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願當法語翻譯 「博士廚房」預定送餐 聽,留學生們在中國的戰...

2021-01-10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現在社區需要一名翻譯,你能來嗎?」

「我來!」

疫情期間,來自塞內加爾的小夥子亞尼被困在了廣州。他主動在社區志願當起了法語翻譯,向更多的外國人普及防疫知識,配合社區工作,做好疫情防護。「正是有了無數的防疫人員,才保證了大家的生命安全。疫情期間,中國保護了我,我也要為中國做些事情。」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分享會在長安大學舉行,來自省內高校的12名留學生,用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在中國的戰「疫」故事。

我在廣州當社工

本是再平常不過的春節探親,讓長安大學建築學專業碩士生、塞內加爾的亞尼在廣州有了一次畢生難忘的經歷。2020年1月8日,他整裝待發,去廣州與哥哥共度新年,彼時,他剛剛學習完一個學期的漢語,對漢語和中國初步有了一些了解,想趁著廣州之旅體驗南北方不同的風土人情。在廣州,他嘗到了風格迥異的粵菜,親情的圍繞讓他倍感這座南方城市的溫暖。

亞尼說:「除夕之夜,是中國人對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盼。我們入鄉隨俗,也期待著爆竹聲聲,辭舊迎新。可是,誰能想到,等來的不是春風送暖,而是黑雲壓城。」一場疫情鋪天蓋地襲來,徹底打亂了他的旅程。

平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在一夜之間變得死寂。「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就是擔心與害怕,從來沒遇見過這麼嚴重的疫情,也不知道它將如何發展。學校及時地開放了漢語線上課程,我努力記生詞,反覆聽漢語,充實的課程讓我的心總算平靜了一些。」

不久,廣州變為了高風險地區,一次又一次的核酸檢測讓他更加緊張,遙遙無期的隔離讓他感到無比煩躁。「我們開了漢語課程,你想不想來?」社區人員的一句輕聲問候,亞尼找到了方向,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就這樣,亞尼開始了在社區上漢語課的日子。隨著和同學們的交流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放鬆,社區的防疫工作人員每天都來跟他說說話,這讓他對新冠病毒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異國他鄉,是社區的防疫人員逐步打消了亞尼對病毒的恐懼,看著他們每天超負荷工作,挨家挨戶的普及防疫知識,送菜送肉,測量體溫,發放口罩,亞尼的心裡萌生了一個念頭:「疫情期間,中國保護了我,我也要為中國做些什麼。」

他主動向社區申請當起了社工,做法語翻譯志願者,向社區的外國人講解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倡議他們佩戴好口罩,在家安心隔離。經過他的翻譯和耐心講解,不少外國人都充分理解了社區防疫人員的不易,願意配合他們的工作。

「看到很多和我一樣的外國朋友們心態變得平和,配合防疫,我心裡非常滿足。這是一場全人類的戰鬥,大家必須並肩合作。」亞尼說,在這段特殊的經歷中,他從被幫助者變為幫助者,從在忐忑中等待幫助,變為勇敢地跨出腳步去幫助別人。這期間,必須要感謝中國防疫人員的耐心和鼓勵,感謝學校的關心愛護,讓他在廣州的隔離日子,成為記憶中最溫暖的一段影片,時常播放,永藏於心。

快遞小馬的「博士廚房」

「小馬,你又來咧?」長安大學地質學專業博士生,來自盧安達的馬偉,在疫情期間收穫了一個特別的外號——「快遞小馬」。由於學校採取封閉管理,學生們出門採購和外賣點單非常困難,馬偉就和幾個同學一起,採購食材,自己做飯,為校內學生送「內賣」餐點。博士小馬在疫情期間變成「快遞小馬」,每天在兩個校區之間來回奔波,風雨不斷,為學生送餐。

馬偉說,那段時間,他們把學校的宿舍開發到了極致,房間不僅是臥室,還是教室、 圖書館、健身房、聊天室、理髮店和餐廳。通過網絡,他看到了在可怕的疫情面前,中國政府的責任擔當,中國人民的團結勇敢,他們的一舉一動感染著他。很快,他就申請了學校疫情防控的志願者。 每天脖子上掛著「抗擊疫情志願者」工作證,讓馬偉感到又驕傲、又激動。帶著水果、口罩、消毒水、體溫槍和登記表,充滿責任感地去巡樓。但幾天下來,聽到最多的卻是:「買不到吃的」「我不會做飯」這樣的話。

「既然我喜歡研究美食,又想在疫情期間做點事情,為什麼不在這樣的困難時刻為同學們做飯呢?」於是,他找到兩個合伙人:阿米特和張斯瑞。三個人對這個新點子完全贊成,便立即聯手開起了長安大學第一家「博士廚房」,每天一大早接受午餐預定,中午依次送餐,下午兩點開始接受晚餐預定,做好後準時送餐。

開始「營業」後,馬偉每天至少要在兩個校區之間來回跑7公裡路。 令人欣慰的是吃過幾次的朋友,都紛紛通過發圈、微信群等方式,誇讚「博士廚房」的飯菜既美味、又便捷。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第一個月內的學生點餐人數就超過了678人次。

疫情期間,他們成了封閉校園裡的大忙人,越來越多的在校留學生知道了馬偉的「博士廚房」。同學們都開始叫他「馬師傅」或者「快遞小馬」。老師還為他們想好了廣告詞:「要想一日三餐好,就來長大找馬偉」。

「我就是想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報學校,回報中國。我相信,只有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才能迎來春暖花開。」馬偉說。

「英雄之城」武漢帶來的震撼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葉門籍學生海樂姆,分享了他前不久參觀「英雄之城」武漢的經歷。在武漢,海樂姆聆聽了中南醫院醫護人員的疫情報告,還了解到了諸多發生在武漢的抗疫故事。看到中國政府和人民一邊抗疫一邊有序復工,海樂姆的內心大受震動。他說:「這場難忘的武漢之行,我不僅學習到中國的抗『疫』經驗,而且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偉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西安石油大學的國際學生阿單、海桑、西北大學的米拉斯分別交流了在疫情期間通過網絡學習漢語的經歷,陝西師範大學的葉麗婭還講述了在疫情中升級成為母親的獨特體驗。

通過這次活動,使留學生們增進了對中國文化與時代精神的認識,更進一步的了解了中國在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經濟外貿等各個領域取得的突出成績。大家深刻感到,一場疫情,聯結起了中外友誼,不分彼此,攜手抗擊病毒。留學生們紛紛表示,在中國,他們體會到了擰成一股繩的力量,也獲得了安全的保護,將特別珍惜在中國的學習機會,努力學好漢語,學好專業知識,更好地融入中國,融入西安。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朱雪嬌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張文宏教授新著英文版翻譯者定了!英文版出版合同籤了!
    4月7日下午至4月9日張文宏教授團隊終審,從28份試譯稿中最終選定13份試譯稿,正式確認13位志願譯者,向他們發出邀約函,同時附上了「譯者須知」和「翻譯出版合同」兩份附件。連夜對未入選的應徵者回復致謝函。
  • 美國發生連環槍擊案,一名30歲中國博士留學生遭槍擊身亡!
    在芝加哥大學就讀的30歲中國留學生範軼然(音譯,Yiran Fan)也不幸遭槍殺,槍手已被警方擊斃。  首名遇害者是中國留美博士生  博士四年級,原計劃今年提交論文  據當地媒體報導,本案發生於1月9日下午,一名槍手持槍在芝加哥多處連續作案,在第一次作案時,槍手在當地一處公寓外的停車場對其中一輛車內進行射擊,殺害了正在車內的一名30歲男子。
  • 「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金鬥社區:居民樂當志願者
    在這個社區,「有事情找志願者,有時間當志願者」的理念已經形成,志願服務活動營造出鄰裡互助、溫馨和諧的家園氛圍,社區也被評為「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近日,記者走進金鬥社區,探索這裡的「志願密碼」。金鬥社區黨委書記陳豔向記者介紹,在這裡,居民自治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五事工作法」的機制保障,即「聽群眾說事、讓群眾議事、幫群眾理事、向群眾曬事、邀群眾評事」。  社區裡的金安公寓,是典型的老舊小區,有居民提議加裝電梯。為了這事,社區召集住戶開了好幾場民主協商會,邀請大家來議事。「加裝電梯是一件分歧很大的事情,通過集體議事,達成了一致,作出了決策。」
  • 日漫有翻譯很舒服?日本發漫畫警告中國留學生,翻譯是要坐牢了的
    日漫有翻譯很舒服?日本發漫畫警告中國留學生,翻譯是要坐牢了的現在日漫也是非常的火,很多人都喜歡日漫,但是很多人並不是能夠聽得懂日語的,於是就出現了字幕組,而這些字幕組也是深受很多人的喜歡,但是在近日,日本也是發文警告,擅自翻譯動漫是要坐牢的,也是引起了網友的議論。
  • 美國人翻譯李白情詩,被列入美國教材,留學生:對比後才知道差距
    李白被大家稱為詩仙,他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在他的詩中,我們可以知道唐朝時期年輕男女們的郎情妾意。埃茲拉.龐德《舊唐書.李白傳》當中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具有浪漫主義情懷,卻始終鬱郁不得志的李白形象。眾所周知,李白所帶給我們的詩句當中雖然有巨大胸襟,但是又空有滿腔志願,鬱郁而不得志的心態。
  • 為留學生看得懂菜譜 研究生翻譯962個英文菜名
    看不明白菜譜 加拿大女生每次只點炒年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選擇了華東師範大學作為他們了解中國,學習漢語的第一站。由於長期在漢語文化教學中心擔任兼職教師,該校對外漢語學院的研究生穀雨薇有了和外國留學生深入交流的機會。
  • 「12·5國際志願者日」三名外國留學生的溫暖志願
    生活報記者 李丹在美麗的冰城哈爾濱,有三位這樣的異國留學生,除了完成學業,還竭盡所能地發揮力量,在業餘時間致力於志願服務。無論是幫助小學生了解跨文化交際,領略異國風情,還是在疫情期間當期外賣員,法立斯、阿哈默德和迪娜都承擔起了正能量角色。
  • 周克希:我是為翻譯小說才學法語
    A:最起先動念想學法語,是在讀了傅雷先生翻譯的《約翰·克裡斯朵夫》之後,受到主人公個人奮鬥精神和譯者傳神譯筆的雙重震撼,我一直很想能直接讀法語原著小說。「文革」期間,我有緣結識上外的藍鴻春先生,就跟她學起了法語。她父親曾是廣慈醫院院長,她是震旦大學畢業的,法語自然很厲害。
  • 天府新區積極開展「在社區·愛成都」系列活動
    「在社區愛成都」2019年成都社區志願服務周已於12月22日正式啟動,為引導市民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營造和諧鄰裡關係,天府新區在轄區內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符合鄰裡需求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志願服務周啟動當天,天府新區正興街道蘇碼頭社區就開展了一場為殘疾老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送餐和幫幫腿服務的活動,主要為轄區老人提供特殊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為高齡老人、行動不變以及煮飯做菜有困難的老年群體提供助餐服務公益食堂,通過熱心的志願者,轄區內的20多位老年人得以享受到免費助餐、送餐服務。
  • 激發社區志願服務熱情 成都這個社區幹了這件事
    社區志願者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為了探索志願服務激勵制度,展示社區志願者的服務成效,擴大志願服務的影響,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活力,成都這個社區想出一個好法子——今日,昭覺社區聯合成都市朗力社工中心開展了「志願昭覺·微光處處」志願者表彰大會暨志願者積分兌換活動。
  • 社區「小太陽」為老人義務送餐8年
    買菜、送餐、晾衣服……廣州越秀區六榕街涼亭坊社區居民何玉芳為社區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無微不至的幫忙,愛心善舉堅持8年,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受助的老人親切地稱她「小太陽」,「走到哪裡照耀到哪裡」。近日,何玉芳當選為「廣州好人」。
  • 用英語和山歌讓外國遊客記住中國繡球——「我是未來外交官」法語...
    在參觀的過程中了解中國發展過程中的大事件,體會到「真理的味道和糖一樣甜」。接下來,我們參觀了「中央廚房」融媒體中心,了解策採編發一體化網絡以及採編聯動平臺。我們走進環球時報,參觀Global Times的編輯處、看到很多重大事件的彩照和Global Times的報紙,我還收穫了我生日當天的報紙,了解了「首幅全月球三維立體圖誕生」的消息!環球時報的高先生還讓我了解了文化之「牆」和語言之「牆」。
  • 美國費城中國留學生用中文播報美大學籃球聯賽
    而今年,在這些加油聲中出現了一些獨特的聲音——兩名中國留學生開始用中文普通話對天普大學籃球隊參與的賽事進行實況報導。美聯社(AP)22日報導,中國留學生詹姆斯•袁(James Yuan)和賈維•袁(Javi Yuan)擊敗了18位前來競爭該廣播員職位的同學,最終贏得這一機會,在「貓頭鷹」籃球隊主場運用普通話進行實況播報並加以評論。「我們是一個很好的組合。
  • "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項目啟動 從34個國家的在讀博士中選拔...
    曾獲得該獎學金、享受過或正在享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以及2020年1月1日前已獲得博士學位三類人員的申請不予受理。為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獎學金評選工作按照「個人申請,國外初審,國內終審」的程序進行。採取國外限額推薦,國內差額評審的辦法。二、根據2020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項目實施細則,駐外使(領)館負責受理獎學金的申請和初審工作。
  • 河套街道山角社區:聚沙成塔 黨群同心戰疫情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2月9日訊(記者 金俐秀 通訊員 石啟彬)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最大的力量在基層。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鬥爭中,河套街道山角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挺身而出、奮勇向前,主動深入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責任與擔當。
  • 合肥高新區南新莊社區志願幫扶活動舉行
    5月24日上午,安徽合肥高新區南新莊社區黨總支、計生協依託協會會員,結合社區貧困計生家庭的特殊需求以及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組織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志願幫扶活動。此次活動,通過協會志願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傳遞正能量,關愛貧困家庭與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助力他們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 蘭州:00後「小海龜」志願服務社區防控一線
    00後「小海龜」志願服務社區防控一線魯子瑋在查看小區居民的出入證。「東京大學在讀生、蘭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二等獎、國際青少年科學發現影像大賽優秀獎……」推薦表中的一列列獲獎項目,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位「00後」。
  • 在韓留學生可以加入哪些大學社團?
    留學生所可以享受的教育權利和各種活動資源,基本上同校的韓國學生無異,可以廣泛地選修喜好的課程、參加感興趣的社團組織和申請獎學金等等,甚至因為留學生的身份反而會得到公寓助教老師、校園職工的心理商談、特別照顧等,大多數的教授和韓國學生也會對留學生分外好奇和友好,願意同你交流異國文化、關心你的學習生活情況,不用過分擔心身為外國人會有不便、歧視等情況。
  • 弘揚志願精神!社區招募義工啦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嘉敏通訊員 楊紀歐)為弘揚志願精神,帶動影響更多社區居民參與志願服務,11月4日下午,深圳市羅湖區桂園街道老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名仕閣小區開展了「愛心傳遞,讓生命影響生命」義工宣傳招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