省綜合評比中排名第一;煙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被省人社廳、財政廳聯合評為「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整合推進健康服務產業。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部署,制定《加快發展養老產業意見》,依託芝罘區優良的生態環境、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主體多樣化、服務特色化養老服務綜合體,實現與各產業融合發展,創樹養老產業品牌,把芝罘區建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養老服務業典範區。
截止目前,全區共有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機構27處,全區養老床位達到3500多張,在全市率先實現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0張的「十二五」目標。加快推進總投資30億元,規劃總佔地面積850畝的樂康金嶽健康產業園項目,園區主要包括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和移動醫院、養生養老基地、康復醫院和康樂中心、護理學校、老年大學及旅遊文化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等六大板塊,建成後將成為煙臺規模最大、檔次最高、配套設施最全、服務質量最好的健康養老中心,可為5000名老年人提供養老及相關配套服務。
同時,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業領域,提高養老的產業化水平,力爭到2020年,建立完善覆蓋全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服務老年人3萬戶以上,建成居家養老互助點200 個,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全面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