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掌是不是武術?按通常的說法,此掌為武術。問題在於人們把武術的實用技擊性和硃砂掌聯繫起來,約定俗成地認為它就是武術。至於說為什麼,還沒有現實可證明。它也只是一種觀念。再則,傳統武術觀念素來對「真功」、「密法」崇尚,客觀上不求必須是實在,主觀願望 上卻依然表現出肯定。客觀現實中的虛無和主觀上的理念現實,總是在整體上構成泛泛的直覺。雖說直覺不一定沒有成為現實的可能,但是現實的物質也不能一直只存於直覺之中。
這種以往只存在於理念中的技術,客觀上的應證性姑且不說,它的理念成分似乎很大。這就使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傳統的武術觀念總是竭力維護自己門派的自尊和相互封閉性的存在,對這些在某種程度上維繫其存在的理念因素,就很難主動去懷疑它。懷疑它,意味著懷疑自己。有時則出於感情,則更不願意接受外界對此的懷疑。有的甚至把它說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強調所謂的「悟」,由務實的技術發展到意識的抽象理念的「玩索」。
武術是務實的技術,相應的觀念也應是唯物的。按通常的說法,硃砂掌是靠體內「氣」的運行,在普通的掌上聚集而生成一種連硃砂掌自身也說不清楚的一種「物質」。如被擊中後,此掌的威力就在於幾日之後才能泛起硃砂色的掌記。這個「技術」使用的結果是迷人的。以往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的寂述,都是這種結果。我們有一種習慣,談問題往往是喜歡先下結論,加上結論的敘述經常具有升華性,無形中給解釋中間環節造成困難,後來索性不解釋了。許多人熱衷這些,認為這才是武術久遠的根。是不是根,我以為不必急於下結論。事實告訴我們結論下得多了,弄得現在很多問題礙著面子,不情願務實。人是富有想像的,但更多的成分是臆念,臆念則是以虛幻為主的。
硃砂掌是人們想就自身的筋骨,以人自身的臆念引導,體現在掌上,生成一種無法明狀的氣,創造出一種超人的效益。這就使普通人的手掌與神奇之間塞進一個似乎可以成為現實的臆念可能。人們在心理上達到了一定的欲望滿足,它誘惑著人們去尋找。當有人說到硃砂掌時,引起人們的不是分析一個是與否,卻是一些人不遺餘力地想得到這種功法,完全不顧它的現實性,追求這個似有若無的「技術」。
追求現實與追求虛幻往往是同時存在的。有時主觀上追求的是現實,不曾想客觀上追求的卻是一個虛幻。
我們往往忽視了一個問題,我們聽到的只是硃砂掌的結果,而從沒有見到達到其結果的中間環節。沒有外在訓練手段的硃砂掌,而只憑臆念引導的「氣」就能達到這種效果,這無疑給我們認識它造成困難。因為它沒有驗證的客體,我們既不能利用生物科學的手段來驗證,又沒有見到什麼切實的客觀實際,所以眼下只能在歷史軼事中抽象的存在。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蓋棺定論。
武術是人的客觀技擊技術,它有系列的技術結構。就此而言,硃砂掌尚不具備這種技術結構,而只是寄托在武術技術的理念上。它表現出人們對技術功力性的欲望。它在本質上和武術技術有區別,而以往我們對此忽而不計。如果我們試讓一個不學武術的人,每天用掌拍擊硬物,數 年之後,這個掌就有一定的擊打硬度,我們能不能說因這沒有名而有擊傷能力的掌,承認他是武術的持有者?在這個問題上,恐怕大家會一致認為它不是武術,因為它的確沒有技術。反之,硃砂掌是不是武術?
武術的技術是為人們稱道的。它不僅僅指技術結構的自身。因為,技術本身為之稱道的是,通過技術諸環節協調配合所獲得的攻擊效益。攻擊效益的含義,除了技術自身的機械效益,更容易超越它的還有與技術效益同時獲得的觀念效益。
觀念效益就是人們主觀對技術實際使用效益的心理追求,對技術的效益可以想得很「深遠」。這種理念上的「技術」,經過繼承,理念就會衍變成一種理念性的「實際的歷史技術」。這種技術更迭於理念之中,後來就因現代人無法把這種理念化為現實,一種逆反心理卻使人們以為似乎存在一種未曾達到的現實。有好事者總想把這種理念技術,用盡其能事,以圖來把這種理念化為現實。結果就使歷史的理念和現代的分析摻雜在一起,變成一種可想、可望而不可及的技術。
武術不是完全的理念。理念是可以和技術共同存在的, 但必須有相應的現實作為依託。沒有這種現實依託,這種技術是不是武術,還是別的什麼?是歷史織了一個謎,還是我們自己不悟?
「自謙」是傳統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對事物的態度不是積極地表現自己的觀點,而表現出自以為不行的虔誠。這種心理活動總是容易把理念中的技術,從心理上推向現實。對這些理念技術不善於表態。沒有可能達到的技術,不是揚棄,而以為自己不行,不願表現出自以為的不「謙。」正是因為這種「自謙」,使得那些客觀理念的技術在人的觀念上有了一種心理存在,從而使有些人以為只要自己能謙躬悟之,就能達到這理念的聖地。這種「自謙」的結果是 封閉了人的社會存在。
概而敘之,硃砂掌是一種技術,還是一種理念,似乎要接近於後者。它反映了傳統武術中對技術功利的心理欲望。這在傳統武術的觀念中極普遍而習以為常。因為,傳統武術中,這種類型的技術太多了。有時技術不一定必須是曾經或未來的現實,但在人的理念中卻是充實的。這種 理念反映了一代人的心理傾向。
(戈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