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那就是,蘇南人嫌棄蘇北人窮,蘇北人嫌棄蘇南人小氣。反正,蘇南人和蘇北人之間最愛做的事情就是互懟。蘇南蘇北之間看起來恩怨頗深,其實這有著很深得歷史淵源。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蘇南和蘇北到底指的是江蘇的哪些地方?廣義的蘇南地區一般指的是:南京、蘇州、無錫、鎮江和常州。但是對於對於蘇錫常的人來說,除了他們,剩下的都是蘇北。雖然對於蘇南的劃分有一些歧義,但是對於蘇北的劃分卻一直沒變過,主要是由連雲港、徐州、宿遷和淮安組成。
那麼同屬於大江蘇,蘇南和蘇北為什麼要一直相愛相殺呢?眾所周知,蘇錫常是屬於吳儂方言區,他們說的是吳儂軟語,語言更接近於上海和江浙一帶而且行事風格更傾向於細緻柔和。但是蘇北地區,尤其是最北端的徐州、連雲港,受楚漢文化影響深遠,行事粗狂,不拘小節,語言也更接近於北方方言。
正因為如此,蘇北地區的人嫌棄蘇南人小家子氣,而蘇南地區的人則嫌棄蘇北人粗魯。除此之外,蘇南的富裕程度也是蘇北望塵莫及的。 經濟上的差距,就更加深蘇南人對蘇北人的偏見。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一百年以前,蘇南蘇北的經濟差距剛好相反。蘇北在清朝中後期以前,屬於富饒之地。但是,1855年黃河改道,海運取代了大運河,一直以鹽場和杭運為生的蘇北開始衰落。而隨著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加快,尤其是上海的發展,蘇南快速的發展起來。而這時蘇南蘇北之爭,便開始了。
為了解決蘇南蘇北的問題,清朝的大臣便上奏章,要求將江蘇一分為二,分成兩部分。以江寧、淮安、揚州、徐州為主,重新設置一個江淮省,剩下部分仍歸江蘇省,以此來解決蘇南蘇北之爭的問題。慈禧全盤接受這個建議,設立江淮省,結果引起了眾怒,沒到三個月,便又恢復了原來的建制。所以說,蘇南蘇北之爭,也就是自家兄弟之間相互拌嘴,閒來無事拌個嘴,圖一個樂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