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俗語「雨淋板分半邊,雨打墓三代富」,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文/更三農
生活在農村,各地有不同的文化習俗,有時相隔幾裡路也有不同的生活習慣!這或許就是「五裡不同風,十裡改規矩」的緣故吧,但是,不管在哪裡,不管風俗有何迥異,俗語卻貫穿始終,雖然在表現方式上有些不同,但是,道理卻是相通的!在農村,俗語的演化與當地人的生活有關,夾雜著不同的方言,讀起來雖然各不相同,用詞也不甚考究,雖然不能與詩經等同登大雅,但也飽含了先輩的智慧!在農村,夕陽西照,很多村民都會聚在一起閒聊,而俗語也是大家談論的焦點!以下的三句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門前道路漸漸了,家敗財斷隨時到
生活在農村,在老人看來,門前不能有直路,也不能開門望見墳墓,但是如果門前有橫路,卻是家興財旺的好兆頭!在老人看來,「人來人往,皆為利來」,而門前橫路過,勢必人流往往,也有致富的門路,這就好比馬路兩側的門頭房,不愁賺錢無門路!而「門前道路漸漸了」,也就說明了,人流漸漸稀少,自然也很難帶來「流量」,生意也就不好做了!
二、有錢不娶生妻,無怨難成夫婦
這句俗語,在過去舊時農村,常被用為警語!意思是說,被休的婦人很難再覓良緣,這多與世俗的眼光,人言可畏有一定的關係!而「無怨難成夫婦」的含義是指,夫妻二人因緣分走到一起,在老人看來這「緣分」的幾代人的恩怨交匯在一起的!前世牽絆為得得願,註定今生纏繞一生!
三、雨淋板分半邊,雨打墓三代富
人這一輩子由呱呱落地到落葉歸根都是遵循著自然的規律,對於生老病死很難左右,而喪葬是人這一生中最後的一個儀式,也承載了對後輩的一些期許。因此,在喪葬文化中有很多的講究和細節,比如說過去多土葬,而抬棺之時,是不能讓棺木落地的,但是有時也有不可預測的問題出現,而天氣的變化,雨雪也就在其中!在農村,老人說雨打墓三代富,意思是說,喪葬完畢後,入土為安,有雨雪臨墳,在老人看來這蘊含著生機,自然會有富貴臨門!而「雨淋板分半邊」,在老人看來,在喪葬儀式中,降雨將棺材板打溼了,是上天對逝者一生的讚嘆,也是一種感動,勢必會照顧子孫後人!而一同參加葬禮的出喪人也會分享這份榮光!這也是「分半邊」的說法!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對於以上的三則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