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發現5000年前衣物,它是用「鳥嘴」製作而成的!

2021-01-16 騰訊網

據西伯利亞時報昨日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5000年前的墓穴中發現了一具薩滿祭司的遺骸,令人驚奇的是,他的身上穿著一件「鳥喙領」的服飾,以及一副青銅眼鏡。這兩件在新西伯利亞地區Ust-Tartas遺址中發現的物品都來自於Odinov文化時期(早青銅時期)。

其中的服飾非常惹眼,它是由幾十個大型鳥類的鳥喙和頭骨製成的,看起來很像是盔甲、頭飾或者衣領,這種鳥類可能屬於鶴或者鷺。新西伯利亞考古與人種學研究所的Lilia Kobeleva說:「這種服飾的發現,刷新了我們對Odinov文化的認識,此前從未有過類似歷史記載。」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這些鳥喙屬於服飾的一部分?因為這些鳥喙在被找到時,它們包裹著墓主人遺骸的頸部和頭部下方,類似於衣領的作用,鳥喙的數量至少有30個,而且這件服飾很有可能與某種儀式有關。

因為沒有找到安裝孔,所以目前還不清楚鳥喙之間是如何連在一起的,與衣物之間又是如何銜接的,考古學家將在幾個月後進行研究分析。那麼5000年前,是誰穿了這件鳥喙製成的衣服呢?

考古學家發現這個墓穴是雙層,上面一層有兩個孩子的遺骸,一個5歲一個10歲。他們的下方是一個成年男人的遺骸,以及一些文物。考古學家在這個遺址進行挖掘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共找到了30多個墓穴。

在成年男人的頭骨旁邊還發現了一副青銅眼鏡,不過專家認為所謂的眼鏡可能是面具或者頭盔的一部分,他的左臂和腰部旁邊放置著5塊月牙形石制吊墜,用於某項儀式,考古學家也一致認為他屬於神職人員。

Odinov文化是青銅時代考古文化的開端,以西西伯利亞下伊希姆河流域的Odino定居點而得名,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世紀到16世紀,Odinov文化是一個被森林草原文化陣列包圍的島嶼。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5000年前「冰人奧茲」被發現,專家經過研究,破解了它的死亡之謎
    在阿爾卑斯山附近,考古專家們曾發現了一具距今約5000年的「冰人木乃伊」,而他的死亡之謎卻成了懸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專家們能否找到他死亡的真相?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鳥嘴面具曾是醫生工作服?醫生手術服為什麼是綠色的?(上)
    ➤臉藏在狀如鳥嘴的面具裡,將棉花等填充物塞入面具的口鼻位置,充當防毒面具➤透明的玻璃鏡保護眼睛➤手持長棒,用來挑開患者衣物查看病情,必要時指揮病人如何療病。當然這種鳥嘴醫師的恐怖裝扮除了保護醫生,還有嚇走病魔的用意,只是病魔有沒有受控制那就不知道了 ,倒是挺說嚇壞了不少小孩子。
  • 黑死病與鳥嘴面具
    在當時的環境,外科手術成了最重要的醫療方式,但也並不是有辦法去治療這種疾病。外科醫生們認為,把得病的血液放出來,人就會恢復健康。鼠疫是可以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染的,外科醫生們每天在病人堆裡活動,還要動不動放個血,傳染上鼠疫的概率特別大,所以為了降低被傳染的機率,16世紀的法國醫生Charles de Lorme(1584~1678),路易十三的御醫發明了防傳染醫生套裝,下圖為它最初的樣子。
  • 俄羅斯發現60隻猛獁象骸骨堆成的建築,或為象骨祭壇
    研究人員稱,此遺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0年前的冰期,是這類人造建築中最古老的,其用途還並未明了。遺蹟在俄羅斯城市沃羅涅日附近的河流被發現,有共計數百根猛獁象的骨頭,整個遺蹟的寬度達到12.5米,經過碳14測定,年代約在25000-22000年前。
  • 俄羅斯永凍土層發現46000年前百靈鳥,保存完好,羽毛清晰可辨
    最近,俄羅斯永凍土層發現一隻「凍鳥」,形態仿佛剛剛死去,羽毛鳥喙都清晰可辨,但經過檢驗,它竟然在大約4.6萬年前就已經身亡了。這些人將小鳥拿給科學家,最終被鑑定為46000年前的角百靈。這一發現刊載在2月21日的《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 Biology)上。
  • 從鳥嘴醫生到N95,人類為了抵禦傳染病都經歷了什麼?
    在無數的猜測和謠言還沒開始發酵之前,醫學研究已經發現這個微小生物,與引起十七年前那場全球SARS爆發的始作俑者有些許相像:相似的症狀,相似的人傳人,相似的外表。它的名字令人聞風喪膽:新型冠狀病毒。但同樣他也表示:有信心能控制新型冠狀病毒,不會重複17年前的非典。鍾南山院士表示:「這次花了2周就定位了新型冠狀病毒,再加上我們有很好的監控和隔離的制度,我不相信它會像17年前非典造成的社會影響以及經濟的損害。」
  • 俄羅斯軍迷用木頭製作狙擊步槍 要是在中國就違反相關法規
    這是一位名叫Aslan的俄羅斯軍迷,他是手工達人。這是他自己用木頭製作的ORSIS T-5000M狙擊步槍,完全是1:1真實還原,看起來非常棒。而按照中國現行法律規定,這種外形、顏色與制式槍枝相同,外形尺寸介於相應制式槍枝全槍長度尺寸的二分之一與一倍之間的「槍械」,就算是木頭的也是仿真槍,製作這樣的木頭槍也是違法行為。所以提醒各位有心製作這樣木頭槍的朋友,在中國還需要遵守相應法律法規。這是他所用的材料,就是一些木頭,按照原槍的圖紙進行切割。這是正在製作的槍託,顯然他用了不同的材質,尋找那種更加合適。
  • 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發現一隻18000年前的「幼犬」標本
    看到一個報導,在2019年底科學家在對一隻18000年前的狗的身體進行測試。這隻保存完好的18000年前的幼犬的屍體讓科學家們感到很困惑。俄羅斯科學家在東西伯利亞的雅庫茨克附近發現了這隻狗的屍體,標本的鼻子、皮毛和牙齒都被永久凍土保存得非常完好。
  • 鳥嘴的品相及類別
    百度能查到的東西我就不多說了,我只和大家談談我做為一個文玩愛好者,偶爾也做些手工的人對鳥嘴的一些類別的區分。紅嘴是鳥嘴裡面比較稀缺的一個品相,因為顏色呈現鮮豔的紅色而有紅嘴之名,在沒有見過紅嘴原料之前我一直認為那不可能是天然形成的顏色,顏色很鮮豔,很紅潤,讓人一度以為它是塑料的。不排除有用藥水燻或者其他各種方式讓它變成紅色。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後來又有人認為是水源不夠潔淨才導致了瘟疫橫行,所以中世紀的貴族們從不直接飲用淡水,相反卻用葡萄酒來作為日常飲品。非但如此,洗澡在這時候也成為禁忌,因為人們覺得洗澡會導致皮膚毛孔增大,病毒極有可能趁虛而入。因此,即便是貴為國王的路易十四在一生中也只洗過三次澡,於是為了遮掩身上難聞的臭味,歐洲人格外鍾情於各種香水,而西方的香水業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蓬勃起來。
  • 俄羅斯5000年古墓中的彩色巖畫,有「兔子人」「烏鴉人」等
    在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一座距今5000年的石棺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巖畫,巖畫上的「羽人」「角人」以及天體圖案,讓人產生許多腦洞大開的猜測。墓葬位於一個名為卡拉科爾(Karakol)的古老村莊,早在1985年就已經被發現,但最近考古人員才對其進行了正式發掘。
  • 鳥嘴譜
    交嘴鳥像我們喝交杯酒,但它交叉的是自己的兩片嘴,這一異常處似「鶴立雞群」,比之反嘴鷸來得更前衛。我覺得比起其他物種,鳥嘴常新意迭出,遂簡譜如下:形體說——幾何圖形。有三角形狀,如鴯鶓科;有圓錐體,如雞形目。有似圓錐,卻是張嘴圓錐大、閉嘴密封好的文鳥;有似圓錐,閉合有隙者,鵐也。有雀鳥綜合鵐與文鳥之長,有圓錐形,還要密封好,端部短而尖。
  • 古生物學家發現40000年前狼王首級,身世及死亡原因成謎
    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逐漸解凍,這雖然對人類未來的命運來說並非幸事,但對我們揭秘冰河時期在此生存的野生動物卻是一個契機。前不久,古生物學家在位於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太爾赫提克河沿岸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狼頭,該狼頭全長達到40釐米,在凍土層已經深埋超過40000年之久,如此巨大的狼頭在以往狼標本的發掘中前所未見,這一發現極有可能顛覆我們之前對冰河時期古狼的認知!
  • 鳥嘴為什麼各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
    反過來也成立,你看到一隻鳥的嘴殼,可以猜出它的主要食物是什麼,鳴啼音調是高還是低。形態各異的鳥嘴,殊途同歸,用途有3種:一是捕食,二是歌唱,三是散熱。另外對於沒有前肢的鳥兒來說,鳥嘴還是築巢、梳毛、戰鬥的工具,不過這些龐雜的因素不影響大體規律,按下不提。接下來根據氣候、飲食和鳥鳴分類,我們來看看鳥嘴的形狀變化規律。
  • 河南鶴壁發現罕見變異鯽魚 嘴巴尖尖似鳥嘴(圖)
    12月15日下午,河南省鶴壁市的一位女士展示怪異的「鳥嘴魚」。  幾天前,鶴壁市的任女士從市場買回了幾斤鯽魚,回家清洗時發現,一條鯽魚的嘴巴尖尖的酷似鳥嘴。  據鶴壁市水產漁業部門的專業人員介紹,魚長出了鳥嘴實屬罕見,可能是由於魚在生長過程中基因發生突變所致,也可能是由於魚受到重度汙染後長成了畸形。
  • 5000年前,它們竟生活在青藏高原
    然而,由於這一地區發現的動物遺骸往往非常碎片化,很難從形態學上鑑定準確的物種歸屬及其種群歷史動態和生態適應模式。此前的研究顯示,粟黍農業人群在距今5200年前就已經從黃土高原向西擴散到青藏高原東北部,在新石器晚期大規模定居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
  • 考古學家:中國人5000年前就把野兔當寵物了,比養貓的歷史還早
    最近發表在《古代》(Antiquit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中國新時期時代的黍農們在大約5000年前就開始飼養野兔作為寵物,並形成了密切的關係,幾乎馴服了這些小動物。這種「共生」關係可能是自然開始的,這些小動物被吸引到人類種植的農作物場地中,與人類的關係逐漸變得親密,最終進化成寵物。考古學家甚至猜測,早期的人類可能還將這些動物看作神靈來崇敬,因為他們在當地發掘中發現了一些與野兔有關的手工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可能是用來祭拜的。中國北方其他的遺址挖掘,同樣顯示了3000年前開始的野兔的象徵性描述。
  • 她用逝者親人的衣物,製作出無法複製的「思念熊」
    像往常一樣,她將逝者的衣服裁成特定形狀的布片,用針線將它們縫製起來,再填充棉花,加上眼睛和口鼻,最後仔細地封進快遞箱裡。母親的衣服將帶著親人的思念,以布偶熊模樣重新回到女兒的身邊。小潔管它叫思念熊。偶爾,也有做不成的思念熊。一天,小潔接到一個來自黑龍江的電話,來電的人自稱是一位警察,把她嚇了一跳。一聊才知道,這位警察的同事三年前因公殉職了,想拜託小潔為同事的妻兒做一隻思念熊。這位警嫂獨自拉扯著幼小的孩子,照顧著公公婆婆,在丈夫去世的三年裡,用微博記錄下自己思念的點點滴滴。
  • 中世紀歐洲醫生防護服,詭異的鳥嘴面具有哪些功能?
    鳥嘴面具是16世紀路易十三的御醫發明防傳染一身套裝,這套裝備的作用是這樣的,大沿皮禮帽可以防止病人離臉太近,帆布或皮頭套上面鑲上紅色玻璃鏡片,防止病人飛濺的口水噴到臉上。紅色玻璃在當時被認為可以隔絕邪惡,口鼻部用皮做成鳥嘴型,鳥嘴下方開小孔幫助呼吸,鳥嘴內部裝有香料和草藥布袋,布袋上灑上香水,用來隔絕有毒空氣,並減少聞到的異味,披肩和長袍都是過蠟的亞麻布或帆布製成,有時也全用皮製的。
  • 【知識貼】淺談鳥嘴的品相及類別
    一心想要配塊麵包圈的我,也因為資金有限,遲遲沒有為星月配上掛墜,直到我了解了鳥嘴以後......百度能查到的東西我就不多說了,我只和大家談談我做為一個文玩愛好者,偶爾也做些手工的人對鳥嘴的一些類別的區分。 從品相來區分,有:紅嘴、黃嘴、黑嘴。 從封口形式來區分,有包銀、包玳瑁、包象牙、包木頭等等我們能想到的能夠用來做封口用的材料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