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北京大學女生包麗(化名)服藥陷入昏迷,後醫生宣布其「腦死亡」。相關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其男友牟某某曾向包麗提出拍裸照等要求。
據紅星新聞報導,12月13日晚,記者從多名北京大學工作人員處獲悉,北京大學已取消牟某某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北大未名BBS官方微博13日19時46分發布牟某某被取消研究生推免資格的消息時稱,「資格也許可以取消,但有些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北大多名工作人員證實
牟某某被取消研究生推免資格
12月13日,網傳一份落款為「北京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項目管理辦公室」的消息稱,研究生支教團項目管理辦公室收到關於支教團成員牟某某相關問題的舉報材料。學校高度重視,立即啟動調查,依據程序,由項目辦牽頭,聯合相關部門成立工作組進行核查。依據《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2019—2020年度)招募協議書》第三條第4款「甲方服務期間因違反法律、法規及相關管理規定造成惡劣影響的,或嚴重違反協議約定,或因其他非合理情況致使本協議書無法履行的,乙方有權將其召回,終止協議;被召回者不再享有本協議書第一條約之各項權利」的規定,項目辦決定與牟某某終止協議,並依據協議及相關管理規定,取消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經記者向北大多名工作人員求證,該消息屬實。
北京大學招生辦:
牟某某並非以留學生身份進入北大
牟某某到底通過哪種途徑進入北京大學?
12月13日下午,記者從北京大學招生辦獲悉,牟某某並非以留學生身份進入北大。當時「博雅人才培養計劃」並未面向留學生招生。
據紅星新聞報導,通過檢索發現,牟某某的名字出現在2015年北京大學博雅計劃分省初審名單等資料中。
據北京大學招生辦消息,為進一步推進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多元綜合評價人才選拔新模式,北京大學在認真總結長期以來開展自主招生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的成熟經驗的基礎上,決定於2015年啟動「博雅人才培養計劃」 ,實行綜合評價模式招收優秀高中畢業生。
「PUA男」引關注
朋友圈刷屏公眾號被封
隨著該事件的持續發酵,包麗生前和男友牟某某的聊天記錄也成為日前網絡討論的熱點。不少網友質疑,牟某某對包麗使用了PUA。為此,與PUA有關的話題迅速飆升。
PUA即為Pick-up Artist的簡稱,翻譯過來是「搭訕藝術家」。在網友看來,就是通過一系列包裝和話術演繹,給目標對象洗腦,並逐步演化成騙色、騙財、誘姦等,最終達到情感操控目的的手段。
昨日(13日),憑藉一則「辨識朋友圈PUA男」帖,一個自稱「中國最權威的男性情感教育平臺」的微信公眾號引發大家熱議。
而朋友圈裡,關於該公眾號「XX位好友關注」的截圖刷屏了,配以的文字則多是「交友不慎」「哪16個朋友哦」······
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個教男性「PUA」技巧控制女性的公號。北大女生自殺事件之後,這個公號竟然以如此奇特的方式火了。
於是,大家紛紛搜尋出來,查看到底有「××位朋友關注」。
還有說法認為,朋友圈裡關注此號的比例越高其中渣男越多,並戲稱為「含P率」「含渣率」。
另據最新消息,被指「培訓PUA」的微信公號「浪跡情感」已被封號,無法關注,也不能被搜索到。
針對此事,紅星新聞發表評論:
共同關注一個特定事物,成為今天的一場從眾「行為藝術」。PUA如今在公眾的認知中,因為騙財騙色等惡劣行為而聲名狼藉。
但事實上,關注這個公號,並不能簡單地跟學PUA以達到特定目的劃等號。不排除有人是出於好奇或防止PUA而去關注。那麼「含P率」的真實程度必然會大打折扣。遊戲而已,大可不必驚訝於微信好友的「含P率」高低,也沒必要因此產生不必要的猜疑,更不要誤傷了親朋好友。
誠然,我們可以把測試「含P率」當成一個遊戲,但玩這個遊戲的同時也要清楚一點,指尖之下的關注和截圖,不僅沒有對公號造成任何損失,反而增加了它的曝光率、點擊率、關注率,甚至大家在「遊戲」中都差點忘了「曝光」此公號的初衷。
PUA培訓公司教材內容引爭議
而近年來,關於「培訓PUA」的公司由於課程內容違規,曾多次引發輿論關注。
2017年,5人參加「浪跡情感」組織的「導師培訓計劃」,然而,培訓的內容幾乎全部為如何誘使異性與自己發生關係,如何「把控」異性的感情。他們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培訓,也和找工作的初衷相違背,遂將浪跡情感背後的成都南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訴至法院。
法院認定,浪跡情感的培訓內容違反社會公序良俗,判決合同無效,返還前學員學費。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浪跡情感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上訴。
浪跡情感一度被封
而在今年5月9日,江蘇網警通報了全國首例查處發布違規違法PUA信息的行政案件。
通報稱,違法行為人徐某(男,24歲,連雲港人)開設網站,在網上兜售上述PUA教程,通過用語言、文字、動作、視頻、圖像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購買者傳授實施包括騙取女性錢財、故意傷害女性身體、誘導女性自殺等所謂經驗、技能,構成《網絡安全法》第46條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違法行為。
根據《網絡安全法》第46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應當對其使用網絡的行為負責,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絡發布涉及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違法行為人徐某已被行政拘留5日並處罰款5萬元,相關網站及通訊群組被責令關閉,違法違規PUA教程被全部清理。
據江蘇網警介紹,公安部此前在「淨網2018」專項行動中要求各地對網上兜售違法違規PUA教程開展清理整治,但因此類案件在法律適用和取證等方面存在爭議和困難,公安機關在清理相關信息、關停相關網站的過程中,一直未能對發布者開展有效打擊。
江蘇省廳網安總隊、連雲港市局網安支隊在明確案件的定性和取證方向基礎上,抽調專人對違法行為人網上售賣的2000G網盤進行逐一梳理。
公安機關查明,該違法違規PUA教程以「自殺鼓勵」「寵物養成」「瘋狂榨取」為賣點,突破道德底線,把女性直接稱之為「獵物」「寵物」,或教唆偽裝成成功人士誘惑涉世不深的女性以騙取財物,或傳授如何讓女性失去理性,甚至不惜自殺等證據事實。
同時,警方提醒網際網路信息內容服務提供者,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嚴守道德底線、恪守法律法規,自覺維護網絡空間晴朗和諧。
-END-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出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綜合自:紅星新聞
編輯:嚴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