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邊的大樹,怎麼在冒「黑煙」?
昨天,走在白堤,很多人遠遠就看見一棵棵大樹的樹頂上冒著陣陣「黑煙」,很是疑惑。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黑煙不是「煙」 是一種叫做「搖蚊」的小蟲子
白堤上,146棵柳樹。過了平湖秋月,往西泠橋走,還有許多老香樟樹。這些柳樹、香樟樹頂上,時不時就會看到一陣陣「黑煙」。
有一棵10多米高的香樟樹,樹頂上的「黑煙」粗略數數有十來支,每一支都拖著長長的尾巴,隨著風左搖右擺。偶爾,「黑煙」被一陣大風吹散,但要不了一會兒,又會重新有規律、有隊形地搖擺起來。
遠遠看過去,真的蠻像樹頂上著了火,冒出了十幾支「黑煙」來。
遊客們圍在樹旁邊,一個個抬頭看,都說稀奇,搞不清楚這是怎麼了。
說稀奇,其實也不稀奇。這些「黑煙」幾乎年年都會在這個時候出現,而且年年都有好奇的人追著問。
它們是——搖蚊。
搖蚊很常見,雖然也叫蚊,但和我們平常說的普通蚊子屬於不同生物類別,它的口器不像蚊子那麼發達,不吸血,所以,搖蚊不傳播疾病。
和蚊子比起來,它的身材更纖瘦,品種色彩也很豐富,白色、黃色、淡綠色、黑色都有。
搖蚊的幼蟲,喜歡生活在溼潤的環境,比如湖泊、池塘、沼澤、河流小溪等,像西湖,它們就很喜歡落戶。
它的幼蟲,長在西湖底泥裡,等長大了,才會羽化,飛到陸地上,就盤旋到了樹頂上。
搖蚊多了
是西湖水質好的一個證據
成年搖蚊,為啥要在樹頂上一群群地飛?
這是因為,它們喜歡抱團生活,而且有婚飛習性。簡單來說,就是搖蚊喜歡整個大家族一起,一邊飛,一邊交配產卵。
也就是說,我們在樹頂上看到的「黑煙」,是搖蚊們在集體進行生命大融合。
一般來說,搖蚊在一年裡有兩個高強度的繁殖期,一個是春天,一個是秋天,它們一旦繁殖,量就非常大,不過好在它們的生命周期很短,等天涼了以後就會自然消失。
這段時間,在西湖邊看到飛來飛去的「黑煙」們,多多少少也體諒一下它們短暫的生命吧。畢竟它們不像蚊子,不吃血、不咬人,主要是靠吃植物的汁液為生,對人沒有什麼傷害。
有它在,還是西湖水質好的一個證據。
搖蚊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既然當家,那對水質的要求就蠻高,水質夠好它們才會考慮安家落戶。
搖蚊幼蟲,生活在西湖水底時,吃的是低等藻類,相當於西湖底的「垃圾」。它自身營養不錯,剛好又是魚類的好食物。這樣一來,也算是為西湖水質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