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香港「民主黨」成員林子健11日宣稱「遭內地人員擄走、禁錮、毆打及恐嚇」。警方經過數日調查,認為報案人的陳述與調查結果並不相符,15日以「誤導警務人員」為名拘捕林子健,並向法院提起上訴。17日上午,香港九龍城裁判法庭決定將案件押後至9月14日審理。
8月11日上午,香港「民主黨」召開緊急新聞發布會,表示其成員被國內執法人員擄走、禁錮,期間遭毆打恐嚇,在被迷暈後被棄於西貢海灘。
林子健在發布會上宣稱,此前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表示要將球星籤名照片贈予內地異見人士遺孀,之後便被「一名認識多年的內地人打電話警告」。10日下午,他在旺角砵蘭街購物時被兩名操普通話的男子帶上私家車,在迷暈後遭硬物毆打,凌晨醒來時發現已手腳被綁,外衣被脫掉,並被遺棄於西貢海灘。林子健還在發布會上展示了其受傷部位及兩大腿處尚有十幾個訂書釘的情況。
林子健說,擄人事件不是他個人的事,而是帶出一個訊息,若有與政權持相反意見者,也有機會受威嚇或暴力對待,認為國安人員了解其性格,知道他必會公開事件,故釘在他身上的釘,正是對全港市民的警告。
「事件」一出,香港社會譁然。「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隨即強調,以林子健受虐的粗暴程度而言,無疑其「確遭內地強力部門人士虐待」。立法會議員、公民黨楊嶽橋則認為,林子健事件顯示內地執法部門漠視香港底線,提醒市民防範高鐵「一地兩檢」方案。22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還去信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表示內地有人員來港執行任務,非單一事件,要求與警方討論有效保護市民安全。
由於「事件」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香港警方對此高度重視,派出大量警員,按照林子健的描述到「事發地點」砵蘭街附近展開調查。其間,林子健突然向傳媒改口表示,其被「擄走」的地點發生在旺角信和中心對面。警方繼續調查後,仍然沒有發現任何線索顯示林子健被擄走的線索。同時,面對警方錄取口供的要求,林子健多次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
案情於14日凌晨發生逆轉。香港傳真社當時拿到了9段「事發地點」的監控錄像,顯示林子健於砵蘭街購買球衣後安全離開砵蘭街。錄像片段中清晰可見林子健當日曾於砵蘭街出現,時間為下午5時41分,與林子健早前聲稱自己於4時許被擄走的講法出現矛盾。儘管部分錄像片段中林子健戴著帽子和口罩,但體型、衣服明確表明是林子健本人。對此,林子健則矢口否認。
為了追查林子健在西貢的行蹤,警方還派出大批警員到西貢市區進行了大範圍的排查,發現有多間商戶的監控攝像頭均攝得林子健的蹤影,並有商戶表示見過林子健孤身本人,並無遭綁架的情形。
15日凌晨,根據調查情況和「天眼」提供的相關證據,警方以涉嫌「誤導警務人員」逮捕了林子健。署理警務處處長劉業成,連日來的調查顯示報案人的陳述與調查結果並不相符,於是以「誤導警務人員」為名拘捕了報案人,並落案起訴。立法會議員、民建聯葛珮帆表示,警方需要徹查事件,整件事匪夷所思,太不合情理,疑點重重,「民主黨」盲撐,要對公眾有個交代。而其他多名民主派人士,在林子健聲稱被人迷暈擄走後,將此事與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方案扯上關係,不排除是為了反對「一地兩檢」而出現此事。
林子健因「誤導警務人員」被捕後,「民主黨」召開會議並會見了傳媒,仍然拒絕為「事件」道歉。香港多名政治人士及報紙文章均表示,「民主黨」誠信堪憂。而香港多個社團到「民主黨」總部等地舉行示威,批評「民主黨」導致社會人心惶惶,促請該黨儘快交代實情,並批評林子健虛報案件浪費警力,促請警方嚴執法。一些人還組織成立「林子健事件關注組」,要求「民主黨」及其立法會議員就包庇林子健報假案欺警交代事件經過,向受其愚弄的市民公開道歉。
在此案調查過程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表示,社會會看事實、證據及說法是否可信,自己會有判斷;相信警方會全面調查,儘快找出真相,並呼籲市民不應就一件聲稱可能涉及刑事行為的事件,作無謂揣測及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