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2020-09-22 科技前沿陣地

據國內媒體報導,最近,華中農業大學狂犬病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基因組生物學》在線發表論文稱,他們在揭示狂犬病致病新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

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表示,這次研究找到了一個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並找到了控制這個開關的關鍵位點,未來可以研發出既能對抗病毒又能抗腫瘤的藥物。

趙凌說,狂犬病的致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給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此外,被犬咬傷後接種疫苗需要打4到5針,有的患者會中途放棄,導致免疫失敗。

「這項研究,我們持續進行了5年。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靶點。」趙凌說,它是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遊基因表達的一個開關。關掉它,下遊基因表達增加,從而對狂犬病毒起到抑制作用

「EZH2是個明星分子,之前人們發現它可以控制腫瘤的生長,以它作為靶點設計的藥物,可以抑制腫瘤相關基因表達。」趙凌說,這是首次在神經元中發現能通過降解EZH2來抑制病毒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它被命名為EDAL。

狂犬病毒主要破壞的是中樞神經系統,而這類病毒的基礎研究目前仍然滯後,致病機理不甚明晰,因此這類病毒性疾病的有效防控和臨床治療面臨極大的困難。

這次新研究發現,中樞神經系統中有一些對抗狂犬病毒的特異性基因

趙凌說,這項研究為進一步研究嗜神經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的機制提供了新思路。在這個機制的基礎上,科學家有望找到有效抑制病毒的新靶點,從而開發出特異性的抗病毒藥物。

研究還有一個更大的發現,之前國際上的研究表明「開關」點(EZH2)結合lncRNA是非特異性的,而他們則找到了一個特異性的位點,顛覆了之前的傳統觀點

「特異和非特異具有較大區別,比如說你可以針對靶點特異性的結合,縮小非特異性反應,對以後的藥物研究有很大的幫助。」趙凌指出,這為未來的藥物研究提供了一個新方向

據悉,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這項研究,我們持續進行了5年。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靶點。」趙凌說,它是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遊基因表達的一個開關。
  • 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翻開抗病毒藥物的新篇章
    但是養寵物除了關心它們的生活外,還要注意對人的傷害,因為他們天生就帶有狂犬病毒,如果不小心被咬或抓傷了,一定要記得打狂犬疫苗,雖然很貴很痛,但這是目前預防該病的方法。如果不加以預防,一旦狂犬病發作,死亡率幾乎百分百。
  • 中國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靶點。」趙凌說,它是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遊基因表達的一個開關。關掉它,下遊基因表達增加,從而對狂犬病毒起到抑制作用。
  • 中國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這項研究,我們持續進行了5年。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靶點。」
  • 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此刻開始,賞心悅事點擊藍字「醫客」關注我們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表示,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這項研究,我們持續進行了5年。
  • 抑制狂犬病毒的「開關」找到了
    他告訴記者: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找到了!通過大數據篩選找到「靶點」「本科和碩士學業都是在華中農業大學完成的。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點。」趙凌說,它是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遊基因表達的一個開關。關掉開關,下遊基因表達增加,其中部分基因的表達會對狂犬病毒起到抑制作用。
  • 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未來可以促進相關藥物的研發
    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最近,華中農業大學狂犬病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基因組生物學》在線發表論文稱,他們在揭示狂犬病致病新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 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通過大數據篩選找到「靶點」趙凌告訴記者,狂犬病的致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給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此外,被犬咬傷後接種疫苗需要打4到5針,有的患者會中途放棄,導致免疫失敗。
  • 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
    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  最近,華中農業大學狂犬病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基因組生物學》在線發表論文稱,他們在揭示狂犬病致病新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
  • 中國科學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關鍵開關 EZH2蛋白是「靶點」
    不久前,我國首部動物致傷診治規範出爐,許多人一下子就聯想到了狂犬病這種特殊的傳染病。的確與動物接觸仍然有一定的風險——據悉,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而狂犬病的治療更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此外,狂犬病併發症治療也面臨難度大、費用高等問題。
  • 科學家找到抑制病毒開關
    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 「這項研究,我們持續進行了5年。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靶點。」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表示,這次研究找到了一個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並找到了控制這個開關的關鍵位點,它是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
  • 發病致死率近100%的狂犬病,科學家找到抑制的關鍵「開關」
    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靶點。」趙凌說,它是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遊基因表達的一個開關。關掉它,下遊基因表達增加,從而對狂犬病毒起到抑制作用。
  • 死亡率近100%的狂犬病抑制狂開關終於被我國科學家找到了
    近日國內媒體報導說,華中農業大學的狂犬病研究團隊在世界著名學術期刊《基因組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在線論文,稱他們在揭示狂犬病的新機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並找到了抑制狂犬病關鍵開關。 該論文的作者趙凌教授說,這項研究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並找到了控制這種開關的關鍵點。
  • 這個世界性難題,中國科學家找到關鍵「開關」
    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9月12日,論文通訊作者趙凌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這項研究,我們持續進行了5年。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靶點。」趙凌說,它是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遊基因表達的一個開關。
  • 抑制狂犬病毒新突破,基因開關首次發現
    ,之所以無法治療,是因為狂犬病毒侵犯人體的路徑極其特殊:它通過肌肉處的神經末梢進入脊髓和腦部,從而能躲避免疫系統」。貓狗在有家的時候可謂是被主人照顧的無微不至,但回到街頭這個「原始森林」後是極容易感染狂犬病毒的
  • 我國找到關鍵「開關」,100%死亡率將成歷史
    對於一些表現出攻擊性和口水較多的野貓野狗等動物,普通人都是避之不及的,畢竟狂犬病發病後,是會有100%死亡率的,而且這個病毒的致命原理和抑制手段長期以來都是世界性難題。不過,這一現象很可能將會成為歷史。因為我國科研團隊在長達5年的研究後終於找到了關鍵「開關」,到時候狂犬病或是會被攻克!
  • 中國科學家找到控制狂犬病毒「開關」,我們離治癒狂犬病還有多遠?
    可喜的是,近日我國華中農業大學狂犬病研究團隊在Genome Bilogy上發表文章,宣稱他們在揭示狂犬病致病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狂犬病是一種古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4000年前的古文明法典中就有關於 「狗咬人致死,主人需要賠償」的規定。
  • 中國找到抑制病毒開關,是否能治癒疾病?
    病毒感染通常可以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它能抑制病毒的發展。 然而狂犬病毒非常聰明,會使用無數的策略來躲避免疫系統,躲避抗病毒藥物的攻擊,甚至一旦進入大腦就會使用血腦屏障來保護自己。 血腦屏障是一種阻止細胞和大分子進入大腦的特殊性質的膜。
  • 中國找到抑制病毒開關,是否能治癒疾病?
    病毒感染通常可以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它能抑制病毒的發展。然而狂犬病毒非常聰明,會使用無數的策略來躲避免疫系統,躲避抗病毒藥物的攻擊,甚至一旦進入大腦就會使用血腦屏障來保護自己。血腦屏障是一種阻止細胞和大分子進入大腦的特殊性質的膜。在大腦感染的過程中,屏障的通透性會增強,允許免疫細胞和抗體通過,以幫助清除感染。
  • ...病毒的關鍵「開關」;可高速移動的磁驅動軟體機器人或能捉蒼蠅...
    狂犬病的治療是世界性難題,發病後的死亡率接近100%,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在所有傳染病中排第四位。最近,華中農業大學狂犬病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基因組生物學》在線發表論文稱,他們在揭示狂犬病致病新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終於找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