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邊的樹上「冒黑煙」?原來是小蟲子在跳集體舞

2021-01-09 浙江在線

  西湖邊的大樹,怎麼在冒「黑煙」?

  昨天,走在白堤,很多人遠遠就看見一棵棵大樹的樹頂上冒著陣陣「黑煙」,很是疑惑。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黑煙不是「煙」 是一種叫做「搖蚊」的小蟲子

  白堤上,146棵柳樹。過了平湖秋月,往西泠橋走,還有許多老香樟樹。這些柳樹、香樟樹頂上,時不時就會看到一陣陣「黑煙」。

  有一棵10多米高的香樟樹,樹頂上的「黑煙」粗略數數有十來支,每一支都拖著長長的尾巴,隨著風左搖右擺。偶爾,「黑煙」被一陣大風吹散,但要不了一會兒,又會重新有規律、有隊形地搖擺起來。

  遠遠看過去,真的蠻像樹頂上著了火,冒出了十幾支「黑煙」來。

  遊客們圍在樹旁邊,一個個抬頭看,都說稀奇,搞不清楚這是怎麼了。

  說稀奇,其實也不稀奇。這些「黑煙」幾乎年年都會在這個時候出現,而且年年都有好奇的人追著問。

  它們是——搖蚊。

  搖蚊很常見,雖然也叫蚊,但和我們平常說的普通蚊子屬於不同生物類別,它的口器不像蚊子那麼發達,不吸血,所以,搖蚊不傳播疾病。

  和蚊子比起來,它的身材更纖瘦,品種色彩也很豐富,白色、黃色、淡綠色、黑色都有。

  搖蚊的幼蟲,喜歡生活在溼潤的環境,比如湖泊、池塘、沼澤、河流小溪等,像西湖,它們就很喜歡落戶。

  它的幼蟲,長在西湖底泥裡,等長大了,才會羽化,飛到陸地上,就盤旋到了樹頂上。

  搖蚊多了

  是西湖水質好的一個證據

  成年搖蚊,為啥要在樹頂上一群群地飛?

  這是因為,它們喜歡抱團生活,而且有婚飛習性。簡單來說,就是搖蚊喜歡整個大家族一起,一邊飛,一邊交配產卵。

  也就是說,我們在樹頂上看到的「黑煙」,是搖蚊們在集體進行生命大融合。

  一般來說,搖蚊在一年裡有兩個高強度的繁殖期,一個是春天,一個是秋天,它們一旦繁殖,量就非常大,不過好在它們的生命周期很短,等天涼了以後就會自然消失。

  這段時間,在西湖邊看到飛來飛去的「黑煙」們,多多少少也體諒一下它們短暫的生命吧。畢竟它們不像蚊子,不吃血、不咬人,主要是靠吃植物的汁液為生,對人沒有什麼傷害。

  有它在,還是西湖水質好的一個證據。

  搖蚊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既然當家,那對水質的要求就蠻高,水質夠好它們才會考慮安家落戶。

  搖蚊幼蟲,生活在西湖水底時,吃的是低等藻類,相當於西湖底的「垃圾」。它自身營養不錯,剛好又是魚類的好食物。這樣一來,也算是為西湖水質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相關焦點

  • 機器人同步跳集體舞 仿真鯨水池邊噴水柱
    機器人同步跳集體舞 仿真鯨水池邊噴水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8.05 星期三 在往屆啤酒節上,跳舞機器人曾呈方隊出現,集體舞是它們的成名之作。這一次主辦方帶來了20多個跳舞機器人,每天會展出3個。記者採訪時,有十多個機器人被請到了直播間,通過「雲上啤酒節」與眾多網友見面。據楊春波介紹,跳舞機器人經過升級改造,改成由統一的控制盒操控,這樣一來機器人跳集體舞會更同步,呈現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    「哇,媽媽,鯨魚居然還能噴水柱。
  • 杭州西湖邊的小松鼠從樹上摔了下來 心疼壞了遊客
    大家對西湖邊的不過昨日一大早,就有讀者給錢江晚報爆料稱:西湖三公園一帶,一隻沒滿月的小松鼠摔傷了,還好腿沒有斷。讀者「wuhua」說,這次出事的是一隻小松鼠,具體怎麼摔傷的,他也不是很清楚。「我是聽旁邊的老人說的,說這隻小松鼠還沒滿月。」他早上7點半到的時候,就看到很多人圍著小松鼠。「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松鼠的腿斷了,有人輕輕把它捧起來,碰碰它,腿又似乎是好的。」
  • 西湖邊一隻未睜眼的小傢伙從樹上掉了下來,現場有人想帶它回家當...
    西湖邊一隻出生不久的小松鼠從樹上掉了下來,後松鼠媽媽聽到叫聲把它叼回了樹上,而這一幕被攝影師小陳拍了下來。視頻 記者 陳雪豔8月16日8點多,一個老太太撿到一隻小松鼠,從樹上掉下來的,老太太把小傢伙捧在手裡,「哎喲,太可憐了,要怎麼辦?」有路人支招給小傢伙餵酸奶,好養活的。老太太將信將疑,準備帶回家。
  • 西湖邊一隻未睜眼的小傢伙從樹上掉了下來,現場有人想帶它回家當寵物養,「住手!」
    西湖邊一隻出生不久的小松鼠從樹上掉了下來,後松鼠媽媽聽到叫聲把它叼回了樹上,而這一幕被攝影師小陳拍了下來。 視頻 記者 陳雪豔8月16日8點多,一個老太太撿到一隻小松鼠,從樹上掉下來的這一幕正好被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在西湖邊做「環西湖的松鼠調查」項目的志願者看到,「對於野生的小動物,最好的辦法是不要人為幹預」,在志願者的勸阻下,老太太把小松鼠交給了志願者。怎麼處理這隻小松鼠,還是個棘手的問題。
  • 男子帶松鼠去西湖邊被舉報 回應:我自己養的
    昨天,錢報熱線96068接到熱心讀者報料,說有人捉了西湖邊的小松鼠錢報記者馬上趕到現場,經過一番了解才發現,這原來是個美麗的誤會。根據報料人提供的照片和地址,記者來到湖濱二公園。大樹上那些毛絨絨的可愛小松鼠們依然在,樹底下圍了很多遊人,有小朋友拿花生瓜子引誘它,小傢伙一邊用那雙烏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看著樹下的人們,一邊慢慢移動,伸出小爪子撈走食物,迅速回到樹上。
  • 杭州西湖邊的網紅小松鼠 都快胖成龍貓啦
    暖洋洋的冬日,也讓西湖邊的「網紅」松鼠君們按捺不住了,紛紛出來活動筋骨。讀者王先生昨天給本報官微發來一張西湖邊松鼠君們的近照,唉喲,「大肚腩」都出來了。「每天那麼多遊客給它們餵食,吃得也太多了吧,你們看,現在都快胖成『龍貓』了,這樣對松鼠們來說,真的好嗎?」
  • 杭州西湖邊的野生小松鼠,貪吃玉米讓人隨便摸頭,引得遊客大笑
    七月的西湖非常漂亮,隨著遊客增多,西湖邊的野生松鼠們個個又開始大吃大喝了。這些野生松鼠一點不怕遊客,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很受遊客歡迎。小松鼠為了吃玉米,隨便遊客摸頭,它一心只想著吃,你摸就摸幾下吧!一棵大香樟樹上一般會有四到五松鼠,樹幹上跑來跑去,憨態可掬。這松鼠真的吃嘛嘛香,小日子很悠閒。小松鼠作為西湖景區形象大使,經常逗的大家哈哈大笑。今年野生松鼠相比較去年瘦了一些,之前都胖成球了,因為春天疫情影響下,整個春天西湖遊客不多,投餵少了,致使松鼠們都瘦身成功了。小松鼠主要愛吃一些堅果玉米等,不挑食,性情溫和。
  • 美麗甘肅 | 舟曲「擺陣舞」演化自戰爭場面,跳起來氣勢磅礴
    「擺陣舞」是流行於舟曲縣白龍江上遊一帶的藏族群舞,藏語稱「瑪西」,是男性集體舞,主要表現藏族先民戰前動員、祭祀擺陣、戰鬥、比武的情形,所以又稱「武舞」或「擺陣」,既是一種緬懷先祖、啟發後人的原生態風味濃鬱的古老民間舞蹈之一,又是上河藏族群眾在重大節慶活動必須表演的壓軸戲 。
  • 西湖邊出現一群「袋鼠」(圖)
    西湖邊  出現一群  作者:潘侃俊  拍攝日期:1月27日  作者自述:今天中午,湖濱六公園,一群年輕人踩著一種鋁製的看起來像是高蹺一樣的工具,進行著行走和跳躍的動作。新奇的玩意,加上年輕人輕盈的彈跳身姿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
  • 有趣的民間遊戲:白象舞、擺手舞、板凳舞、板鞋舞
    本文屬珩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白象舞、擺手舞、板凳舞、板鞋舞白象舞:白象舞又叫跳白象,是一種雙人擬獸舞,表演者藉助白象道具模仿大象動作,把笨拙的大象表現得活潑可愛、趣味十足,是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伍族自治縣和思茅市孟連傣族拉枯族伍族自治縣傣族民間用於喜慶祈福場合的道具舞
  • 有人抓西湖邊的「團寵」小松鼠來訓?真相是……
    有熱心網友跟我們爆料,說看到有人抓了西湖邊的松鼠,還在那邊一板一眼地訓練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從微博這位網友發的圖片和視頻來看,在西湖邊一公園,一隻小松鼠身上拴了一根粗繩子,旁邊的一名男子拿著一根細長棍,指著小松鼠似乎是在訓練它。
  • 杭州西湖邊歷史老宅,最貴掛價10億元
    要知道逸廬拿地至今已將近15年,也就是說其產權只剩25年左右,而仍有買家願意為此買單,可見「西湖邊的房子」這個標籤,含金量確實高。錢報記者還了解到,目前西湖邊最貴的一套商業地產,掛牌價高達10億元。目前有9套西湖邊歷史建築在售最貴的掛牌價10億元在西湖邊的房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建築。
  • 杭州夫妻夜遊西湖 卻被「大蚊子」嚇到
    「老蘇」還發來一段視頻,亭子裡,玻璃、地板、咖啡飲料販賣機上,密密麻麻,都是小蟲子。 「老蘇」姓梅,視頻是他在女兒朋友圈看到的,老梅說他看了好多遍視頻,這些蟲子不像飛蟻也不像蚊子,認不出到底是什麼。 老梅女兒小梅住在九堡,平日來西湖邊不多。前晚天清月圓還涼快,她和老公臨時興起去西湖邊走走。
  • 長沙一中學課間全校唱《忐忑》 操場齊跳兔子舞
    相比之下,稻田中學的同學們可要好玩得多,他們課間操跳的是兔子舞,唱的是《忐忑》。  兔子舞「排擠」廣播操  中學生廣播體操長期以來都佔據著學校課間操「老大」的位置,但是在稻田中學,廣播操被氣質訓練和兔子舞「排擠」,成了「老三」。
  • 長沙一中學課間全校唱《忐忑》 大跳兔子舞/圖
    相比之下,稻田中學的同學們可要好玩得多,他們課間操跳的是兔子舞,唱的是《忐忑》。  兔子舞「排擠」廣播操  中學生廣播體操長期以來都佔據著學校課間操「老大」的位置,但是在稻田中學,廣播操被氣質訓練和兔子舞「排擠」,成了「老三」。
  • 西湖邊這些小飛蟲又來刷存在感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金丹丹 章然最近這段時間,不少讀者給錢江晚報打來電話,「吐槽」西湖邊小飛蟲太多,尤其是在傍晚和晚上。我們總結了一下,小飛蟲比較多的,基本上都是環湖的地方。「密密麻麻,一團一團的,一張嘴就往嘴巴裡飛,天吶!」
  • 雷永遠:課間操跳廣場舞值得推廣
    11月3日,湖北襄陽春園路小學將廣場舞納入學校的校本教材,課間操時間學生不僅大跳廣場舞,每周二下午第三節課全校500多名學生還集體學習廣場舞。經過3年多數百支舞曲的學習,不少學生舞技直逼廣場舞大媽。這種音樂舞蹈和體育鍛鍊融合在一起的輕鬆課堂也頗受學生歡迎。
  • 杭州夫妻夜遊西湖 卻被「大蚊子」嚇到!
    老梅女兒小梅住在九堡,平日來西湖邊不多。前晚天清月圓還涼快,她和老公臨時興起去西湖邊走走。小梅說不清服務亭的具體位置,只記得從南山路向東,再轉北,路兩邊許多小酒吧,大概在柳浪聞鶯附近。晚上10點多,有些口渴,看到服務亭,想進去買兩瓶水。「呀,好多蟲子。」小梅說,「不管它咬不咬人,這麼密集的小蟲子對於密集恐懼症的人也是驚嚇,要起雞皮疙瘩的。」換了一家服務亭,還是同樣情況。
  • 為何說「西湖之晨,屬於杭州人」?晚上,西湖又是哪些人的天下?
    白堤的鳥雀鳴唱恰如此處風景所稱「柳浪聞鶯」,玲瓏宛轉,音符在樹枝間跳來跳去,卻不見鳥兒的身影,只有樹枝晃動。如此,鳥與樹讓西湖更加靜謐。鳥鳴——我猜想它們也是依景抒情,白堤不適合喜鵲與烏鴉的嘎嘎大叫,嘎嘎之音宜發乎酸菜血腸與二人轉的邊地;不「嘎嘎」,襯託不出那裡的遼闊。
  • 我們35個人在西湖邊數了一星期松鼠,發現了什麼?
    原創 蔣天沐、于越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收錄於話題#觀愛自然31個杭州西湖邊生活著許多松鼠,活潑可愛、不怕人,深受市民和遊客的喜愛,以至於被譽為「西湖十一景」。那麼,西湖邊的松鼠都在哪兒?它們的數量又有多少?它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似乎還沒有人能完整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