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2020-11-23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成為了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全球科學家都在積極展開研究,試圖儘快找到遏制新冠病毒的良方。香港大學作為最早開始研究新冠肺炎的高校之一,一直走在世界研究前沿。

近日,香港大學又完成了3個重磅實驗,進一步揭開了新冠病毒的神秘面紗

01

全球首個「體外肺感染模型」揭露病毒可怕真相

港大微生物學系以及瑪麗醫院的研究團隊近日公布有關全世界首項研究,利用人體外的肺部氣管模型比較病毒感染人體的情況,發現新冠病毒可製造出來的病毒量是SARS病毒量的3倍

實驗過程相當複雜,首先需要找到患肺腫瘤的患者,然後利用手術切除的肺組織進行病毒感染實驗。

實驗結果揭露感染病毒後的可怕真相:病毒感染人體首48小時,病毒一直在繁殖,但沒有發炎反應

(圖片來自:hket)

港大教授將新冠病毒被比喻為一位手段高明的「忍者」,並表示當前僅僅用當年對抗SARS病毒的隔離患者的方法來對抗新冠病毒,是不可能的。

這個實驗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以下問題:

1、為何會出現無症狀感染的情況?

因為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尤其是感染初期,病毒並不會引起人體免疫反應,更不會產生炎症細胞因子出現發病症狀,導致患者根本無法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感染。

2、為何無症狀患者也具備傳染性?

因為雖然患者沒有症狀,但是病毒仍在體內大量複製,導致無症狀患者的呼吸飛沫和糞便內均會攜帶病毒顆粒,具有傳染性。

3、為何新冠肺炎會引發大規模社區爆發?

感染SARS病毒的患者症狀明顯如,可及時發現,從而切斷傳播路徑、降低社區傳播風險。相反,新冠肺炎的無症狀感染患者生活中正常出入,傳播路徑依舊,加上病毒量繁殖速度之快,造成最後病毒在社區肆虐的狀況。

02

全球首個新冠肺炎倉鼠感染模型

今年三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研究團隊建立了全球首個用以研究病毒的金黃敘利亞小倉鼠實驗模型。

金黃敘利亞小倉鼠的亞子就是我們熟知的卡通倉鼠「哈姆太郎」:

(圖片來源:百度)

本次研究以45隻6至10周大的倉鼠進行了三組實驗:

第一組實驗

研究人員將18隻倉鼠鼻腔注入病毒。結果發現受感染倉鼠的鼻腔、氣管和肺部的病毒量最多,腸道等部位都有病毒,與人類感染情況相似。

倉鼠受感染出現的症狀包括體重下降,發炎,鼻黏膜脫落,肺出血。在感染四日左右情況最為嚴重,部分倉鼠毛髮豎起,痛苦到身體呈捲曲狀。

感染倉鼠在第七天起病毒量下降,情況逐漸好轉。全部倉鼠最後都康復,沒有死亡。

依據此實驗的結果及臨床經驗,港大教授稱:「第七日為病情康復的關鍵時間點。患者如果撐過第七日,情況會逐漸好轉,但是如果第七日需要使用呼吸機,那麼病情就不樂觀了」

第二組實驗

研究員將8隻患病倉鼠與8隻健康倉鼠分別放在同一籠中,結果顯示原先健康的倉鼠全部受感染,病毒量與患病倉鼠相差無幾。此實驗表明病毒感染性極強若緊密接觸確診或者,很大機會受到感染

(圖片來源:有線新聞)

第三組實驗

團隊將感染痊癒後的倉鼠血清注射入患病倉鼠體內,發現病毒量減少九成。實驗證實痊愈患者血清具有一定醫療價值

專家解釋在當年SARS期間,疫苗還未研發之前,患者的血清提供了巨大幫助。

本次實驗成功建立了病毒感染的倉鼠模型,實驗結果能夠幫助加快疫苗的研發與測試。

(圖片來源:有線新聞)

03

口罩有效性與病毒活性研究

(1)口罩有效性實驗

香港大學與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合作研究團隊招募246名懷疑感染呼吸道病毒的患者,透過一部特質儀器(Gesundheit II)收集這些患者的呼氣樣本,以比較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及不佩戴外科口罩後呼氣樣本中的病毒含量。

(圖片來源:港大官網)

實驗顯示於111名冠狀病毒、流感病毒或鼻病毒的患者中,口罩能減少患者呼吸道飛沫和氣溶膠中的季節性冠狀病毒數量,及患者呼吸道飛沫中的流感病毒數量

(2)病毒存活時間研究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就新冠病毒在不同物料可存活時間進行研究,將新冠病毒在22℃和溼度65%的室溫環境下,分別處於10種物料做實驗,包括紙張、廁紙、木材、衣物、玻璃、鈔票、不鏽鋼、塑膠,以及外科口罩內層和表層。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外科口罩表層存活時間最長(7日),而廁紙和紙張的存活時間最短(小於3小時)

這麼看,「搶廁紙」竟然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除了香港大學,香港其它高校也在致力研究對抗新冠病毒的辦法。例如,香港科技大學早前研製出全球最快的可攜式2019-Ncov檢測設備「現場快速分子診斷移動箱」;香港理工大學團隊宣布成功研製出全球最全面地全自動多重傳染性呼吸道病原體診斷系統。

每一個實驗和科研成果,都讓我們離真相更近一步,也增加了我們戰勝疫情的砝碼。讓我們向這些奮鬥在科研一線的研究人員致敬,有了他們,勝利的號角即將會被吹響。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貓對新冠病毒高度易感
    自3月4日香港確診患者的寵物狗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後,關於新冠病毒是否能夠感染寵物、是否能從寵物感染到人的討論不絕於耳。如今,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新冠病毒在狗、豬、雞和鴨中複製能力微弱,但在雪貂和貓中可以有效複製。
  • 歐美不戴口罩確實是大錯,倉鼠實驗證實:大幅降低新冠傳染率
    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通過動物實驗模型實錘:使用外科口罩可以減少新冠病毒飛沫傳播概率,特別是當感染者戴口罩的情形下,效果尤其明顯。來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臨床微生物科及感染控制科,香港瑪麗醫院、微生物學系等的聯合研究團隊於當地時間5月30日在國際權威期刊《臨床傳染病雜誌》(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發表了題為《手術口罩減少了新冠病毒在金色敘利亞倉鼠模型中的非接觸傳播風險》(Surgical mask partition
  • 香港寵物狗血清檢測陰性,專家:狗真正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小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日前表示,此前對新冠病毒反覆測試呈弱陽性反應的寵物狗,其血清報告結果呈陰性反應。漁護署稱,這代表此狗的免疫系統沒有呈強度的免疫反應,也顯示現階段其血液內的抗體不足以被測量。同時,漁護署表示,血清測試呈陰性反應並不表示狗沒有被感染。
  • 較真| 香港確認一寵物狗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這說明什麼?
    較真要點:據新聞報導,香港一寵物狗確認「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低程度感染」應該是基於病毒檢測中的弱陽性反應,說明寵物狗身上的病毒量不太多,可能原因是病毒在犬類細胞中的繁殖不是很迅速。從目前的情況分析,人傳染給狗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雖然「狗傳狗」可能性比較小,但並不能完全排除。另外,也不確定是否所有的狗都會被新冠病毒感染。
  • 重磅!一種貓藥顯示對新冠病毒有效:成功阻止病毒複製,已申請人體...
    重磅!一種貓藥顯示對新冠病毒有效:成功阻止病毒複製,已申請人體臨床試驗  olivia chan • 2020-06-11 18:54:36 來源:前瞻網
  • 香港又一隻寵物狗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言人19日晚間稱,又發現一隻狗在新冠肺炎病毒的反覆測試中呈陽性反應。這是繼早前染病的馬主周巧兒的松鼠狗對測試呈弱陽性反應後,全球第二宗狗感染個案。這隻狗的主人曾於2月27日前往巴黎和倫敦,3月6日抵達香港,周三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後被確診。這次個案涉及的是一隻德國狼狗,住在薄扶林區。
  • 香港漁護署認定新冠陽性寵物狗感染病毒?這是「謠言」!
    近日,香港新聞公報一則新聞在寵物界引起軒然大波:香港一名新冠確診患者的寵物狗被檢測到新冠病毒呈弱陽性!一時間,各位大媒體平臺被標題黨攻陷,無辜的貓狗再次成為了眾矢之的。那麼,此項發現是否能夠說明狗可以傳染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研究迎來重大進展!最新發現新冠疫苗或不引發ADE效應
    此外本公眾號在此之前也曾深度報導過新冠病毒相關的ADE效應:(點擊標題閱讀全文)高福一直擔心的ADE是什麼?Nature子刊重磅綜述:ADE效應與新冠疫苗治療時間來到了2021年1月2日,杜克大學人類疫苗研究所(DHVI)的巴頓·海恩斯(Barton Haynes)研究小組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表了一篇十分重要的論文:The functions of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d infection-enhancing antibodies in vitro
  • 香港感染新冠病毒寵物狗雙檢陰性後回家,兩天後死亡
    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周巧兒的寵物狗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後,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日前證實,該只狗經兩度檢測,其鼻腔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陰性反應,已於3月14日被交還給主人。香港《頭條日報》等媒體17日晚間報導稱,該只狗已於16日死亡。
  • 寵物狗檢出新冠病毒弱陽性,會傳染人嗎
    病毒檢測呈弱陽性尚不能說明該犬已感染  「香港確診患者的家犬病毒測試呈弱陽性反應,最大的意義就是警示——讓大家注意此事,而並非可以判斷確有其事了。至於犬有沒有真正感染,需要多方面的證據支持。」犬貓傳染性疾病防控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臨床獸醫系教授呂豔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香港家狗測出攜帶新冠,寵物傳染傳言又起,專家:別怕,僅是個例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布消息稱,一條居於新冠肺炎確診者家中的狗對有關病毒測試呈弱陽性反應。消息一出,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寵物貓狗是否能傳染新冠病毒」這一問題的關注。一月前,江蘇無錫發生一起活埋寵物貓事件。
  •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證據,人類能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寵物狗!
    ▲港大研究證實,感染新冠病毒的飼主,能夠將病毒傳染給寵物狗香港與美國先前分別傳出寵物狗體內驗出新冠病毒陽性病例。香港大學病毒學家裴偉士領導的團隊分析香港寵物狗染疫病例,發現其體內病毒基因與主人匹配,證明病毒可以藉由人類傳染其他動物。這份研究結果14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 《科學》:強效抗體組合抑制新冠病毒,動物實驗顯示保護效果
    由數十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報告了兩種強效中和抗體,並揭示出它們識別和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的具體機理。臨床前研究表明,單獨或混合使用這兩種抗體,均能保護動物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研究人員指出,由於不同抗體使用了不同的作用機制,組合而成的「雞尾酒「療法將有助於對抗新冠病毒因突變而產生的耐藥性。
  • 香港確認狗感染新冠病毒,會不會傳染給人,家裡養寵物還安全嗎?
    文|曾醫生 編|xuan據香港媒體報導,3月4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表示,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周巧兒的愛犬,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成為全球首例。
  • 香港一寵物貓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觀察者網訊)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1日表示,一隻混種短毛貓對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這是香港首例貓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案例,也是香港第三例涉及寵物案例。香港政府新聞網截圖據香港政府新聞網4月1日消息,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一隻混種短毛貓對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是香港第三宗涉及寵物的個案。早前,兩隻狗在有關病毒測試呈弱陽性或陽性反應。
  • 【香港大學:新冠病毒可感染神經細胞 且可自行複製】新冠肺炎在...
    【香港大學:新冠病毒可感染神經細胞 且可自行複製】新冠肺炎在全球已感染1800餘萬人,部分感染者會出現失眠、失語、精神錯亂甚至癲癇、腦病等神經性症狀,香港大學醫學院聯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團隊合作,首次發現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不同,不但可感染人類神經祖細胞及人腦中皮皮質神經元,以致減慢康復,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新發現新冠病毒可傳貓、不傳狗
    當很多人矚目蝙蝠、穿山甲的時候,最新研究發現,病毒在狗,豬,雞,鴨中複製能力微弱,但在雪貂和貓中,具有有效的複製能力。這些結果有很大的意義,首先什麼是中間宿主成為更複雜的問題;其次,如果更多研究能夠驗證新冠病毒確實可以感染貓等家養動物,那麼不吃野生動物就不一定能避免新冠病毒產生。
  • 世界衛生組織:寵物犬與新冠病毒傳播無密切關聯
    」專家:即使寵物檢測呈陽性,也沒證據證明會傳染人範科克浩夫介紹道,世衛組織(WHO)獲悉香港有一隻寵物犬的樣本在新冠病毒檢測中呈弱陽性。據悉,這隻狗年齡很大,目前健康狀況良好,沒有表現出任何與新冠肺炎相關的症狀。
  • 科學網—狗能嗅出新冠病毒嗎
    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組都在測試狗是否能通過嗅覺檢測新冠病毒圖片來源:Fatemeh Bahrami/Anadolu Agency 本報訊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訓練用狗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跡象。訓狗師聲稱,他們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在某些情況下,狗能夠準確地檢測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