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發力 東石傘業困局中謀破局

2021-01-09 晉江新聞網

  撐起東石傘,走遍五大洲。東石作為「中國傘都」,制傘業是晉江東石一大傳統支柱產業,東石是全國最大的傘具製品及制傘原輔材料生產和出口集散地。然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比往年時間推遲,外貿訂單大幅減少、產能下降明顯、用工緊張……這些成為制傘業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東石制傘企業壓力不言而喻,但危機與機會並存。對外,拓展國內渠道,開啟線上渠道,深入挖掘國內市場,培育發展新動能;對內繼續加大研發力度、降本增效。

  目前看來,積極自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透過此次疫情,也讓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發展近40年歷史的產業:儘管有完善的產業鏈及深厚的外貿基礎,但產業集群的價值沒有得到最大化發揮,生產模式及品牌營銷還需進一步提升,而這也將是晉江制傘業下一步的發力方向。

  大盤幾乎「腰斬」考驗傘企資金鍊

  「今年公司自復工以來,2個月時間,很艱難地接到了不到2萬把訂單,去年同期的數據是20萬把。」東石一家制傘企業外貿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每年4月份都會有500萬元的貨物出海,今年年初到現在只出200萬元,另外300萬元的貨物積壓在倉庫,客人尚未提貨,現金流壓力大。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訂單同期下降了50%。為了留住工人,公司把外協的訂單都收回來了,並縮短了員工的上班時間。」東石一家制傘企業負責人說。

  這種情況在如今的東石傘企是常態。記者走訪東石傘具行業獲悉,面對訂單萎縮,原本規模較大的成品傘企業為了保住生產,只能把外發的訂單收回。

  對於東石傘企來說,更大的問題還不是接不到訂單,而是此前客戶已經下好訂單但不來出貨。客人不出貨就意味著訂單餘款沒有支付,客人只支付了10%~15%的定金,有的甚至連定金都沒有支付,這給工廠造成了很大的資金鍊壓力。

  「今年的目標是能活著就好,上半年由於有去年遺留下來的訂單,生產還可以維持,進入下半年,訂單壓力加大,客戶多在觀望,不敢下訂單。」東石一家傘企老闆告訴記者,下半年才是真正考驗企業的時刻,對企業資金鍊是個很大的考驗。

  資深傘具貿易人張先生告訴記者,正常思維是現在傘具行業進入淡季,下單貨品貨期應該會更快,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由於整個行業訂單不足,特別是電鍍加工廠,要等到訂單達到了一定量再投入生產,因為小訂單加工廠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即使是在旺季一星期可以出貨的訂單,現在一個月還不一定可以出貨。「沒訂單很焦慮,有一點訂單也很焦慮。」張先生說,整個大盤不給力,原材料供應、工人到崗、生產線開工都不順暢。

  線上線下發力爭奪國內市場蛋糕

  原本的外貿訂單無法支撐工廠生產,東石傘企不得不將破局點放在國內市場上,通過嘗試各種此前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玩法,爭奪國內市場蛋糕。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劃,福建集成傘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成」)啟動了電商項目,產品將於近期上線。「上半年集成海外訂單總體還不錯,業務與去年同期持平。但進入下半年,訂單形勢開始不太明朗。與此同時,依據往年的情況,上半年國內市場將完成70%以上的業務量,但今年上半年國內訂單斷崖式下降,下半年才開始有一點回暖的跡象。」集成副總經理林貞雙表示。

  事實上,在集成之前,已經有企業嘗到了線上突擊國內市場的甜頭。

  「香蕉」是東石一家傘企推出的品牌,如今這個品牌儼然一副「網紅」的派頭,頻頻亮相小沈龍、辛巴、景甜等主播及明星的直播間,並取得不俗的銷售成績。

  在香蕉傘創始人肖春雷看來,任何一個家庭都有傘的需求,傘具作為日用品,雖然使用頻次受天氣限制,但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關鍵還是在於產品的開發,消費者更青睞新的東西,所以每年都要更新產品,好看的傘面設計更容易吸引消費者關注。因此,香蕉傘每年都會推出多款新品。當下,肖春雷正投入精力研發明年新品,目前產品的雛形已經出來。

  而已經在國內市場上沉澱多年的福建優安納傘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安納」)更是為其他同行提供了另一種可參考的操作模式。針對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在具體操作上,優安納採取小團隊遊擊戰的作戰方式,小團隊獨立運營某一個市場或渠道,在業務的拓展上更聚焦,試錯成本也較低。在不斷探索和試錯中,優安納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目前,線下商超及零售連鎖渠道覆蓋全國各個省市。

  持續研發投入用創新降本增效

  一方面嘗試突擊國內市場,另一方面持續研發創新降本增效,成了不少東石傘企在這個特殊年份裡的共同舉措。

  就在今年,梅花傘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花」)通過對塑料制傘設備(專機)的技術改造,實現了原材料成本節省3%,人工成本節省約5%。預計今年10月份的時候,還將完成另外一項技改,屆時在生產速度加倍的基礎上,人工也將進一步降低,降本增效的成果將進一步顯現。

  無獨有偶,優安納在生產穩定有序推進的同時,進一步鼓勵公司內部全員創新。據了解,疫情期間員工的創新提案項目明顯提升。其中《針對傘用面料自動軋花邊的自動化裝置研究開發及應用》項目,已被科技部推薦作為「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立項。

  「一場疫情,給傳統勞動密集型製造企業帶來了全新的思考和挑戰,這也倒逼著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該項目是在疫情期間立項的,希望通過提高工藝的自動化程度,助力企業更好地復工復產,進而提升制傘業的自動化水平。」優安納總經理王翔鵬說道。

  除了原有傘企的內部持續發力研發,新生力量的注入也為這個行業帶來更多科技助力。

  就在不久前,東石制傘業首家智能工廠——福建聚贏傘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未來三年中,該公司計劃投入7000萬元用於自主研發的傘中棒智能裝配流水線的搭設,為全國成品傘企業提供高質量的配件加工服務,預計年產各款式晴雨傘中棒3億支,佔全國市場份額的20%左右。

  「制傘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機器代工是大趨勢。」晉江市東石鎮副鎮長陳奕忠表示,東石制傘業首個智能工廠的成立,將有望帶動東石制傘產業智能化、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促進東石制傘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降低成本,提高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記者觀察

  發揮產業帶優勢 彌補國內渠道基因不足

  透過此次疫情,讓我們不得不正視晉江東石制傘企業線上渠道的基因不足。

  相比東石傘業在國內的最大競爭對手浙江同行,我們的核心優勢點在於產業鏈的完整度。截至目前,東石依然是全國最大的傘具製品和制傘原輔材料的生產和出口集散地,也是全國制傘行業產值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研發和標準機構最完善的晴雨傘生產基地。多年來,東石鎮每年為全國各大產區提供了80%左右包含中棒在內的傘配件供應,在原材料上具有競爭優勢。

  說到底,供應鏈優勢即工廠優勢。在拓展國內市場的進程中,如何更大限度發揮這一優勢?業界其實已經有了探索。在業界有識之士看來,工廠基因濃厚的東石制傘企業,線上跳過B端直接進入C端難度較大,但可以另闢蹊徑,以產業帶的方式,由政府牽頭,與1688網進行產業帶的合作,突出產業帶的優勢,進一步擦亮「中國傘都」的品牌。

  不管未來外貿形勢如何,東石傘業的這一短板,是到了補齊的時候了。

  (記者_曾小鳳 董嚴軍 文圖)

相關焦點

  • 東石傘業公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  8日下午,晉江市東石傘業公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四屆一次理事會議召開。福建雨絲夢洋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基安當選為新一任會長,中國集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集、梅花(晉江)傘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安邦、福建晉江富興傘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蕭清倫任公會名譽會長,雨中鳥王翔鵬、虞牌實業劉振搖等多家企業代表任副會長。當天,公會會員企業等相關代表近200人參加活動。
  • 晉江東石,為一把雨傘瘋狂打Call!
    2017年12月13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聯合帶隊的「中國傘都」考評專家組來到晉江東石,對東石鎮「中國傘都」榮譽稱號進行複評。經專家考評組綜合考評,東石鎮高質量通過「中國傘都」榮譽稱號複評認定。考評中,專家組一行審閱了東石傘業集群發展有關資料,實地考察了「中國傘都」傘業展覽館、梅花傘業、雨絲夢洋傘、雨中鳥傘業等6地,認真聽取了傘業發展情況介紹。
  • 「中國傘都」傘業展覽館正式運行
    晉江新聞網12月13日訊 去哪裡了解東石傘業信息最方便最全面?今後,到「中國傘都」傘業展覽館將會是一個不錯的新選擇。隨著該展館正式運行,東石傘業集群向外宣傳又多了一個新窗口。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坐落在東石蕭下村委會二樓的「中國傘都」傘業展覽館。只見展館內裝飾一新,陳列豐富,詳盡展示著東石傘業集群的發展特色。
  • 東石傘具的內銷破局「三板斧」
    梅花傘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卿泳表示「:這段時間,『直播帶貨』已成為消費熱詞。東石主官能為我們帶貨,讓產品的市場信賴度更大,品牌形象更好。這次鎮長直播,梅花傘業推出了10款網紅、特色傘具,讓利給廣大消費者,既有科技型的風扇傘,也有重量僅100克的超輕遮陽傘,還有與熊本熊聯名傘等產品。」
  • 中國傘都三十而立 東石傘幫「二人轉」世界驚豔
    東石鎮人最引以為傲的說法是,全世界每3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打的是東石傘。  這個位於閩南金三角晉江市西南部、與金門隔海相望的小鎮,曾是著名僑鄉和港口古鎮,如今卻已是全國最大的傘具製品及制傘原輔材料生產、出口集散地,全鎮擁有傘業企業近300家,年出口交貨值近40億元人民幣,佔全國近四成。「中國傘都」,名副其實。
  • 東石:一把傘撐出的拼搏氣質
    東石鎮人最引以為傲的說法是,全世界每3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打的是東石傘。  時光回到上世紀80年代初,整個東石鎮還找不到傘的影子。在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精神的鼓舞下,上個世紀80年代,東石鎮梅峰村的蔡正享、蔡正勸和蔡正祿兄弟,在家門口辦起了梅峰來料加工廠,開啟了東石鎮現代雨傘製造業的大門。
  • 「傘都」福建東石轉型觀察:政府欲抓共享機遇,傘企卻怕燒錢
    在五大支柱產業中,傘業以絕對優勢佔東石經濟主導地位,數據顯示,2016年東石成品雨傘產量5.62億把,傘業產值82.3億元,佔東石工業產值三分之一。在陳奕忠看來,2003年獲評中國傘都後,東石傘業迎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到2011年,東石傘業達到巔峰,現在進入轉型攻堅期。
  • 傘耀東石 魅力傘都 東石首屆傘都造趣文化節閃亮登場
    在五店市裡了解傘文化,玩轉傘面DIY,打卡傘元素紀念照……12月7日,東石首屆傘都造趣文化節在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舉行,這場全民狂歡的傘文化嘉年華,由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主辦,東石鎮人民政府、晉江市東石商會、晉江市東石傘業公會聯合承辦
  • 晉江東石:重振古鎮雄風打造晉西南「新門戶」
    東石古寨、白沙古戰場、南天禪寺等歷史瑰寶,見證了東石曾經的輝煌。從來料加工到「一把雨傘撐天下」的東石傘業,譜寫了一段閃耀的發展歷程。2003年榮獲「中國傘都」榮譽稱號,更讓東石名聲鵲起。­  2002年以來,東石鎮先後被列為全省首批小城鎮機構改革試點、全省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和泉州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鎮。
  • 探訪「仁和之鄉」晉江東石 特色小鎮如何破繭重生
    改革開放之後,東石人率先在商海裡搏擊,這裡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地制宜,當地逐漸形成以制傘業,紡織服裝,五金汽配,食品業,木雕工藝等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東石傘更是暢銷全國,為東石贏得了「中國傘都」的榮譽稱號。
  • 【中國傘都】鎮長秒變「主播」帶貨引流火爆 東石直播專場颳起下單...
    晉江新聞網5月19日訊 「今天我客串主播,為東石產品代言,給廣大淘友帶貨……」昨日下午5時,一走進晉江市產業線上直播節東石專場直播間的鏡頭前,東石鎮鎮長李德銘就秒變「主播」,向全國淘友熟練地推介起東石品牌好貨和風土人情。  「你把我高高舉起,我為你遮風擋雨。」
  • 「阿里巴巴C2M超級工廠」走進東石傘具行業
    晉江新聞網6月1日訊   為幫助外貿工廠快速轉內銷,近日,「泉州產業帶C2M超級工廠」東石傘具行業專場舉行,淘寶C2M事業部泉州產業帶區域經理鍾玉春為東石傘具企業帶來阿里巴巴C2M淘寶特價版「外貿頻道」的解讀,化解外貿企業難點堵點,推動外貿頻道好貨進展,針對產業帶外貿工廠招募特價版KA(KeyAccount)商家。
  • 制傘業首家智能工廠在晉江成立 將配套5G技術可節省90%以上用工
    晉江新聞網8月28日訊  制傘業首家智能工廠——福建聚贏傘業科技有限公司昨日在晉江市三創園正式成立。  據悉,該項目公司由晉江「海峽計劃」創業團隊聚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福建優安納傘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入股,將投入行業首創、自主研發的智能生產線,專業生產晴雨傘中棒,力爭打造為全球最大的高端傘中棒生產加工基地。
  • 晉江傘欲「撐」大國內外市場(組圖)
    同為制傘地,與浙江上虞等地相比較,晉江制傘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晉江制傘重鎮東石和浙江上虞一樣,都是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進入產業蓬勃發展期。浙江以修傘業的起步,雨傘配件經營戶逐步發展成制傘企業;晉江以來料加工開始,發展成全國最大的傘具製品及制傘原輔料生產和出口集散地。2003年10月,晉江市東石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傘都」稱號。
  • 晉江:東石商會第四次會員大會召開 黃文集當選新一屆會長
    晉江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黃文福(中)見證新舊會長印鑑交接儀式  堅守實業、堅持創新、堅定前行  會議隨後還選舉產生東石商會第四屆理事會暨東石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組成人員,黃文集當選為東石商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吳輝育當選為東石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
  • 臺灣嘉義東石漁港,東石漁人碼頭
    從雲林沿著臺六一線南下,會先經過東石鄉,接著抵達布袋鎮,這兩個鄉鎮是嘉義縣中少數有靠海的兩個鄉鎮。說起東石,大家一定先想到的是好吃的東石蚵,沒錯,嘉義的東石和布袋這兩個鄉鎮皆是以海維生的鄉鎮。除了產有大量美味的鮮蚵之外,東石至布袋間的海岸線更是不可錯過的行程之一。繼前篇東石白水湖漁村之後,這是我第二次來拜訪東石鄉。也是我第一次來到東石漁人碼頭。
  • 東石漁港 日賞漁村晚觀霞圖
    東石漁人碼頭是觀賞落日的美麗據點,漁港水岸風情動人。 體驗舊金山漁人碼頭風情,抑或飽覽臺灣西海岸正港的漁村景觀,再擠進吵雜魚市拍賣會看看海口人討生活的景象,也可坐在日落草坪上觀晚霞;這裡是嘉義縣觀光的新明星──東石漁人碼頭,擁有新式的漁港風情,更提供豐美新鮮海產,當地甚至發出「阿里山觀日出、東石賞日落」的口號,為嘉義的觀光再添一項新創意。
  • 濱海鄉村 東石故事:嘉義東石的海別有一番天地
    殊不知,嘉義東石的海別有一番天地。碧海蚵田正是蚵仔(牡蠣)最肥美的季節。天還沒亮,雞啼幾聲,臺灣嘉義東石鄉漁船的馬達聲便隆隆響起,早起的漁民已經趁著落潮出海了。東石鄉是全臺灣最大的產蚵地,每年4至6月是蚵仔最豐產的季節。近海處,一根根木樁打進海床,彼此間縛著尼龍線,每條線串10隻蚵殼。
  • 貓頭鷹飛入東石居民家
    晉江新聞網訊 昨晨,一隻貓頭鷹「撞」進晉江市東石鎮第四社區一居民家裡;隨後,接警趕到的東石邊防所官兵將這隻貓頭鷹帶回所裡。東石第四社區居民蔡先生介紹說,貓頭鷹看見他,動也沒動,「看起來沒有精神,有氣無力的。」因看見貓頭鷹有一對鋒利的爪子,他沒敢貿然行動,急忙打電話報了警。  昨日下午,記者在東石邊防所見到了這隻貓頭鷹,只見它身高約二十釐米,全身長滿淺棕色羽毛,其中夾雜著一些白色羽毛,淡黃色的爪子很鋒利,金色的雙眼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