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愛好自然的小姑娘,她從來沒有學過畫畫,但是卻在暑假裡畫出了20多種生活在寧波的野生蛙類,還栩栩如生。
你只認識青蛙、癩蛤蟆?弱爆啦!看看小姑娘畫筆下的野生蛙們。
是不是膝蓋已獻?到底是哪個小朋友畫的?來了!來了!她叫張可航,畫都出自她手。
外教布置的作業很特別
張可航的爸爸是個愛好自然的人物。一天,張可航問她老爸。
「爸爸,教life science(生活科學)的外教布置了一份關於自然觀察的暑假作業,我想用水彩手繪寧波的蛙類,好嗎?」2016年7月初,航航問我。
「好啊好啊!不過寧波的野生蛙類有20多種哦,你都畫一遍嗎?準備怎麼畫呢?」我又驚又喜,當然馬上贊成。但有一句話我沒有說出來——因為除了學校的常規美術課外,14歲的女兒自幼從未受過任何專業繪畫訓練,畫畫對她來說最多只是一個愛好——我暗自思量:寶貝你真的會畫嗎?
「對著你的照片畫啊!我還準備用英文給每一種蛙做介紹呢。」
爸爸的考慮:她能畫成什麼樣?
航航怎麼會想到畫蛙?那麼多種蛙的原始影像是哪裡來的?她到底是怎麼畫的?……這些問題得說說清楚,或許能幫助大家解疑釋惑。
近幾年,經過無數次夏夜深山溯溪探索之旅,我把寧波有分布的兩棲動物基本都拍到了。多年的耳濡目染之下,航航遠比一般的孩子更了解身邊的大自然。
她曾經跟我去觀鳥,去拍野花,但這小姑娘最愛的,居然是跟我到山裡去夜拍。自此以後,航航就多次跟我夜間進山,不僅實地觀察過很多種蛙,還近距離見過竹葉青、原矛頭蝮、銀環蛇等毒蛇。
在女兒著手畫蛙之前,我對她的美術水平到底如何並不了解。因為雖說知道她喜歡畫畫,但平時也並不怎麼見到她在畫。
印象最深的,是在2012年6月的一天,10歲的航航僅用了幾分鐘時間,就對著日本繪本大師鈴木守的《山居鳥日記》上的插圖,依樣畫出一隻正在鳴唱的大山雀。女兒沒有學過畫畫,當時我和老婆都非常驚奇她能畫得這麼快,而且挺傳神的。後來,我也曾和孩子一起學著以速寫的形式做自然筆記,但也僅是五分鐘熱度,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後來,女兒曾說喜歡畫水彩,因此買過幾本《水彩基本技法》之類的書。但很長時間以來,未曾見過她給我們父母展示過什麼水彩畫「作品」。我們也不多管,就隨便她自己去玩。
爸爸提供資料,女兒動手畫
這次,為了支持她畫蛙,我負責資料準備工作。首先,給她準備好在野外拍攝的寧波25種蛙類的照片;其次,根據權威資料,為這25種蛙準備好文字說明,包括每種蛙的拉丁文學名、英文名、中文名及簡單描述。
最後,女兒把成稿掃描,生成數字文件,然後在電腦上選擇字體,添加拉丁文學名、英文名、中文名及最基本描述等。最後的最後,她把它們做成了PPT,並且在最前面增加了一段英文前言,對整個過程作了說明。
這份暑假作業,至此總算是完成了。
你知道生活在寧波的各種蛙嗎
如今,在寧波生活已近20年,我請教「老寧波」:在寧波話裡,如何區分不同的蛙類?
答:最廣泛的名稱就是「癩施」,泛指各種蛙,而「噴火癩施」、「癩蛤蚆」或「蛤蚆癩施」則特指癩蛤蟆。
至於「田雞」一詞,偶爾也用,但似乎偏重於指作為食物的蛙類。另外,有一種山裡的蛙,其名字的方言發音近似「石蛤」。不管怎麼說,似乎也就三四種蛙而已。
那麼,分布在寧波的到底有幾種野生蛙類?
十幾年前,市林業局發布的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資料顯示,寧波的蛙類有十七八種。不過,這個數字如今早已被刷新了。
近幾年來,我經常利用春夏季的周末的晚上,到寧波的山中拍攝蛙類。
目前已知,寧波至少分布著25種蛙(以下蛙名及分類,均依據《中國兩棲動物及其分布彩色圖鑑》):
蛙科13種:鎮海林蛙、金線側褶蛙、黑斑側褶蛙、天台粗皮蛙、彈琴蛙、沼蛙、闊褶水蛙、小竹葉蛙、大綠臭蛙、花臭蛙、凹耳臭蛙、華南湍蛙、武夷湍蛙;
蟾蜍科1種:中華蟾蜍;
雨蛙科1種:中國雨蛙;
角蟾科1種:某種待命名、發表的新種角蟾;
叉舌蛙科4種:澤陸蛙、虎紋蛙、棘胸蛙、福建大頭蛙;
樹蛙科2種:大樹蛙、斑腿泛樹蛙。
姬蛙科3種:飾紋姬蛙、小弧斑姬蛙、合徵姬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