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9日,名思教研全國小學英語「構建英語創新課堂,深化學科核心素養」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暨小學英語主題語境下深度閱讀教學新思路高峰論壇在美麗的廣東肇慶舉行。本次活動不僅有王薔教授、程曉堂教授等專家大咖高屋建瓴的專題講座,同時,還有眾多全國名師的精彩課例展示引領。
感謝名思教研,不僅給了我這次機會進行課堂教學的示範和專題分享,而且,給了我們順德小學英語老師一個機會進行課例展示。順德區小學英語教研員工作坊成員、來自華師附屬順德北滘學校的劉春水老師非常榮幸地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全程參與本次活動,觀課上課,精彩綻放,鍛鍊成長。
活動結束,收到劉春水老師本次活動的深度反思。欣賞他教學教研的用心,欣賞他教後反思的及時,同時,也欣賞他的文採斐然。認真的反思,加上「名思+肇慶」的巧妙嵌入,使得標題與文字形成了完美的組合。再次祝賀劉春水老師在本次活動中的精彩綻放,祝福他在今後的小學英語教學教研之路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時,祝福我們順德小學英語教學教研明天更美好。教海無涯,共享是岸。在此,將劉春水老師的精彩反思推送分享。江南一燭,願燭光照亮我,也照亮更多志同道合的您。
名咖匯聚引潮思,肇得桃李有餘慶
華師附屬順德北滘學校 劉春水
這一次和肇慶相遇,這一次和名思相遇,這一次和自己相遇。這一次非常榮幸能夠作為一名順德的教師來到名思教研,回想這一小段經歷,好似倏忽而過,卻是回味良久。我將從「找課型」,「找繪本」,「找學生」和「找自己」四個點來品味一下舊時光。
找課型
這一次的課型為自然拼讀繪本課,在尋求課型定位時真的是經過了一番糾結。這其中我重點參考了三位老師專家的課堂,一位是田湘軍老師的自然拼讀繪本課Gran is cross,一位是戈向紅老師的自然拼讀繪本課The closed door,一位是趙淑紅老師的」SPP」閱讀入門教學模式(結合視覺詞(Sight words)的學習,以拼讀規則(Phonics)教學為中心,通過繪本(Picture book)的使用,培養小學生早期英語閱讀素養的一種教學模式。基本模式為先進行詞彙句型的鋪墊,再進行繪本閱讀)。
那麼到底是應該先進行自然拼讀教學,解決重難點,再進入繪本教學,還是只是將拼讀作為引子,在閱讀中再結合文本進行自然拼讀教學?如果是第一種定位會不會讓課堂顯得不夠整體?如果是第二種定位會不會破壞繪本閱讀的連貫性?
在經過一番糾結後決定折中幾種方法,課程開始時在情境中進行語音引入和操練,將」happy」的情緒與」a-e」的發音相聯繫,將」scared」的情緒與」ar」的發音相聯繫。一方面兩種情緒的發音和動作可以恰好配合」a-e」和」ar」的發音,另一方面這兩種情緒在繪本中是主導的兩種情緒,也是對繪本進行了鋪墊。同時在繪本教學時也注意培養孩子們見詞能讀的能力,課程結束後也恰當地以韻律的形式復現故事梗概和目標詞彙。這樣一節課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拼讀環節和繪本的銜接性,也保證了繪本閱讀的連貫性和節奏感。
找繪本
自然拼讀的繪本普遍都不太有趣,很多時候是為了拼讀而拼讀,正應了那句話Decod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omprehending,但是在繪本教授中就很難挖深挖寬。在看了很多繪本後最終選取了Shark in the park這一本。Shark in the park是Usborne Phonics Readers系列中的一本拼讀繪本,圍繞Pup,Fat Cat, Big Pig和Red Hen幾個主人公展開。Pup在湖邊玩耍時看到了一條鯊魚,他非常害怕,便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小夥伴,並繪聲繪色地描述鯊魚的樣貌,等他們幾個小夥伴來到湖邊的時候才發現Pup看到的鯊魚只是一個遊泳圈。本繪本涉及到的單詞以」a-e」和」ar」的衍生詞為主,針對性強,復現率高,故事性強,畫面可愛,是一個有「故事味兒」的自然拼讀繪本。
找學生
備課就是備學生,學生對於課堂的接受程度決定了這節課是否合格,如果學生都不懂要做什麼,課堂設計再高大上也是無用的。在龍江磨課之後我也陷入了沉思,怎樣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直觀。我想起了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段往事,白居易每次做完一首詩都會念給一位老嫗聽,如果這位老嫗聽懂了那麼所有人基本都會聽懂了,如果老嫗沒有聽懂那就修改到她能夠聽懂為止。所以我一方面將課堂中一些繁瑣的過渡語儘量簡化,另一方面將課件修改到讓學生看一眼就能明白做什麼。總之能動手的堅決不動口,能說一個詞的堅決不說一句話。課堂最難是簡潔又內涵豐富,我做的也還不是太到位,會繼續努力。
找自己
通過這次上課我深刻地體會到上課也是找自己的過程。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面對同樣的授課內容,一千個老師也會有一千種不同的授課方法,那麼我就要找到自己最適合,同時又是最高效的方法。在處理繪本時我就想何不加上一點」acting」的感覺,讓孩子們邊讀邊做動作。比如我一攤手,同學們就知道我要說」Why did you bark?」,我做出吶喊的動作,同學們就知道我要說」Hey,there’s a shark in the park.」最後整個片段都可以在這種代入感很強的動作中進行表演複述。同時我又想,如何能夠讓情感教育變得更加接地氣呢?所以我設置了」Yes or really」的環節,放在繪本前可以對繪本內容進行預測思考,放在繪本後可以將情感教育和實際相結合,讓同學們養成眼看為實,耳聽為虛的意識。
課程結束後在臺下更多的還是想著這堂課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如果再上一遍會注意什麼,課堂就是這樣永遠都有向上的角度和空間。最後引用田老師的十六字箴言「勤於學習,勇於實踐,善與反思,樂於分享」,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