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1.65億年前霸王龍最古老親屬

2020-11-29 科學網

圖為:發現的恐龍頭骨化石

圖為:恐龍復原圖

北京時間11月7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德兩國科學家近日在從格洛斯特郡水庫挖掘出的恐龍殘骸中發現了霸王龍迄今最古老親屬的頭骨化石。這些殘骸是一百多年前挖出來的。

 

這個幾近完整的恐龍頭骨長11英寸(約合28釐米),科學家確認它屬於生活在在距今1.65億年前的原角鼻龍(Proceratosaurus)。據11月4日發表於《林奈學會動物學雜誌》上的最新研究稱,頭骨是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大量藏品中發現的。原角鼻龍體長可能只有9英尺(約合2.7米)左右,生活在比體長40英尺(約合12米)的霸王龍早1億年的年代。這給科學家了解這些可怕的食肉動物的早期進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一個由英國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X射線斷層成像技術生成了該頭骨殘骸的X光圖和三維圖。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更為細緻地研究其內部結構。他們發現,頭骨的牙齒、下顎和腦殼均與在霸王龍身上發現的頭骨結構極為相似。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專家安吉拉·米爾納(Angela Milner)博士表示:「我們的分析結果表明這是霸王龍已知最古老的親屬時,我們都感到十分吃驚。」

 

她補充說:「我們的博物館中保存有900萬件化石,最新發現突出了博物館藏品在當前和未來研究中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對一個世紀前搜集的化石進行研究,從而加深對世界各地的恐龍的了解。」有些骨骼依舊與巖石連在一起,必須經過小心翼翼的清理,然後才能對頭骨進行全面分析。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化石專家斯科特·摩爾-菲(Scott More-Fay)說:「這塊頭骨非常脆弱,所以,清理巖石、尤其是牙齒周圍的巖石是精細活兒,耗時費力,必須使用精細工具在顯微鏡下進行。」頭骨化石在靠近格洛斯特郡斯特勞德的一個水庫中發現的。1910年,它被認為屬於斑龍這個恐龍新物種。

 

1922年,頭骨化石被捐贈給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在此之前,它同最著名恐龍家族的聯繫一直未被發現。霸王龍生活在距今6700萬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時代末期,屬於一個更大的恐龍家族——暴龍超科(Tyrannosauroidea),這個超科正是以該家族最著名的成員——霸王龍(亦稱暴龍)命名的。

 

德國巴伐利亞州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研究所的奧利弗·勞胡特(Oliver Rauhut)博士說:「這還是迄今在歐洲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恐龍頭骨化石之一。由於最初對其的描述,這塊頭骨化石並未受到太多關注,最新發現真是讓人吃驚不已。」利用CT模型等技術,科學家或許會發現和確認更多恐龍新物種。勞胡特解釋說:「我相信更多的恐龍新物種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挖掘。我認為我們迄今只是掀開了冰山一角。」(來源:新浪科技 孝文)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1.65億年前擬態地衣的昆蟲
    擬態是動物演化最成功的生存策略之一。昆蟲作為地球上種類最豐富的生物,演化出豐富而多樣的擬態類群,如模擬枯葉的枯葉蝶、模擬蘭花的蘭花螳螂、模擬枝幹的竹節蟲等。但對於昆蟲擬態的起源和演化仍然不清楚,擬態研究成為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 微生物所等發現1.65億年前擬態地衣的昆蟲
    擬態是動物演化最成功的生存策略之一。昆蟲作為地球上種類最豐富的生物,演化出豐富而多樣的擬態類群,如模擬枯葉的枯葉蝶、模擬蘭花的蘭花螳螂、模擬枝幹的竹節蟲等。但對於昆蟲擬態的起源和演化仍然不清楚,擬態研究成為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 魏江春院士組與首師大合作發現1.65億年前最古老的擬態地衣的昆蟲
    近日,魏江春課題組魏鑫麗項目研究員與首都師範大學王永傑團隊聯合在生物學頂級期刊eLife上正式發表了題為「Lichen mimesis inmid-Mesozoic lacewings」的研究論文,發現了1.65億年前最古老的擬態地衣的昆蟲,並揭示了最早的昆蟲擬態地衣的自我保護機制。
  • 科學家發現全新恐龍品種,是霸王龍的親屬,將揭露霸王龍身世
    在地球無數年的演變之下,我們人類成為了地球的主宰,但是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還有著別的主宰,比如「恐龍」。而今天咱們講的恐龍不是霸王龍,卻又和霸王龍有著關聯的地方,因為古生物學家發現,其可能是霸王龍的「親屬」,也許將會解開霸王龍的身世之謎
  • 專家發現1.65億年前"光滑隱翅蟲" 容顏不改(圖)
    1.65億年前的光滑隱翅蟲  南京專家發現1.65億年前恐龍時代的「光滑隱翅蟲」 ■歷經滄桑變化,它卻和後代幾乎沒什麼變化,就像吃了防腐劑  如今的光滑隱翅蟲  細節對比  1.65億年前的內蒙古寧城道虎溝地區,這裡氣候溼熱,在一個湖泊的周圍,生活著一些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和帶毛恐龍。
  • 內蒙古發現1.65億年前最大型史前蜘蛛化石(圖)
    迄今最大:這個1.65億年前的大金蛛化石發現於中國內蒙古境內。  北京時間4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堪薩斯大學古生物學家近日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發現了迄今最大型的史前蜘蛛化石。據古生物學家介紹,這一史前蜘蛛化石保存極為完好,蜘蛛大約生活於1.6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當時正是恐龍主宰地球的年代。目前,專家已經識別出這隻蜘蛛的確切屬類,甚至還可以辨別出這是一隻成年雌性蜘蛛。
  • 1億年前的精子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精子:非常巨大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研究人員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這塊琥珀來自地球仍未被棘龍這些龐然大物統治著的時代。這枚巨大的精子則來自一種比棘龍小很多微小生物:一種介形蟲。這是一種甲殼類動物,看起來像是打扮成萬聖節蛤蜊模樣的蝦。
  • 霸王龍的五個驚人事實:擁有地球史上最強咬合力
    來源:新浪科技霸王龍這種體長15米、體重6350公斤的龐然大物在地球上僅存在了200萬年,在恐龍1.65億年統治時期裡,它們的存在是微不足道的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對於多數外行人而言,霸王龍就是恐龍形象的縮影,但事實上它並不能作為恐龍世界的代表
  • 1億年前的精子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精子,並且非常巨大
    Myanmarcypris hui介形蟲交配復原圖  最近,研究人員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一枚巨大的介形蟲精子,來自一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也讓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動物精子的年份提前了5000萬年。
  • 約4億年前的生物被發現,科學家如獲至寶,它或是最古老陸地動物
    約4億年前的生物被發現,科學家如獲至寶,它或是最古老陸地動物 在英國蘇格蘭,古生物學者找到了一種看起來好像是「千足蟲」的古生物化石,不過在經過研究後,卻發現它並不是「千足蟲」,屬於一個已經滅絕的遠古種群,從時間上來看,距今大約4.25億年前,它或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陸地動物,這項研究報告也發布在最新版的《歷史生物學》上。
  • 4.25億年前昆蟲化石被發現,證明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昆蟲」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距今4.25億年前的一具千足蟲化石在蘇格蘭克瑞拉島被發現,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昆蟲」。從化石中發現該千足蟲比任何已知的昆蟲、蛛形綱動物以及其他的爬行動物化石都要古老,有很大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存在。
  • 世界上最古老蛋,2.8億年前的史前恐龍蛋
    據悉,考古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年代久遠的「蛋」,清晰可見一堆雜亂的骨骸鑲嵌其中。這是世界上最古老蛋,來自於2.8億年前,是一個中龍的小型爬行動物化石,也就是一個原始恐龍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上最古老蛋長什麼樣吧。
  • 擁有1億年歷史的精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精子
    人們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精子,它被鎖在一塊琥珀中,當像棘龍這樣的龐然大物統治著地球時,它就會凝固。現在,科學家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的成龍中發現了這種巨大精子的例子。這是五千萬年前所有動物精子中最古老的明確例子。
  • 研究發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蜘蛛的古老祖先長有尾巴
    研究發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蜘蛛的古老祖先長有尾巴時間:2018-02-06 19:21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研究發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蜘蛛的古老祖先長有尾巴 這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提供的王博領銜的科研團隊所研究的應氏奇美拉蛛正模(定名標本)照片。
  • 研究發現世界最古老蜥蜴化石 迄今約2.4億年
    大約2.4億年前,一隻小動物連同許多樹葉被熱帶暴風雨卷進海裡,沉積埋藏變成化石,直到本世紀初在義大利北部的多洛米蒂山被發現。一個國際古生物學團隊最近確認,這隻動物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蜥蜴。此前發現的最早有鱗目動物化石屬於1.68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但分子遺傳學數據顯示,有鱗目動物起源應該比這早7000多萬年。新發現的這種蜥蜴填補了時間差,使形態學與分子遺傳學的結論首次達成一致。由於該化石嵌在巖石中,許多重要特徵沒有顯露,此前人們不確定它是否屬於有鱗目。
  • 最古老的「彈弓舌」
    它們屬於兩棲動物中不同於青蛙、蠑螈和蚓螈的另一譜系,其生活時期至少可以追溯到1.65億年前,並且在大約200萬年前滅絕。新研究中,科學家通過一組9900萬年前的化石給這下小動物重新下了定義——這是一群利用彈弓式舌頭捕食獵物的「守株待兔」者,而不是之前所認為的「挖地工」。
  • 人類最古老祖先:5億年前蠕蟲生物皮卡蟲(圖)
    據英國《鏡報》5日報導,科學家們日前宣布,人類最古老的祖先是生活在5億年前的一種形似蠕蟲的生物。這種微小的生物名叫皮卡蟲,有著最原始的脊骨和骨骼肌,是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動物。  1909年,美國古生物學家查爾斯·D·沃爾克特在加拿大的落基山脈發現了伯吉斯頁巖。頁巖中有成千上萬種化石,許多都保存得相當完好。有些化石清晰到肌肉腸道和神經索都可以辨認的程度,成為研究寒武紀生物大爆炸的一個重要窗口。  皮卡蟲首次發現於1911年,當時被歸為水蛭或蚯蚓類的無脊椎生物。但科學家們日前發現,這種微小的生物擁有一條名叫脊索的柔韌棒,是一種原始脊椎。
  • 科學家發現「原始霸王龍」,起名「死亡收割者」,長9米,重2噸
    10年前,幾個遊客徒步旅行時,偶然發現了幾塊頭骨碎片,他們把東西交給了博物館,隨後這些化石石沉大海,杳無音信。10年後,一個在博物館實習的博士生發現了骨頭的異常,經過研究,他認為這些骨頭屬於一種「原始霸王龍」。
  • 和霸王龍同一個祖先,科學家發現全新恐龍品種,這個子實在太小了
    距今1.15億年的新物種恐龍被發現在去年,一名化石獵人在英國的懷特島,發現了幾塊奇怪的遠古生物骨骼化石。從它所在的沉積巖來看,它似乎棲息於海洋之中,不過從骨骼來看,卻並不具備海洋爬行動物的特徵。或揭開霸王龍的身世之謎Vectaerovenator inopinatus來自於距今1.15億年的白堊紀中期,它的身長大約為4米左右,在它的骨骼中,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巨大的氣室,這些氣室是從肺部延伸出的氣囊,可以幫助它們更高效的呼吸,同時讓身體變得更輕。
  • 農民發現恐龍頭骨化石 系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
    據CNN2月10日報導,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發現了恐龍頭骨碎片的化石,屬於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加拿大的約翰·德格魯特(John De Groot)是一名農民,同時也是一名古生物學愛好者,他在艾伯塔省海斯市附近的一次徒步旅行中發現了這些化石。