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寶貝的音樂細胞

2021-01-08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

很多孩子一開始很喜歡彈琴,後來就厭惡了,因為他們從中得到的不是性情的陶冶和愉快的情緒,而是由父母嘮叨和吵罵而引起的焦慮、煩躁、單調、無奈甚至失望和厭惡。

東東學習音樂的故事

東東四歲,媽媽給她報了一個幼兒電子琴興趣班,孩子在班級跟著老師練琴還挺配合,但是回到家就不喜歡彈琴了。這怎麼辦呢?有一天,媽媽在窗戶外面看孩子們學琴,發現老師很會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孩子們彈完幾首曲子,老師誇張地說:「哎呦,你們彈得真好,我要暈倒了。」然後身體就往一邊倒,孩子們興奮得不得了,整節課下來都興趣盎然。媽媽很受啟發,回家就把孩子平時玩的布娃娃玩具找出來10個,整齊地碼放在電子琴旁邊的桌子上,東東彈完一首曲子,媽媽就讓布娃娃暈倒一個,孩子特別高興,有時候,媽媽不在身邊,她就自己彈,然後自己「幫助」布娃娃暈倒,東東很快成為班裡樂感發展最快的孩子。

一年之後,班裡很多孩子都要考級,媽媽卻做出了一件出乎意料的決定:不讓女兒考級。她說:聽說也看到過周圍人為孩子學琴花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為孩子學琴而奔波勞累,但是他們在談自己的想法時,很多人認為孩子有了一技之長,長大了至少多了一個謀生手段,至於維持孩子的興趣和激發孩子的靈感是他們很少考慮的。因為一個指法不到位,嚴厲指責孩子「你怎麼那麼笨」或「你怎麼那麼不用心」等等,如果孩子因此而喪失興趣或信心是很不值得的。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孩子放鬆地發展興趣,讓孩子為琴感到愉快而不是感到倦怠。 先天條件

研究發現,所有人生來便具有音樂潛能,並且呈正態分布。有的成人認為自己五音不全或者缺乏音樂細胞,是把音樂才能主要定位在完善的歌唱或者樂器表演上,但是,絕大部分人都具有音樂欣賞的習慣和能力,這也是音樂學習習慣的重要部分。音樂智能是人類八種潛能之一。這些潛能在不同的人身上的組合不同,有的人在這方面可能是優勢智能,有的人在那方面可能是優勢智能,尤其是經過後天的環境刺激和教育培養,人具有了不同的能力特徵。

胚胎期

從胚胎期起,孩子就開始吸收母體內的節奏和語音,良好的感官經驗為他們奠定了牢固的聽覺基礎。出生以後對聲源的探究意識發育很快,父母對孩子身體運動有節奏的帶動能豐富他的音樂感受。

能順利地說話後

孩子能順利地說話以後,對兒歌的節奏比較敏感,特別喜歡模仿成人唱歌跳舞,而且能唱旋律簡單的歌曲。

四歲以後

四歲以後在適宜的教育環境下,可以初步接觸樂理和鍵盤樂器。

培養寶貝音樂細胞的5個策略

良好的音樂學習經驗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具有特殊意義。音樂具有優異的審美功能,歡快、柔和、優美的樂曲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感受性,薰陶優美、安詳、高雅的情感,具有美化心境、陶冶情操的作用。音樂還有助於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研究表明,音樂教育和智力開發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音樂中成長的孩子,能敏銳地感受理解音樂的特徵,並隨著節拍和旋律的變化讓想像力自由地飛翔。

每個人都有音樂潛能,早期音樂體驗質量決定孩子音樂潛能發揮的程度,因此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音樂教育是關鍵。

把音樂啟蒙與身體運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可以在孩子的腳上系一個小鈴鐺,讓他在走路、跑步的節奏中感受音響。孩子高興的時候,有時會即興跳舞、扭擺身體,有時會自得其樂的哼唱,雖然可能曲不成調,但是大人要積極鼓勵,最好與孩子一起扭擺哼唱。成人可以有意識地對孩子的動作打節奏,伴隨他的走、跑、跳等身體運動。鼓勵孩子敲敲打打的行為,讓他感受聲源與音響的關係,只要沒有影響別人的行為,大人不要嫌鬧煩躁而阻止孩子。 引導寶貝在自然音域內唱歌。

四五歲以上的寶貝社會性逐漸得以發展,開始唱一些歌曲,但是大人要避免孩子模仿演唱成人歌曲,這對他們發育比較稚嫩的嗓音有損壞,引導他們在兒童的自然音域內唱歌。另外,律動是這一年齡階段兒童表達他們音樂感受的常用手段,鼓勵他們在朗誦兒歌或者聽音樂時喜愛用自己的想法和音響在遊戲中學習。如果孩子喜歡而且家庭條件允許,可以學習鍵盤樂器,鍵盤樂器比弦樂更適合幼兒學習。 可以帶孩子上正規教育機構的奧爾夫音樂班。

奧爾夫是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在音樂教育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發明了一套奧爾夫樂器教具,成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重要標誌之一,這套以打擊方式為主的小樂隊編制樂器現已聞名全世界,80年代初介紹到我國並廣為流傳。它並不是單純地音樂技能訓練,而是培養孩子多方面的素質教育,它鼓勵孩子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並通過音樂活動發展孩子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以及與人合作交往的意識。

培養和維持興趣是培養寶貝音樂細胞的第一法寶。

父母對孩子要求不能過高,如果超越了孩子發展的速度和限度,結果將適得其反,不僅扼殺了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還可能壓抑孩子的個性。同時,注重音樂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尤其在關乎音樂考級的事情,父母要慎重。學習樂器必然要學習演奏技巧,要求孩子有一定的樂理知識和小肌肉控制協調能力,這對絕大多數學齡前兒童來說都存在著學習壓力。缺乏興趣的技巧訓練可能會讓孩子對音樂感覺乏味。因而,父母要開動腦筋想一些辦法,使孩子始終對音樂感興趣,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借鑑東東媽媽的教育智慧

享受藝術的薰陶和啟蒙是目的

父母對琴童子女過高的期望值和極端的做法,社會上已經有不少報導和批評,東東的媽媽則在教育觀念上的站位比較高,對孩子彈琴的教育價值有比較理性的認識,即在孩子技藝不斷提高的同時,維護他對彈琴的濃厚興趣和對音樂的好奇心,讓彈奏樂器和欣賞音樂成為孩子一生的一個高雅樂趣和人生修養的一部分。 避免功利主義的觀念和做法

為了考級而把一首曲子反覆地練習很多遍,父母有時免不了情緒化地訓斥孩子,把生動活潑的藝術追求和享受變成單調乏味的機械訓練,結果有的孩子考了級就再也不願意彈琴。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和做法是不足取的。彈琴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心智活動,尤其是在注意力的分配上:既要讀譜,又要看譜,還好搞準指法,有時還要糾正已經形成的錯誤,一雙眼睛、一個腦袋同時要幹這麼多事情,也確實夠難為幼兒的了,而這一複雜技能的熟練掌握需要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而考級勢必要求孩子彈一個曲目很多遍,為一個指法而練很多遍,這樣反覆做同一件事情是很單調的。也就是這個原因,很多孩子一開始很喜歡彈琴,後來就厭惡了,因為他們從中得到的不是性情的陶冶和愉快的情緒,而是由父母嘮叨和吵罵而引起的焦慮、煩躁、單調、無奈甚至失望和厭惡。

因此,培養孩子學習音樂的好習慣,要求父母以學樂器為媒介、為資源、為手段,要立於此又高於此,對細節問題既不可姑息遷就,又不可過分苛求,要站在較高的教育制高點上正確看待學習過程,把孩子每一個學習狀態(如勤奮、懶惰、勇敢、畏懼等)都轉化為積極的人生教育。這才能讓寶貝真正享受到藝術的薰陶和啟蒙教育。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培養小孩音樂細胞有多重要?懂音樂的孩子思維更敏捷,要重視
    善良:音樂是離我們心靈最近的地方,為美好的音樂而感動幾乎是人類的本能,尤其是孩子們,他們的心靈如同一塊無汙染的田野,音樂可以在上面留下美好的印記,一顆被音樂浸潤滋養的小小心靈,如何能被輕易汙染呢?敏感:音樂的情感表達是非常微妙的,音符的排列略有不同,就會重新組合成新曲,調整位置,有無數種組合方式,輕微的變化,可以刺激孩子的聽覺發育,更敏銳的發覺不同變化。
  • 保衛細胞寶寶離不開細胞培養的四大護法
    但生物汪在實驗室養育細胞,也一樣寄託感情,生怕細胞被養壞了。一個閃失,就前功盡棄。實驗結果不可靠,沒有一致性和穩定性,還重複不出來,再濃密的頭髮也經不住這樣的考驗。所以,有一個穩定、一致的培養環境,那就很重要了。
  • 細胞培養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加入DMEM完全培養基,輕輕吹打混勻,製成細胞懸液,接種於培養皿/瓶中,在含5% CO2的細胞培養箱中培養。當細胞密度達到80%~90%(過早產量不足,過晚細胞狀態不佳,1:2至1:10以上的比率傳代培養,一般1:3至1:5細胞一代,即從細胞接種到分離再培養的一段時間,非細胞有絲分裂次數)時,去掉完全培養基,用1X PBS清洗2次。
  • 細胞培養常用試劑的配置
    純淨水系統、電子天平、PH計、磁力攪拌器等具體步驟1、水:細胞培養用水必須非常純淨,不含有離子和其他的雜質。需要用新鮮的雙蒸水、三蒸水或純淨水.3、胰蛋白酶溶液:胰蛋白酶的作用是使細胞間的蛋白質水解從而使細胞離散。不同的組織或者細胞對胰酶的作用反應不一樣。胰酶分散細胞的活性還與其濃度、溫度和作用時間有關,在pH為8.0、溫度為37℃時,胰酶溶液的作用能力最強。使用胰酶時,應把握好濃度、溫度和時間,以免消化過度造成細胞損傷。
  • 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
    臺灣作家汪培珽曾經寫過一本關於英語學習的親子暢銷書,書名就叫《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如果借用到音樂啟蒙教育上,那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這是一個再精準不過的說法。我一直認為,學習音樂和外語有很多相似之處,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培養表達能力之前,都要先磨一磨孩子的耳朵。
  • 細胞培養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如何選用特殊細胞系培養基?   培養某一類型細胞沒有固定的培養條件。在MEM中培養的細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樣很容易生長。總之,首選MEM做粘附細胞培養、RPMI-1640做懸浮細胞培養是一個好的開始。   2. 何時須更換培養基?   視細胞生長密度而定, 或遵照細胞株基本數據上之更換時間,按時更換培養基即可。   3.
  • 李玫瑾:想要寶貝學習好,就要注重培養寶貝的專注度,方法如下!
    相信說李玫瑾教授,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她對兒童心理的分析和教育,非常有看法,她曾表示並不是所有的寶貝,都是適合考試和學習,有的寶貝擅長學習音樂、學美術有些寶貝喜歡運動。難道寶貝不專注於學習和考試,就不能夠有好的未來了嗎?這個問題其實,是否定的,但是真正去支持寶貝興趣和特長的家長,有幾個?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逾越哪些鴻溝?
    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的今天,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1塊細胞培養肉。
  • 關於乳鼠心肌細胞培養的一點收穫
    關於乳鼠心肌細胞培養的一點收穫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7-28 23:26
  • 細胞培養中支原體檢測的重要性
    支原體是細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是一類缺乏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2~0.5um之間,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形、絲形、分枝狀等多種態。 1、支原體存在於我們周圍,他可能就如塵埃一樣存在於我們的環境中 2、可透過一般的濾膜,所以不要寄希望於過濾可以清楚支原體汙染的液體 支原體對培養細胞的汙染發生率高,據估計平均發生率在60%左右。同時又非常隱秘,早期不容易被發現,除非用特異性和靈敏度都非常高的檢測試劑盒。
  • 細胞培養肉即將走向餐桌,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做了「細胞培養肉技術研究進展」報告。就在去年的幾乎同一時間,2019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便是由周光宏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來。這是一塊重量僅有5克的細胞培養肉,「塊頭」雖不大,但在我國「細胞培養肉」領域卻是個開創性的開端。
  • 印度發明更快更好培養表皮細胞成分的水凝膠
    新華社新德裡4月11日電 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的研究人員使用由聚丙烯醯胺製成一種無細胞毒性的水凝膠,代替傳統的塑料組織培養皿,可在實驗室中培養更多的表皮主要構成細胞——角質形成細胞。  研究人員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進展》期刊上報告說,這種新方法利用細胞與材料之間的張力,使功能角質形成細胞快速繁殖,並不依賴飼養層或任何外源性藥物。飼養層是指在細胞培養皿上鋪展開的飼養細胞層。  研究小組發現,相對不那麼堅硬的水凝膠基質可使角質形成細胞快速增殖到第25代,而塑料板上的細胞在12-15代後停止生長。此外在水凝膠上生成的角質形成細胞的癒合能力也更好。
  • I型膠原包被的ThinCertTM細胞培養小室——北京優尼康生物科技
    I 型膠原包被的ThinCertTM細胞培養小室  用於提高類組織細胞培養結果  ThinCertTM細胞培養小室具有PET 薄膜,是建立細胞模型的通用工具,這些細胞模型用  於腫瘤細胞侵襲、跨膜轉運、旁分泌細胞相互作用。
  • 培養細胞,血清替代物能完全替代胎牛血清嗎?
    關於添加胎牛血清(FBS)用於生產細胞衍生藥物產品的安全問題引發了人們對替代胎牛血清的呼籲。研究人員先用含有10%FBS的培養基中培養內皮細胞系(C2BBe1)和神經元細胞系(SHSY5Y),在細胞接近匯合時,在接下來的25天內逐步將FBS替換為上述替代品。然後細胞被染色,計數並比較細胞活力、細胞遷移和以及立體生長情況。
  • 不用養豬、「細胞培養肉」上餐桌還要多久?專家:5到10年
    就在去年的幾乎同一時間,2019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便是由周光宏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來。這是一塊重量僅有5克的細胞培養肉,「塊頭」雖不大,但在我國「細胞培養肉」領域卻是個開創性的開端。實際上,早在2013年,世界細胞培養肉之父、荷蘭馬斯垂克大學教授Mark Post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塊細胞培養肉,並用它做了一個漢堡。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塊細胞培養肉。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已在全產業鏈對細胞培養肉進行研究和投資。外界不免好奇:「細胞培養肉」,距離端上市民的日常餐桌,還要多久呢?
  • 寶貝Good Morning早安歌——音樂英語啟蒙課
    本課目標:快樂起床,英語啟蒙,音樂啟蒙(適合年齡2-6歲)讓寶貝在音樂聲中愉快起床,在生活場景中家長唱英文歌給孩子英語啟蒙。培養孩子早睡早起好習慣,什麼起床鬧鐘最好呢,這個年齡階段當然是爸爸媽媽的歌聲最好啦!
  • 細胞凍存與細胞復甦
    細胞凍存細胞凍存遵循慢凍的原則。細胞凍存需要程序降溫盒(-1度/分鐘)、凍存管、細胞凍存級二甲基亞碸(DMSO)。DMSO的作用是在細胞東村過程中防止細胞內部形成冰晶結構,保護細胞不受破壞。凍存液基本上是70%基本培養基+20%血清+10%DMSO,可以適當提高血清濃度,但是DMSO的濃度最好是在5-15%,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細胞造成傷害。
  • 培養乳鼠心肌細胞的缺氧/復氧(A/R)損傷模型和缺氧預處理(APC)模型
    首頁 » 培養乳鼠心肌細胞的缺氧/復氧(A/R)損傷模型和缺氧預處理(APC)模型 培養乳鼠心肌細胞的缺氧/復氧(A/R)損傷模型和缺氧預處理(APC)模型
  • 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能力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能力   張家港市金港幼兒園  錢亞娟   21世紀知識經濟社會需要具有獨立自主、富有創造精神的人才
  • ...利用皮膚細胞培養出老鼠卵子 有助於為人類帶來新的生育治療方法
    據外媒報導,近日由日本科學家 Katsuhiko Hayashi帶領的一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老鼠的皮膚細胞培養出卵子,並利用它們繁殖出8隻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