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石:一把傘撐出的拼搏氣質

2021-01-09 海峽之聲網

公司全景

  

傘架組裝

  

原材料加工

  

制傘成品

  (海峽之聲記者 鞠先鶴 黃偉華 江德能)東石被稱為「傘都」,是全國最大的傘具製品及制傘原輔材料生產和出口集散地之一。東石鎮人最引以為傲的說法是,全世界每3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打的是東石傘。

  時光回到上世紀80年代初,整個東石鎮還找不到傘的影子。在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精神的鼓舞下,上個世紀80年代,東石鎮梅峰村的蔡正享、蔡正勸和蔡正祿兄弟,在家門口辦起了梅峰來料加工廠,開啟了東石鎮現代雨傘製造業的大門。上世紀80年代後期,福建省首家臺商獨資傘業企業——富興公司落戶東石,從臺灣引進先進的制傘技術和設備。富興的發展,輻射帶動了周邊的蕭下、金甌、涼下、劉厝等村的傘業企業的發展,在東石形成了一些制傘專業村。

  在慢慢掌握了制傘技術和管理經驗後,愛拼敢贏的東石人紛紛開始自己辦廠創業。很快,東石制傘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鴻盛雨具有限公司的王清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起初,公司主要是貼牌加工,由於當時市場求大於供,生意還算不錯。」 王清鴻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快速發展其實也埋下了很大的隱患。由於款式單一,價格越拼越厲害,東石傘業的發展逐漸步入瓶頸期。2009年上半年,由於國際市場需求驟然下降,鴻盛產品庫存額超過500萬美元,是東石全鎮庫存最多的企業。

  在反思原來的盈利模式後,王清鴻很快認識到,要想徹底讓企業擺脫被動局面,必須做自己的品牌與渠道。從2010年年底開始,鴻盛公司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國外客商的一些低利潤的貼牌訂單。與此同時,從2011年開始,鴻盛公司每年投入上百萬美元,在巴西、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布設銷售網點與辦事處,開始銷售自主品牌產品「雨中鳥」傘具。

  「我們的品牌傘利潤率在10%左右,我們拿出5%用作廣告費和品牌推廣費,2%左右返利給當地的經銷商和銷售商。雖然利潤所剩不多,但是一定要這麼做,我們必須先撬動和打開當地的中高端傘業市場。」王清鴻說。

  在品牌輸出的策略下,一扇扇國外市場的大門朝東石傘業打開了。在鴻盛公司走廊的一角,懸掛著一張王清鴻和衣索比亞總統夫人的合影。「這是去年底,衣索比亞總統夫人到我們公司參觀時拍的。她非常希望我們能到衣索比亞去開辦工廠。」王清鴻介紹說,「目前我們在許多國家,像俄羅斯、巴西,歐洲的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東南亞的緬甸等,都設有自己的辦事處和總代理,都有自己獨立品牌的客戶。」

  「現在公司沒有淡旺季之分了。」王清鴻說,一方面是因為銷售渠道比較成熟,堅持自主品牌,另一方面是公司從原材料加工到產品研發,從製作成品到銷售終端,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完整的配套設施,雖然生產環節佔據較大成本,但總體反應會比較快,利於公司搶佔和開拓市場。」

  如今東石已形成了完整的雨傘產業集群。全鎮制傘企業有300多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人民幣的企業13家,產值超500萬的企業有132家。憑著閩南人身上的拼搏精神和氣質,東石人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產品遠銷東西歐、南北美、中東、非洲、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於是有了「撐起東石傘,走遍五大洲」的說法。(共1260字符)

相關焦點

  • 東石傘具的內銷破局「三板斧」
    直播間推薦的均為東石企業生產的「好物」,尤其傘具產品特別突出,畢竟東石是「中國傘都」,全球每3把傘就有一把出自東石,直播間裡企業給出的均為熱銷產品,頗受消費者青睞。「夏季到了,正好需要一把遮陽傘,直播間下單,東石傘好看又實惠。」「感受到了一陣暴擊,還有帶風扇的傘,好有科技感。」「現在不下單,還等什麼時候呢,遮陽傘馬上就可以撐出門。」網友紛紛留言。
  • 中國傘都三十而立 東石傘幫「二人轉」世界驚豔
    今天的中國有兩大名牌晴雨傘:一把是杭州的天堂傘,一把是福建東石鎮的梅花傘。東石鎮人最引以為傲的說法是,全世界每3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打的是東石傘。  自上世紀80年代初當地第一家制傘廠以「來料加工」起步至今,東石傘幫走過30年的荊棘路,出過不少在國內製傘業響噹噹的人物,但其中有兩位特別值得大書一筆。  蕭清倫到東石鎮興辦了福建省內首家臺商獨資傘業企業富興公司,此舉真正改變了這個小鎮的命運。
  • 「傘都」福建東石轉型觀察:政府欲抓共享機遇,傘企卻怕燒錢
    洪塘村一共有兩家傘企,都是家庭作坊式,洪瑜萍姨父家的傘廠一年能生產銷售120萬把傘。洪瑜萍表示,一把高端傘能賺幾塊錢,低段傘就只能賺幾毛錢,靠的是量。洪瑜萍負責日常生產管理及銷售,她表示小傘企處於「有訂單就做」的階段,對於整個行業趨勢、相關政策等知之甚少。制傘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自動化程度低,隨著勞動力成本上漲,東石傘企也面臨招工難的問題。
  • 晉江東石,為一把雨傘瘋狂打Call!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傘的國家,早在春秋末年便有了世界上第一把傘。據傳是魯班的妻子云氏因為不忍丈夫經常外出作業,遇到雨天,常被雨淋溼,想方設法利用竹子和獸皮製作出像「亭子」一樣,收攏如棍,張開如蓋。此後,歷代改進,便有紙傘、油傘等形式多樣的傘。說到傘,中國的雨傘怎能不提到「中國傘都」——晉江東石。
  • 傘耀東石 魅力傘都 東石首屆傘都造趣文化節閃亮登場
    在五店市裡了解傘文化,玩轉傘面DIY,打卡傘元素紀念照……12月7日,東石首屆傘都造趣文化節在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舉行,這場全民狂歡的傘文化嘉年華,由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主辦,東石鎮人民政府、晉江市東石商會、晉江市東石傘業公會聯合承辦
  • 「阿里巴巴C2M超級工廠」走進東石傘具行業
    晉江新聞網6月1日訊   為幫助外貿工廠快速轉內銷,近日,「泉州產業帶C2M超級工廠」東石傘具行業專場舉行,淘寶C2M事業部泉州產業帶區域經理鍾玉春為東石傘具企業帶來阿里巴巴C2M淘寶特價版「外貿頻道」的解讀,化解外貿企業難點堵點,推動外貿頻道好貨進展,針對產業帶外貿工廠招募特價版KA(KeyAccount)商家。
  • 晉江東石:重振古鎮雄風打造晉西南「新門戶」
    ­  東石鎮,一個底蘊渾厚、以「傘」聞名的晉江傳統經濟強鎮和歷史古港名鎮,素有「海濱鄒魯、仁和之鄉」的美譽,歷史上名賢輩出,燦若星辰。東石古寨、白沙古戰場、南天禪寺等歷史瑰寶,見證了東石曾經的輝煌。從來料加工到「一把雨傘撐天下」的東石傘業,譜寫了一段閃耀的發展歷程。2003年榮獲「中國傘都」榮譽稱號,更讓東石名聲鵲起。
  • 「中國傘都」撐起完整產業(組圖)
    點擊進入>>> 30多個雨傘配套項目將落戶東石  本報晉江訊(記者陳桂生)昨日,記者從「中國傘都」晉江東石鎮獲悉,該鎮將於近期引進30多個雨傘配件配套項目,投資4億多元、佔地1200畝的東石雨傘城項目也已著手徵地,東石鎮鐵了心要將雨傘業做成規模。
  • 內外發力 東石傘業困局中謀破局
    撐起東石傘,走遍五大洲。東石作為「中國傘都」,制傘業是晉江東石一大傳統支柱產業,東石是全國最大的傘具製品及制傘原輔材料生產和出口集散地。然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比往年時間推遲,外貿訂單大幅減少、產能下降明顯、用工緊張……這些成為制傘業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東石制傘企業壓力不言而喻,但危機與機會並存。
  • 【中國傘都】鎮長秒變「主播」帶貨引流火爆 東石直播專場颳起下單...
    晉江新聞網5月19日訊 「今天我客串主播,為東石產品代言,給廣大淘友帶貨……」昨日下午5時,一走進晉江市產業線上直播節東石專場直播間的鏡頭前,東石鎮鎮長李德銘就秒變「主播」,向全國淘友熟練地推介起東石品牌好貨和風土人情。  「你把我高高舉起,我為你遮風擋雨。」
  • 探訪「仁和之鄉」晉江東石 特色小鎮如何破繭重生
    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這裡紮根,而與此同時,這裡的人們也秉承著晉江人的拼搏精神。改革開放之後,東石人率先在商海裡搏擊,這裡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地制宜,當地逐漸形成以制傘業,紡織服裝,五金汽配,食品業,木雕工藝等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東石傘更是暢銷全國,為東石贏得了「中國傘都」的榮譽稱號。
  • 晉江:東石商會第四次會員大會召開 黃文集當選新一屆會長
    許連生介紹,這幾年來,東石商會履行商會職能,以「仁和」之氣引領企業健康發展,近幾年,商會積極舉薦優秀人才參政、議政,多名理事會員榮獲省、市各級人大、政協代表;為企業搭建服務平臺,2016年,獲各類經濟發展政策獎勵171家次近七百萬,助149家次企業申請境外參展補助近三百萬,產業融合趨勢明顯,雨中鳥入選晉江首屆伴手禮品牌,成立傘具工程技術設計研究院,舉辦東石鎮首屆人才沙龍。
  • 濱海鄉村 東石故事:嘉義東石的海別有一番天地
    殊不知,嘉義東石的海別有一番天地。碧海蚵田正是蚵仔(牡蠣)最肥美的季節。天還沒亮,雞啼幾聲,臺灣嘉義東石鄉漁船的馬達聲便隆隆響起,早起的漁民已經趁著落潮出海了。東石鄉是全臺灣最大的產蚵地,每年4至6月是蚵仔最豐產的季節。近海處,一根根木樁打進海床,彼此間縛著尼龍線,每條線串10隻蚵殼。
  • 晉江傘欲「撐」大國內外市場(組圖)
    點擊進入>>>   本報晉江訊(記者陳桂生黃書招)記者從昨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傘節暨首屆中國(晉江)傘博會獲悉,晉江雨傘將堅持「鞏固海外市場」和「開拓內銷市場」兩條腿走路,做大做強雨傘產業。  出口佔全國1/3  前兩屆中國傘節都在浙江上虞舉行。同為制傘地,與浙江上虞等地相比較,晉江制傘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 東石漁港 日賞漁村晚觀霞圖
    東石漁人碼頭是觀賞落日的美麗據點,漁港水岸風情動人。 體驗舊金山漁人碼頭風情,抑或飽覽臺灣西海岸正港的漁村景觀,再擠進吵雜魚市拍賣會看看海口人討生活的景象,也可坐在日落草坪上觀晚霞;這裡是嘉義縣觀光的新明星──東石漁人碼頭,擁有新式的漁港風情,更提供豐美新鮮海產,當地甚至發出「阿里山觀日出、東石賞日落」的口號,為嘉義的觀光再添一項新創意。
  • 嘉義東石漁人碼頭 洋溢歐風的品蚵旅遊去處
    東石漁人碼頭為外傘頂洲旅遊船筏基地。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嘉義東石,是多數人記憶中的產蚵故鄉。走遊東石,自不會錯過品嘗蚵滋味。東石不僅是蚵鄉,近年更以漁人碼頭受歡迎,也是遊人造訪外傘頂洲乘船所在。    臺灣西海岸鄉鎮多半從事養蚵產業,長達14公裡的海岸線,成為東石經濟蚵田,境內有上千公頃漁塭,並有全臺最大的外海養殖蚵棚,蚵產量超過全臺1/3,還真是實至名歸的「產蚵故鄉」。
  • 老早撐過個油布傘
    老早撐過個油布傘 2020-12-27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臺灣嘉義東石漁港,東石漁人碼頭
    說起東石,大家一定先想到的是好吃的東石蚵,沒錯,嘉義的東石和布袋這兩個鄉鎮皆是以海維生的鄉鎮。除了產有大量美味的鮮蚵之外,東石至布袋間的海岸線更是不可錯過的行程之一。繼前篇東石白水湖漁村之後,這是我第二次來拜訪東石鄉。也是我第一次來到東石漁人碼頭。在東石漁港內的魚貨銷售中心可以買到很多魚貨都是新鮮現撈的喲!
  • 復古蕾絲傘撐起的頭紗,仙氣飄飄,給你貴族般的婚禮
    看著這一排美麗的新娘撐著復古蕾絲傘,還掛著如瀑布般的輕紗,你有想法了嗎?蕾絲傘是歐洲舊時貴族的象徵飾品,只有身份高貴的女性才能在外出的時候撐一把美麗的小小蕾絲傘,能否遮陽光不重要,重要的是傘得精緻,越精緻代表撐傘的人越高貴。如今在T臺上,蕾絲傘再被翻出來創作,融合了婚紗裙,如傘罩般套上輕紗,讓新娘撐著傘並把自己罩在輕紗裡,取代了傳統頭紗的方式,創新又有意思。
  • 東石傘業公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  8日下午,晉江市東石傘業公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四屆一次理事會議召開。福建雨絲夢洋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基安當選為新一任會長,中國集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集、梅花(晉江)傘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安邦、福建晉江富興傘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蕭清倫任公會名譽會長,雨中鳥王翔鵬、虞牌實業劉振搖等多家企業代表任副會長。當天,公會會員企業等相關代表近200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