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四川信託追索47億:剛將138億債務展期 泰禾集團又攤上巨額官司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基金報

被四川信託追索47億!剛將138億債務展期,千億房企又攤上巨額官司!

剛剛實現138億元債務展期,來不及喘息的泰禾集團就攤上了來自信託公司的巨額訴訟。

1月6日,上海金融法院表示,該院於當天公開開庭審理了四川信託與泰禾集團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標的金額高達47億元。

四川信託向泰禾集團追索47億元

「上海金融法院」微信公眾平臺披露,在這起案件中,原告四川信託訴稱,原告與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簡稱泰禾集團)於2017年12月20日籤訂《信託貸款合同》,以信託資金向泰禾集團發放貸款人民幣40億元。

對於這筆貸款,泰禾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南京恆祥置業有限公司提供抵押擔保,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振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龍潤投資有限公司提供質押擔保。

上述合同籤訂後,泰禾集團未能按約支付利息。

於是四川信託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泰禾集團償還本金39.95億元、截至2019年9月20日應付未付利息以及以上述本金為基數、按年利率24%計付的利息、罰息及複利等,以上訴請合計47.97億餘元,原告同時請求判令泰禾投資公司等承擔擔保責任。

而泰禾投資公司正是泰禾集團的大股東。

泰禾集團:貸款並未足額發放,存在「砍頭息」

對於原告四川信託的起訴,被告泰禾集團、泰禾投資公司、南京恆祥公司共同提出如下抗辯意見:

1、對貸款本金及利息計算均有異議,泰禾集團在貸款發放後10日內即需按年利率0.21%支付利息,性質上屬於「砍頭息」,貸款並未足額發放,且泰禾集團交納信託保障基金共計4000萬元,亦應抵扣相應本金;

2、泰禾投資公司、南京恆祥公司對外擔保未經公司有效決議程序,擔保不發生效力;

3、原告主張的利息、罰息及複利過高,請求法院以不高於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予以調減。

上海金融法院表示,庭審中,合議庭充分聽取原、被告訴辯主張,並圍繞信託保障基金及以年利率0.21%支付的利息是否應當在本金中扣除、原告主張的違約利息是否過高、貸款逾期起算時點如何確定以及泰禾投資公司、南京恆祥公司提供的擔保是否有效等爭議焦點進行審理。

據了解,案件將擇期宣判。

上海金融法院適用《民法典》首案:

貸款機構有義務向金融消費者披露實際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的審理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曾於今年1月4日首次適用《民法典》二審審結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判決貸款機構在貸款合同中負有明確披露實際利率的義務,因貸款機構未披露實際利率而收取的超過合同約定利率的部分利息應予返還。

在該起案件中,2017年9月,田某、周某和中原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信託」)籤訂《貸款合同》,約定田某、周某向中原信託借款600萬元,貸款期限8年。貸款利率具體以《還款計劃表》為準,平均年利率為11.88%。還款方式為分次還款,《還款計劃表》載明每月還款本息額和剩餘本金額。

根據合同約定,田某、周某按期歸還了15期本息。隨後,田某、周某提前還款,實際支付本息740餘萬元。田某、周某認為實際利率高達20.94%,遠高於合同約定的11.88%,且中原信託在借款合同履行過程中從未披露過實際利率,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中原信託退還多收的利息88萬餘元以及佔用該資金的利息損失。

上海金融法院經審理認為,貸款人應當明確披露實際利率。

首先,根據借款合同的法律定義,支付利息是借款人的主要義務,因此利率是借款合同的核心要素,關係到借款人的根本利益。在將競爭機制引入貸款業務,貸款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貸款人應為其提供的貸款產品「明碼標價」。

其次,只有實際利率才如實反映用資成本。在本金逐漸減少的情況下,始終以初始本金為基數計算的表面利率必然低於實際利率,並不能反映借款人的實際用資成本。

再次,明確披露實際利率是確保借款合同平等締約,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必然要求。實際利率是普通金融消費者所理解的利率,但普通民眾難以具備計算實際利率的能力。基於民法公平、誠信原則,要求貸款人披露實際利率是確保雙方當事人基於對稱信息,自願作出符合內心真意之意思表示的需要。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條規定格式條款提供者應當採取合理方式提示對方注意與其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並明確未履行該義務時的法律後果。上海金融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撤銷原審判決,改判中原信託返還田某、周某多收取的利息84萬餘元。

還有多家信託已經起訴

實際上,起訴泰禾集團的信託公司遠非四川信託一家。

今年1月3日,泰禾集團公告稱,於近日收到兩張民事起訴狀,原告分別是四川信託和浙商金匯信託,起因均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其中四川信託早已於2020年8月10日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訴訟,追討上述的47億元。

而浙商金匯信託則於2018年6月25日向上海金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金閔」)發放貸款7億元,由泰禾集團、黃其森、葉荔提供連帶責任擔保。而後,上海金閔未能根據貸款合同約定支付本金和利息,浙商金匯信託根據合同約定於2020年8月4日提起訴訟。

浙商金匯信託提出的主要訴訟請求為,判令上海金閔償付本金6億元及相關利息、罰息等,共計約6.11億元;泰禾集團、黃其森、葉荔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對上海金閔名下的在建工程及其對應的土地使用權享有優先受償權等等。

此外,2020年7月23日,中原信託起訴泰禾集團,涉訴貸款本金總計達10.66億元;2020年6月29日,西藏信託通過法院申請將泰禾集團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8180.90萬元;2020年5月6日,華能信託申請將泰禾集團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3.44億元。

債務危機持續發酵

作為曾經的明星房企,泰禾集團曾被譽為「地王收割機」。

泰禾集團有以泰禾「院子」、「大院」、「小院」、「園系」、「府系」等系列為核心品牌的高端住宅地產產品,以「泰禾廣場」、「泰禾新天地」、「泰禾中央廣場」為核心品牌的商業地產產品。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泰禾集團期末土地儲備總佔地面積1303.9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70.14萬平方米,剩餘可開發建築面積1011.5萬平方米,覆蓋福建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

在2010年借殼福建三農成功上市後,泰禾集團在2017年實現了1007億元銷售額,備受矚目。但在2018年衝刺2000億銷售額目標最終折戟,到了2019年,泰禾權益銷售金額更是降到626.4億元,行業排名則從17跌至40。

數據顯示,2019年度,泰禾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236.21億元,同比下降24%;實現淨利潤4.66億元,同比下降82%。

近幾年來,泰禾集團的債務危機持續發酵。

2020年7月8日,泰禾集團在對深交所《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公告中披露了2020年內到期債務的債務類型,不包括 2020 年第三季度可能回售的18 泰禾 01 私募債和 18 泰禾02 私募債的情況下,泰禾集團2020年內到期債務為555.11億元。

上述到期債務中,來自非銀機構的借款超過七成,金額合計405.97億元,佔比達到73.13%。

而在非銀行金融機構中,來自信託公司的到期債務為258.92億元。

2020年11月13日,泰禾集團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0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86.75%;利潤總額為-24.44億元,淨利潤為-19.7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為-19.73億元。

天眼查顯示,泰禾集團及多次因為債務問題多次被列入失信人名單,法定代表人黃其森也多次收到限制消費令。

泰禾集團遭業主聲討

在泰禾出現一系列債務問題時,也引發了部分項目維權。

2020年6月8日,爆出泰禾的北京院子二期的業主發文聲討董事長黃其森,業主們稱,泰禾北京院子二期,是收了購房者近百億資金的項目,500多個家庭被@黃其森 「院子」初心吸引,傾盡所有圓一個院子夢,然而項目已於去年年底停工,在業主持續維權、多方投訴後,才勉強有限復工,工程方不斷傳出消息,「再不給建設資金,就停工走人!」卑微的業主只能再一次喊話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 ,如果黃老闆還有一點做地產的「初心,就請把挪用的購房款拿回來,哪怕只有幾千萬就行!讓這個項目度過艱難的六七月,業主將展開自救!」文化築居中國」莫要變成「文化築拘業主」!

公開信稱,買了泰禾集團二期的業主,絕大部分是賣房置換,如果不能如期交付,將無家可歸,但跟公司的談判回復都是資金緊張,沒辦法解決問題。

業主們稱,他們已經交了房款足夠蓋房子了,他們質疑這些錢可能因為違規售房,挪用監管帳戶巨額資金!

為什麼房子還沒建好?公開信顯示,北京院子二期長期停工,合同約定明年6月交房,現在一半工程還沒出地面,施工方稱,泰禾拖欠數億工程款,不久將停工走人。爛尾幾乎成了定局。

剛剛實現138億元債務展期

債務重壓下,泰禾集團也在積極謀求自救。

2020年7月31日,泰禾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黃其森、控股股東泰禾投資與萬科下屬公司海南萬益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海南萬益」)籤訂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在滿足交易前提下,泰禾投資擬向海南萬益轉讓19.9%股份,對應總對價約為24.3億元。傳聞許久的「泰禾引戰萬科」事宜終於「官宣」。

交易若能順利達成,萬科方面持有泰禾集團19.9%的股份,位列第二大股東。泰禾投資持股比例下降至29.07%。

公告顯示,此次交易落地需達成兩項前提條件:

一是泰禾制定債務重組方案並與債權人達成一致,債務重組方案能支持泰禾恢復正常生產,能支持泰禾可持續經營,並且該債務重組方案能得到泰禾與萬科的一致認可;

二是萬科對泰禾完成法律、財務、業務等盡職調查,且已就盡職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及擬議交易的方案達成了一致,不存在影響擬議交易的重大問題,同時泰禾的資產、債務及業務等不存在影響公司持續經營的重大問題或重大不利變化。

上述條件相當嚴密。公告稱,泰禾系獨立經營主體,應以其全部資產對自身債務承擔責任,並完成其債務重組事項,萬科不會對泰禾的經營及債務等承擔任何責任,亦無任何責任提供任何增信措施或財務資助。

2020年12月31日,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上詢問,萬科與泰禾的重組情況如何。萬科方面回復稱,此次股權投資交易能否最終達成仍取決於相關先決條件能否滿足,當前仍存在不確定性。萬科當前未單方面終止合同,但保留合同約定的相關權利。

去年年底,泰禾集團合計138億的債務實現展期。

2020年12月21日,泰禾集團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深圳泰禾、深圳中維菁山作為共同還款人與長城資管深圳市分公司達成債務重組協議,120.03億元債務展期至2023年12月18日,公司同意為該展期協議中所涉及的債務和義務繼續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擔保額度不超過160億元。

2020年12月18日,泰禾全資子公司珠海保稅區啟航物流有限公司作為借款人,與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就一筆18億元的借款達成展期協議,展期至2022年6月10日。

截至1月7日上午收盤,泰禾集團股價下跌1.72%,收於2.85元/股,總市值為70.9億元。

相關焦點

  • 泰禾債務重組現曙光!與廈門國際信託等繼續合作
    來源:財聯社作者:李 潔泰禾集團近日接連為多個子公司進行擔保,並在債務展期取得初步進展,令外界對泰禾的債務重組看到一絲曙光。12月22日,泰禾集團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深圳泰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深圳中維菁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共同還款人,與長城資管深圳市分公司就債務重組達成協議,債務展期至2023年12月18日。
  • 南京百億民企豐盛集團近13億債務逾期,觸發45億交叉違約
    涉及的債權人包括中信信託、長安信託、四川信託、光大興隴、平安信託、上海信託在內的8家信託公司,以及浙商銀行、南京銀行、民生銀行、江西銀行4家銀行。值得注意的是,南京豐盛尚有11隻私募債券存續,合計85億元。其中5隻設置了「提前到期條款」,合計45億元,此次違約同時觸發了這些債券提前贖回條款。
  • 神州長城逾期債務21億 深陷債務泥淖還在對外投資
    神州長城逾期債務21億 深陷債務泥淖還在對外投資陳洪傑近日,上市公司神州長城股份有限公司(000018.SZ,下稱「神州長城」)發布公告稱,神州長城及其全資子公司神州長城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下稱「神州國際」)已收到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等相關文書,被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渤海信託」)起訴。
  • 交銀國際信託申請1.5億訴前保全 多家信託租賃公司陷永煤債務危機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交銀國際信託申請1.5億訴前保全 多家信託租賃公司深陷永煤債務危機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北京報導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煤集團)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在與永煤集團的融資渠道中,除了債券、銀行,還有信託公司的身影。
  • 江蘇這家「民企500強」再拉警報:28億債務違約,還有85億
    文/朱邦凌3月20日,上市公司南京高科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所持的公司2.49億股被司法凍結,而原因是南京東部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向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億元,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 南京建工再爆違約 8家機構踩雷長安信託28.5億懸了
    來源:雲巢金融 2018年末南京地區多家大型民營企業相繼爆發債務違約潮,其中豐盛集團亦走上了「違約路」,12.8億元的債務違約迅速引發市場關注。 不過,就在發布違約公告後的第三天,該公司就在當地政府介入協調幫助下還清了所有逾期借款。目前已更名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的豐盛集團並未因改名而走出困境。
  • 百億信託踩雷深陷擔保鏈旋渦 南京建工產業集團債務危機發酵
    去年年底,南京建工產業集團爆發了近13億元的債務危機,當地政府緊急介入協調,還清了所有逾期借款,避免了危機的進一步發酵。而債務風波還未淡出人們的視線,債券違約、信託合同糾紛、借貸糾紛相繼曝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擔保鏈旋渦背後,牽扯出逾百億元的債務問題。
  • 南京第三家大企業「爆雷」:豐盛集團近13億債務逾期
    南京第三家大企業「爆雷」:豐盛集團近13億債務逾期 華爾街見聞 2018-12-26 17:22:13
  • 南京建工28.4億信託違約,民營企業遭難誰之過?
    來源:財華網2018年年底,南京豐盛集團公告逾期債務12.8億元,當時南京政府非常給力,公告發布後的第三天就出手協調,豐盛集團也很快還清逾期借款。隨后豐盛集團改名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更名換姓並未帶來好運氣,時隔不到三個月又爆出28.5億信託違約,為什麼南京建工信用風險風波再起?
  • 百億信託踩雷:深陷擔保旋渦 南京建工債務危機正在發酵
    而債務風波還未淡出人們的視線,債券違約、信託合同糾紛、借貸糾紛相繼曝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擔保鏈旋渦背後,牽扯出逾百億元的債務問題。  去年年底,南京建工產業集團爆發了近13億元的債務危機,當地政府緊急介入協調,還清了所有逾期借款,避免了危機的進一步發酵。  而債務風波還未淡出人們的視線,債券違約、信託合同糾紛、借貸糾紛相繼曝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擔保鏈旋渦背後,牽扯出逾百億元的債務問題。
  • 中科建如何欠下巨額債務?曾向小貸公司尋求高利貸
    這樣一家國有企業,是如何背上巨額負債,導致資不抵債從而最終走向破產境地的?第一財經調查發現,這與其大舉向外投資擴張不無關係。債務擴張導致頻頻違約記者查詢啟信寶數據顯示,以中科建為主體的直接投資數量高達73起,而其直接或間接持股的企業竟達418家。中科建370多億元的債務中,有相當部分由這些掛靠公司對外融資而來,負債最高時近700億元。
  • WEMONEY朝聞:招行信用卡披露前五大催收機構;愛建信託超2.8億信託...
    此次財報採用新會計準則ASC326,若沿用舊會計準則,一季度總收入為23.4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6.7%;Non-GAAP 淨利潤達到7.64億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二季度以來,360金融沿著科技升級道路持續堅定前行。一季度,科技服務促成交易金額逾109億,同比增長3107%。
  • 泰禾北京院子被住建委通報處罰1286萬元 項目「無證銷售」陰影下陷...
    但此後的11月12日,業主們第三次發布公開信,直陳項目停工的直接原因,是泰禾與總包方中鐵建工之間的債務糾紛。業主們表示,泰禾聲稱項目已經完成產值2.8億元,已經支付總承包方2億餘元,實際欠款約7000萬元。但中鐵建工聲稱項目已經完成產值4億多元,泰禾拖欠工程款2.25億元。「停工絕不是因為疊拼業主不交尾款。」寧汛說。
  • 南京建工集團流動性告急:28.5億信託違約 今年80億債券兌付承壓
    3月19日、20日,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高科」)連發兩則公告披露,南京東部路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東部路橋」)、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建工集團」),向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信託」)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億元,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新港」)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 豐盛系13億違約牽出400億負債 意外曝光南京首富資本大鱷朋
    就在前一日,網上一份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盛集團」)關於未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公告,稱豐盛集團及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在內的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負有清償義務的已到期債務累計12.8億元未及時清償。豐盛集團在公告中稱,債務違約將嚴重影響公司後續的流動性,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嚴重影響償債能力。
  • 天齊鋰業百億債務違約,2019年虧損50億
    又一黑天鵝來臨,天齊鋰業百億債務違約提前攤牌,大股東4個月套現18億,留下19萬股東瑟瑟發抖。在有色股飛揚的情況下,天齊鋰業行業卻一般。2018年,天齊鋰業以40.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93億元)的價格收購智利化工礦業公司股份。其中,收購金額中有35億美元來自境內外銀團貸款。這被認為是天齊鋰業危機的源頭。
  • 五家信託被騙20億內幕曝光,風控存在漏洞
    2017年至2018年,海發醫藥利用對福建協和醫院的應收帳款做抵押,向多家信託公司融資,總金額高達20億元,其中外貿信託3.8億、中航信託4.8億、五礦信託4.6億、西部信託5億、中原信託2.5億。2019年5月,海發醫藥實控人失聯,海發醫藥無力回購,構成實質違約,這幾家信託公司也將海發醫藥及福建協和醫院告至法庭。
  • 九鼎集團半年虧8.9億 旗下富通保險賣215億港元
    原標題:因會計調整半年虧8.9億的九鼎集團富可敵國,旗下富通保險賣了215億港元回收了老多的錢再有一家新三板重要企業披露半年報數據,掛牌企業九鼎集團(430719)公布了其2019年半年報。目前,九鼎系有幾項重要的業務布局,包括私募業務,券商以及保險。業務跨度大同時富通保險也處在交割的重要階段,因此市場也期待通過年報透視九鼎系2019年的變化。
  • 南京建工又違約國通信託捲入 管理人責任如何判定?
    從方正東亞資本對「鵬信5號基金」應背負的管理人責任來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袁增霆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管理人未盡到管理責任,就可能被追索;否則屬於打破剛兌情況下的正常清償,投資者承擔損失。袁增霆指出,對管理人責任進一步細分的話,可分為方正東亞資本的有限公司責任(由該公司承擔有限的責任)與國通信託的「股權代持」責任。
  • 南京建工再曝違約,國通信託被捲入!到底是誰的方正東亞資本?
    從方正東亞資本對「鵬信5號基金」應背負的管理人責任來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袁增霆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管理人未盡到管理責任,就可能被追索;否則屬於打破剛兌情況下的正常清償,投資者承擔損失。  袁增霆指出,對管理人責任進一步細分的話,可分為方正東亞資本的有限公司責任(由該公司承擔有限的責任)與國通信託的「股權代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