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村落文化 海口積極謀劃火山石村落未來與發展

2020-12-01 環球網

舊州鎮包道村侯家大院建築群。

桂林洋邁德村古建築。

研究火山石村落選址、格局,調查火山石村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謀劃火山石村落未來與發展……自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以來,海口市堅持邊學習、邊查找,邊研討、邊整改,在火山石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上下足功夫,全力留住獨特的火山石空間文化、精美的火山石建築文脈和豐富的火山石人文精粹;打造海口火山石傳統村落的文化品位、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桂林洋邁德村保留完好的「兩眼水井」。

原貌

選址便於生產

布局利於居住

雷瓊裂谷火山帶共有火山175座,其中海口佔101座。由於火山噴發活動頻繁,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華夏境內景觀最美、歷史最久的火山石傳統村落。為留住海島文化的根、守住火山建築的魂,海口市對火山石傳統村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出瓊北火山人始遷祖,當初在火山地區擇地而居的時候,最基本的選址考慮便是要滿足自己和子孫後代能有效地、可靠地、方便地從事生產勞動和其他經濟活動,能健康地、安全地、富足地生活,即村址一要有利於生存,二要有利於發展,三要居住安全。

而這當中以秀英區三卿村最為典型,該村形成於宋代距今已有800年左右,曾在2014年被評為第三批國家級傳統村落的古老村莊,該村整個村莊建在一個天然的火山熔巖流臺地上,利用天然熔巖流形成村巷,在道路兩側建造火山巖城牆、火山巖石屋、火山巖石磨。

另外,該村靠近耕地和山嶺,據該村民小組長王傑介紹說,村裡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村規,即為防止村落生態環境遭到人為破壞,村裡綠色隔離帶內的樹木不允許被隨意砍伐,一旦發現有人折取非自然掉落的樹枝,村中長輩會抽取樹枝當眾鞭笞,施以嚴懲。代代相傳的村規家訓體現出火山村落的質樸民風,規訓了火山人的集體意識和生態思想。

除此以外,整個村落的防禦也是村落選址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火山石村落在選址時已經注意將整個村落掩映在密林之中,這樣既可以起到隱蔽、防禦的作用;也可讓密林成為火山與村落間的綠色生態屏障;還可以調節微氣候、穩定自然生態系統。在海南炎熱的夏天當熱風吹過綠化林帶,可以起到自然冷卻的作用,因此這種綠化林帶也被視為村中的「龍頭寶地」。

危機

古宅民居逐漸破敗 傳統村落亟待破局

火山石傳統村落屬於過去,也屬於現在,更屬於子孫後代。而如今,有些偏僻古村,破敗古宅,只剩一個老人、一條老狗仍在苦苦守望,這是一種不可名狀的失落、這更是文明社會的文化失落。

走進形成於南宋年間,距今約800多年的瓊山區上丹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棟棟林立的高樓和通往各家各戶的平整水泥路。不熟悉地誌的人肯定不會想到,在高樓間還零星「隱居」著十餘處古建築, 這十餘處古建築,包括分散地被高樓包圍的火山石民居,又因低矮、破敗,散發出一種歷經滄桑後的沉寂;也包括三口已乾枯的火山石古井。

建築是文化的載體,古建築是傳承文化的核心。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城鄉差距加大,村民逃離家園,傳統村落破敗。那倖存的火山石民居,仍以苔痕斑斑的石牆,默默保存著海島火山石建築文脈。上丹村是這樣,龍華區文山村也是這樣。

龍華區文山村是我省四大古文化村之一,也是我省首屆十大文化名鎮(村)之一,有著「蓮花地」的區位優勢,建於宋孝宗隆興年間。可惜,數百年間多次劫難,讓流傳下來的珍貴文物毀於一旦。在毓秀坊,記者看到滿地零落堆放的牌坊碎塊。碎塊呈黑灰色,帶著年輪的痕跡,給人無限感慨和惋惜。

而位於美蘭區的美貼村,是明貴清富的富貴村,最盛時期即清朝時期,那時村裡有大戶人家15戶,最有名的房子是號稱有108根梁的房屋;三個月不生火也不會餓死人,因為集市能充足供應熟食、水果。可如今村前的「折桂」、「進士」牌坊,牌坊北側的108柱及馮顒公宅,現均已破損,只留有躺在地上的石柱;村裡的大部分火山石古建築被毀壞,只剩下一些殘亙斷壁。同樣,位於秀英區的榮堂村,如今一些老房屋已經廢棄、房頂坍塌,只剩下斷壁殘垣立在風雨中。目前村子只剩下13戶住戶了。

上丹村、文山村、美貼村和榮堂村,這些傳統村落火山石古建築均被不同程度地毀壞,如何保護這些傳統古村落,海口亟待破局。

謀劃

保護傳統建築文化 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龍華區遵譚鎮湧潭村古牌坊。

獨特的空間孕育了獨特的空間文化,因此火山石傳統村落可以說是海口地域文化真正的獨特代表。而村落是文化的載體,為此海口市在對火山石村落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火山石村落存在的問題,海口市開出了行之有效的藥方:保護火山石傳統建築及文化、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如今,海口市大部分火山石傳統村落已經開始準備或行動了。

海南唐胄文化研究專家唐邁海告訴記者,唐氏宗親發起成立了海南唐震唐胄文化研究會,以後工作的重心就是修繕、恢復上丹村原古蹟,包括恢復10座牌坊;挖掘、整理先賢思想、觀點,出版《海南唐氏傳》文史書籍。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唐邁海介紹說,唐氏後人希望在上丹村發展旅遊和服務業,開設博物館。這其中不僅寄託著唐氏後人發揚傳承先人文化的夢想,也傳達出後人的復興夢。

龍華區東譚村,已有八百多年歷史,2013年被評為「中國首批傳統村落」,該村「文瑞」坊已保存了500年了,「貞壽」坊和「青雲萬裡」坊也完整保存,800年前的蔡家大院還能為世人所見,儘管歷史的年輪讓它們的臉頰更加的滄桑,但透露著令人震撼的古代文明與輝煌,散發出歷史魅力。

「叫響珠崖,讓沉睡千年的『珠崖古郡』提升東譚經濟的新亮點。」東譚村村支書王位財說,東譚村準備建瓊崖文化大公園,不收門票,讓更多的人一年來5、6次,從而讓老百姓從市場上獲收益。另外,東譚村正在和香世界莊園談種養業的合作,通過種植檳郎、水果等帶動經濟;還計劃建設用地200畝的珠崖大道,建設明代、清代模式的房屋做鋪面,滿足旅客休閒、消費需求,讓古民宅不受破壞。

「東譚村的歷史文化遺存很有開發價值。」王位財說,東譚現存的宋代古墓、唐代族譜、明代牌坊等都是珠崖民俗鄉村文化的稀世珍寶。東譚完全可以憑藉毗鄰省會中心城區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發掘歷史文化的寶貴財富,凸顯歷史、民俗、火山、古廟等本土文化,做瓊崖鄉村文化旅遊大文章。

至於美貼村,美蘭區大致坡鎮鎮長符英鋒認為,雖說昔日繁榮不再,但後輩如果努力,還是可以展示先輩的盛景、鑄就今日的輝煌,以不辱沒先輩的名聲。在符英鋒的構想中,位於「十美鄉村」東北片區的美貼村,可以列入遊憩創意園分區,賦予「美溪翠竹貼富貴」的文化定位。同時,美貼村還可以設置西部古遺址觀光遊線,即以文化展示牌為起點,以古當鋪遺址、古集市遺址、文化展示牆、古井、馮氏宗祠等人文景觀節點為核心,以道路為軸線形成的西部古遺址觀光遊線。

現存的古村落是海口城市文明的「活化石」,傳統村落是海口人的歷史家園,難以數計的物質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都在村落裡,瓊北文化的基因、根性和多樣性也都在村落裡。希望未來會有更多人參與進來,留下和保護傳統村落這一方古老的淨土;並以留住鄉愁為目標,把傳統村落建設成為美麗鄉村,建設成為全域旅遊最亮麗的底色。

保護傳統村落 留住心靈港灣

理想中時間是文化的推手,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必然是經過歲月的洗禮、社會的沉澱之後的精華所在。而現實中時間卻成為文化的「殺手」,在海口鄉村文化方面表現為:海口目前已有13個村落入選國家級傳統村落,但去過這13個村落的人都會發現,傳統民居的衰退正加速著古村落的消失,隨之消失的還有耕讀傳家、節氣耕作等傳承上千年的風俗傳統、文化習俗。

對個體而言,傳統村落承載著鄉愁;對國家而言,傳統村落承載著底蘊。如何留住鄉愁、保護傳統村落?對此,海口市藉助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機遇,堅持問題導向,找差距、明方向、見行動,通過保護有形的村落和無形的文化,以留住傳統村落的形和魂。

那麼鄉愁是什麼呢,鄉愁是兒時吃的棉花糖、是田野裡山坡上的山莓、是池塘中稻田裡傳來的青蛙叫聲、是綠油油的稻苗和蔬菜、是漫山遍野的歡笑,鄉愁是每一個人對家鄉的記憶,關於食物、關於食品的烹煮、關於住的房子、關於建造房子的一點一滴、關於生老病死的風俗、關於用於抒發情感的山歌、關於如何生存……

如何留住鄉愁,就是要留住民俗、留住空間、留住建築,留住它的魂、留住它的載體,要摸得著、要看得到、更要觸動心靈。

而對於傳統村落的保護,一是對於完整的歷史建築,要最大限度的保存;二是對於毀壞嚴重的重要歷史建築,要加以整修,還原古建築風貌,以防坍塌;三是傳統村落的空間形態,不得隨意改變;四是保護傳統村落風水林的環境與景觀,恢復熱帶植被景觀,為村落提供良好的保護屏障和景觀背景。

記者史發梅/文 張俊其/圖

(海口網8月10日訊)

相關焦點

  • 新華直播——2015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
    省委、省政府決定將本次峰會由黔東南州承辦,就是源於黔東南州擁有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態,特別是傳統村落原貌的歷史遺存。2015首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以「保護·傳承·發展——傳統村落與現代文明的對話」為主題,名村匯聚、名家薈萃、名企雲集,是我省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交流創造價值,共享贏得未來。
  • 遊園淘寶賞花燈 海口火山農莊裡的別樣元宵節
    央廣網海口2月20日消息(記者朱永)剛剛過去的這個元宵節,海口市石山鎮施茶村、美社村、儒黃村的數百名鄉親過得不一般,不再是像以往過節一樣沿襲「吃吃吃」的模式,而是在家門口的火山農莊——開心農場裡,和城裡人一樣搞起了遊園、賞燈、篝火晚會等別樣節目。
  • 火山石壘成的村落,村莊形如「燕窩」,是《三十而已》的取景地
    我們先撇開劇情不說,劇中的取景也讓很多人格外的關注,那座深藏於山林之中,以「黑」為基調的村落,讓人喜歡不已。這處取景地,是浙江金華一處縣城的下轄村,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這兒的居民房,都是用千年不化的火山黑市壘成的,從高空俯瞰,這座村落像是一個「燕窩」。在這部劇出現之前,這處村莊也一直在發展鄉村旅遊業,還曾經入選過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評選。
  • 【愛安海】安海鎮瑤前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公示名單 搶抓機遇 打造農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
    走進位於安海鎮東南方的瑤前村,總是不禁讓人聯想起陶淵明筆下恬靜閒適的古村落。傳統古村落是歷史文化的遺存,更是延續地方文脈的活體,也是一筆難以估量的寶貴財富,而瑤前村就坐擁這樣一筆財富。據了解,瑤前村中現存有43座古建築,其中,明代3座,清代4座,民國36座。而這些古厝不僅是滄桑歲月的見證,更寄託著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濃得化不開的鄉愁。
  • 一個火山石構建的世界 誰來搶救海口火山村
    那些村子裡石頭鋪路,石頭圍牆,石門石缸,石槽石盆,不要說島外人少見,就連海南本土都市人也會稱奇。值得保護開發,使之成為海口旅遊新亮點。當地村民介紹,在方圓數裡有許多這樣的古村落,只是大都已衰敗了。    根據他們的指引,記者又沿著山路去探訪這些帶有時代印跡的火山村落。
  • 「雙重火山」村落:全村僅100餘人,傳說男女在一起是不吉利!
    安居樂業的前提是有一個適合生存的環境,因此居住地一般都是建立在地勢平坦、物產豐富、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方。可在日本有一個建立在火山口的村莊,名叫青之島,重要的是這個火山隨時會有爆發的潛在危險,而且也是少見的雙重火山。
  • 雨林、溼地、神秘石頭屋,海口有座「後花園」,你一定不知道!
    常年來,石山人就地取材,用火山石打鑿蓋起房舍、村莊,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火山石群落。在綠色環抱的火山群中,坐落著石屋、石圍、石牆、石牌坊、石碾、石磨、石臼、石碑等等。一棟棟的石屋牆體全是根據石塊的大小與稜角相互穿插壘起來,不需用點滴的土、灰原料建築,「相依相靠、相互勾結」搭建而成。這些用火山巖黑石頭營造出的「黑灰」世界,古意盎然,無處不體現出石匠們的巧妙工藝。
  • 泉州傳統村落之惠安西頭:書香古厝湧動文化氣韻
    以張嶽為核心的家廟與書院,也成為了西頭文化氣韻的發源地。「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銘於斯」。西頭人縱使走的再遠,亦不忘自己根脈所在。因為百歲祖母的囑咐,年過花甲的教師張樹仁在退休後,毅然回到西頭髮揮餘熱,致力於發揚家鄉非物質文化,延續村落傳統風貌。
  • 近百名兩岸高校師生福建泉州研討古村落保護
    近百名兩岸高校師生福建泉州研討古村落保護  【解說】7月20日,參加2017年第三屆兩岸大學生閩南聚落文化及傳統建築調查夏令營的近百名來自兩岸16所高校的師生,走訪、考察福建泉州德化縣雷峰鎮瑞坂村的古建築群,共同研討古建築的保護及古村落未來的發展。
  • 海口榮堂村:一個800年來都「自帶空調」的避暑佳地
    嘿,海口還真有這麼一處陰涼的避暑佳地。從海口城區出發,由南海大道拐入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後右轉前行約3公裡,可以到達石山鎮。這裡坐落著一座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莊——榮堂村。現今椰風海韻的海口在遠古時期有著活躍的火山群,據地質學家考證,瓊北火山噴發於新生代早第三紀,最後一次噴發是第四紀全新世,距今約1萬3千年前。歷經萬年滄海,大地變遷逐漸地演變成了海口部分地區特有的火山巖地貌。
  • 「廣東省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玉水村: 深山裡600年古村落 粵...
    2012年,玉水村相繼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和「中國傳統村落」。    而今,借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城北鎮將打造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基地。其中玉水村將結合獨特天人合一的環境及民俗文化,打造客家古村觀光休閒文化旅遊區和客家鄉村生態休閒旅遊區。
  • 宜興6個村落入選首批省傳統村落名錄
    原標題:宜興6個村落 入選首批省傳統村落名錄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認定公布了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宜興市徐舍、芳橋、張渚、丁蜀、新莊等地的6個村落名列其中,入選數量為無錫大市各板塊最多。
  • 「木瓜地裡鬧新年,捧著肚皮聽風聲」記海南古村落之旅
    圖02 來自天南地北的小夥伴們跟隨秘境守護者來到海口花梨之家度過春節  2015年2月17日-23日,由秘境守護者組織的「他鄉遇故鄉:海南古村落的別樣春節之旅」在海口市永興鎮博學村花梨之家民宿順利開展。
  • 溫州福德灣古村落,被聯合國注意,號稱世界礬都
    提起溫州,更多人想到的是溫州的商富,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溫州以「南有吳川,北有溫州」聞名全國。實際上溫州在溫州的悠久歷史中,留下了很多古代村落,今天介紹的古代村落,是溫州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主力,並且這個古代村落引起了聯合國的注意,那就是福德灣的古代村落。
  • 追訪| 留住鄉愁,傳統村落旅遊開發莫過度
    目前,我省已被認定的「中國傳統村落」有145個,其中大多在進行旅遊開發。蔚縣西古堡村深入挖掘打樹花、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知名旅遊品牌。邢臺縣英談村通過保護傳統村落,凸顯了集紅石文化、紅色文化、建築文化為一體的獨特魅力。「我省的傳統村落大部分集中在太行山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之:浙江省溫州市福德灣村
    福德灣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礬山鎮,是歷史上一座因採礬、煉礬而生、而盛的傳統村落。福德灣村傳統村落沿雞籠山體而建,坐南朝北,集古礦硐、古街、傳統民居、古老的生產技藝、近現代工業遺址於一體,被譽為「山地採煉礬傳統村落」。
  • 廣西靈川修復鹽馬古道古村落 打造旅遊文化品牌
    廣西靈川修復鹽馬古道古村落 打造旅遊文化品牌 2015-04-03 13:18: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冬日最美打卡地,秦嶺深處最美村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村落,是能駐留時光的所在如果村落不復其美我們將在何處安頓這漂泊的靈魂身處秦嶺深處的商洛有這樣一些低調舒適的詩意村落在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周末來這裡,讓一周的疲憊都得以舒緩01 山陽不同於古鎮之中歷史文化之厚重,前店子的千畝荷塘、農家院落與田間小路本來就是一幅田園詩畫,無論是煙雨江南還是村落風光都在這裡展開了一幅宛若天作的秀美畫卷。漫川人家私家園林就坐落在前店子村,徽派文化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這裡有中國最大的盆景、中國私家園林裡最大的疊山瀑布和西北第一家徽派藝術博物館。漫川人家有幾大特點,其一是石雕藝術品豐富——石雕之最。
  • 給「荔」五月,來海南共赴一場火山荔枝之約!
    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荔枝早熟產區火紅五月 荔枝飄香讓我們跟隨伊恩的腳步探訪神奇的火山古村落品嘗獨具特色的「荔枝宴」潮起海之南|品味 火荔全開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節目▽▽▽海南的熱帶水果資源十分豐富,作為中國荔枝早熟產區,海南的荔枝具有上市時間早等巨大優勢。
  • 【方志四川•傳統村落】楊奎昌 ‖ 米倉道上的農經村
    2017年2月,農經村被國家住建部列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入選名單。 鑲嵌在大山褶皺裡的農經村,整個村落呈一個巨大的撮箕形狀。在農經村南北走向的山脈之間,就是有名的伏溪河。伏溪河發源於福慶賀家山,從崇山峻岭中流出,沿途匯聚無數條小溪細流,一路奔騰向東,在國華花街匯入西河。伏溪河流域面積達0.2平方公裡,河水乾淨清澈,溪中多桃花魚、木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