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哈羅單車改名"哈囉出行"以來,一直致力於向網約車行業進軍。除了與嘀嗒出行、首汽等合作,在80個城市上線網約車業務以外,近日哈囉出行APP還顯示"順風車主招聘,順路拼車轉油費",新的順風車業務也在開城準備中。
相比奄奄一息的ofo與高層頻頻變動的摩拜,哈囉出行在阿里的支持下,一直發展得還算順風順水。雖然目前的業務還在燒錢階段,但在2018年9月份,哈囉出行又完成了有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聯合領投的、約4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
此外,自從滴滴的順風車業務下架以來,整個順風車市場顯得空空落落,不少得而復失的用戶飽受黑車的摧殘,都希望有一個靠譜的平臺重新推順風車。然而滴滴之後高德等平臺也接連下架順風車,嘀嗒出行雖然是順風車的倖存者,但口碑並不好。許多脈脈用戶都認為,如果哈囉出行能趁著這個時機成功上線順風車業務,還是有不小的市場的。
當然,提起順風車業務,我們首先想到的還是它的安全問題如何解決。滴滴自從出事以來,採取了許多措施來保障出行安全。從加強對司機的安全審核,到上線簡訊報警、車內錄音乃至錄像等功能,但依舊被多次無限期下架。
有脈脈用戶表示,滴滴作為雄霸出行市場多年的巨頭,比起半路出家的哈囉成熟得多,連它都要耐著性子接受整改,哈囉又憑什麼能夠確保出行安全呢?即使除開滴滴,其它的諸多網約車平臺並非看不到順風車市場的真空狀態,只是沒有人有把握去嘗試。滴滴此時推出順風車,恐怕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其實,哈囉出行又何嘗不知道當前的局面,順風車看似是一塊無人染指的香餑餑,卻也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不過,對於哈囉來說,現在有阿里撐腰雖然活得很安逸,但擋不住盈利遲遲難以達成的現實。如果不早早從"兩輪"升級到"四輪",乃至擴展到更多出行用具和場景中,未來的生存空間只會逐步被巨頭鎖死和蠶食。
而哈羅雖然完成了品牌升級,但目前只不過是給嘀嗒出行、首汽汽車提供一個入口,沒有自己的汽車和司機,說是網約車平臺也有名無實。有脈脈用戶表示,如果為了彌補這一短板,打造自己的網約車的話,不僅是燒錢燒的更可怕,還要面對滴滴等老牌企業的競爭,未來能否立足還很難說,不如瞄準布局難度更小的順風車市場,只要跨過了安全問題這個坎兒,此後的發展就是一片坦途。
不得不說,哈囉押注順風車的行為很像一個賭徒,搏一搏,贏了"單車變摩託",但輸了的後果同樣也很可怕。許多脈脈用戶都很擔心,一旦失敗不僅投入的一切付諸東流,而且很可能對整個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在這裡,我們只能希望哈囉有足夠的辦法應對順風車出行的安全問題吧。
(文章內容素材均來自於脈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